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发展环境文献综述_银行论文

中小银行发展环境文献综述_银行论文

中小银行发展环境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问题论文,文献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2009年美国中小银行经历了大规模的倒闭风潮,美国联邦储储备保险公司(The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FDIC”)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银行倒闭总数多达140家,远高于2008年的25家。而仅截至2010年6月25日,FDIC公布的2010年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已经高达86家。由此可见,尽管美国经济已开始恢复增长,但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预计2010年仍会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中小银行倒闭。从表面分析,美国中小银行倒闭风潮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结果,也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产物,但是,究其实质,中小银行的大规模倒闭与其所处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休戚相关。虽然从表面上看,美国中小银行的倒闭对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中小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有限,但是,其对世界各国中小银行发展的启示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中小银行及其发展环境研究是目前国内银行发展理论方面的研究空白,国外一些金融家和经济学家虽然在其著作的字里行间中或提到中小银行的发展问题。但是,一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另一方面,特别针对中小银行的发展环境进行的研究实属罕见。

中小银行的界定及基本内涵

商业银行也是企业,因此国际上对其分类或界定的方式大多与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相类似。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判断企业规模的标准不一致,有的国家或地区使用定量标准,有的则使用定性标准加以界定,还有的国家或地区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对中小银行加以界定。

(一)定性的界定方式

对中小银行的界定可以借鉴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方式:从企业的性质、地位等角度来确定界定标准。例如,美国195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法》规定,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且在某一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定性标准的核心和本质特征只有三个: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较小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经过长时间发展,对于银行规模的界定理论已经比较成熟。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对银行规模的界定具有不同特点,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垄断能力为指标对中小银行进行界定。例如,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初期,因为资金限制和快速集中资金发展重点产业的需要,由政府主办银行,银行归国家所有。为了最大限度吸收资金资源,国有银行按照行政区划设置了庞大的分支机构,垄断了几乎全部银行业市场。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渐出现一些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打破国有银行对市场的垄断地位。

所有制差异直接决定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额、资本金、分支机构等方向的差异,也决定了两者在生存环境方面的差异。新兴商业银行在中国发展时间短,其资产、资本、业务范围、经营区域都很小,基本属于中小银行范畴。如中国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银行、由城市信用社改组成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组试点的农村商业银行等都属于此列。

(二)定量的界定方式

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企业的一些客观指标如生产要素和经营成果来反映。衡量企业的规模,国际上通行的有三个参照标准,即从业人员、总资产和销售额。还有一些国家根据产业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的划分标准,如以产品增加值来衡量企业的规模。相对来说,采用企业从业人员指标统计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比较,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择。银行业根据上述传统企业规模理论,可以采用资本金、资产额、分支机构、员工数量、经营地区和业务范围等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衡量标准。资本金直接决定银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资产额是银行企业实力的基础,而分支机构与业务范围则是银行经营范围大小与经营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以资产和员工数量为例说明:

若以净资产标准衡量,按照西方经济学和银行实业界观点,净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为大银行(Dymski,1999),10亿美元以下1亿美元以上的银行属于中等规模银行,1亿美元以下的银行属于小规模银行。

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公布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名单和排序,排序的标准有两个,即按照各银行一级资本和总资产排序,根据美联储在“Banks Headquartered by Region”的银行综合财务报表中的划分,自1999年起,把资产总额小于或等于10亿美元的银行归为中小银行,而把资产总额大干10亿美元的银行归为大银行;1999年以前,则把资产总额小于或等于3亿美元的银行归为中小银行,而把资产总额大于3亿美元的银行归为大银行。大银行或者超大规模银行资产规模大、分支机构多,具有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全面金融业务的能力,如美国的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美洲银行等,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日本富士、三井住友银行等银行。中小银行资产额较小,没有数量众多的分支机构,例如:美国的州银行体系(State Bank)、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 or Local Bank),储蓄银行(包括互助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和地方信用社;德国的区域性商业银行、私人银行(Private Bank)、储蓄银行(Saving Bank)和信用合作银行(Credit Cooperative Bank);日本的地方银行(Regional Bank)、互助银行、信用组合及中小城市银行。

若以员工数量来衡量,根据各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在美国,常雇人员数量在200人以下的银行属于中小银行;在日本、韩国,常雇人员数量在300人以下的银行属于中小银行;在德国,常雇人员在500人以下的则属于这一行列。考虑各国人口密度分布,一般界定常雇员工数量在500人以下的银行属于中小银行。

