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石、燕岭、唐溪族、谱系、文学家群简论--春秋时期武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的第二部分_春秋战国论文

神石、燕岭、唐溪族、谱系、文学家群简论--春秋时期武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的第二部分_春秋战国论文

申氏、延陵氏、堂溪氏族属、世系暨作家群体事略考——春秋时期吴国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族论文,事略论文,群体论文,作家论文,世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1)06-0061-03

春秋时期,随着文化教育的渐次下移,下层贵族、都邑平民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作家群体逐渐由上层贵族扩大到士阶层,甚至家臣、舆人、野人、筑者等社会下层人物也参与文学创作活动。但是,出身于世族的作家依然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本文主要考证吴申氏、延陵氏、堂溪氏族属、世系暨有传世文学作品的屈狐庸、公子札、公子夫概等三位作家事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吴国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繁荣之基本状况。

一、申氏族属、世系暨屈狐庸事略考

关于吴申氏(申公氏)之族属与春秋时期之世系,宋·邵思《姓解》卷三[1]、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七真》[2]并引汉·应劭《风俗通义》:“(申公氏,申公)巫臣之后。”① 唐·林宝《元和姓纂·十七真》:“申,……时有申公巫臣。”[3]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七真》:“申公,春秋时楚僭王号,其县尹皆称公。斗克,字子仪,谓之申公子仪。巫臣,字子灵,谓之申公巫臣。其后或以申公为氏。《风俗通》止言‘巫臣之后’,又曰:‘汉太子傅申公。’误矣。巫臣尽室奔晋,申公止姓申氏。”郑樵《通志·氏族略二》:“申氏,……(申国)后为楚之邑,申公居之,又为申氏,是以邑为氏也。”② [4]则吴申氏(申公氏)为屈氏之别,出于屈巫臣(申公巫臣、子灵、邢伯),春秋时期世系为:屈巫臣→屈狐庸。

关于屈狐庸其人,《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寿梦)十七年,寿梦以巫臣子狐庸为相,任以国政。”[5]襄三十一年《左传》杜《注》:“(屈)狐庸,巫臣之子也。”[6]昭四年《左传》杜《注》:“邢侯,楚申公巫臣之子也。”昭十四年《左传》杜《注》同。则屈狐庸,即成七年《左传》、《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之“狐庸”,亦即昭四年、十四年《左传》之“邢侯”,姓芈,本氏熊,别氏屈,又别氏申,名狐庸,屈巫臣(申公巫臣、子灵)之子,本楚人,徙居晋,寿梦二年(前584年)入吴为行人,十七年(前569年)为相(执政卿),生卒年未详(前584年-前542年在世)。其提出“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之说,倡导“守节”,熟知礼仪,谙习典籍,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后期吴国著名行人与贵族文士,传世有《天启德度论》(见襄三十一年《左传》)一文。

二、延陵氏族属、世系暨公子札事略考

关于吴延陵氏(州来氏)之族属与春秋时期之世系,《礼记·檀弓下》郑《注》:“季子让国居延陵,因号焉。《春秋传》谓延陵、延州来。”[7]襄三十一年《左传》杜《注》:“延州来,季札邑。”昭二十七年《左传》杜《注》:“季子本封延陵,后复封州来,故曰延州来。”《元和姓纂·二仙》:“延陵,吴王子季札居延陵,因氏焉。”“延州,吴季札封延州来,氏焉。”③ 则吴延陵氏(州来氏)为公叔祖类(太公祖绀)之孙、古公亶父(太王)次子、太伯句吴(泰伯)之弟仲雍(孰哉)后裔,出于去齐之孙、寿梦乘季子公子札(季札、延州来季子、季子、延陵季子),春秋时期世系为:去齐→寿梦乘→公子札。

