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对策论文

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对策论文

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对策

李国江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需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精神动力。当前乡村文化呈现出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和自身发展不均衡两种态势,乡村传统文化存续、传统文化秩序和传统文化功能存在危机。同时,乡村现代文化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市场活力方面发展滞后。乡村文化问题归因于文化传承主体、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四方面因素,需从聚人气、兴产业、促建设、强教育、育组织五方面振兴乡村文化。

关键词: 乡村文化;文化态势;乡村文化问题;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同志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即乡村振兴之魂,贯穿于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需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目前学界对“乡村文化”尚无统一定义① 朱启臻在《农村社会学》中将村落文化界定为农村居民文化,并指出村落文化具有乡土性特征。 ,有的用为村落文化、农村文化,有的则称之为乡土文化、农村文化② 在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提及农村文化,均离不开谈论乡土性,乡村文化自可称之为乡土文化。 ,总体而言,乡村文化、乡土文化、农村文化和村落文化往往互称互指。笔者认为,可将乡村文化视为一个文化系统,在此意义上,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乡村文化是基于乡村社会空间形成的文化系统,与城市社会空间形成的城市文化相对,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居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为乡村民众享有并传承的社会文化。它包括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制度文化、语言和符号等。二是乡村文化是一种历时性文化系统,包括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的乡村传统文化和随当今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乡村现代文化。目前而言,乡村文化是传统与现代文化流的融合。本文基于乡村文化两层面含义,分析新时代乡村文化所处态势、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尝试探讨振兴乡村文化相应对策。

一、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总体态势

就总体态势而言,当前我国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两方面。

(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乡村文化弱位势

“位势”原为物理学概念,后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借用。“位势”概念在不同学科间的迁移使用一般基于个体之间位置或距离变化导致其影响力有别之意。具体到文化位势,与文化体系密切相关。所谓文化体系是指具备“有特色、能独立、影响大”三个基本条件的文化[1]。从这一前提出发,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③ 季羡林将世界文化共分为四大文化体系,除中国文化之外,其他三大文化体系为印度文化、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希腊文化。 。基于此,所谓文化位势,指在一个文化体系中,某一文化所处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基于的文化话语体系直接决定其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位势。在我国数千年以乡土性、封闭性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中,乡村和城市在功能上虽存差异,但两者文化话语体系一致。我国传统社会以本土化儒家文化话语体系为主导,期间,尽管有本土道教和外来佛教等文化冲击,但始终无法撼动本土化的中国社会儒家文化话语权。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文化包容性更强化了自身话语主导权。这一话语体系是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和乡村共用的文化规则。在此文化话语主导下的城乡社会,文化位势自然无明显强弱高低之别。

单一主导性文化话语体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生裂变,形成两套话语体系,一是以现代价值为取向的文化话语,二是以传统价值为取向的文化话语。自民国以降,西方科学、民主、法治等文化理念渐趋强化,强力冲击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主导的文化话语,最终在中国文化体系话语权中逐渐占据上风,一度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这一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发展中尤为显著。在中国加速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价值取向的文化首先以城市为话语阵地,成为具有引领性的城市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的文化话语失去在城市社会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成为仅在乡村存续的乡村文化。就某种意义而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即城市文化话语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不断上位,并取得强位势的过程。与此相对,乡村文化则成为亚文化,被挤压至文化体系的弱位势。

第二,“班级群”毕竟是一个网络平台,冰冷的文字不如当面的一句热乎话。根据班级孩子的近况,班主任应增加面对面交流的频次,让每个家长都能感受到老师和学校对孩子的关心。老师可通过班级群及时对家长进行指导,督促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在课后制订自己孩子的专属培养方案,真正构建学校与家庭、科学与体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三维成长教育体系。让班级群成为大家的学习平台。

文化位势强弱,从表层来看,是城乡文化地位差异,但从深层而言,实质是城乡文化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这种不均衡态势近年来已引起政府关注,并采取一定措施,如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传承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等。

