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论文_国能能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论文_国能能

安徽建磊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灌溉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农业灌溉技术的优化和改善,所以政府部门在逐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提高农业灌溉技术,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主要是就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灌溉技术

1、水利工程灌溉渠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设计人员在开展灌溉渠的设计工作时,必须以当地农业经济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农业经济环境与经济效益两者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准确的统计当地的综合用水情况,同时充分重视影响农业经济的相关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灌溉渠设计方案。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灌溉渠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和要求。首先,自流灌溉形式在灌溉渠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比如针对部分地区的高地灌溉或者洼地灌溉,就可以根据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划区域灌溉的方式,运用小片灌溉的方法,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水利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稳步提高。其次,在进行水利工程中多余灌溉渠的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将灌溉渠使用的安全性放在首要的位置,确保灌溉渠的设计方案具备相对较高的安全性,避免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后,设计人员在设计水利工程时,必须严格的按照一水多用的原则,不能只是将灌溉渠简单的局限于农业灌溉的领域中,而是应该通过扩展灌溉力领域的方式,提高灌溉渠设计的利用效率。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出水利规格设计规划方案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设计人员在开展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同时还应对地下水的有效利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将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能实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质量稳步提高的目的。

2、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应用方式

2.1灌溉取水方式

当地水资源情况是决定水利工程灌溉取水形式的重要因素,如果当地水量不足,就会对最终的灌溉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比如,很多农村地区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采取的都是地面流经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的整体灌溉,从而出现了地表水被大量利用,地下水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应用地下水灌溉农作物时,必须充分的考虑所在地区地下水的含量,然后按照地下水含量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灌溉技术,才能达到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的目的。也就是说,农作物灌溉过程中采用的水资源不同,那么所采用的取水方式以及农作物灌溉的效果也好就不同。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当前我国农业灌溉取水方式主要以自流取水灌溉以及提水灌溉等方式为主。由于很多地区的地下水位偏低,无法采用自流灌溉的方法。因此,为了确保农业灌溉的顺利进行,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提水灌溉的方法,避免因为水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系统的均衡发展。

2.2灌溉渠道系统

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中的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时,要求灌溉必须以自然水源为主。所以,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时,必须按照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灌溉系统,才能将渠道系统的在灌溉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灌溉系统各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灌溉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其结构复杂程度也相对较高,设计人员在设计水利系统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干渠。干渠是水利工程中输送水源的渠道。是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农渠。农渠在水利工程中主要承担着将水源直接输送至,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另外,由于水利工程中灌溉系统渠道的线路设计相对较长,再加上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比较散乱,增加了灌溉系统渠道维护工作的难度。所以,为了确保灌溉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设计人员在进行农业灌溉系统的设计规划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农业主管部门应该站在农业发展的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确保灌溉渠道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3、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影响节水效果高低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针对农作物基因改良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今后的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都会向着培养抗旱作物的方向发展,同时辅以节水灌溉基础设施,才能彻底改善农业灌溉中水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的现象。

3.2因地制宜采用节水措施

为了提高农业灌溉的效果,农业灌溉系统的设计人员,必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红壤、盐碱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采用不同的灌溉设计方式,充分发挥灌溉技术效果,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强宣传力度

老百姓节水意识薄弱,不理解不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是导致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农业部门必须根据我国农业灌溉系统发展的现状,建立完善的节水农业知识宣传和教育体系,引导老百姓深刻的认识到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和目的。

3.4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为了确保水利灌溉工程的质量,相关部门在进行水利灌溉工程项目的招标时,必须选择技术力量雄厚且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企业负债,同时加强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如果灌溉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应对,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农业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农业部门必须对农业灌溉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予以充分的重视。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水利灌溉标准,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灌溉系统管理机制,提高农业灌溉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发挥出水利灌溉系统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曼.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9,23:312-313.

[2]周倩.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109-110.

[3]胡发润,周敬波.浅谈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J].农家参谋,2018,11:202.

论文作者:国能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论文_国能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