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理解人性的开拓者--对本世纪心理学领域最具争议的理论的分析_心理学论文

弗洛伊德:理解人性的开拓者--对本世纪心理学领域最具争议的理论的分析_心理学论文

弗洛依德:认识人类本性的先锋——本世纪心理学领域中争论最大的理论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锋论文,本世纪论文,本性论文,心理学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1—0001—0007

到1999年,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者西格蒙特·弗洛依德逝世已经整整60周年(1856—1939)。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和认识上的原因,对这位从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影响最为深广的心理学家,无论在他诞生百年之际(1956年)或者逝世50周年之际(1989年)这样逢十进五的年岁,都不曾刊发过一篇专门纪念文章,以示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对世界上这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的兼容并蓄的豁达态度,表达我们对这位为揭露人类心灵奥秘而努力工作了50年,并且在长达16年的癌症折磨下,仍坚持发展自己理论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学者的缅怀之情。这不能不说是偏见所致的历史遗憾。

不过,如果因此认为,中国对弗洛依德和他的理论已经遗忘则是错误的。80年代在国内出现的“弗洛依德热”,弗洛依德的重要著作与传记相继翻译、编辑出版,报刊杂志上大量刊载介绍与评价精神分析理论文章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在这些评价中,人们的看法却又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且分歧极大,致使这位在本世纪初就赫然树起精神分析学派大旗、独领风骚于一隅、风靡世界几十年的心理学界的巨人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上功过难定。本文拟就评价中出现的一些重要分歧予以对比分析,阐明己见,以期进一步深化对弗洛依德理论的认识,知其贡献,察其偏颇,明确吸收、扬弃和拓展之所在,并以此作为对这位曾以自己学说触怒了世界的杰出心理学家逝世60周年之纪念。

一、伟人与江湖术士

古往今来,在所有把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奉献给人类,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的著名学者中,像弗洛依德那样,生前和身后都在受到一部分人热烈的赞扬、推崇和称颂的同时,又受到另一部分人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谩骂的,虽非绝无仅有,但也十分鲜见。这必然加大合理认识弗洛依德的难度。

在对弗洛依德作出肯定评价者中,有人认为,弗洛依德才华横溢,知识渊博,集研究者、临床家、理论家与作家于一身。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可以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媲美,他像哥伦布一样,发现了人类心灵中的“新大陆”—无意识的黑暗王国(注:刘福堂:《弗洛依德无意识论再评价》,《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8年第1期。)。他的学说是如此重要, 以至必须把全部心理学史分成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两部分。他的著作在心理学史上引起了一场方法论变革。在他之前,心理学顶多只能企望把明显的东西—人自己所能意识到的人的意识现象加以描述和系统化,弗洛依德则透过现象表面而深入到它的内在的本质方面(注:Л.В.阿列克谢耶夫:《弗洛依德的世界观》,《哲学译丛》,1991年第1期。)。有的人认为, 如果说伟大可以由影响的范围去衡量,那么,弗洛依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无论人们是否同意他的理论,然而,就其影响而言,它超过了其他任何心理学理论;弗洛依德以他对人类内心奥秘的卓越发现,深刻洞察、征服了千千万万的人。他的理论几乎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侧面,没有哪方面对人性的探索未留下他的印记;他的著作影响了并且正在影响着文化、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他的学说对国际学术界的贡献不可抹煞,对整个20世纪西方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注:杨荣:《无意识·“人”·现代派文学》,《宁夏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也有人认为, 人类的自尊已受到三次沉重打击,第一次来自哥白尼,他论证了地球并非像人们妄自尊大的那样,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来自达尔文,他论证了人类不是造物主的创造,而是由低等动物不断进化而来的。第三次是弗洛依德,他论证了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本能和无意识机制所激发。弗洛依德和马克思都是20世纪西方伟大的思想之父,他们都是时代的设计师,为建立一门新的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弗洛依德可以同马克思、爱因斯坦并列合称为改变了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注: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183页。)。

总之,在作肯定评价的人看来,弗洛依德在他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纪里,都是一位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伟人。正如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所说,“三百年以后写心理学史时,似乎不提到弗洛依德的名字就不能写一本堪称普通心理学史的书。到那时,你就会有关于伟人的最好标准:身后长存的重要性”(注: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第355页。)。

