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姜华,娄大元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7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在不稳型性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取的病例数为9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平均分成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下的抗心绞痛药物开展治疗,观察组则是则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在用药1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中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长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 临床上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运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带来临床获益,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复方丹参滴丸;效果

临床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症状类型,及早确诊及有效治疗,能稳定病情,给患者带来获益。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或者是治疗时处理不良,则有极高的风险进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脏猝死等相关的心血管危急重症[1]。因此,寻找更为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探讨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取的病例数为9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平均分成4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25:21,年龄范围在43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4±2.71)岁;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的比率为27:19,年龄范围在45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4±3.57)岁。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通过中医诊断患者均存在有胸口部位刺痛、绞痛并且位置固定未发生移动,主症为胸痹,部分时候发生胸闷心悸、舌质紫暗,瘀斑瘀点,沉须弦。西医通过患者症状、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排除标准:(1)通过临床检查发现患者存在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者相关心脏疾病;(2)更年期症候群;(3)重度的神经官能症;(4)患有严重的肝肾原发性疾病或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5)治疗依从性差,未能定时用药患者;(6)临床资料不全难以准确判断治疗效果[2]。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均接受常规双联抗血小板、他汀类、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ACEI等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111),每天3次,每次10粒。对比用药1个月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3]。

1.3疗效评估

研究中将治疗效果分成3个等级,显效:用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次数比治疗前减少80%以上;有效:在用药后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次数比治疗前减少50%~80%之间;无效用药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未获得改善,其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降低在50%以内,或者症状加剧[4]。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中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长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每周(4.5±1.0)次,每次持续时间为(4.5±1.5)min;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每周(2.0±0.4)次,每次持续时间为(2.2±1.8)min;观察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每周(5.5±2.2)次,每次持续时间为(4.8±1.8)min;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每周(1.5±1.0)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7±1.8)min。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1 分析组间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

3讨论

中医临床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病症可以归属于“胸痹”、“心痛”这一范畴内,这一种病症具有很强的潜在危险性。在临床中,大致有25%的病患会发展为猝死或者是急性心梗。该病症有如下表现:胸痛、胸部不适以及剧烈疼痛等,且疼痛持续时间长,甚至可能会有患者在睡眠中病症发作的现象。根据相关文献显示,冠心病心绞痛与如下几点病变存在紧密联系,如出血、血小板聚集、心肌耗氧 官腔阻塞、血栓形成、供氧失衡以及冠状动脉痉挛。中医学上普遍认为,通过分析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发生程度不一的紊乱,以至于患者出现气滞血瘀证,而这一结论基本符合与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结果[5]。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由冰片、丹参以及三七等成分构成,这是一种基于复方丹参片之上利用最新的技术研发而成中药滴丸剂。从疗效来看,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以及理气止痛的疗效,医学上多用于治疗胸中憋闷以及心绞痛等病症。这一药物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冠脉血血流量,扩张患者冠脉,而且可以改善心肌缺血以及降低心肌耗氧量。除此之外,该药物属于一种中成药物,据毒理研究显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无毒无害性,不会对服用者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复方丹参滴丸广泛运用于预防、治疗以及急救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针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其有效率高达91.30%,对照组的有效率是82.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从心绞痛发作率以及缓解率、持续时间等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方面,复方丹参滴丸疗效显著。总而言之,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良好疗效,不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病症,而且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效果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锋.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临床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5(12):1421-1422.

[2]贺志明.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77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249-250.

[3]田超.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6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2):34-35.

[4]汪禹希.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7):11-11.

[5]赵伟,刘玉红,刘燕.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80例[J]. 河南中医,2016,36(3):445-447.

论文作者:姜华,娄大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论文_姜华,娄大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