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_研究生论文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_研究生论文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历史嬗变与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目标论文,研究生论文,现阶段论文,我国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研究生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模式的选择与构成以及培养成果的质量及其评价,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

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嬗变

纵观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培养在目标定位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双元,再从双元到多元的动态发展过程。

1.现代大学的建立——研究生培养目标由传统走向现代

西方的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及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巴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最初是仿照手工业者行会组织形成的一个教师行会。当时的博士学位只是加入教师行会的一种资格证书,其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学者行会中的“师傅”(Master)[1]。

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遵循洪堡的办学理念将科学研究作为主要职能,以扩增人类的知识和培养科学工作者为己任,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首次创设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博士(Ph D),标志着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开端。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只是一种职业资格的培训,而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科学接班人”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独立的科学研究活动;以“导师制”为核心,学生跟随导师以助手的身份参加科学研究。在德国的影响下,英、美、法等国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先后把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引入本国的大学,如英国在1870年成立的皇家发展科技和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不按学习成绩而按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来授予学位的科学博士学位。至此,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由传统的知识传承者的培养转向科学研究者的培养,由传统走向现代。

2.专业学位的出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由单一走向双元

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建立之初仍然是单一的培养目标。187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研究生院为主体的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使研究生院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管理机构。虽然美国的研究生院制是对德国研究所制的创新与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在办学思想上一脉相承,在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即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教育阶段,主要为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学术研究型人才。

专业学位的诞生促成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化。19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大大刺激了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而当时美国本土实用主义哲学的兴起和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为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美国赠地学院的建立导致大批应用专业和职业技术课程涌入大学,高等学校大力培养社会工、商、农业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实现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目标的转化。1922年,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一种面向职业领域的新型博士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1936年又开设了一种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教学硕士专业学位[2]。之后,硕士专业学位得到迅猛发展,扩大到农学、艺术、商业、城市规划、工程、林业、音乐、医药、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学科。二战后硕士教育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专业学位教育成为硕士教育的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全国硕士学位名称超过660种,硕士生培养计划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达2000个。在所有的硕士学位中,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占85%,纯学术性的只占15%[3],其中仅科学和工程学位就占到全美国学位授予的1/4[4]。到90年代,专业学位在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已居于主导地位。

总之,专业学位的出现与发展,使得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分化,由单一走向双元。一元为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中小学、高校和研究单位输送教学和基本理论的研究人才;另一元为专业型研究人才,主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或开发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3.协作式教育模式的形成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研究生培养目标由双元走向多元

协作式教育模式的形成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生培养目标。二战后,世界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综合化,另一方面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开发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20世纪50年代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应运而生[5]。协作式教育模式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仅与早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明显的不同,而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别。协作式下更注重生产第一线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既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又有相当的科学研究能力,尤其是科技开发、改造和转化的能力。所以,协作式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既掌握基础科学知识与研究能力,又擅长开发、转化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

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使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加丰富。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理念迅速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强调指出:教育是“人的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已实现普及化),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走出象牙塔,在职研究生人数,呈逐步增长趋势,许多人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是为了获得教养,更好地享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研究生培养目标开始由现代向后现代过渡。

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仍然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人类要不断探索宇宙、钻研科学、追求真理,就要求有人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处于科学技术的中心。大学毕竟是培养科技尖端人才的主要阵地,研究生教育也仍然是以培养具有创造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为其始终坚持的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当今研究生教育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各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这些变化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而且要大力培养文科应用型人才,如法律、财经、会计、管理等。

二、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

虽然我国古代就有了较为健全的教育体系,例如古代中央官学与书院,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具有研究生教育的一些特征,但从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层次体系以及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程度而言,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我国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始于鸦片战争后一批现代新式高等学校的建立。从清朝到民国历经近百年的风雨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虽然在价值取向、培养方式、组织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变化,但就其培养目标而言,仍是以培养纯理论工作者为己任的。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1981年建立并实施了学位制度之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年均增长率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位置。全日制研究生年招生人数由1978年的1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6.48万人;在学研究生总人数由1981年的2.1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97.86万人;社会公众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热情高涨,报考研究生人数由1978年的6.3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127.12万人[6]。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仍然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为其主要目标。这一纯学术、单一的培养目标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与事业部门尚不需要(或者说未意识到需要)研究生层次人才以及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的奇缺状况是相适应的。

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教育机会均等、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高校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我国单一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逐渐呈现出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上的目标定位与现实目标定位相脱节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7] 这一规定从理论上说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具有学术又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且二者并重。当前中国的GDP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科技实力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现实导致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却未能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理论上已跟不上社会的丰富需求。

2.单一的培养模式掩盖了目标的多样性

无论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理论上的双元规定还是社会实际的多样化需求,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由于培养观念的滞后、培养方式的雷同、培养手段的陈旧,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基本都是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各类人才,从而使得理论型人才理论深度不够,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不强,混淆了培养目标的定位。

3.硕士、博士学位目标定位模糊

我国刚刚恢复学位制度的时候,对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都定得很高,本科教育担负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而硕士生教育则担负了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任务。这是沿袭了前苏联的学位体制,硕士就相当于副博士。然而在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充分发展后,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目标转移到了博士生教育阶段,硕士学位的定位就比较尴尬了。

三、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但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我们却有欠缺。这一方面与我国现代意义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滞后、模糊有关。为了尽快解决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因为目标不明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我们应根据世界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新趋势为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予以明确的定位。

1.应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关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定已与实际需求明显脱节。所以,我们应首先从法律、体制和政策的高度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修改现有法规或颁布《学位法》,重新形成多元的、清晰的培养目标。现在我们既需要学术型人才,又需要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具有更高、更快生产转化能力的开发、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政策的导向性发展造成了社会分化,虽仍有许多地区的大部分人为了改善生活而谋求教育,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自身精神生活的丰富,所以研究生培养目标一定要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定位。

2.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有益于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形成

只有对多元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才能在此目标的指引下选择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为国家建设输送各类人才。长期以来,我们都很注重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借鉴,但在实际运行当中总是流于形式,仍主要采取学术型培养模式,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与我们培养目标的滞后与混淆有关。在目标还不明确的状况下去奢谈模式,是本末倒置。

3.采取多种培养模式以保证目标多样化的实现

目标的模糊导致了培养模式的单一,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则有助于目标的准确定位,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各种研究生培养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应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学术型人才可以借鉴德国“学徒式”教育模式,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则要倚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和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形成协作式培养模式来满足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对人们日益高涨的终身学习的需求,可通过扩大在职研究生的规模,设立课程硕士学位或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等手段来满足。这样,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既可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多元又可保证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4.在硕士阶段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初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试点至今,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报考人数近22万人,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有16类,包括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8]。尽管如此,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再加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在开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得其培养质量不高,培养效率不显,难以达成人们所期望的培养目标。鉴于我国缺乏拥有科技开发、科技改造和转化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现状,我们应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区别对待,大力加强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标签:;  ;  ;  ;  ;  ;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