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发展创新的基本经验与时代使命论文

人民政协发展创新的基本经验与时代使命论文

人民政协发展创新的基本经验与时代使命

王江燕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人民政协70年的发展历程,生动反映了新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变迁,淬炼了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精神内核和自信底蕴,在继承与发展、稳定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了自身逻辑建构的客观规律和变革的与时俱进。新时代人民政协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着眼于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回应时代诉求,落实思路举措,推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关键词: 人民政协;发展创新;基本经验;时代使命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70年来,人民政协与新中国共同成长,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凡征程中,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致力于人民政协事业开创者、领航者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薪火相传、持续接力,依据人民政协事业的现实需要,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淬炼了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精神内核和自信底蕴,贡献了属于“中国智慧”的政治话语模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推进人民政协事业作出重要指示,阐明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发展创新的基本遵循。总结人民政协70年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人民政协行稳致远、践行新使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考核监测的探索实践………………………………… 喻君杰,常 虹,欧建锋(19.8)

一、人民政协发展创新的基本经验

人民政协70年发展创新的制度实践,生动反映了新中国不同阶段的历史变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建构,发挥了人民政协自身的客观能动性和对社会的团结引领功能,在继承与发展、稳定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了自身逻辑建构的客观规律和变革的与时俱进。

(一)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

人民政协的历史,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引领的历史,是一部政协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政协各参加单位、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人民政协成立时的初心所在,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但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地区间教育发展速度、教育水平的差异也不断凸显。

建言资政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的永恒使命。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价值理念的一体两面,二者有机统一于人民政协的发展定位、品质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推动着人民政协的发展与创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主题,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推进人民政协事业作出重要指示,阐明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的新方位和新使命。① 转引自张庆黎:《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求是》 2019年第5期。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民政协要服务于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更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把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试验所用的插穗于2016年9月6日在贵州省镇宁县采集,并经贵阳中医学院鉴定为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凭证标本存放于贵阳中医学院生药重点实验室。珍珠岩、蛭石、草炭土等基质购于金吉祥和厚普矿业材料厂,生长激素生根粉、高锰酸钾、吲哚-3-乙酸、萘乙酸均采购于广州林国化肥有限公司。

(二)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在中国政治体制框架中,人民政协作为“最具广泛的代表性和最大政治包容性的组织”,工作范围包涵了政党关系、党群关系、政群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以及社会各界的内部关系等,是统一战线多样性的客观体现。内部结构的深刻复杂性要求人民政协以最大的包容性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一致,从而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力量凝聚提供平台、奉献智慧。在政协组织中,“求同存异”是客观要求,“善于求同”是主动作为。实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政协工作的主旋律。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力气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① 习近平:《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5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作为具有党派性的四个民主阶级的联盟,积极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成功实现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人民政协作为“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② 邓小平:《在五届政协三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人民日报》1980年8月29日,第1版。 ,在引领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外爱国同胞政治参与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关系协调和资源联合优势,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学生层面。在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发展中,学生层面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技能。在传统的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技能的培养,因此,多数学生往往在课后不再进行体育锻炼,由此使得体育教学活动未能够真正实现对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技能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必须培养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技能。由此,实现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长远效益。

(三)坚持继承与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

70年来,传承与创新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之中。从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人民政协理论品质和实践探索的与时俱进。围绕着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人民政协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探索新命题、担负新使命,展示了中国特色制度安排鲜明的建设性与发展性。

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决策机构,不是西方参议院那样的分权机构,也不是反对党发出不同声音的地方。”③ 中共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思想》,《求是》 2018年第5期。. 人民政协因其典型的统一战线组织特色,成为我国唯一一个党外人士占大多数的政治组织,一个置身于政治体系之内但又独立于权力体系之外的国家机构。这种超脱地位正是人民政协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功能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宗。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从成立伊始至今一直是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形势和任务,人民政协的工作重心、制度构成会带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人民政协70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其理论基础、制度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协主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团结、协商、教育功能;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在我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法宝地位不断巩固,日益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之“道”的关键环节,并且全面嵌入国家制度和治国理政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写入宪法,人民政协具有了基本的制度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日益多样复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人民政协在有效治理中实现更大作为,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由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性人士组成的政治组织,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不变的工作主题,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团结谁”“如何团结”“什么民主”“怎样协商”的问题必须会随着时势而不同。新时代,随着统一战线范围的不断扩大、格局的不断提升,人民政协必然会不断创新履职方式、拓展履职空间,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巨大潜能。