与此相对应,持否定态度的评价者的看法与此大相径庭。他们中,有的认为弗洛依德的理论是奇谈怪论,斥这种学说简直是胡说八道,不值得一提;有人指责弗洛依德的理论为发不出芽的色情描写,是资产阶级社会泥土中所滋生的那种特殊著作里的性理论,是像那些印度江湖术士一样注视自己肚脐眼,主要是假的,是十分武断的滋蔓的性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精神病理唯心主义,唯能论唯心主义等好几种唯心主义。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的P·B·梅多沃的批评更为尖锐,他说,弗洛依德的理论是“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狂妄的智力骗局”。而一位受到弗洛依德尊敬的著名美国精神病学家则干脆提出,弗洛依德的书是诲淫诲盗的,要将其付之一炬(注:T.H.黎黑:《心理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第316页。)。

同是一个弗洛依德理论,世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对此,通常的解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者看问题角度不同而已。但笔者以为,评价的分歧是因为,第一,部分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惯于拒任何新发现的真理于千里之外;而另一部分人则由于长期受唯理性主义的抑压,狂热地欢迎一切反理性的学说。第二,弗洛依德所发现的心理奥秘,无论是奥秘本身,或者是用以发现奥秘的方法,都过于玄妙、奇特、违反常规,带有很强的主观内省性。谁能省悟到,谁就对其学说赞誉倍加;反之则斥之为无稽之谈。第三,弗洛依德对人的本性的认识过于超前,超前到了很多人的想象力难以企及的地步,以致使他的观点显得太出格,出格到惊世骇俗,令人眩目的程度;他的天才的猜测过于睿智,睿智到人类还远未把握验证他的猜测的手段的时候,就宣布了自己的猜测,并近乎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猜测。所以,他的理论一面世就受到极大的冷遇,而当他把自己的理论强行推向世界的时候,冷遇就当然地要变成呵责与攻击。而呵责与攻击又使得一部分人不得不出来研究和捍卫这一学说。

科学史上这类事例并不罕见。大凡独创一格的科学家、学问家,总会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嘲讽和攻击,被一些努力维护旧的规范的人视为野狐外道、异端邪说。上世纪当牛顿、莱布尼茨创造出微积分,完成了数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时,大主教贝克莱就认为微积分充满了“大量的空虚、黑暗和混乱”,是“自己欺骗自己”、“分明的诡辩”,是“招摇撞骗,把人们引向歧途”。法国科学院院士洛尔声称:微积分破坏了数学的“严密性”,“常常掩盖着错误”,“应当把它从这门科学中驱逐出去”(注:姜念涛:《科学家的思维方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第84页。)。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微积分的清流终于为人类的数学观念冲汇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或许,精神分析理论的命运也会像微积分一样。如果这样,那么,弗洛依德半个世纪来所受到的讥笑、嘲讽甚至辱骂,就只不过是一切巨星升起时难以避免的冷寞。但是,与那些探求物质世界奥秘的自然科学理论能在相对短的时期被实验、观察验证不同,弗洛依德关于人的心理奥秘的理论更难以证实或证伪,这就注定了对他学说评价分歧的长期性。不过,随着对他理论某些方面实验研究的初步开展和他的理论在心理治疗、文学艺术与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无意识概念为世人所接受,对精神分析最偏激的攻击正在消除,反对者们即令不承认弗洛依德是伟人,也不再斥责他为江湖术士。

二、无意识理论的功与过

无意识学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与基石。因此,对弗洛依德理论评价的分歧,首先就表现在无意识理论的功过得失上。

批评者首先认为,弗洛依德的无意识学说缺乏严格的科学性,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它的建立根本不考虑心理对生理、对脑的依赖性,而是扎根在零散破碎、真伪难分的遥远的童年经验上,基础很不牢固。同时,无意识的奥秘得用无意识的经验加以说明,用无意识的闪光加以论证,无法用实验的科学方法加以检验。因此,总脱不尽思辩和猜测的味道,特别是在对人的过失行为及梦的具体分析中,更带有很多主观臆造、牵强附会的成分,有时竟然与算命卜卦相去不远,只能是姑妄听之,信不信由你(注:刘长兴:《弗洛依德无意识论浅析》,《长白学刊》,1989年第11期。)。

