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性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军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性及论文,启示论文,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托各门课程尤其是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进行的,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要求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因此可以称之为隐形教育。对美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性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美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性的主要特点
渗透性。美军院校一般都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计划之中。首先,注重在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员的教育引导。如陆军院校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军事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灌输美军的军事伦理和价值观,鼓励学员承担作为一名陆军军官为国服役的义务,培养学员的忠诚、责任感等信念;体育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员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勇敢、进取和必胜的军人品质。其次,美军院校十分重视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对所有主修专业都有历史、社会、伦理学方面的要求,学员在学习中必须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什么?它必须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实用性。军队院校反对学员死记硬背道德规范,但非常关注学员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鼓励学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员的社会参与意识。美军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遵循的原则是:一方面从军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确保学员履行军人职责,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从学员的发展需要出发,在强调核心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民族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强调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原则体现了美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主义特点。
综合性。美军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情感、兴趣、态度、批判精神的培养,而且进行人道主义、国际和平、宗教方面的教育,甚至还包括性方面的指导以及反色情、反吸毒、反暴力、反爱滋病等方面的教育。[1]可以说内容无所不包,综合广泛,而且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灵活性。美军院校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有入校宣誓活动、庆典活动、文体活动、学术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如陆军院校就有100多个课外活动俱乐部,以满足学员在体育竞赛、娱乐、个人爱好以及学术和宗教等方面的兴趣。[2](P122)海军院校经常组织学员参加社区教育、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培养和实践海军军官学校“荣誉、勇气、义务”的核心价值观。
感染性。在美军院校,挂国旗、军旗、队旗,唱国歌、军歌、队歌已成为传统,而且在院校营区内军事家、名人、英雄的肖像到处可见。即使在学员做礼拜的教堂,也充满着教育的氛围。教堂内镌刻着军校的训词,在其圣坛、围屏和中央过道旁,到处悬挂着历经无数次战火的战旗,使人一进教堂就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光荣历史和爱国主义的激励与熏陶。[1]这就为学员创设了一个积极上进、努力报效祖国的良好氛围。
制度性。美军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制订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强调对学员生活的法制化管理。如陆军院校规定:学员若具有不良习惯或性格特点,拥有、使用或非法买卖烈酒,缺乏绅士或小姐风度的行为,在学员中搞阴谋活动等情况,就会受到处分或被开除;[3](P9)学员之间“称兄道弟是一种不恰当的关系”,严重者会被视为“犯罪行为”;[3](P10)学员应当知道,偷和挪用之间的差别是细微的。学员借用他人物品,每次都必须得到主人允许。[3](P14)空军院校规定:学员的所有课程作业都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到图书馆翻阅资料,但与他人进行讨论是受到限制的,如果论文是经过讨论完成的,必须在作业上注明,并注明参加讨论的人员,否则就视为作弊,作弊则意味着被开除。
针对性。美军院校普遍设有一个专门的学员咨询中心,中心由获得博士学位的专家组成,主要是针对学员的各种思想、心理问题开展工作。这个中心提供的服务非常全面,从专业挑选、工作选择到解决吃饭、避免性骚扰等问题都在专家的工作项目之中,而且专家可提供个人咨询、小组咨询以及其他各种特殊服务。[4](P49)这个服务中心对学员的发展需求、个人需要基本做到了如指掌,每年有20%-25%的学员到中心接受服务。
二、美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性对我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发挥优势,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透视美军院校的教育特点,可以看出,即使像美国这样的价值多元的西方国家也十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更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以“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的贯彻落实,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5](P44)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是用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军,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致力于把理论的教育学习“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转化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行为准则。”[5](P48)
(二)拓宽思路,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价值。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以及体现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对其它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美军院校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应适当增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例,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各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以拓宽学员学习的知识领域,增强学员学习的热情,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认真探索,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门专业课除了其系统博大的专业知识外,都蕴涵有深刻的育人价值。即使纯粹的科学知识也不可能失去理性的导向。理性化的真正内涵应当是人本身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不可或缺的两翼:科学与人文。因为,“科学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智慧,它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却不能为人类提供这种生活何以值得过下去的理由”;[6]“如果科学的‘真’缺乏‘善’的提供者和保证者,往往会沦为实施‘恶’的有力手段。”[6]因此,对学员进行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对学员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价值,不能忽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涉及到该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以及该学科的学习研究方法、该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该学科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该学科开设的现实意义(包括对人的素质的培养等)。所有这些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仔细挖掘所传授课程的人文价值,切不可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培养割裂开来。
(四)灵活多样,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界限。目前,我军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教育来完成的。开展“两课”教育固然在培养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仅通过“两课”教育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平时的各种规章、制度、训练、学习、娱乐之中。要“着眼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授。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强吸引力、说服力、渗透力。”[5](P52)
(五)个别疏导,发挥校园心理咨询的突出优势。军队院校是青年官兵集中的地方,而青年官兵恰恰是最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群体。因此,在军队院校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势在必行。加大心理教育,一靠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靠开展灵活多样的心理咨询和教育活动,如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开设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心理咨询网站、组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特别是组建由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学员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可及时到服务中心,接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把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我军院校建立的心理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也应效仿美军院校的做法,进一步拓宽其服务领域,使服务不仅定位在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上,也应帮助学员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服务范围的扩大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不足。目前,从我军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到心理服务中心要求提供帮助的学员比例还较低,远远低于美军20%-25%的比例。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军院校的心理服务中心刚刚起步,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学员对心理咨询服务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军院校建立的心理服务中心不应被动地接受学员的访问,还应主动出击,特别是对心理档案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员,应经常跟踪,及时调查,以防患于未然。
(六)改善环境,增强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熏陶。校园环境包括校园政治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校园自然环境等。首先,优化校园政治环境。可在校园悬挂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军队建设的题词、语录、照片等,可建立院史馆等纪念场馆和英雄塑像,可广泛开展具有政治内涵的仪式活动等。其次,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要丰富校园图书资料,满足学员求知的需要;要完善校园体育娱乐器材及活动场所,满足学员开展体育活动和娱乐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学员健康向上的精神需要。再次,优化校园的人文环境。弘扬尊干爱兵、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提倡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倡导明礼诚信、勤奋朴实的道德风尚;促成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人际氛围;鼓励呕心沥血、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培养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最后,优化校园的自然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可唤起学员愉悦健康、追求美好的积极情感。为此,军队院校在坚持正规化、军事化的前提下,应从实际出发,在优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上下功夫,以“保证官兵在教育训练之余有一片如茵的绿地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处宜人的场所可以促膝交流”。[7](P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