在安全设计阶段,会在汽化器出口管道上加装温控模块与充装泵联锁。当汽化器出口温度达到设定的安全预警值时,低温泵联锁停运,确保深冷气体有效汽化后进入钢瓶。

(四)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第一,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需要不断完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组织体系和机制协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创新的基本政治共识,也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准则。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既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发展创新的“主心骨”,也是“方向盘”;既是党自我革命的充分体现,也是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在人民政协,党的领导必须与人民民主相伴相生。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出发点,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焕发生机活力的根基保障。 人民政协的发展创新,必须着眼于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使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和人民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高度统一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方方面面。

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发端基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文化和国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中国人有和而不同的思想传承,也有朋党相争的历史教训,通过人民政协,中国的新型民主、新型政党制度得以超越传统的政党与政党关系,再造了一种融会传统智慧与现代本质的新型民主形式。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坚持“做自己”,摆脱了苏联政治模式的弊端和长期以来美国强势民主话语体系的影响,探索出自己的道路和理论模式,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独有的精神特质。

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协商政治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国家治理传统。对于古老的中国来说,现代政党、议会政治制度无疑是“舶来品”,但中国从传统迈入现代需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用一套全新的制度体系来整合旧制度崩析后的中国社会。善于学习的中华民族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政治组织,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现代制度自觉、自主的选择与建构。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组成更加复杂,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更加突出。统战工作要求人民政协要始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在坚守政治底线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多元、包容差异,找到处理各方面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包容多样性的半径最大化,画出最大同心圆。

(五)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的有机统一

与西方国家基于运行议会民主而产生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为承担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现代化中国而产生的政党。作为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中国共产党必然承载着将全体民众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维系“多元一体”的“大一统”国家整体转型的双重历史使命。作为中国现代制度建构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赋予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党的领导的内在规定性,人民政协就是这种属性的本质体现。

不可否认,高校退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有自身的特点。如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相信科学、易接受新兴事物等等。但对这一特殊群体实施健康管理有哪些优势,也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认清优势有助于健康管理的有效实施。结合高校退休教师群体的现状和健康管理的特点,发现有以下几个优势。

人民政协7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那种把政协仅仅当成是社会各界建言资政、民主监督的场所和平台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各方面人士在政协这一平台上积极建言资政,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是建言资政的方向和目的,建言资政是凝聚共识和力量的途径和方法。因此,人民政协的建言资政不能是没有原则、没有边界的言论自由,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必须坚持立场不含糊、坚持原则不动摇。要广泛、深入地建言资政,充分发挥各界人士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各方面实现民族复兴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同时在建言资政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切实增进各方面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共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下去。

二、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使命

人民政协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本土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功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① 习近平:《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 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1日,第1版。 。它的存在和运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景观,是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决定了人民政协工作的成效,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发挥职能作用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部署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开拓了人民民主建设的新境界。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时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理念,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凸显“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制度本色。

(一) 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民政协制度生长于中国的社会土壤,适合中国的国情,展示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它不仅是广泛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民主形式的统一体,同样也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人民政协充分继承传统的“大一统”国家注重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整体利益这一政治文明基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以及通过民主协商协调关系、寻求共识、化解矛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智慧。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人民政协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与现代民主政治相融合的结晶,体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需要巩固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基本属性和基本功能。作为我国政治体制中最具广泛代表性和最大政治包容性的组织,人民政协自成立以来,无论经历多少曲折和争议,包括历次宪法修订、章程修改等,其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基本性质始终没有变。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政协工作体现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和主题。人民政协不仅是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同时也承担着与时俱进地促进和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使命。在新时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中,人民政协代表性之强、团结面之宽、覆盖面之大,是其他任何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汪洋同志指出,当前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艰巨繁重。① 《全国统战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汪洋出席并讲话》, 2019年1月18 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18/c_1124011488.htm。 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格局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格局相匹配,既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挑战性,又必将激发人民政协的潜在活力,在团结、民主、社会治理中发挥出强大的功能。目前,人民政协在传统的“两个政治联盟”的基础上,积极服务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纽带的国际统一战线,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团结更广泛的力量,充分发挥中华文明的包容、和平、多元、共赢价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独有的统一战线、协商民主理念推广到国际范围,为未来世界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

王志荣:工作策划的层次,决定着工作质量的水平。带着风景角度谋划工作,做出工作业绩去观赏风景,如此这般,养成习惯,在工作上想没有风景都很难。但在策划工作的时候,要留意好风景必须有好底色。好底色来自三点:

第三,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需要把握好人民政协履职的中心环节。2018年12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指出:“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② 《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30日,第1版。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能够成功履职的基本经验, 为形成广泛的思想政治共识,人民政协特别重视事先多方充分的协商和酝酿。周恩来曾经明确说过:“到开会的时候才把少数人了解的东西或者临时提出的意见拿出来让大家来讨论决定,这是旧民主主义议会的办法。新民主主义议事的特点之一,就是会前经过多方协商和酝酿,使大家都对要讨论决定的东西事先有个认识和了解,然后再拿到会议上去讨论决定,达成共同的协议。”③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7页。 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人民政协通过充分地协商,使协商议政的过程成为思想引领、政策宣传、释疑增信的过程,成为沟通情况、换位思考、交换看法的过程,这样才能够凝聚起社会各界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共识,才能够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形成同心同德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强大合力。