(二)自身发展不均衡:乡村文化发展形态多样化

乡村文化自身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为乡村文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造成多样性发展形态。就乡村文化发展变迁现状而言,乡村文化形态大体呈现三种类型:

1.文化两断型。该形态乡村文化表现为,乡村民众原有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人际交往范围甚至语言不断发生变化,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降低,村落归属感、家园感逐渐削减。乡村熟人社会生活状态难以为继,乡村文化传统日渐凋敝。与此同时,现代性文化未及时有效融入乡村社会,乡村现代性文化建设滞后。乡村文化濒于传统断根、现代断裂状态。主要以“空心化”④ 关于农村空心化的含义,学者多指农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此处是指前者。 乡村为代表。从地域来看,该类型多处于我国农民离土离乡较多的中西部乡村。

对照组(122人)采用传统的非整合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观察组(110人)采用整合后的课程设置,将整合医学思维融入到教学中。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教学大纲相同,教材均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2)传统乡村精神文化秩序。传统乡村精神文化秩序基于乡村民众普遍道德主张,得到乡村民众在精神层面的高度认同。该秩序“不同于社会中源于政治性诉求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建构性的‘礼治秩序’,而自下而上、自然形成的体现人类群居基本需要的道德秩序。”[7]它源自民间,为民众集体认同,是维系传统乡村社会良性运行的文化支撑。当前,受多元道德观念冲击,一度被普遍认同的乡村社会传统道德权威日渐衰落,诸如亲仁善邻、乡邻和睦、相容相让、相扶相助为代表的传统道德主张不同程度被漠视。乡村社会精神文化秩序渐趋消解。

农业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发展的命脉,在具有悠久农耕传统的中国尤为显著。尽管中国社会正经历工业化、城镇化等现代化的深刻变革,但乡村文化传统依然是社会不断前进的文化根脉。这一文脉在“大变革”中正经历考验,承受危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推进乡村智慧旅游管理,将信息技术积极应用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中。鼓励乡村旅游企业使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信息技术产品,通过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乡村旅游从客户管理、财物管理、人力管理到绩效管理,从市场调研、设计产品、接待服务到安全监控全都可以实现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效率,有效配置资源,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为游客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旅游体验,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在乡村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安全共享。

3.文化整合型。这种形态乡村文化主要表现为,在乡村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彼此碰撞、相互融合,体现现代文化对乡村文化传统的冲击,也体现乡村文化传统对现代文化的接纳吸收。乡村文化整合形态是乡村社会开放性的鲜明体现,此类形态多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乡村。

我何等人也?能干这等污浊邋遢之事?我公开声明:“让他们来评我?我评他们还差不多!”结果可想而知。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多年之后才如愿以偿,但“聪明人”早已捷足先登升职升迁多年矣。事后我才知道,领导早已放话:“看他那么狂妄,就是要玩玩他,挫挫他的傲气!”

3.文化功能退化危机。文化作为社会有机体组成部分,具一定社会功能。传统乡村社会中,代代相传的乡村文化生活模式和标准,教育和塑造乡村个体成员。内生于乡村社会的仪礼习俗、乡规民约、宗族组织等传统文化,无形中规范支配人们的行为。不仅如此,乡村传统文化可统一村落社区群体行为和思想,形成特定集体心理,从而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同时,乡村民众也可借助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调节社会生活和心理情感。

乡村文化发展两种不平衡,从本质上而言,是我国加速现代化进程以来“三农”问题在文化层面的集中体现。因此,振兴乡村文化,解决乡村文化不平衡发展问题,有助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充分发挥其教学优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深入探索和思考。数学教学方式和游戏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小学数学质量,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乡村文化问题

宏观上乡村文化不平衡发展态势,在微观上集中表现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系列问题。具体来看,乡村文化传承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乡村传统文化危机和现代文化发展滞后。

