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王蕾,郑蔚

2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王蕾,郑蔚

王蕾 郑蔚(通讯作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河南郑州

【摘 要】目的 总结2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对2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采取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 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27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人员对OPCABG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OPCAB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为提高疗效,做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下面总结总结2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1临床资料

本科于2015年1月~2015年6月共对28例不同年龄的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8岁。

2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正中开胸,分别采用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或桡动脉作为血管移植物。术后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低心排2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低氧血症3例。28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27人均痊愈出院。

2 术前护理

2.1 常规护理 病室安静、清洁,保证充足睡眠。患不稳定性心绞痛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屏气排便。对合并高血压者,术前应用降压药,血压稳定于120~140/60~80mmHg。合并糖尿病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在4.4~6.7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6.7~8.3mmol/L。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改用低分子肝素钙针皮下注射。

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不同心理进行健康指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优点、手术简要操作步骤,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2.3心功能监护 充分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改善心功能,使患者心功能调整到最好状态。

2.4移植血管的管理及保护 本组患者有28例均采用下肢大隐静脉,27例采用乳内动脉。保持双下肢皮肤清洁干燥、无破损,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禁止静脉穿刺。

2.5术前肠道的准备 术前晚用开塞露20~40ml通便灌肠,以免术前结肠积存粪便而加重术后便秘。

3术后护理

3.1循环系统的监测及护理

3.1.1严密监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 术后即刻入心脏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改变,并与术前比较,高度警惕有无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术后床边常规备利多卡因。

3.1.2维持有效和稳定的血压 术后为了保证冠状动脉的灌注,防止血压过高引起吻合口渗血甚至破裂,所以要维持血压相对稳定避免波动。所有病例术后均采用经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动脉压,维持血压100~130/ 60~80mmHg,中心静脉压6~12cm H2O[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3血管活性药的应用 常规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提高心排量。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为确保冠状动脉的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术后早期给予地尔硫卓、硝酸甘油持续微泵泵入,至病情平稳后减少至减停。

3.1.4预防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肢端的温度、动脉的搏动、心率的变化、中心静脉压,根据血压及中心静脉压调整补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保证患者每天摄入量。若出现明显的低心排综合征,应合理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2]。

3.2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循环稳定后应取半卧位;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出入水量的平衡,防止血容量不足;连续3h每小时超过5ml/kg,成人大于每小时引流量大于200 ml,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并做好第二次开胸探查止血的准备。当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1ml/kg后,即开始静脉注射肝素,为防止搭桥血管形成血栓。

3.3呼吸系统的监测及护理

3.3.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将气管插管固定于面颊,再用寸带固定,防止气管插管移位。定时测量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并做好记录及交接班。

3.3.2吸痰护理 吸痰要严格无菌操作,吸痰负压适当,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遇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同时要注意吸净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3.3.3低氧血症的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面罩加鼻导管双通路吸氧8L/min,其中面罩吸氧5 L/min,鼻导管吸氧3 L/min,以防发生低氧血症。

3.4神经系统的监测及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患者术后麻醉未清醒前每小时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清醒后观察肢体活动,及早发现脑部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高热、意识障碍,遵医嘱及时给予冰帽保护脑组织,应用脱水剂、脑保护药物,防止脑损害。

3.5其他护理

3.5.1尿量的观察 密切观察尿量、颜色变化,维持尿量每小时大于1ml/kg。每小时准确记录,并计算出每小时的出入量。尿量过多时注意监测血钾浓度。

3.5.2移植血管的护理 取血管的肢体应抬高10°~15°,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患肢末梢的温度、颜色变化,术后24h撤除绷带,促进静脉回流。

3.6康复指导

术后应协助和鼓励患者早下床,早活动。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宜多食粗粮、杂粮、蔬菜、瓜果。强调适当饮水,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1杯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总之,护理人员对OPCABG的了解和对病情变化情况的充分认识和提前判断及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OPCAB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荣春芳,张云霞,淳于声玲.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28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7,(17):58.

[2]肖营凯,熊卫萍,朱卫中,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58例心脏瓣膜手术并发泵衰竭的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2009,30(8):1107-1108.

论文作者:王蕾,郑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2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王蕾,郑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