其次,无意识学说带有明显的反理性色彩。

弗洛依德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上,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认为是无意识支配了人的全部活动和整个社会。但对于无意识,他又认为是非逻辑、非语言、非道德的个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这样无意识理论就根本否定了人的自主、自动和意志自由,将人的行为都看成是非理性的活动,实际上将人等同于动物。

第三,弗洛依德否定了无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无意识的内容应与客观事物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在无意识理论中,无意识是与外界没有联系的封闭的精神实体。

第四,无意识理论具有生物学化倾向。弗洛依德将无意识的实质归为人的性本能。但事实上无意识不仅表现为欲望,还大量表现为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表象等等,而这些显然都是心理活动,决非心理本能。弗洛依德把无意识等同于性本能,是把心理过程生物学化了。

第五,无意识理论带有历史唯心主义倾向。弗洛依德将人的本能欲望视为人类历史活动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将社会活动心理学化,社会历史生物学化,表现的是心理因素决定社会历史的唯心史观(注:肖仲杰:《谈谈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佳木斯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

对无意识理论持肯定态度的人,则从广阔的层面上列举了这一理论的功绩。

第一,无意识学说,第一次揭示了一个被意识封锁和压抑在人心灵深处的各种本能欲望和非理性的隐秘王国,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奇异的精神领域,真正开始把无意识这一长期被忽略的心理过程确立为科学研究对象,打破了意识独尊的一统天下,改变了对人类精神结构的看法,为意识研究开辟了新途径(注:叶存春:《弗洛依德结构主义意识观述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第二,无意识理论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无意识理论揭示了人不是单纯理性的构成物,认为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受欲望、需要等本能内驱力驱使。要认识人的本性,既不能离开人的理想、道德和知识,也不能撇开人的本能、欲望、情感。这一理论动摇了理性主义对人的传统看法,有助于全面认识人的本质。

第三,无意识理论揭示了思维对存在、理性对情感的关系。无意识理论提示我们,人的行为并不完全是依据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准则,人要追求自己种种需要与欲望的满足。人在生活中不仅有自觉理性的沉思,有时还会表现出不自觉、非理性的冲动。人的意识并不必然与存在相一致,思维在很多方面是本能欲望的表现,与存在存在着诸多不一致性。

第四,无意识理论揭示了人类意识的生物基础。弗洛依德看到了意识过程中的无意识作用,又把无意识与生物本能联系起来,试图揭示本能与意识的联系,这实际上支持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第五,无意识理论揭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内在因素。这一理论表明,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仅仅用外部环境即客观因素来解释。还需要通过既包括人的意识过程,也包括无意识过程的主观因素来解释。

第六,无意识理论推动了对意识起源研究。无意识理论为进一步研究意识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新方法、新视角、新领域。

从上面的对比中不难看出,在对弗洛依德无意识理论功与过的评价中,持肯定态度者们的意见是比较公允的。他们更多注意的是这一学说的主体而不是枝节,是弗洛依德提出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重要,是他奉献给人类文明的那颗无意识瑰宝,而不是它上面的瑕疵。诚如批评者所说,无意识理论在是否真正存在着无意识和无意识与意识的关系的设定上,确实没有给出什么科学的实证方法,有的只是主观的分析和推断,因而,这一理论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反理性主义色彩。但是,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所致。我们不能脱离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水平与欧洲理性主义压抑人性的社会现实来苛求弗洛依德,相反,应当像爱因斯坦评价他的前辈牛顿时不用相对论思想指责牛顿力学的过错、而是肯定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一样,去评价无意识理论提出了无意识的存在与意识的结构在心理学上的巨大贡献。爱因斯坦这样写道:“牛顿啊,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虽然现在我们知道,如果要更深入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

事实正是如此。今天已几乎没有人再怀疑无意识心理过程的存在和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近十多年,国内外开展的关于潜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不仅说明当年弗洛依德用思辩的口吻说出的“只要人们想一想有多少潜在的记忆,就会相信无意识领域的存在”的预测和推断并非虚妄,而且,对潜隐记忆这一无意识心理活动开展实验研究的本身,就已经使一些人对弗洛依德无意识理论带有神秘色彩的批评成为了过去。