关于公子札其人,襄十四年《左传》:“吴子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④ 《孔子家语·正论解》载孔子曰:“季子能以义正人。”[8]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公子札不以有国为尊,故让位。”[9]刘向《说苑·至公篇》:“(阖庐)乃使专诸刺僚杀之,以位让季子……(季子)卒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10]桓宽《盐铁论·论儒篇》[11]、王充《论衡·书虚篇》说同。[12]《汉书·东方朔传》颜《注》引汉·应劭《汉书集解音义》:“(延陵)季子,吴人,故使为之。”[13]《汉书·萧望之传》班氏自《注》、《资治通鉴·汉纪二十》胡三省《音注》并引《注》:“(延陵之皋)吴公子札食邑延陵,薄吴王之行,弃国而耕于皋泽。”[14]哀十年《左传》杜《注》:“(延州来)季子,吴王寿梦少子也。”则公子札,即襄十四年《左传》、《汉书·地理志下》、《后汉书·郡国志四》、《吴越春秋·吴太伯传》之“季札”,亦即襄三十一年、昭二十七年、哀十年《左传》之“延州来季子”,亦即襄三十一年、昭二十七年《左传》之“季子”,亦即襄二十九年《榖梁传》、《礼记·檀弓下》、《韩诗外传》卷十、《淮南子·道应训》、《法言·问神篇》、《史记·鲁世家》、《卫世家》、《晋世家》、《郑世家》、《赵世家》、《说苑·政理篇》、《至公篇》、《修文篇》、《新序·节士篇》、《汉书·东方朔列传》、《孔子家语·正论解》、《曲礼·子贡问》之“延陵季子”,姓姬,别氏延陵、延州,名札,行次季,尊称子,去齐之孙,寿梦乘季子,诸樊遏、余祭戴吴、夷末句余(余眛、夷昧)之弟,州于僚、公子蹶由、公子烛庸、公子掩余之兄,诸樊元年(前560年)摄行事当国,阖庐元年(前514年)隐居延陵,后又出仕,历仕诸樊遏、余祭戴吴、夷末句余、州于僚、阖庐光、夫差三世六王凡七十六年(前560年-前485年),生卒年未详(前561年-前485年在世)⑤。其提出“哀死事生以待天命”之说,倡导“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之论,主张“任政慎举”、“为政以礼”、“务德以安民”、“惟仁是处”,素有贤名,精通音律,熟知典籍,尤谙习《诗》,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中后期吴国著名政治家与贵族文士,亦为现存文献中第一个全面论《诗》者,传世有《守节以义论》(见襄十四年《左传》)、《任政慎举论》、《〈诗〉论》、《无邑无政免于难论》、《为政以礼论》、《卫多君子论》、《乐以取祸论》、《政将在家论》(俱见襄二十九年《左传》)、《惟仁是处论》(见《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哀死事生以待天命论》(见昭二十七年《左传》)、《务德以安民论》(见哀十年《左传》)诸文⑥。

三、堂溪氏族属、世系暨公子夫概事略考

关于楚堂溪氏之族属与春秋时期之世系,定五年《左传》:“九月,夫概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堂溪氏。”《史记·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李泰《括地志》:“吴房县本汉旧县。孟康云吴王阖庐弟夫概奔楚,楚封于此,为唐谿氏,本房子国,以封吴,故曰吴房。”[15]《吴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李泰《括地志》:“豫州吴房县在州西北九十里。应劭云:‘吴王阖闾弟夫概奔楚,封之于堂溪氏。本房子国,以封吴,故曰吴房。”’《元和姓纂·十一唐》:“棠溪,《左传》,吴王阖闾弟夫概王奔楚,为棠溪氏。《汉书》,棠溪惠,治《公羊》。”⑦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一唐》:“棠溪,其先周大夫食邑棠溪,谓之棠溪公。后地入于楚。故吴王之弟夫概王奔楚,为棠溪氏。其后字讹为‘唐溪氏’。”郑樵《通志·氏族略三》:“棠溪氏,姬姓,吴王阖闾弟夫概王奔楚,为棠溪氏。其地在今蔡州遂平。汉有棠溪惠。”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卷下:“堂溪氏,吴夫概奔楚,封堂溪为氏。《韩子》、《列子》有堂溪公。”⑧ [16]《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六》胡三省《音注》:“今吴房城棠溪亭是唐吴房县,属蔡州;平蔡后,改为遂平县。”则楚堂溪氏为公叔祖类(太公祖绀)之孙、古公亶父(太王)次子、太伯句吴(泰伯)之弟仲雍(孰哉)后裔,出于寿梦乘之孙,夷末句余(夷昧)次子公子夫概(夫概王),春秋时期世系为:寿梦乘→夷末句余→公子夫概。