(三)中小银行概念的发展

中小银行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存在差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银行注册资本金要求与资产数量也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绝对地仅根据银行资本金和资产数量确定银行规模。此外,考虑到各国家与地区货币购买力差异与通货膨胀等因素,以净资产界定的银行规模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有所区别;而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规模规定也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银行规模界定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银行规模的规定差异都说明中小银行是一个相对且不断发展的概念。正如银行资产和与员工人数在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一样,银行的垄断能力也会随着银行体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本文对中国中小银行的界定将根据垄断能力的差异对中小银行和大银行加以区别。原因如下:

首先,从中国国情和银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大型商业银行早期产权结构普遍属于国家所有,且长期以来具有垄断性的特点。从1998~2010年中国银行业结构变化情况来看,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份额呈逐年下降态势,但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其仍然占到50.9%。因此从垄断能力的角度分析,以五大国有银行作为中国大型银行进行分析比较方便。

其次,由于银行规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国际上对中小银行的界定范围经常发生变化,以资产等规模指标进行定量划分的方法往往会因为划分方法的变动而改变,不利于进行长期分析。因此,本文将以定性的方式依据垄断能力的大小来界定我国的中小银行,把除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所有银行都归入中小银行的范围。

综上所述,本文中所提及的我国中小银行包括:除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0年5月底中国内地有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8家城市商业银行,48家农村商业银行,随着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农村商业银行在数量上将会有较大的增加。

国外中小银行发展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早期对中小银行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其对金融制度、市场竞争、社会效率与规模经济的研究之中。

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1969)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阐明了这些因素怎样相互作用而形成金融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戈德史密斯关于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为后人进行中小银行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

麦金农和萧(McKinnon and Shaw)(1973)先后出版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深入研究了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能够刺激金融业的扩展,而落后的金融体制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抑制金融业的扩展。麦金农和萧的研究标志着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形成,从此才真正产生了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费(Fry,1988)在麦金农和萧的金融发展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料证明金融自由化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兹维·博迪和罗伯特·默顿(1993)打破传统的机构金融观点,提出了功能金融观点。这一新的观察角度从金融体系需哪些功能出发,试图寻找建立最能符合所需功能的金融机构以及相应的金融产品。功能金融分析方法为探讨中小银行对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产生的作用,从而提出中小银行发展模式与策略等论点奠定了基础。

哈佛大学教授贝恩(Bain)等学者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构造了以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济绩效(Performance)为主的三维分析框架(简称SCP框架),其基本含义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SCP分析框架假定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再决定市场绩效,该理论非常注重市场结构在产业组织分析中的基础性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业组织理论将银行业纳入研究范畴,到20世纪90年代,银行业的分析框架被建立在银行微观经济理论之上。D.Neuberger(1997)认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收集成本会对银行行为、结构和绩效产生影响,并加入了相关因素,对银行业的SCP框架进行了修正,从而改变了以往银行业SCP分析框架没有考虑到银行业区别于其他一般产业的特点,忽略不完全信息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特殊作用的局面。

近些年来,众多国外学者从中小企业融资的角度研究中小银行发展的相关问题。许多学者认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系型借贷是比较好的方式。

Boot(2000)认为,关系型借贷是收集中小企业信息的适当技术;Allen and Saunders(1991),Nakamura(1992)等人也提出,银企之间的长期关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同时也可以使银行获得企业的信息。这种关系型借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增加信息的价值。Peterson和Rajan(1994)证明,关系型借贷可以降低贷款利率,并且小银行在关系型借贷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国外对关系型研究空前热烈的情况下,也有人得出了相反的结果。首先是Greenwood(1989),他列示了在发放贷款的早期和偿还的最后期限条件下的各种情况,提出了关系型“锁住”,即当银企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时,银行对企业信息的掌握可能使企业更加难以获得新的贷款。

近年来,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商业银行比大银行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贷款。在绝对数量上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占全部工商企业贷款的比率,中小银行的指标均高于大银行。例如,在美国,资产规模小于1亿美元的小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总额占其对全部工商企业贷款总额的96.7%,占其总资产的8.9%,而资产规模大于5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的上述比率则分别为16.9%和2.9%,中小银行的比率数倍于大银行(Jayaratne and Wolken,1999)。鉴于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小银行优势”(Small Bank Advantage)假说。

国外对于中小银行发展优势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部分研究者认为从银行的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发放小额关系型商业贷款会产生规模不经济(Williamson,1987),从小额信贷的需求者——中小企业的信息特征角度出发,认为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财务、信用评级方而的“硬信息”,从而导致大银行排斥小额关系型贷款(Stein,2002);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中小企业的贷款难易程度与当地中小银行的数量多少并无相关性,大银行业也倾向于给经营年限较长的中小企业发放一定数额的商业贷款。

