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人口题引发的思考论文_赵瑞远

潍坊滨海中学 山东 潍坊 262737

“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中的一道题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题目如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迅速增加。

(1)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2)据统计2017年我国实际出生1723万人。指出与国家卫计委预测的差异并推测其成因。

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为什么我国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而且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呢?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推算,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量)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我们小时候听到中国人口会负增长,都觉得不可思议,就算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长河中,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也不多,主要还是因为饥荒、战争、灾害等因素才会造成负增长,可如今一没战争、二没动乱、吃饱穿暖追求更好生活的时代,中国人口却要开始负增长了?

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水平比较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再加上社会保障保险体制特别完善,年老之后养老问题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使得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数量少了,所占比重就少,老年人所占比重就高了。再有就是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特别发达,人均寿命比较长,所以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比较多,使得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人称其为“未富先老”,其现象的出现,与人均寿命延长有关,也主要是因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丁克家庭,也有了生育观念对其的影响,但更多的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

二、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逐步减少

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说:“如果回到放开全面二孩的2016年,谁也不会想到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到了1523万人。”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的出生人口为1523万,而2017年的出生人口为1723万,整整减少200万。人口出生率则为10.94‰,为有记录以来最低值。请看下图“近六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

1.一孩数量开始减少,二孩数量高峰已过

从图中数据不难看出,出生人口在2016年就达到了高峰,2017年一孩人数下降的幅度比二孩人数增加的幅度要大,出生人口开始减少。在2017年的出生人口中,二孩却比一孩要多出约22%,说明883万二孩中恐怕有一半以上是由堆积生育或者二孩母亲数量较多等暂时性因素带来的。人们都是先有一孩才会有二孩,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愿意生育二孩。所以,二孩数量应该会少于一孩数量。

2.养育孩子成本过高,而且可能出现恶性循环

在一般的二线城市,养育一个孩子年均花费约3万元,包括生病、吃穿、玩具、各类辅导班、冬夏令营、书籍、上学的各类费用,从出生到18岁就需要50多万元。实际上,这种昂贵的养育模式与少子化形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生育率越低,家庭平均孩子越少,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越高。这样一般家庭越不敢多生孩子,反过来又导致更低的生育率。

3.70后、80后母亲生育年龄偏大

“二孩时代”来临,很多70后、80后的爸爸妈妈都跃跃欲试。在要二孩之前,除了要考虑经济、家庭等因素,更多面临着生育年龄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女性的生育年龄在23~30岁之间为最佳时期,最好不超过35周岁,而1984年之前出生的都已经超过了35周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功能的减退,染色体异常率增多致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几率也会增加。

三、大力鼓励生育,在我国是否可行

目前,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发达国家,鼓励生育是常态。经济奖励是鼓励生育的措施之一,有的国家产假可达一年半之久,有的国家还特别注重增加托儿和育儿的设施和服务机构,确保义务教育,为家庭解除养育的后顾之忧。

对于中国而言,有孩子的家庭,孩子接受免费的公办学校义务教育,相当于家庭享受了政府的教育补贴,但孩子长大后缴纳的用于支持社会养老的社保等税金,则相当于这个家庭对未来社会养老体系的补偿。

在长期的生育限制政策下,已经让中国的整个社会结构都已经向着一孩化的方向转移。在多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看到中国的生育意愿正在快速降低。因此,中国鼓励生育将比有些发达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政策保障,才有可能让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

论文作者:赵瑞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由一道人口题引发的思考论文_赵瑞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