三、性理论上的毁与誉

性理论是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两个基本命题之一,也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招致非议与指责,名声狼藉的主要原因。争论和责难,一方面来自弗洛依德对性问题提出的一些使人震惊或迷惘的见解;另一方面也来自人们对性作用,特别是对幼儿性欲发展带来的诸多担忧。持批评性理论的并不都是封建思想的捍卫者和禁欲主义者,也包括他的一些信徒与追随着,批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弗洛依德是泛性论者

泛性论的错误在于抽象地夸大了人的性行为,把性本能的作用推向了极端,应用到生活的一切领域。认为人的一切活动,包括那些表面看来与性无关的活动,都是在性力—“利比多”的驱使下完成的,都是性的表现。这表明弗洛依德只看到人的生物性,将人看成是无异于动物的成天想发泄性欲的生物。

第二,性理论中的“利比多”升华说直接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性理论把性观念从个体本能扩展到社会领域,用性力升华说来说明文明的一切成果和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把文化、艺术、宗教、道德等都说成是性本能冲动的心理外化或升华的结果,从而,抹煞了社会实践在造就人类内在文明和外在文明中的巨大作用,把社会历史心理学化。

第三,“恋母情结”说自相矛盾,与实际不符

“恋母情结”,是弗洛依德从少数心理障碍者中概括出来的性变态心理,与生活实际不符。这一理论把男孩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完全看作是一种性关系是极其荒谬的。而弗洛依德用“占有欲”或“焦虑理论”来解释恋父妒母或恋母妒父,又都充满着矛盾。如果儿童是因为占有欲引起妒父,那么,他的兄弟姐妹更有可能比父亲夺去他的母爱,该妒的首先应该是其兄弟姐妹。其实,“恋母情结”只是弗洛依德建立在神话传说、奇闻轶事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概括,显然缺乏科学依据。

可以认为,对弗洛依德的性理论,持批评态度的人确实居于多数,但仍有不少人在很多方面对这一理论作出了肯定的评价。他们认为:

第一,弗洛依德的性理论是性科学最有特色的理论

性作为人类自然本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像弗洛依德这样深入、具体、系统而广泛地研究,并建成有自己特色的性理论,却是独一无二的。其特色是:1、 它并不把性活动局限于生殖欲,而是把它看成是与性有密切关系的人类的广爱与文化范畴;2、性冲动的出现并非只属于常见的青春期, 而是从幼儿期开始就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注:李铮:《评弗洛依德的性理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第二,性理论在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上有其合理性

弗洛依德的性理论,由于看到了社会文化背后的道德虚伪性对人性的压抑所造成的精神病态,呼吁重视人的自然本性,因而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人的自然本性的作用。

第三,性理论有助于人们突破传统偏见

第四,性理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精神病患者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弗洛依德的性理论,从提出之日起就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弗洛依德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但终不能影响他对自己发现的正确的坚信和价值的认识,他甚至希望在自己墓碑上写上“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依德—奥狄浦斯情结的发现者。斯芬克斯神谜的揭谜者”;甚至不愿用“爱欲”来代替性欲,以避免人们对他的性理论的许许多多的非议和责难。他说“我不想这样做,因为我不想向懦弱无能屈服”。这里折射出的可能是弗洛依德的生性固执,但也可能是他勇于坚持真理的高贵品质。因为我们在剔除了他性理论中的“恋母情结”,艺术、宗教等都起源于性本能冲动等臆测的非科学的糟粕之后,也会发现体现在他性理论中强调人的行为动机、重视情绪发展,注重心理冲突的动力过程的动力学观点;抑压导致升华的观点;早期性心理创伤进入无意识引起精神疾患的观点等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而正是这些思想,才是他性理论的实质。所以在性理论上同样是弗洛依德提出的问题比他解决的问题重要,我们同样不应简单地否定他的性理论。

四、人格理论上的褒与贬

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自创建以来,在全世界一直发生着广泛的影响。但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看法争议极大,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其中肯定其价值与意义,承认其贡献者认为:

第一,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

弗洛依德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人格进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人格结构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开始。从此以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才得以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较完整的影响较大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开创和推动了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注:王光荣:《弗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及其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第二,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富有辩证法思想

在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处处体现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如有生的本能就有死的本能,有意识就有无意识,有本我就有超我;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超我二者始终处于相互矛盾、斗争、冲突的过程中,这个冲突又由自我调和解决,从而处于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人格就是在“三我”的冲突、斗争、平衡中体现和发展的。

