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曾军儿

电气自动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曾军儿

(东莞市清溪粤海水务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66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发展步伐加快,电气自动化成为工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与标志,充当着现代化生产的核心力量。自来水厂与各级生产单位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人们对水质要求不断增高下,提高自来水厂净水处理能力,保证用水安全成为关注的主要问题不。水处理是自来水厂重要的生产环节,通过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安全事故,从而保证了水质安全。本文将对电气自动化在自来水厂水处理中的具体进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处理;工艺流程;水质安全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化生产技术不断优化与进步下的产物,可以将操作、控制及监视、管理结合起来,在无人或者少人的情况下按照设定程序自动生产,实现生产与监视一体化,有效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节省了人力物力,优化了生产成本。将电气自动化应用在水处理中,在优化水质、降低能耗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内涵及特征

1.1电气自动化技术内涵

随着现代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智能与信息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领域应用日渐广泛。是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仪器仪表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可以为工业生产控制、调整及管理提供支持。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硬件、自动化软件是电气自动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工艺生产中发挥作用,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在安全生产、提高生产便捷性上发挥功效。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高度直接影响到生产稳定性与高效性。

1.2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特征

(1)使用、维护及检修更加便捷。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控制平台、语言及规范使用中的标准为Microsoft Windows NT系统,该系统基于Windows技术使集成更加方便、快捷、灵活,还具有人机交互界面,从而方便了维护与检修。(2)分布式控制应用得以实现。使用串行电缆连接了可编程控制器(PLC)、中央控制室,从而使仪器仪表、远程I/O站频器、计算机、断路器等设备信息更快的收集到中央控制器中,便于统一进行信息处理与分析。对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总线串行连接,采用的是数字式分制结构,可以对具备现场检查与执行作用的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2.电气自动化在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水处理生产中的应用

自来水厂是一类重要的服务型基础设施,自来水的生产工艺、水质、水处理方式等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有着紧密联系。当前,虽然臭氧消毒在水厂处理生产工艺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技术层级上依然处于低级阶段,而加氯处理在水处理中应用则日趋广泛。但是,加氯操作如果不按照标准流程操作,缺少必要的监督容易生成有害物质,影响到用水安全。由此,如何才能让前后加氯、补氯的适用性投加剂量应用科学处理好,将投氯的不良影响减少,成为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处理工艺,依赖人工操作,操作效率不高,且容易出现误差,由此,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误差,增强投加剂量的精度。采用PLC系统,通过前期系统设计,确保通讯与控制功能得以实现。

比如,某水厂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90-30PLC型号产品,IC693CPU364型为电量与流量采集的CPU,IC693CPU323型是加药、加氯、加氨CPU。将两块BEM通讯模块应用在分站中,可以将GENS中的冗余减少,从而使系统更加可靠稳定。此外,系统带有监控功能,应用专用监控软件包,操作方便、可扩展性强。控制系统总共应用PLC有7台,电量与流量采集、加氯、加氨系统中均配置一台PLC,配置两台在加药系统与配料系统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原理是,使用自动化检测仪表对生产中各参数连续、自动化检测,将信号传输给PLC及中心控制室计算机,可以使信息显示在中控模拟屏中。PLC会依据反馈回的信息与计算机程序中设定的参数比较,从而调节某天设备启动、停止或者调速。

2.2加氯控制系统应用

过滤前将藻类消除并进行消毒处理时加氯控制应用包含的内容。在过滤前,采用流量比例的加氯方法,实际上是调节设定投加率与原水流量调解比例,然后将控制信号传输到加氯器中,是一种开环控制模式。投加复合环路方式是过滤后采用的模式,是参照滤后流量按照比例投加,管道在一段时间混合以后,在充分混合的位置取水样,将其置入到分析余氯的装置仪器中,测量余氯值,同时将相应的余氯值信号反馈到PLC加氯机中,按照出厂水余氯设置标准,同时参照计算结果,最终得到同余氯值设定的差值,依据差值进行PID计算,这样就可以将控制增量得到,从而确定下来科学的投加比例,使余氯值可以与设定值相接近。这种控制方式相对于加氯前更加复杂,是以一种闭环的方式实现的控制。

2.3加氨控制系统应用

投入氨目的是让氨气与氯气通过在化学反应下促使氯氨生成,这样可以使消毒时间延长,消毒效果胜过自由余氯,从而将氨气消耗减少,节省成本。采用比例投加方式,加氨控制原理是参照滤后水流量调整投加比例,依据经验与实际投加效果确定比值大小。

2.4加药控制系统及配药控制系统应用

加药控制系统的应用参照水厂实际工作特点,采用复合环投加控制方式,对原水流量进行比例控制是控制原理,然后依据沉淀池中的水浊度信号与加药系统设定值对比,这样能够针对原水量变化情况及时反应,对投药量的调整也更加及时。

配药控制系统,则是在配药工作中,运用自动控制系统关闭溶解池中的出药阀,然后再打开自来水阀门,这样确保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在水位已经达到设定水位标准时,说明药剂与水混合达到要求,就可以将进水阀门关闭,对药剂充分搅拌,直到均匀溶解,最后将溶解池出药阀打开。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趋势

为了使水处理要求满足,实现自动化应用的普及,还需要进行控制系统冗余处理,增加远程监控与专业程序模块、数据分析决策等内容,实现水处理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控制系统冗余处理是为了避免某个软件发生故障引发安全事故;增加远程监控,是为了将水处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增强,有利于节省人力,确保水处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可以在水厂出现紧急故障时及时进行专家诊断与故障排除;为了满足不同工艺水处理过程需求,开发采用专业模块。鉴于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步骤较多,但是不同水厂水处理采用相似的模块,这样可以开发专业程序模块,将各环节输入到模板终端,从而有效把控水处理进度;应用数据分析决策,通过将水厂工作历时数据保留,使用专业工具对数据详细分析,从而获得真实运行参数,使现场控制处理得到优化,将水处理质量增强。在未来,水厂自动化系统将朝向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水厂水处理工作效率。

结束语

随着科技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不断完善与优化,在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水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采用电气自动化进行水处理,可以使各个工艺环节步骤得到优化,节省人力物力,节约能源,提高处理效率,可实现生产与监视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雷霆.GE FANUC PLC在水处理反渗透机器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29(11):92-93+97.

[2]刘忆非,宁雪伟.污水处理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0):85.

[3]余凤.关于PLC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处理系统的分析[J].电子世界,2016,(16):98.

论文作者:曾军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曾军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