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评估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价值评价论文_黄玉萍,叶健英,林伟豪,王柳兰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东 深圳 518118)

【摘要】目的:对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评估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价值进行研讨。方法:对我院药房2016年使用的抗高血压用药进行收集整理,采用用药频度与月环比系数结合的方法,对我院2016年使用的抗高血压类药物的用量进行价值评价,将推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物经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评估后,推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在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价值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用药频度;月环比系数;抗高血压药用量: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397-02

Evaluation of dosag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pharmacy of our hospital by DDDs combined with monthly coefficient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DDs of combined monthly coefficient evaluation of our hospital pharmacy anti hypertensive drug dosage value. Methods Our hospital pharmacy 2016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were collected, using the method of DDDs and the monthly coefficients and evaluates the value of our hospital in 2016 the use of anti hypertension the dosage of the drug, will be estima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value were analyzed. Results Our hospital pharmacy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by DDDs with monthly assessment, that value and the actual value of small devi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DDDs with month ring The ratio coeffici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dosag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our hospital pharmacy.

【Key words】DDDs; Month to month ratio; Antihypertensive drug use: Value evaluation

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的增长,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抗高血压类药物的种类过多,如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1],因此此类药物的库存管理中易出现问题,若药物库存过多,会导致药品堆积,药物易出现失效,给医院带来经济上的严重损失,若药物库存过少,会导致药物供不应求,耽误患者病情,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准确地把握药品的库存以及用药量的多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用药频度通过对药物消耗量与药品总量的比值来判断每种药物的使用情况,月环比系数通过计算去年每个月的用药情况来判断一年中的药物用药情况,用药频度与月环比系数的联合应用来对推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值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探讨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评估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价值评价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结果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中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包括各类药品的名称、货号、规格以及出库的情况。

1.2 方法

用Excel表格对各种药物进行用药频度,月环比系数的计算,用药频度=药品消耗总量/药品DDD值,月环比系数=(上月数据/去年对应月份的数据+再上个月数据/去年对应月份的数据)/2,推测值=2016数据×月环比系数,推测值相对偏差=|实测值-推测值|×100%/实测值。

1.3 本文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本文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2016年1—12月各类抗高血药物的使用总数以及用药频率。评价标准和方法为:2016年1—12月我院各类抗高血药物的使用总数以及用药频率:将我院2016年1—12月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总数进行统计后,用Excel表格计算出1~12月份每个月的总用药频率,进行统计。

2.结果

2.1 2016年1—12月份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实测值与推测值进行对比,见表1。

3.讨论

随着抗高血压类药物使用的增多,我院药物库存管理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医院在每年的药品销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完善的药物库存制度必不可少。当药物库存过多时,存在以下问题:(1)过多的药物占据了药库的大部分空间,导致其它药物无处存放,增加了医院资金费用,并且过多的药物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统计核查药物登记,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总量[3],增加了额外的管理费用。(2)由于药物过多的堆积,会造成药物的过期,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4]。当药物库存过少时,导致药品周转出现问题,影响患者的就医情况。除此之外,由于医院信息技术部门的不发达,导致药物采购人员无法对库存作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实际值与推测值偏差较大[5],造成药物的短缺或者过盛,因此需要根据每年用药情况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计算,根据往年情况对今天用药情况进行推测,增加或减少药物的采购[6]。本文主要探讨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评估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价值评价。

月环比系数是一种通过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系数来评价和选择创新方案的方法,通过对去年每月用药情况来对今年的用药情况进行推断,相对偏差越小表明实测值与推测值之间的吻合情况就越好,当月环比系数能更好的将每个月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周期性和连续性的体现时,则药物的实测值与推测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就越准确,推测的误差就越小,因此药品用量推测的关键在于月环比系数[7]。由结果也可看出,2016年抗高血压类药物的推测值相对偏差为8.3%,2016年1—12月份每月中旬抗高血压药物推测值相对偏差为5.6%,偏差值略大,是由于药品在统计过程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方便登记人员进行药品登记,一般采用整数化的统计方法,因此存在一定的误差,但由于药品数量较多,此类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偏差值又低于10%,表明推测较准确,根据表格可看出,我院在1月份与2月份的药品偏差较大,其他月份药品的实测值与推测值差异较小,推其原因为1、2月份过年期间患者较忙,购买药物的力度有所下降,导致库存略有堆积,但由于时间较短,可将1.2月份的偏差忽略不计,总体来说,药物实测值与推测值之间相对偏差较小,较准确[8]。除使用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来评估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外,完善的药物库存管理制度也必不可少,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药品使用和反馈机制,对各科室抗高血压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加强对药物库存的管理与控制,根据用药频率和月环比系数减少库存药物的堆积,做好药品成本的核算,将损失降到最低。

总之,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在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价值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完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敏豪,于兴康.用药频度与月环比系数联用推测医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应用研究[C].广东省药师周大会,2014.

[2]刘敏豪,于兴康.用药频度与月环比系数联用推测医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9):501-503.

[3]刘敏豪,于兴康.DDDs与月环比系数联用推测医院药房药物用量的应用研究[J].今日药学,2013(8):529-531.

[4]林新兰,刘敏豪.DDDs与月环比系数联用推测医院药房解表类中药饮片用量的应用研究[J].今日药学,2014(8):601-603.

[5]纪莎,高锦娟.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9(12):914-916.

[6]潘晓琼.抗高血压药在我院应用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10):143-145.

[7]叶佐武,石佳娜,王小军.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与病历调查[J].中国药业,2012,19(1):34-35.

[8]刘敏豪,于兴康.用药频度与月环比系数联用推测医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9):501-503.

论文作者:黄玉萍,叶健英,林伟豪,王柳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用药频度结合月环比系数评估我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用量的价值评价论文_黄玉萍,叶健英,林伟豪,王柳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