(一)乡村传统文化危机

希尔顿酒店在中国游客入住前准备好中文欢迎信,并免费提供茉莉花茶和中文频道,酒店自助餐内还有粥、油条、豆浆等中国食物。丽思卡尔顿酒店在酒店内设了医院,为中国游客提供医疗服务。同时,酒店员工身着传统韩服,在大堂为中国游客推荐旅游景点,并向中国游客免费赠送首尔市内免税店的优惠券。喜来登首尔多客福城市酒店特别新增了红色婚礼装饰,为来韩拍摄婚纱照及举办婚礼的中国客人提供贴心服务。

1.文化存续危机。乡村传统文化是不同地域或民族的乡村民众在长期生活过程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秩序。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乡村传统文化陷入生存困境,部分面临存续危机。乡村传统特色民居不同程度遭到破坏,有些已消失;乡村原有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渐趋式微,原有民俗仪式已失去传统文化功能,成为“仪式体操”[2];民间花会及其组织活动在乡村民间传统文化市场衰微;乡村社会淳朴仁厚的价值观念,以“差序格局”[3]为基础的传统人伦观念日渐动摇;诸如传统技艺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民俗规范认同感降低。对此,贺雪峰曾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被卷入现代性的旋涡中,越卷越深,从物质生产到行动准则再到价值观构建上系统地改造了中国农村,整个过程并非浮光掠影般划过中国乡村,却像篦子一样,细细地梳理、改造传统,甚至是彻底地消灭传统。”[4]乡村传统文化存续危机从乡村物质形式到社会组织及制度,最后影响精神观念,存续危机几乎涉及乡村传统文化各层面。

2.文化失序危机。乡村文化在享用、传承中形成维护乡村社会有序运行的秩序,主要包括农业生态秩序、农村精神秩序和农村民俗规范秩序。三种秩序从生产、精神、行为三个层面构建乡村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千年发展的文化力量。但目前三种文化秩序呈现不同程度危机。

从一方面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意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并积极踊跃的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为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我国冰雪地域辽阔,大众滑雪运动发展趋势十分迅猛,并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从另一方面看,大众滑雪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不管是在滑雪场方面,还是滑雪人数方面,都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在2022年冬奥会成功申办的背景下,我们应当顺势发展大众冰雪运动,使我国大众冰雪运动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1)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秩序。该秩序以深刻、智慧的生态思想,构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和谐生产秩序。这一文化秩序根基在于中国传统乡村创造了适应乡村生活体系的生态理念,即“在那里(乡村),我们是透过顺从自然以控制自然。”[5]在此生态理念下,中国传统乡村创造传承了宝贵丰富的生态文化智慧。一是坚持资源使用的伦理原则,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强调崇敬自然,保持与自然对话关系。此为历史规矩。二是坚持以循环观作为农业生产的思想基础,主张秸秆还田、休耕轮作、有机作业、种养结合等,强调循环利用资源。这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一段时期以来,为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农业生产走工业化农业之路。受此影响,传统乡村生态文化理念和农业生态文化智慧被舍弃,农村自然资源被不可持续性地开发利用,化学药品过度使用。我国乡村社会正经历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断言:“我们正遭受着暴露的化学药品的全面污染。”[6]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生态文化秩序遭遇危机。

2.文化维持封闭型。该文化类型主要特点是乡村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民众对外交流少,受外界影响较小,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主体文化,始终在乡村民众生产生活中享用和传承。该类型以中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乡村文化为主。

