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会计初探_管理会计论文

环境管理会计初探_管理会计论文

环境管理会计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会计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一)环境与环境会计。由于持续的环境降级及相关的问题,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意识到环境信息的重要性。会计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收集系统必须适应新的要求,为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其所需的环境信息。有些公司不仅仅满足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通过增加企业财务、环境影响的透明度,使得社会更加了解企业,企业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绿色理想主义造成的信息需求并不是环境会计产生的唯一条件,企业引进环境会计更主要的是相对成本发生变化的逻辑结果。在过去十年里,由于“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被广泛接受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环境执法成本不断上升,而追踪、计量与记录这些成本的信息系统却相对变得更便宜了。

内部利益相关者传统地从管理会计获得有关公司的财务信息,但内部数据的收集应该比外部利益相关者要求的范围要广的多。管理会计是为内部决策设计的,因而主要为科学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外部利益相关者可能需要相同的信息,但所需信息的量与详细程度可能不一样。正如我们划分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样,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也可以把提供环境信息的环境会计分为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

(二)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的关系。环境会计适应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而产生。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感兴趣于企业的两种环境问题:一是环境问题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影响,二是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由此产生环境会计的两个分支:环境意义上的传统会计和宏观意义上的生态会计。前者主要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环境领域的延伸与发展,主要满足利益相关者了解环境问题对企业的财务影响的需要,我们可称之为狭义上的环境会计;而后者则满足他们了解企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的信息需要,它主要提供非财务方面的信息。生态会计同样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内部生态会计和外部生态会计。前者为内部管理目的收集以实物单位表示的生态信息,后者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专门的环境报告或在年报中披露以实物单位表示的有关企业排污情况等的信息。由于环境意义上的传统会计系统和生态会计系统均处理环境信息,所以他们共同构成广义的环境会计系统。

环境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服务对象不同、研究内容的不同及研究方法的不同。环境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环境问题给企业造成的财务影响的信息,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环境资产的确认、计量与相关信息的披露问题;而环境管理会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环境战略的制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核算、环境投资评估问题及企业环境业绩的评价问题,主要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环境会计的基本框架

  环境财务会计

  环境管理会计

  内部生态会计

  外部生态会计

主 要

股东、一般公

  企业管理人员、

股东、环保部

利 益

众、贷款人、税

环保部门  门、贷款人、税

相关者

务机关、环保部

  务机关、环保评

  门   级机构

主要

  环境影响的确

  环境成本的追

  排污量检测排 

估度环境影响

内容

  认、计量、披露

踪与分配、环境

污额度

投资评估、环境

业绩评价、环境

战略的制定

环境会计系统的产生是不同目标与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结果。量化环境影响、计算可比数字是计量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唯一的方法。不同的环境会计系统为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为企业环境业绩的改进、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持。

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各管理层与各职能部门。环境管理会计收集的信息可以划分为环境产品会计、厂场环境管理会计、部门环境管理会计及全公司的环境管理会计。产品经理、现场主管、部门经理与高级经理往往期望从环境管理会计中得到不同的信息。例如,产品经理对环境产品的负债感兴趣,现场经理则对特定场所的清洁成本感兴趣,而部门经理与高级经理则对所有的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都感兴趣。

但是,所有不同层次的环境管理会计具有以下共同的问题:(1)环境成本的定义与分类、环境成本的分配方法、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2)环境投资评估:评估中要考虑的环境因素,评估的方法等。(3)环境业绩的评价:如何将环境业绩评价纳入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评价方法。(4)企业环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我国引入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引入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建立环境会计是我国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各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和工业产值比重,使得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多,酸雨区域扩大,城市废弃物、噪音、废气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有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源区,落实污染治理责任刻不容缓。环境会计作为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企业会计系统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环境开发、利用和平衡及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人们需要企业提供环境方面的信息。而环境管理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支持工具。

2、环境立法日趋完善,企业的环境责任日益重大。从当前国际经济的发展来看,许多国家都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新的环境法规不断出台与完善,督促企业排污减污。ISO14000为企业走向国际大市场设立了一道防线。我国早在1979年9月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此后又制定了《水污染保护法》和《大气污染保护法》等法规。可见,环境(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企业社会责任延伸的必然结果,这是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体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清新的生活环境要求日渐强烈,环境法规会不断增多,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不断加大,如何才能减少或清除外部成本是企业迟早要面临的问题。如果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考虑了其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已作了自我约束与规范,那么在将来环境法规颁布后,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核算的引进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因此,企业必须将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改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

3、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企业不仅面临残酷的国内竞争环境,而且必须接受世界经济环境的挑战。如何获得ISO14000体系的认证,占领国际大市场已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护身符。由于污染的日趋严重,企业的环境成本、费用如排污费与日俱增,产品定价不能不考虑环境影响,投资决策中纳入环境因素已是势在必行。传统的财务会计不能对外提供企业有关的对环境影响的信息,而传统的管理会计在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及制定产品价格方面不能提供正确的信息支持,在投资决策中不考虑环境因素,势必造成决策的失误。因此,环境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可能性

1、由于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环境立法制度的逐步完善,理论界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与研究,会计界也不例外。在 1997年前后就开始对环境会计的引入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但对环境管理会计问题还没有具体的论述,主要还是对环境问题在财务会计方面影响的研究。尽管如此,环境会计在理论界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这为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更由于环境成本的巨额增长及环境决策的需要,实务界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对企业成本、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影响,最终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这为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实际上,实务界已有不少企业在管理会计实务中开始考虑环境因素。

3、环保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制定与实施竞争战略包括环境战略中将大有用武之地,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已是指日可待。

标签:;  ;  ;  ;  ;  ;  

环境管理会计初探_管理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