第三,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开辟了人格研究的新领域

弗洛依德提出的“人格三结构”理论,不仅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层次性,而且首先提出了人格中动机、欲望等非理性的无意识因素的存在和巨大作用,深层次地发掘了人格的内在结构,克服了传统人格理论中一味强调理性的人的观点,对深入了解人性,把握人的本质起了推动作用。

第四,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重视了意识的作用

弗洛依德在用自我、本我、超我建构人格理论时,提出“哪里有本我,哪里就有自我”(注: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第386页。)。 这表明弗洛依德不仅是重视无意识的本我,也重视自我的作用;表明人可以认识到在人格深层活动的那些力量,并使自己从一个受无意识力量操纵、无能为力的木偶成为一个能决定自己命运、有自我意识、自由的人;表明弗洛依德对自我(意识)的作用的重视。

认为弗洛依德人格理论存在严重缺陷者则指出:

第一,弗洛依德人格理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将二者看成是敌对的

从这一理论看来,社会只是为了要限制和压抑人的各种无意识本能而存在的,而人则要竭力摆脱社会的压抑,以求得自由来满足自身的欲望。社会因此对人是祸害,人的本性是反社会的,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这当然是没有根据的和错误的,因为离开了社会,人就不可能形成人格。

第二,弗洛依德用生物学观点来说明人格,抹煞了人格的社会性

在弗洛依德看来,人格的实质是生物性的而非社会性的。他把本能当作人格最重要的动力,人的所有内部冲突,都是本能之间的意识斗争。人类各种文化形式和复杂的人格行为,都是本能活动的结果。很显然,这种把本能当作人格中至高无上的天然作用力量的观点,是反社会和反科学的。

弗洛依德在自己生命后期所建立的人格理论,是他学术思想十分成熟后的产物。这一理论固然有夸大和“抽象”之不足,然而,是他最早深入而系统地探求了人格的层次结构,开辟了人格研究新领域,深刻地揭示了无意识本我这一作为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不可忽视的深层构造。弗洛依德人格理论对本我中性本能、欲望、冲动等因素大胆的分析和说明,从新的角度以新的内容,支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弗洛依德以理性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人格中非理性的意识领域,对20世纪“人”的观念,作了丰富、发展甚至更新的贡献,使“人”有了新的内涵。今天,“人”是社会性与生物性,理性和非理性,意识和无意识的辩证统一的观念已普遍为人们所首肯,而现代人既重视社会关系中的人,又重视非理性的无意识精神生活的新观念的形成与确立,与弗洛依德人格理论所起的拓荒意义是分不开的。

五、弗氏理论的总评价:是枯木还是新绿

对弗洛依德理论的评价,最后涉及到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对此,人们的看法概分为两种,可以形象地称为“枯木论”和“新绿论”。

“枯木论”者并不否认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称它为向心理科学更高层次发展的一级台阶。但是认为,弗洛依德理论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已没有发展的可能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枯木论”者说,有些狂热的人们把弗洛依德学说拼力地高举起来,想使它与日月齐辉。于是,这块坚实的、但已陈旧的“台阶”,便又如一个色衰的老妇人,在“回头热”的炽烤中,艰难地挂上了“青春”的微笑……。弗洛依德虽然确实是心理学发展的一级“台阶”,也确实曾被不公平地禁绝而泥垢尘封过,但在扫去尘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那台阶毕竟是已经过去的了。照搬陈旧是乏味的,而把陈旧当做新绿,则属于浅陋无知了(注:高楠:《弗洛依德——一级泥垢尘封的台阶》,《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第1期。)。

“新绿论”者拒绝这种看法。认为弗洛依德只是刚刚为我们打开了无意识的大门,搭起了人格结构的框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就他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开展研究。

第一,继续研究无意识存在形式

由于弗洛依德学说的影响,现在否认无意识存在的人恐怕已所剩无几。但真正用实验手段验证某种无意识因素的存在,还只是近年的事。比如怎样才能真正地测检出潜隐记忆,现在还在探索中。至于无意识思维的存在形式,灵感的发生过程,则都还茫无所知。与弗洛依德当年发现无意识时相比,人们对无意识这一黑暗王国的未知度并未改变多少,继续探究无意识的存在形式,任重而道远。