(3)传统农村民俗规范秩序。传统农村民俗规范是通过传统仪礼、乡规民约、节俗庆典等,自我整合和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文化规则。就乡村社会内部而言,乡村传统民俗文化规范,具有自发性、软控性特点。哈耶克(Hayek)社会秩序分类学中,“所有结社、制度和其他社会型构的社会秩序类分为不是生成的就是建构的,前者是指‘自生自发的秩序’,而后者则是指‘组织’或者‘人造’的秩序。”[8]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乡村民俗规范的乡村社会秩序可理解为自生自发的秩序,具有内生性。相对于“组织”或“人造”的体现人为命令式的制度化规范而言,民俗规范秩序在维护传统乡村社会运行中,发挥规范和维系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作用,且这种作用在当今乡村社会中仍有存续必要。但从当前制度体制而言,民俗规范作为非制度化规范是制度规范认同弱化的结果,是对制度权威与效力的漠视和疏离。随着国家“制度化”权力、权威不断延及乡村社会,传统乡村民俗规范在很大程度上被冲击而解构,其积极作用也被削减,乡村传统民俗规范秩序面临渐趋消解的危机。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角度而言,乡村社会积极性民俗规范应加以传承,以实现民俗规范与制度化规范融合、互补,完善乡村社会现代规范体系。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受外界影响程度不同,反映在文化发展上,各地乡村呈现出的文化形态不尽相同。故振兴乡村文化应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切忌一刀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尤其是精准扶贫工程深入推进,我国乡村社会将不断补短板、强弱项,继而得以全面发展,必将带动乡村文化全面发展,乡村文化自身发展不平衡状况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10]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11]的部署意见,谋划乡村文化振兴。具体而言,需从以下五方面展开。

目前,个体社会化过程不再局限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形塑,其规范约束性遭遇挑战,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逐渐不为乡民认同,借助其调节社会生活和心理情感的需求随之降低。其负面功能却得到部分突显。如多地乡村宗族社会组织影响和抵制乡村自治进程,包括干扰村民委员会选举,利用宗族势力把持村民自治组织;影响农村党组织建设;宗族组织取代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等。更有甚者,不良习俗助长了乡村社会不良风气,如婚丧嫁娶、升学、参军、寿辰、乔迁等大操大办,不仅造成民众社交的沉重负担,也易滋乡村腐败。

(二)乡村现代文化发展滞后

乡村传统文化出现危机同时,现代文化在乡村的发展未及时跟进,致使乡村现代文化发展严重滞后,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不足,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农村文化市场活力不足。

1.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不足。缺乏统一标准的基层公共文化网络基础设施,如乡村数字图书馆、乡村远程教育中心、乡村网络服务中心、乡村旅游网上展馆、乡村文化网上展馆等。政府投入保障、政策保障和机制保障不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足。一是各类活动场所如体育健身、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广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足。同时,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效能较低。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基层文化站、馆)、体育设施的投入,但实施效果不理想,如多地农家书屋形同虚设。二是数字文化广场、无线网络等新兴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匮乏。农村文化人才支撑力方面,尚未组建素质高、业务精、结构稳的乡土专业文化人才队伍。

2.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乡村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足。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中缺乏有关土地利用配套政策措施,在制度层面制约特色乡村的开发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传统工艺等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滞后。乡村文化产业精品工程不足,缺乏特色突出的文化小镇。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乡村文化产业模式不完善。乡村文化旅游精品不足,在节庆赛事、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方面缺少创意开发。

3.农村文化市场活力不足。长期以来,乡村文化发展“市场导向”意识不够,尚未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市场规模小,尤其是规范化经营户少;市场经营布局不合理。因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商品短缺,农民文化消费潜力受限。农村文化市场经营欠规范,监管不到位。

三、乡村文化问题成因

文化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关联。就此意义而言,当前乡村文化问题主要归因于以下因素。

(一)传承主体

传承是文化得以传递延续的过程。如何实现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受制于多方面因素。赵世林认为,“文化传承是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社会成员中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9]可见,共同体内社会成员作为文化传承主体,是文化传承机制的根本因素。就当前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传承而言,乡村民众作为乡村文化传承主体,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观能动因素,也是乡村文化问题的根本因素。传统社会中,在村落“面对面的社群”中,乡村文化在村民日常生活中被保存与记忆。基于村民主体生活特有传承形式与群体记忆,克服了文化断裂障碍。但随农村“空心化”现象日渐严重,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严重断层与缺位。因此,从乡村内部而言,一方面,文化传承主体缺失,传统文化代际传承断裂,是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系列危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传承实质是文化再生产。长时期以来,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再生产缺乏创新引领主体,致使乡村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活力不足。主要在于缺少文化专业人才支撑。

