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论文_邱芬,汤建萍

邱芬 汤建萍(通讯作者)

南华大学儿科学院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长沙 41007

【摘 要】报道1例儿童左耳廓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2岁9月,左耳廓红色肿块并反复出血1月入院。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后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确诊为:ALK阴性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年3月后随访,患儿肿块无复发。

【关键词】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性;儿童

1.病例报道

患者男性,2岁9月。因左耳廓红色肿块1月余于2014年10月9日以“耳部肿块查因”入住我院皮肤科。家长1月前发现患儿左耳廓红色肿块,伴进行性增大,表面发红变软,皮温高,有疼痛感,触碰及压迫后出血。曾在当地医院断为“疖肿”,并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稍有好转,停药后肿块渐增大突出并反复出血。体查:心肺腹检查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耳廓三角窝处可见大小约2*2*1.5cm大小的鲜红色类圆形肿块,基底部宽,周围可见血痂及少许脓性分泌物。入院诊断“耳部肿块查因:1.化脓性肉芽肿?2.皮脂腺囊肿并感染?3.肿瘤?”。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及凝血全套均正常;输血全套、乙肝全套均正常;心电图、胸部X片均无异常。左耳廓软组织超声可见16x16x7mm低无回声区,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透声差,充满密集的细密光点回声。彩色下低无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彩,周边可见丰富的血彩。B超提示:左耳廓软组织内囊性包块。

入院后予以头孢替唑抗感染、维生素K1、酚磺乙胺止血等对症处理治疗,3天后全麻下手术完整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肿块病理改变为表皮明显角化不全及炎症细胞浸润,真皮浅层及皮下大量增生的具有明显异型性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可见较多核分裂像及病理性核分裂像,部分区域可见瘤细胞亲表皮浸润;间质毛细血管较丰富,伴有较明显炎症背景(见图A、B、C)。免疫组化结果:CD3(++)、CD30(+++)(见图D)、CD15(+)、ALK/P80(-)(见图E)、Ki-67(约90%+)、CD56(±)、S100(-)、CD68(-)、CD1a(-)、CD15(-)、CD20(-)、PAX-5(-)、CD31(血管+)、CD34(血管+)。结合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阴性。在我院确诊后,家长曾带患儿前往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未予治疗。2016年1月随诊患儿,目前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肿块无复发及新发皮损。

2.讨论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PC-ALCL),又称原发性皮肤CD30+大细胞淋巴瘤,属于CD30+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肿瘤细胞特征表达CD30抗原。1985年,Stein等[1]首先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进行描述:其瘤细胞为大间变细胞,且强烈表达CD30抗原。PC-ALCL以中老年好发,儿童少见。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呈淡红色或紫红色的实质性结节、丘疹及肿块,直径多大于1cm,常可溃破形成溃疡。皮损常发生于头面部及躯干,少数患者皮疹可部分或完全消失,但大部分仍可复发。目前,国内报道[3,4]多以成人及中老年人为主,皮损发生于四肢、躯干等部位为主。Kumar等[5]于2005年曾报告4例13月~8岁儿童PC-ALCL,其ALK蛋白均为阴性。在随后长期的随访调查中,3例患者皮肤肿块有复发,分别在随访1周、6个月及2年后出现复发和新发肿块,但均无皮肤以外部位受累。PC-ALCL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有间变性及异型性,可见大细胞甚至瘤巨细胞,瘤细胞侵犯真皮及皮下组织。溃疡性皮损表现类似淋巴瘤样丘疹病,可表现为少量CD30+细胞和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存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5%以上的肿瘤细胞表达为CD30+抗原[2]。ALK是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重要分子标志,根据2008年WHO淋巴瘤分类,将ALCL是否表达ALK分为两个独立的疾病。目前报道的PC-ALCL病例大多数以AKL为阴性多见,曾有1例ALK阳性PC-ALCL病例报道[6]。本例患者为2岁9月的男孩,皮损原发于左耳廓内,无其相关疾病史,诊断及随访过程中均无皮肤外受累证据,应属皮肤原发型。病理和免疫组化符合PC-ALCL。

PC-ALCL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转移癌、黑色素瘤:根据免疫组化标记CD30、HMB45、S-100、CK可鉴别,转移癌表达CK;黑色素瘤表达HMB45、S-100,二者CD30均阴性;而PC-ALCL肿瘤细胞强烈表达CD30,其余3种抗体染色均为阴性。(2)淋巴瘤样丘疹病:LP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愈性疾病,其基本损害为多发性丘疹和小结节,皮损一般可在3-6周内自行消退,易复发;病变很少累及皮下组织,CD30+细胞呈疏散分布,炎症背景较重。二者均为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在组织学和临床特点上有一定重叠,根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很难鉴别很困难,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长期随访。(3)系统性ALCL:PC-ALCL无皮肤以外部位受累,且通常不表达皮膜抗原(EMA)和ALK。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曾有文献报告与病毒相关。目前国内外治疗多数推荐单发皮损者采用局部切除和局部放疗以防止过度治疗,若病变广泛或累及皮肤以外者可以考虑给予系统化疗。本病预后较好,5年生成率达90%以上[7]。

参考文献:

[1]Stein H,Foss HD,Durkop H,et al.CD30(+)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 review of its histopathologic,genetic,and clinical features[J].Blood,2000,96(12):3681-3695.

[2]Willemze R,Jaffe ES,Burg G,et al.WHO-EORTC classification for cutaneous lymphomas[J].Blood,2005,105(10):3768-3785.

[3]李雪,朱文静,金仙花,等.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02):179-180.

[4]夏莉,黄凌燕,韩恩善,等.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4):344-346.

[5]Kumar S,Pittaluga S,Raffeld M,et al.Primary cutaneous CD30-positive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in childhood:report of 4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ediatr Dev Pathol,2005,8(1):52-60.

[6]高露娟,汪旸,王云,等.ALK+ CD30+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38(3):139-141.

[7]Kempf W,Pfaltz K,Vermeer MH,et al.EORTC,ISCL,and USCLC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cutaneous CD30-positiv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lymphomatoid papulosis and primary cutaneous 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J].Blood,2011,118(15):4024-4035.

图E 瘤细胞细胞未表达ALK

论文作者:邱芬,汤建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儿童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论文_邱芬,汤建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