第二,继续研究无意识活动规律

自弗洛依德提出无意识学说以来,行将一个世纪,但在无意识活动规律的研究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弗洛依德规范下的理论框架,也没有人能够就无意识活动的规律问题对弗洛依德学说的真伪予以分辨,功过予以评说。可见,揭示无意识活动的规律,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弗洛依德的历程不是完结,更不是过时。

第三,继续研究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上,弗洛依德提出了压抑、升华的理论,创造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提出了意识结构的假说,开拓了深入研究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本能关系的道路。但是,他远没有像发现无意识领域存在那样再次发现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深刻联系。因此,弗洛依德是一个未完成的体系,有待发展的体系(注:章阳:《弗洛依德:未完成的历程》,《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第1期。)。

第四,弗洛依德理论为认知心理学对意识研究提供了启示,开辟了计算机模拟人脑意识结构的新纪元

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提示,人不知道自己脑中的运行过程(无意识),只知道思维的结果(意识)的情形与计算机不知道运算过程,显示的只是结果是相同的;意识进入无意识要通过压抑,无意识进入意识要通过升华的情形,与计算机外存进入内存要通过input, 内存进入外存要经过output是相同的。据此,研究在计算机中设计意识三部结构,建立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空间,设计更为先进的意识模拟机,对弄清无意识压抑力,把无意识暴露在意识之中,对解开意识之谜,特别是打开人脑这个黑箱,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枯木论”和“新绿论”的看法还不只是这些,但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出,将弗洛依德理论视为陈旧的枯木理由并不充分。历史上确有一些理论成了枯木,那是因为,1、该理论已被证伪;2、该理论所提假设已被证实。化学里的“燃素说”已成枯木,因为它早已被证伪;“血液循环说”已不再是假说,因为毛细血管的发现使它得到证实。弗洛依德学说则不然,他的泛性理论,恋母情结,人格结构理论既没有被证实,也无法证伪,特别是处于心理黑箱中最黑暗深层的无意识,至今依然是科学之谜。而解开这个谜,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很显然,像这样一个尚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是不应斥之为枯木的。

六、弗洛依德学说—瑕不掩瑜的理论

面对弗洛依德理论评价的巨大分歧,许多人的观点是折衷的。通常的说法是,弗洛依德理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存在着错误。但是这并不排斥其中还包含有积极意义和科学价值的东西。实际上他的理论中,正确和错误、积极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掺杂在一起的。我们对这一理论,既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反动的胡说,也不能把它奉为神明,大加宣扬;既不能纳而不弃,也不能弃而不纳……。

这当然不错,但却不够。这种折衷的评价,实际上可以不加改变地用于对任何一种西方理论,并且都会显示为正确。正因为如此,这种评价是没有针对性,因而是不准确的。列宁说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按现在的要求看他有没有提供我们需要的东西,而要看他比前人提供了什么新东西。

弗洛依德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对此,一位长期研究弗洛依德的学者说:“人的一生能做到的事是有限的,而弗洛依德给我们的是如此之多,以致不经过几辈子的时间,我们是不能理解他的”(注:亚当·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第290—292页。)。何尝不是如此呢?据我们现在的理解,他至少对人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他提醒人们注意到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在人的意识底层,有一种不为自觉意识到的本能驱力的存在。这一发现导致了人们对自我心理深度力量的重新认识。其二,他提出了无意识学说,第一个发现了精神世界的新大陆,率先闯入了无意识王国。应当说,仅凭这一点,就可以使他的名字永载史册,因为因此而产生的是人类自我探索历史中的一次根本转折,是关于人的概念的重大更新,是人类精神世界认识中革命性的变化。据此,无论给他和他的学说以多么高的赞誉——说是划时代的也好,不朽的也好,都不为过。

这表明,弗洛依德理论并不是正确与错误的杂混,也不是瑕与瑜的对等掺半,而是主体正确的科学。其中的缺点或错误,只是主体中的波折,精神分析大树上的枝节,但却瑕不掩瑜,无碍精神分析理论的价值。

[收稿日期]1998—08—31

标签:;  ;  ;  ;  

弗洛伊德:理解人性的开拓者--对本世纪心理学领域最具争议的理论的分析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