(二)政府

政府是乡村文化发展,尤其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层面的主导性因素。但一段时期以来,政府主导性角色在乡村文化发展中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6) 防腐蚀和耐久性强。复合材料能够抵抗化学介质的侵入,耐酸碱、抗水、抗油,因此可以抵抗工程机械工作环境中对再制造修复结构的腐蚀,增强耐久性。

首先,政府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实际调研。政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精准性,难以做到因地制宜,过于注重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效能质量,在实效性上未能有效与乡村民众文化需求吻合。其次,政府文化政策跟进力度不够。乡村文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在遇到乡村文化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时,未能主动做出整体、科学规划,致使部分乡村文化政策更似“权宜之策”。有关乡村文化政策制定缺乏统筹,与乡村发展的其他相关政策缺乏配套性、系统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乡村文化发展。最后,政府文化工作重心调整不到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原则,但就实际工作而言,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仍是短板和弱项。其中,公共文化资源未能有效结合城乡发展实际将重点向乡村倾斜。乡村文化管理滞后,人力配备和部门设置欠合理,在基层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表现尤甚。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乡村文化管理人员数量少,与乡村文化发展繁荣及乡村民众文化需求差距较大。部门职能分工模糊,文化归口管理不清。有的乡镇将民间文化组织活动仅视为宣传性工作,由乡镇宣传部门负责管理。诸如此类情况,应以乡村文化发展实效为目标,加以深入考究。此外,政府文化惠民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对农村文化市场消费能力缺乏准确预判。

(三)市场

乡村文化发展还受市场因素影响。农村文化市场构成要素极为复杂,一是从业人员身份较为复杂;二是文化产品内容复杂;三是文化产品进货渠道复杂。加上农村文化市场分布零散,产业化经营尚未成型,市场供求状况不及城市文化市场具有相对稳定的预期,农村文化市场必须考虑季节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增加了监管难度,制约农村文化市场发展。

(四)社会组织

乡村文化类社会组织是我国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乡村文化类社会组织始终是乡村文化展演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遍布乡村“民间花会”等组织的发展,可满足乡村民众部分文化需求,繁荣乡村文化。但总体而言,我国乡村文化组织发展滞后,缺乏自组织性文化活动,民众参机会少。

四、乡村文化振兴对策

点评:首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展览规模庞大,各参展商带来的展品含金量十足,从世界500强到新锐公司,从智能制造到农产品,五洲四海宾朋纷至沓来,全球产品汇聚一堂。从“会飞”的汽车、“人机对战”乒乓球机器人到婴幼儿专用核磁共振仪……5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在进博会上首发,全面呈现国际尖端前沿产品、技术、服务趋势,进博会给老百姓带来福音,也为中国乃至世界产业提升带来契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一)聚人气

民众是文化创造主体,也是文化传承发展主体。一段时期以来,大量农民离乡使乡村文化缺少人气支撑。因此,振兴乡村文化需注重乡村文化人力资源建设,汇聚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人气,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首先,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分享者。没有其文化活动,也就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就此意义而言,需留住乡村民众,稳定乡村文化主体,确保乡村文化的代际传承发展。其次,吸引离村“乡村能人”返乡。费孝通指出,“长期以来,依托于乡村生活的农民,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恋乡情结。”[3]基于乡情、亲情,积极创造条件,将返乡“乡村能人”培育成新乡贤,反哺家乡文化建设。最后,引导、鼓励企业家、文化学者等社会精英下乡,借助资本、科技等资源,带动乡村文化发展。

(二)兴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2]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兴,首先要以特色为本。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转换中市场潜力巨大。一是发挥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乡村文化遗产项目、民俗节庆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产业。如山东烟台依托剪纸、胶东花饽饽、棒槌花边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打造了系列乡村文化产业精品工程,还弘扬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鼓励非遗衍生品开发,培育特色文化品牌。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国家元首请柬外包装所用的鲁锦香囊,即为鲁西南民间织锦衍生品。不仅激发了鲁西南民间织锦产业发展活力,更促进了乡村社会民间织锦技艺的传承发展。二是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乡村民俗为核心的乡村文化旅游。如山东济南章丘区三德范村利用民间“大扮玩”节庆民俗活动,打造文化旅游活动,让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在现代乡村社会再次焕发生机,促进乡村文化繁荣。需注意乡村文化产业必须以特定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为基础,植根于乡村文化环境,力戒东拼西凑、东施效颦。同时,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提档升级。