关于公子夫概其人,定四年《左传》:“阖庐之弟夫概王,晨请于阖庐曰:……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概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夫概王入之。”⑨ 《国语·吴语》韦《注》:“夫概王,阖庐之弟。”[17]则公子夫概,即定四年、《左传》、《国语·吴语》之“夫概王”,姓姬,别为堂溪氏,名夫概,寿梦乘之孙,夷末句余(夷昧)次子,阖庐光(公子光)之弟,昭王十一年(前505年)九月自立为吴王,旋为阖庐所败,乃出奔楚,生卒年未详(前527年-前505年在世)。其长于谋断,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后期吴国著名军事家与贵族文士,传世有《臣义而行不待命论》、《败吴师之策书》(俱见定四年《左传》)诸文。

综上所考,吴申氏为屈氏之别,出于屈巫臣,春秋时期世系为:屈巫臣→屈狐庸;延陵氏、堂溪氏皆为公叔祖类之孙、古公亶父次子、太伯句吴之弟仲雍后裔,延陵氏出于去齐之孙、寿梦乘季子公子札,春秋时期世系为:去齐→寿梦乘→公子札;堂溪氏出于寿梦乘之孙、夷末句余次子公子夫概,春秋时期世系为:寿梦乘→夷末句余→公子夫概。可见,申氏之族为吴公室异姓贵族,延陵氏、堂溪氏二族皆属吴公族。按《左传》义例,延陵氏之族可称之为“寿梦族”,堂溪氏之族可称之为“夷末族”⑩。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屈狐庸、公子札、公子夫概,屈狐庸属吴异姓贵族作家群体,公子札、公子夫概二子可称之为吴公族作家群体。

[收稿日期]2011-08-04

注释:

① 今本《风俗通义》佚此文。

② 汉史游《急就篇》、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出于申公巫臣(子灵)之“芈姓申氏”皆阙。

③ 《古今姓氏书辩证·二仙》:“延州,《元和姓纂》曰:‘吴季札封延州来,因氏焉。’误矣。延,延陵也。与州来为二邑,后世无以州来为氏者。”邓氏说与王氏《潜夫论》、林氏《元和姓纂》说异,录此备参。

④ 襄十四年《左传》杜《注》:“(季)札,诸樊少弟。”

⑤ 《水经·汶水注》:“奉高县,汉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泰山之祀,泰山郡治也。县北有吴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中。季札之聘上国也,丧子于嬴、博之间,即此处也。”则季札之子先父而卒,卒于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其墓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

⑥ 《任政慎举论》、《〈诗〉论》、《无邑无政免于难论》、《为政以礼论》、《卫多君子论》、《乐以取祸论》、《政将在家论》,清徐乾学《御选古文渊鉴》(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四年刻四色套印本)卷三皆题作《请观周乐》。

⑦ 棠溪惠,《汉书·儒林传》作“堂溪惠,”颜《注》:“姓堂溪也。”

⑧ 堂溪公,《韩非子》谓其为战国晚期人,《列子》谓其为西周晚期人。未详孰是。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问田篇》、《列子·仲篇》。

⑨ 定四年《左传》杜《注》:“子山,吴王(阖庐)子。”

⑩ 成十五年《左传》:“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二华,戴族也;司城,庄族也;六官者,皆桓族也。”

标签:;  ;  ;  ;  ;  ;  ;  ;  ;  ;  

神石、燕岭、唐溪族、谱系、文学家群简论--春秋时期武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的第二部分_春秋战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