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范围问题”的解决_电场论文

物理“范围题”的解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法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在解“答案在某一范围”简称“范围题”时,由于考虑问题不周,丢三落四,从而失去解的完备性,这类现象在高考中也常有出现,反映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分析和综合能力及思维层次的高低,因此,掌握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略举数例说明之。

一、寻找制约条件

例1 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q的小物体,可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运动,整个斜面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小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为使小物体能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θ与m、q、E、μ各量间应满足的条件。

分析与解 对小物体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

mgsinθ+qEcosθ>f

在垂直斜面方向有:

N+qEsinθ=mgcosθ②

f=μN③

例2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场强E=10[4](N/C)的水平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0.04kg,带电量q=3×10[-5]C的小球用长为0.4m的细绳拴在悬于电场中的O点,当小球平衡时,问在平衡位置以多大角速度释放小球,能使之在电场中做圆周运动。

分析与解 小球受力分析:简化处理将电场等效为重力场,则小球在等效重力场中所受重力为

设小球在A点以角速度ω[,A]被释放,绕O点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显然小球若能通过AO的延长线上的B点就能做圆运动。

小结 例1中物体所受的支持力N≥0,例②中绳子拉力T≥0是制约物体运动的“含而不露”的条件,也常被学生“视而不见”故出现漏解或错解。

二、寻找分态条件

例3 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当温度t=27℃,封闭在管内的空气柱AB=30cm,BC=10cm,管内水银柱长度CD=5cm,DE=15cm,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水银柱将在管内移动,为了使水银柱不在管的水平部分BD内,但又不从开口端溢出,求气体的温度(大气压P[,0]=75cmHg)。

分析与解 根据题意,水银柱的位置有三种,当温度升到,水银柱处于第一种临界状态时,则有

所以气体的温度应为309K≤T≤378K,及T≤119K。

小结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水银柱不在管的水平部分BD内,但又不从开口端溢出”的三种不同状态,而分态条件的确定须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

三、寻找边界条件

例4 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处沿+y方向以初速v[,0]射入一个边界为矩形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向里,它的边界分别是y=0、y=a、x=-1.5a、x=1.5a,如图所示。改变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粒子可从磁场的不同边界面射出,并且射出磁场后偏离原来的速度方向的角度θ会随之改变,试讨论粒子可以从哪几个边界面射出,从这几个边界面射出时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及偏转角度θ各在什么范围内?

小结 本题设置了三个不同的边界条件,由边界条件和圆周运动的知识共同确定出现极值的临界点,以确定所求量的范围。

四、寻找转折条件

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

分析与解 学生易犯的错误是求出触头位于a、b两点时电路中电流值作为电流的变化范围。

当触头P滑动时,触点c位置改变,外电阻也改变,其值为

小结 从以上分析知道,触头由a端向b端滑,电路中电流先减小,R[,ac]=3Ω电流达最小值,然后又逐渐增大,R[,ac]=3Ω即为电流变化的转折点。

五、寻找界值条件

例6 甲、乙两人各乘一辆冰车在山坡前的水平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总质量的速度迎面滑来,与甲相碰,若不计一切阻力,小车也不直接接触,问相碰时,甲的推力对乙做功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两车分开并在原直线上不再相碰。

分析与解 ①当甲的推力对乙做功较小时,两车分开后,均向右运动,

所以甲对乙做功 16.8<w<600J

小结 仔细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问题出现极值时的物理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口。

“范围题”的解方法不止上述五种,例如寻求几何条件,寻求端值条件等,加强“范围题”的训练,不仅可以克服思维的惰性、片面性和僵化性,而且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功效,所以在习题教学中应重视对范围题研究。

针对训练

1.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与桌子间的摩擦系数为μ,对物体施加斜向上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求力F的值。

2.质量为5×10[-5]kg的电量为的带电粒子以2m/s的速度从水平位置的平行金属板A、B的中央水平进入板间,已知板长L=10cm,板间距离d=2cm。当A、B间电压为多少时,此带电粒子能从板间飞出。(答案:200~1800V)

标签:;  

浅谈物理“范围问题”的解决_电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