话是这么说,那天我还是生气了。一想到佟老板的飞扬跋扈,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佟老板的话听着文质彬彬,细想全是无赖话。

(三)促建设

振兴乡村文化既要传承创新乡村传统文化,也要加强乡村现代文化建设。就后者而言,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之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实乡村文化内生动力。

为了保证铆接质量,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基于力与位移信号的铆接质量在线检测装置,通过检测力位移曲线,来判定铆接质量[2]。但该方案无法识别铆接位置,防止漏铆现象。基于此,研发了一套能够自动检测铆接质量和判别铆接位置的新型铆接系统,对于避免因转向架制动杠杆铆接装配过程中的铆接质量问题和漏铆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在文化供给体系中,一方面注重“文化软件”供给,包括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紧密结合。一是引入市场等社会力量,多元供给,在政府、市场和社会间形成协作机制,激活三种力量共同参与,将各类公共文化和社会公益文化活动与市场化文化活动融合。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鼓励开办民营演出剧团,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传播手段,服务于乡村民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严把文化供给侧质量关,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硬件”供给,即建设乡村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尤其加强对贫困乡村的扶持。政府需做好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工作,做到精准建设,确保设施实用性和效能发挥。

其次,政府需加强乡村文化消费场所设施建设,引导文化产品和服务向农村基层倾斜,统筹城乡文化消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自2017年起,山东省在全省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引导消费活动向乡村倾斜,扩大非遗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消费,推动乡村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同时,政府需对乡村文化市场加强引导监管。乡村文化市场有别于城市文化市场,不能复制城市文化市场管理模式。需结合乡村文化市场特点和实际充分调研、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构建完善的乡村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

最后,乡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需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加大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强教育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加强诸如乡村伦理道德和乡村文化生态为主的乡村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结合现代性,加强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教育。从实践层面而言,一是建立乡村文化教育基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以乡村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民俗馆等,并与学校教育联通。二是探索建立乡村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在推进乡村文化学校教育进程中,注重发挥农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示范作用,强化其文化担当,避免乡村教育离土。三是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教育。兴办乡村文化讲堂,构建“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农村新型文化体系。如山东结合时代要求深入挖掘儒学文化优秀传统,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五)育组织

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指出,“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13]提出力争到2020年,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初见成效,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5个社区社会组织的总体要求。就乡村文化类社会组织培育而言,需着重突出以下三方面:第一,把乡村文化社会组织作为扶持重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第二,加强乡村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注册及备案管理,优先引导发展一批社区文体类社会组织,壮大乡村文化力量。第三,鼓励支持文化人才组织成立文化类社会指导组织,服务指导乡村文化建设,培育繁荣乡村文化的民众力量。

五、结语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结合地域实际,突出特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尊重乡村民众主体性,加强乡村文化宣传教育,唤起农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传承发展,壮大乡村文化自组织性力量,以乡村文化产业为引擎,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2]闫慧慧,郝书翠.背离与共建:现代性视阈下乡村文化的危机与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Holmes Rolston.Conserving Natural Valu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

[6]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7]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3).

[8]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哈耶克的社会理论(代译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9]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1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EB/OL].[2017-05-07].http://www.gov.cn/zheng ce/2017-05/07/content_5191604.htm.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EB/OL].[2017-12-27].http://www.mca.gov.cn/arti cle/gk/wj/201801/20180115007214.shtml.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05(2019)01-0001-07

收稿日期: 2018-11-05

基金项目: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2018年度创新工程重点创新项目“文化动力助力乡村振兴研究”(2018KY035)

作者简介: 李国江(1973-),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乡村文化。

标签:;  ;  ;  ;  ;  

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