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思想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论文_吴依妹

方圆思想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论文_吴依妹

福建省闽侯县第一中学 350100

摘 要:高中的班主任工作有别于初中,学生思想相对成熟,有主见,独立与平等意识加强,情感上的沟通也更加复杂,如何引导他们真正地走向心智健康,积极向上,具有真、善、美的品德情操是我们班主任要不断探索的主题,方圆思想的渗透对我们的工作有重大的指导性帮助!

关键词:方圆思想 精细化 刚柔并济 艺术

一、方圆思想在安全问题上的精细化体现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学校的安全成长环境是整个社会的焦点,虽然说是每一位老师都有安全教育的职责,而真正的重中之重的责任则落在班主任身上,当下的形式对我们班主任的安全教育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因此,班主任既要落实好学校的安全管理规章条例,还要制定严格的“十不准”的班规,以培养安全习惯,还要依托学校各种活动载体,进行安全教育,更要细微到平时的小事中的安全渗透,往返学校的交通安全,平时的饮食安全等等,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方圆思想创新实施安全思想教育的精细化,持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塑造学生的安全品格,为班级的各项活动和正常教学提供坚强的有力保障!

二、方圆思想在纪律问题上的管理体现

班级的纪律管理是良好班风形成的重要保障。而班主任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特点,温和派和严厉派。高中生的班级纪律管理与初中又截然不同,常规的课堂纪律,卫生纪律,出勤纪律,课间纪律,还有像我这所寄宿制学校的晚修纪律,宿舍纪律等等,不管不行,管多了学生烦,因此每一项都要以制度管人,以班规统一管理,但是班规制定太严了,又或者我们班主任事事跟在后面,自己又辛苦又累,学生也“不买你的账”,甚至还送你个外号“灭绝师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如果都由班干部执行管理,有时候也会出现矛盾和抵触的行为或者情绪,班主任还是要起着协调和统领的作用,如果我们能以“方圆思想”指导自己,既有强烈的原则,又有春风细雨般道理,在规则面前严格,在说法上要以理服人,温和和严厉相辅相成,真正让学生“无懈可击”,不得不服!班级纪律还需要我们班主任时不时的监督和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在课间操的活动上,我们班主任是否可以融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一起跑步,一起跳绳,既是对自己的身心活动,又能增进师生感情,同时还起到了监督班级课间纪律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三、方圆思想在学困生身上的学法指导体现

高中的学习任务重,难度大,学生在个性心理和学习心理上差异大,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产生畏惧、厌学,或者学习严重困难,想学又学不来等等学习问题,需要我们班主任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学习”,从而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成绩。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身兼统筹职责的班主任,要想班级整体学习上有一个较好局面,学法指导必不可少,而要有科学的学法指导,需要自己有科学的“方法论”。信息时代的高中学习,要求学生要“高效率处理学习内容,并自主钻研和创造新的文化资源”,其中包含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务必要与任课老师配合分析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找出问题所在点,有针对性地客观实际具体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困难的原因所在,此为“方”,让学生“泾渭分明”,学习学会平稳正直,不可耍小聪明,不可忽略细节,严谨自己的学习习惯,真正端正学习的态度;又必须细水长流的跟踪过程,鼓励同学间合作探究,同学之间随时随地可问可聊,互相取长补短,建立和谐的学习关系,此为“圆”,在具体学科上还必须灵活掌握,不可死读死背,没有灵气,要学会举一反三。

四、方圆思想校班活动组织中的引领作用

班主任免不了组织每学期的学校和班级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元旦汇演,班歌比赛,主题班会等等,很多老师会认为到了高中学生有充分自主权,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学校班级各项活动,尤其是那些较好生源的学校,班主任认为无需像初中那样,事事“插手”,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放手是必须的,但“线”还得拽在班主任手上,虽然学生在能力上具备,但要真正搞出既出彩又出色的,又能起到班级团结作用和学校的辐射作用,班主任完全放手恐怕难。有一次,我任高一班主任,接到学校任务要开一堂省级班会观摩课,学生马上积极筹备起来,结合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背景,学生自己定位主题就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我知道后,与学生沟通把它改为“向上向善好青年,青春之心赤子情”,融合当下才是重点,学生欣然认可。在学生准备很多素材的基础上,我提出自己的意见怎么串联每个环节(有知识竞答,观看抗日沙画视频,讲故事,发倡议,演讲等),又添加了“抗日雷剧该播还是不该播”的辩论环节,鼓励班级学生要人人参与,规定每人都要有发言,说出自己想说的内心话,并对每个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指出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到最后学生自己呈现出来的一堂班会课可谓精彩动人,感人肺腑。从中我感受到班主任在活动中的引领必不可少,既有原则又讲究策略的给学生帮助,很好的带动师生感情,增进班级团结凝聚!

参考文献

[1]丁远峙《方与圆》.2006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金忠明《方圆之道》.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图书。

[3]余贤庆《方圆兼济,人本至上》.发表于2007年《网络科技时代》。

论文作者:吴依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方圆思想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论文_吴依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