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洛芬联合氯替泼诺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炎症的临床疗效论文_范伟(通讯作者)

普拉洛芬联合氯替泼诺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炎症的临床疗效论文_范伟(通讯作者)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目的:对白内障术后炎症患者行普拉洛芬与氯替泼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的不同,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于术后行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术后两组炎症情况、眼压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3、7、15、30d的炎症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改善,并随治疗时间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眼压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4%(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炎症采用普拉洛芬与氯替泼诺联合治疗,抗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患者眼压,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拉洛芬;氯替泼诺;白内障;术后炎症

白内障是老年群体高发的眼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然白内障手术日趋进步,但术后炎症反应发生率也颇高,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不利。普拉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氯替泼诺作为新型糖皮质激素,高效结核糖皮质激素受体[1],转化为惰性产物,可解决药物在眼内积存。本次研究将对普拉洛芬联合氯替泼诺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炎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视力、裂隙灯、散瞳检查等,确诊为白内障。本次研究涉及90例白内障患者,所有病例均排除术中出现眼内出血、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排除全身疾病史患者,包括:青光眼、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内眼手术史、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52~81岁,平均(63.4±5.3)岁。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情况:晶状体Ⅱ级核19例,晶状体Ⅲ级核47例,晶状体Ⅳ级核24例。病程3~9年,平均病程(4.37±0.96)年。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平均眼压为(14.7±3.6)mmHg。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于术前行眼部及光学相干断层检查,并于术前3d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对照组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术后7d内药物用量控制在2滴/次,6次/d,7d后药量减至2滴/次,4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术后7d内药物用量控制在2滴/次,6次/d,7d后药量减至2滴/次,4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4d。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前后炎症评分,测量并记录两组的眼压,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分标准

炎症评分标准[2]:炎症评分包括角膜水肿评分和结膜充血评分,角膜水肿评分:无水肿0分,轻度水肿1分,明显水肿2分,重度水肿3分;结膜充血评分:无充血0分,部分血管充血1分,弥漫性充血2分,显著弥漫性充血3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若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炎症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前(0.6±0.2)分,术后第3d(3.9±1.2),术后第7d(3.1±0.8),术后第15d(2.6±0.9),术后第30d(0.8±0.3);对照组:术前(0.6±0.1)分,术后第3d(4.3±1.3),术后第7d(3.7±0.6),术后第15d(2.9±0.7),术后第30d(0.6±0.2)。术后第3、7、15的炎症评分均高于术前,治疗时间越长,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

2.2 眼压变化对比

观察组:术前(13.16±3.57)mmHg,术后第3d(14.27±2.63)mmHg,术后第7d(13.87±3.57)mmHg,术后第15d(14.29±4.81)mmHg,术后30d(14.02±3.52)mmHg。观对照组:术前(13.21±3.36)mmHg,术后第3d(14.46±3.39)mmHg,术后第7d(16.92±4.27)mmHg,术后第15d(16.57±3.72)mmHg,术后30d(14.59±3.36)mmHg。第7、15d对照组眼压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其中畏光2例,流泪2例,异物感3例,睫状充血1例,眼痛1例,角膜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0例,其中畏光2例,流泪3例,异物感5例,睫状充血4例,眼痛2例,角膜炎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由于退行性病变,出现代谢紊乱,晶状体出现蛋白质变性或混浊,可导致患者视物模糊、视力急剧降低,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3]。有研究表明[4],该病的发病多由老化、局部营养障碍、遗传、创伤、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直接、效果最好的方法,手术方式有:白内障囊外摘除、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等。手术疗效显著,但手术操作复杂,易对眼部造成机械性损伤和物理性刺激,对患者的眼血-房水屏障有所破坏[5],诱发炎症反应,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为更好地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炎症的控制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用非甾体类和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作为白内障术后主要抗炎药物来使用,通过对前列腺素合成进行抑制来帮助术后炎症的控制。氯替泼诺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对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的磷脂酶活性进行抑制,将其代谢途径切断,前列腺素与白三烯的生成随之减少,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往往不良反应较多。普拉洛菲作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过对环加氧酶通路进行抑制降低前列腺素合成,抗炎效果明显,且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诉,对白内障术后炎症采用普拉洛芬与氯替泼诺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抗炎,控制患者眼压升高,且药物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海兵,陈荥培,王树奎.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3):389-391.

[2]王晓莉,朱群仙,蔡方荣.普拉洛芬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术后治疗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2):237-240.

[3]王艳丽,冯梅,徐志蓉,等.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2):46-47.

[4]罗序香.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手术后发生眼部炎症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120-121.

[5]张平丽.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7)882-884.

论文作者:范伟(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普拉洛芬联合氯替泼诺治疗白内障患者术后炎症的临床疗效论文_范伟(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