国内中小银行发展研究综述

在国内,随着WTO的加入,基于理论界和银行界对中国银行业面对有竞争力的国际大银行冲击的担忧,研究中小银行的文献在1999年前后逐渐多了起来,但是,这些文献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简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析的层面上。2002年之后,对于中小银行的相关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在研究中添加个案研究,从调查量化角度探讨中小银行对地方经济或中小企业的作用,这些研究与前期的文献相比,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解释力度与前期相比也有所加深,但是,仍然不够充分。

中国对于中小银行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那时尚未产生明确的“中小银行”的概念,与“国有”、“体制内”银行相对,研究者大多采用“非国有”或“体制外”银行对中小银行进行定位。与国有银行相比,非国有银行的注册资本金与资产规模都少得可怜,但其对中国银行业体系的影响与经济贡献却有目共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掀起银行业并购浪潮,国际范围内中小银行发展面临困境,并购浪潮也给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政策带来一定程度影响。

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状况类似,发展规模巨大与功能齐全银行的主张构成了中国银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流,但仍有许多学者坚持认为“规模并不能决定一切”。例如,姜瑶英(2000)主张应当抛弃传统规模观念,发展新的经营理念,认为银行能否生存取决于能否赢利,而能否赢利则取决于银行能否适应和满足客户的需要;林毅夫(2001)依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在特定时期应当发展中小银行”的观点。

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史本山、郭彩虹(2004)认为这是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信号博弈。娄淑华等(2005)在企业最优投融资评价模型中提出了基于风险业绩调整法(RAP)的研究。这种方法更多地被应用于证券投资中,在企业实际投资项目中很少应用。该方法主要是作为投资组合理论的决策工具,应用于企业的资产投资组合绩效评价中。

另外,很多国内研究者还从信息不对称、信贷资产多样化及中小银行的资金和市场力量局限性等角度对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但是尚欠说服力。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以及张捷(2002)从关系型融资角度所作的阐述则较有说服力,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因而具有了关系型借贷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长期合作与共同监督的结果。林毅夫(2001)的研究还表明,由于信息与交易成本的问题,如果国家强迫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反而会形成新的激励困境。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认为不同的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原因,大银行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银行相对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除了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融资外,还因为中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和成本上的优势。中小银行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开展业务,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主能力比较了解;并且由于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灵活,这也使得它们贷款的交易成本较低,因此,他们提出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上述关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的差别的论述已经被国外的一些经验研究所证明。

张彦(2002)认为,关系型信贷尤其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因为中小企业一般面临更多的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而大企业更有可能和多家银行建立联系,从而意味着较低的关系强度。郭斌、刘曼路(2002)认为,在引导和推进民间金融组织转变为规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的同时,对于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功能,可以采取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方式将其独立设置成定位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一方面,这种做法可以在发挥国有资本对金融市场引导功能的同时,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引入有效的供给方竞争,从而提高融资体系的效率;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克服商业银行体系在中小企业信贷时面临的“成本结构”和“增长偏好”问题。

林毅夫(2003)认为,发展中小银行的目的既非促进国有银行改革,亦非给国有银行施加压力,发展中小银行的目的主要应该是“补课”。他认为,在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因此,金融结构的基础应该是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的规模扩大了,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才逐渐发展资本市场,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满足这些大规模企业的金融需要,即使在此阶段,经济中的绝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中小企业,因此,在发达国家仍然有许多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

结论

通过对上述理论的汇总,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中小银行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的特点表现在:

第一,理论研究充分、深入。关于中小银行发展问题,尤其是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国内外都有比较详尽的阐述,理论上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对于中小银行关系型借贷理论也发展得比较完善,其实证工具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第二,研究的范围宽,视角广。国内外学者分别从金融制度、市场竞争、金融市场结构、社会效率与规模经济、信息不对称,关系型信贷,要素资源禀赋等角度研究中小银行的发展。另外,在研究中,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文献大多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在世界范围凸显的问题,对于中小银行的信贷管理,信息优势研究等方面对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特别是结合中国国情的研究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第一,鲜有站在中小银行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和讨论问题。例如,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中小企业信贷问题常见于国内关于中小银行发展的各类文献中,研究者多是从应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对于中小银行这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从其自身经营和发展的角度,是否应该定位于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以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则没有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从而导致对中小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系统指导性不强。

第二,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现实环境的因素。国内关于中小银行发展的环境分析大多局限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机制体制没有理顺等因素上,从2004年开始,这些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对于改变后的研究国内还没有全面展开。再如,在中小银行从“惜贷”到面临流动压力后,信贷配给问题是否存在,应该如何解决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中小银行发展环境文献综述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