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意义论文_刘静亚,李菁,朱丽新

(江阴市中医骨伤医院超声科 江苏 江阴 214422)

【摘要】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我院进行诊治的42例乳腺结节患者采用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手术之前的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是否符合,以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PSV及RI水平,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患乳腺癌的24例患者中,手术病理确诊为21例,符合率为87.50%;经过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18例患者中,术后确诊为15例,符合率为83.33%。且通过RI、PI、Vmax、彩色血流信号等值进行比对,以判断患者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其准确率、敏感率和特异性分别是85.71%(36/42)、90.48%(19/21)、86.67%(13/15)。且恶性肿瘤的PSV、RI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结节病;诊断;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254-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乳腺癌已成为现代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和生命[1]。通过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明显降低该疾病的死亡率。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乳腺结节病变能被及时发现[2]。本文通过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乳腺结节病变的诊断中,并进一步探究其诊断及应用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乳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这些患者均为女性,且有完整的手术病理组织学结果。年龄在22~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96±5.34)岁;肿块直径为0.8~7.5cm,平均肿块直径为(3.09±0. 34)cm;病程在7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07±0. 72)年;其中结节部位为右侧乳腺20例,左侧乳腺22例;单发结节33例、两个及以上结节9例。

1.2 方法

为患者检查的仪器采用GE LOGIQS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使用频率为ML6~15Mhz的线阵探头。检查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患者的双侧乳房和腋窝部位,接着以患者乳头为中心,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放射状扫查,同时辅以横切、纵切和叠瓦式扫查,重点扫查患侧乳房肿块的象限,并观察有无乳腺导管扩张、扩张内径、导管壁有无局限性增厚、导管中断处及导管内有无肿块,若发现肿物,应从多方向及角度观察其形态、边界、大小、回声强度、是否钙化,以及肿物与周边回声和组织的关系,并观察结节周边的血流情况及描记血流频谱。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各型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统计高频彩超的诊断准确率、敏感率和特异性;以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PSV及RI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采用SPSS 13.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应用t检验,应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结果显示出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患者乳腺结节部位的病变检出率达100%。本次研究数据中,42例乳腺肿块患者诊断出良性有18例,术后确诊15例,其中纤维瘤患者10例,单纯囊肿患者3例,乳腺增生患者2例;24例患者被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术后确诊21例,其中3例中有2例被误诊为纤维腺瘤,因此,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85.71%、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86.67%。

2.2 良、恶性肿瘤PSV及RI水平

良性肿瘤PSV、RI水平均明显低于恶性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女性乳腺疾病的普遍影像学表现为乳腺结节,可尽早发现患者较大的恶性结节病变,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3]。如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临床影像学检查中较为常用的手段,在乳腺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诊断方式具有痛苦小、安全性高、可重复性等多种优点[4-5]。并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呈现肿瘤内部和周边血流情况,从而为乳腺疾病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正确有效的依据,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本次研究中,二维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患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0.00%;经过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符合率为83.33%。其准确率、敏感率和特异性分别是87.04%、92.59%、90.00%。且恶性肿瘤的PSV、RI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可结合PSV及RI水平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准确度,可在临床检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敏,刘芳,顾小宁等.BI-RADS超声分级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833-1835.

[2]李晶,王学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8):49-50.

[3]徐联国,任秀丽.浅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03):1764-1765.

[4]邝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州医学,2017,48(01):56-58.

[5]陈厚宏,陈文锋.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判定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院,2014,14(06):78-79.

论文作者:刘静亚,李菁,朱丽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意义论文_刘静亚,李菁,朱丽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