(二)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尤其要抓好的第一项工作。“专门协商机构”突出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大课题,也是探索政协发展规律、指导政协事业前进的大方向。“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2日,第2版。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是我们党总结人类民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普遍规律得出的结论,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时代宣示。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彰显了独特的政治站位和制度优势。人民政协成立70年来,从“协商建国”到“协商治国”,从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到“专门协商机构”,“协商”始终是人民政协工作不变的主题和价值的内核。新时代人民政协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需要人民政协创新民主形式、激发制度潜能。新时代人民政协需要更深入地拓展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作为空间,切实承载起我国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吸纳、整合各主要群体利益诉求的常态化协商互动通道,打牢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汪洋同志指出,人民政协要注重政协协商形式和协商内容相匹配、协商程序和协商效率相统一,丰富运行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拓展不同意见互动交流、各种观点深入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秩序和氛围,努力使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② 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3月14日,第1版。 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拓展协商议政格局,在搭建更开放、更务实、更亲民的协商平台上下功夫,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目前,人民政协致力于发挥政治动员功能,延伸工作手臂、推动委员下沉,服务民生、协调利益,找到“公约数”,画出“同心圆”,日益展示出“专门协商机构”的特色和水平。

第二,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需要聚焦矛盾问题,回应时代诉求,逐步落实具体的思路举措。当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的重点在于明确政协协商作用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机理、途径和方式,从政治过程的角度把握协商民主的原则、要义、方法, 强化制度安排、增强组织力度,培育协商文化、融汇不同渠道,率先建立程序完备、具体的协商规则,不断推动政协协商的规范化、程序化,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整体运行提供理论先导和实践示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是简单的“商量”就行,要实现“有事好商量”需要复杂的议程和切实有效的安排,尤其是在多元社会利益复杂化的情境下,更需要运用多元的理论和技术来指导协商民主的科学、有效地进行。 比如,协商民意测验程序、复式协商决策技术等的运用,确立协商议事的立场明确原则、主持中立原则、机会均等原则、限时限次原则、充分辩论原则等;在协商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比重,在协商结果的报送、采纳、落实方面,形成责任和监督制度;结合系统论与组织行为学的规律、原则,特别是从政党如何整合资源、接近或运用权力完成政治目标的角度出发,着力设计、构建、运行协商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化具体对象、政治议题、工作机制、民主程序、评估反馈等诸多政治过程的环节和细节,形成相对闭合、相对完整的制度链条。只有这些具体的工作做到位,才能完善协商行为、引导利益整合,真正找到“最大公约数”。

第三,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凸显政协委员的人民性、代表性。人民政协作用发挥如何,关键在政协委员。新时代人民政协应当在党建引领下,凸显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出发点来定位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的组成具有精英性质,代表性比较强,但归根结底要为人民群众“发声”,话语权要落实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上。因此,政协委员的人民性、代表性必须突出。目前,人民政协可以根据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对象、新目标,适时、适当地扩大来自新的社会阶层的委员比例,尤其是体制外具有积极的参政议政意向的代表性人士的安排比例,积极主动地探索邀请和吸纳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等群体的“非委员”人士参与政协、参加相关协商活动。通过对政协委员的系统培训,促进政协委员在专业化的协商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通过政协协商示范引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促使参与协商的个体逐步形成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权衡、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综合考量,引导人们树立理性、客观、公平、可持续的协商目的,搭建个体与社会沟通详解的桥梁,真正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政协这一专门协商机构中做到商量得专、商量得深、商量得实,商量出标杆、商量出典范。

第四,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需要把握好协商的议题和程序。民主也有边界和原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需要价值的规约与引领。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权利意识、民主诉求更加凸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民政协履职的方向。在新时代的历史变革中,人民政协应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诉求,从问题意识出发,在内容上聚焦凸显社会性议题,围绕具体的党委政府政策决策、财政安排展开政策协商,重点讨论政策的内涵、适用性及随着实践发展的与时俱进性。这方面的议题往往比较敏感,不容易把握,因此,更需要通过正确的程序引领各方面的共识。不仅要通过协商达成民主、参与,更要促进团结、联合,使协商议政的过程成为思想引领、政策宣传、释疑增信的过程,着力打造协以成事、商以求同的良好氛围,在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上发挥功能。

中图分类号: D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519(2019)06-0191-08

收稿日期: 2019 - 10 - 22

作者简介: 王江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 珊

标签:;  ;  ;  ;  ;  

人民政协发展创新的基本经验与时代使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