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分析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论文_李江鹏

浅分析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论文_李江鹏

国网江西新干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着眼于如何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为目的,从提高配电网本质安全为基础,结合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主要从配电网的技术方面进行了剖析,探讨10kV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相关措施,以提高10kV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10kV配电网作为输变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直接连接广大用户的电网,该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直接影响到用户,如何确保提高供电可靠性已经成为配电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关键在于提高配电网运行的本质安全,涉及到配电网运行的各个方面,其中电网设备是基础,人员安全技术水平是保证,管理水平及配电网优化要跟上。

1 提高配电网设备装备水平

1.1造成配电网故障的原因主要有雷击、用户设备自身故障及外力破坏。

1.1.1雷击

雷害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在输电线路上开展了多项防雷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35kV及10kV配电网线路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还是较弱,受雷害影响跳闸占重要比例,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很大威胁。防雷系统仍需改造,防雷技术在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1.1.2用户设备

由于产权等因素,对用户线路的管理往往不到位,导致用户设备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致使线路老化、设备故障频发,直接影响到主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措施一:加强对用户日常安全用电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时整改,并适时跟踪,防止因用户设备故障造成10kV线路跳闸停电。

措施二:加强对用户线路的管理,督促用户做好配电设备定期预防性试验,充分调动用户维护自己设备的主动性,积极性。

措施三:加强对用户继保定值的管理,用户继保定值统一由供电部门进行整定,保证与上一级保护相匹配,确保用户设备故障时保护能及时动作,隔断故障,减少故障停电范围。

措施四:加强业扩工程竣工交接验收管理,对新接入配电网的用户设备,进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配电网安全技术规定要求的,一律不得送电。

1.1.3外力破坏

1.1.3.1 线树矛盾

由于速生林等一些树木的大面积种植,每逢雷雨、台风季节,由于线树矛盾引发的配电网跳闸次数明显增多。

防范措施一:将杆塔升高为15 m杆,在树木茂盛处实行电缆分段入地或是采用绝缘导线架设。

防范措施二:加大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对线树矛盾突出的线路进行修剪,使其不危及线路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大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力度,提高树农的安全防范意识、法律意识,共同保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1.3.2 电缆挖坏问题

近年来城市建设与改造步伐加大,挖沟刨路工作中极易出现误挖电缆,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会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另外会导致人员触电伤害。

防范措施:做好地下电缆的地面走向标示工作,即在电缆地埋施工完毕后,即在其上方作明显的警示标志。同时要及时向城建部门提供电缆走向图,并提醒城建部门在审批施工项目,若发现附近有电缆时,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由供电部门指定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1.2 搞好配电网建设的基本措施 在解决配电网现存问题的同时,遵循可持续改造的原则,逐步优化配电网结构与配置。基本措施有:

1.2.1优化线路结构。结合新一轮农网改造,细化配电网改造工作,增加分段开关,调整负荷分布,使线路的分段、负荷的分布更加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在城区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时优先考虑环网供电结构。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环网率,提高配电网转供电能力,缩小停电范围和缩短用户停电时间。

1.2.3选择智能设备。新上网的设备要有良好的性能,要适应智能电网的要求,要能满足状态检修的要求。

1.2.4采用电缆线路。在市中心、负荷密集区采用故障率低的电缆线路,提高线路电缆化率,减少线路故障率。

1.2.5提高线路绝缘化率。采用绝缘导线提高架空线路的绝缘化率,以降低接地、雷击、断线等外力破坏产生的故障几率。

2 强化制度管理是提高配电网运行质量的关键

强化制度执行,能够协调配电网系统各职能部门及生产部门间配合关系,使配电网运行、检修、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高效运转,从而提高配电网的整体调度水平,提高配电网运行质量。

2.1 强化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制度,成立可靠性管理网络,指导配电网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制定管理网络的工作标准及实施细则,实行严格的可靠性数据审批制度。每月召开可靠性分析会,查找不足和差距,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配电网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促进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2.2 强化”三制”管理。配电线路作业种类多、且机动性强,所以必须加大对停电审批、缺陷管理、检修管理的优化,能结合的要结合,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使“三制”有机结合,作到一处停电,多方工作,尽力做到不停电、少停电。

强化停电审批制度,对停电审批实行严格限制、精细管理。停电审批流程要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对停电批准时间要严格控制,促使各单位的作业班组加强协作,尽量缩短停电时间。

2.3 强化设备验收管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配电网工程设备的验收、交接制度,保证新接入的配电网设备的合格率。

3 引用科技成果,使用智能化配电设备

3.1 实现配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利用配电gis平台,实现配电网系统信息化管理,提高配电网系统管理水平。

3.2 推进配电网自动化功能建设,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度,减少故障查找时间,从而缩短故障抢修时间。

3.3 推广设备状态检修,大力推广设备状态检修,通过各种在线监测、诊断技术,掌握设备实时运行状况,确定状态检修周期,并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以保证状态检修的科学性、合理性。

3.4 推广带电作业,减少因检修、施工对客户少供电的情况,加大科技研究,提高带电作业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户数。

3.5 在农村电网改造中逐步使用高压电缆及绝缘导线。结合新一轮农网提升工程,加大对配电网工程的改造力度,特别是一些“线、树矛盾”突出的线段,尽可能使用绝缘导线,降低故障率,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3.6 用棒式绝缘子替换针式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因耐压能力差,在雷雨季节,经常发生击穿,引起单相接地,且故障点不易寻找,延长了停电时间。

3.7 用真空断路器替换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技术性能及安全性远远高于油断路器。

3.8 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替换阀式避雷器,以增强线路避雷和防止过电压的能力。

3.9 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先进性和整体水平,提高故障速断能力,确保继电保护有选择性地正确动作。

3.10 充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和计算机管理。

参考文献:

[1]郭殿胜:《架空线路故障原因及预防》,《农村电工》,2013年第244期。

[2]宋连库:《配电线路的设计运行与维护》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张友福:《1Ok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J].电工技术,2006(8)。

论文作者:李江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浅分析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论文_李江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