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蝗虫的创收和巨大的效益--河北省内丘县桂军农场负责人王贵军,蝗虫大王_鸣虫论文

小蝗虫的创收和巨大的效益--河北省内丘县桂军农场负责人王贵军,蝗虫大王_鸣虫论文

小蝈蝈创收大效益——记蝈蝈大王河北省内丘县桂军养殖场场长王桂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蝈蝈论文,内丘县论文,场长论文,河北省论文,养殖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蝈蝈,它的别名很多,又叫哥哥、蛞蛞或蚰子,在我国分布很广,和蟋蟀、油葫芦被称为三大鸣虫。它的食物主要是豆类、菜叶、蚂蚱等害虫。公蝈蝈叫声洪亮,深受广大鸣虫爱好者的喜爱,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一只上好的听音赏玩反季节蝈蝈售价高达几百元或上千元,一般品相的蝈蝈也能卖到十几元或几十元。听蝈蝈的叫声始于名清时代,形成了蝈蝈独特的鸣虫文化。特别是近几年母蝈蝈的身价也在不断提升,因为它的营养价值高,怀卵期食用时口感好,深受食客们的青睐,在河北和山东等地,最高卖价时论个卖一只一元供不应求,高达每公斤50元以上,市场上流通的蝈蝈大部分是野生资源,只有北京和天津数量不多的人懂的人工繁殖蝈蝈技术,但他们的技术都很保密从不外传,农村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野生蝈蝈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或灭迹,发展人工养殖蝈蝈缺口很大不愁销路,市场前景非常好。河北省内丘县四里屯王桂军从中看到商机,从2000年开始研究养殖蝈蝈,目前已经发展到八个养殖大棚,年出售蝈蝈近百万只,培育蝈蝈萌动卵150多万枚,出售鸣虫蝈蝈30多万只,食品蝈蝈3.5吨,盈利50多万元。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蝈蝈养殖繁育基地,还带动起多家蝈蝈养殖大户,形成了蝈蝈从养殖、产卵、萌动、孵化、运输、蝈蝈葫芦、笼具加工、产品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被业内人士誉为大规模利用网棚养殖蝈蝈第一人和蝈蝈大王。并被当选为内丘县第八届政协委员。我们慕名对他进行了实地采访。

走近王桂军的养殖场,老远就能听到蝈蝈的叫声,一个个白丝网搭成的蝈蝈大棚迎入记者的眼帘,棚内那些密密麻麻的蝈蝈唧唧喳喳叫个不停,这么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能叫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且数量又那么多,不由令记者想探个究竟,当问起他养殖蝈蝈的过程时,王桂军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艰难的创业经历。60年代中期王桂军出生在河北省内丘县西部山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在贫困的农村长大,童年时期虽然家里很穷,但也是快乐的,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到山坡上、黄豆和萝卜地里捉蝈蝈和蚂蚱,用狼尾草穿成串提回家用油炸或灶火烧着吃,吃不完就喂鸡鸭,一些个体大叫声响的公蝈蝈就放生到家旁边的大树上,当时当地人有夏季晚上在房子上歇凉和睡觉的习惯,干完了一天的农活本想晚上好好休息,可树上的蝈蝈叫个不停,吵的大伙怨声载道,白天大人们用棍子捅下树上的蝈蝈喂了鸡,可不几天他捉了新的蝈蝈又重新放回到了树上,捅了放,放了捅,气的街坊邻居直骂他害人精,不好好上学读书,整天只知道捉蝈蝈,长大了靠蝈蝈吃饭吧,还真让别人说着了,长大后他就还真的和蝈蝈这种小虫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9年夏天,他去天津看望在部队当兵的外甥,在西站候车闲逛时发现,大丰桥花鸟鱼虫市场里有不少卖蝈蝈的摊位,而且生意还那么火,有不少很有派头的人还开着轿车买蝈蝈,他亲眼所见有一只膀阔翅长的黑蝈蝈以1000多元的价格被人高价买走,一只拇指大的破蝈蝈能顶两头老母猪,真是不可思议,不就是自己从小玩过扔了的蝈蝈吗?他凑近一个掂鸟笼子的老头一问才知道,这还不是最贵的,像这品相的蝈蝈要是冬天卖的更贵,这个蝈蝈市场非常火暴,全国各地的鸣虫爱好者都来这里批发蝈蝈。回家后他就萌发了贩运和人工繁育蝈蝈的念头,可此时家乡化肥农药的大量普及,对蝈蝈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数量少得可怜,好容易才收到了几百只,可在专程运往天津的途中,由于集体混装,咬死过半,剩下的由于断胳膊掉腿和品种不对路,无人问津,第一次就赔了个血本无归。这次说什么也不能白来,野生蝈蝈收购不上来,他就想拜师学习蝈蝈的人工养殖技术,可问遍了所有的蝈蝈摊位,你就是出多少钱人家也不教,还生怕你偷学去了人家的看家本领。无奈用身上剩下不多的几十元钱买了几本鸣虫方面的书籍回家自学。可单靠书上那些理论数据和实际运用时的差距太大,费了不少劲,自己采集的蝈蝈卵经过加温始终没有孵化出小蝈蝈来,可自己丢在养殖棚里没有被挖出的蝈蝈卵,第二年春天变成小蝈蝈竟奇迹般的从土里钻了出来,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刚产下的蝈蝈卵需要经过高温暖子、低温萌动和再高温才能孵化出小蝈蝈,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技术掌握了市场又那么好,本想能靠蝈蝈大赚一笔了,可2002年冬天孵化出的第一批反季节成品蝈蝈,单个装笼再次运输到天津时,因为是普通草白蝈蝈,问津的客户很少且价格不高,最后不得已批发给了二道贩子,还是没有赚到多少钱,后来他在拜访鸣虫专家时获悉,中国鸣虫市场最畅销的蝈蝈品种主要是铁蝈蝈和绿蝈蝈,正宗的铁蝈蝈主要产自北京西山、平谷、密云和河北省的易县狼牙山等地,绿蝈蝈主要产自天津市郊区。我国最大的蝈蝈集散地在北京、天津和上海,国内其他城市的鸣虫爱好者大都从这里批发转卖。要想养好蝈蝈就必须引进市场受欢迎的好品种。2004年他花钱上万元,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到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考察了国内最好的蝈蝈资源,并花2万元高价引进了500多对品相和颜色正宗的铁蝈蝈和绿蝈蝈,夏天用网棚罩养集中产卵。冬季利用温室加温孵化反季节蝈蝈出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以后,王桂军把蝈蝈这个不起眼的小动物做成了产业,在内丘县四里屯村承包了一座闲置的养牛场,一下子建成了八个蝈蝈和蚂蚱(蝗虫)养殖大棚,用蚂蚱喂蝈蝈形成了食物链,专门繁育市场畅销的正宗铁皮蝈蝈和绿蝈蝈,夏季进行大规模养殖,将品相和叫声好的公蝈蝈当作鸣虫批发给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鸣虫摊位,母蝈蝈除少量留种外都当昆虫食品卖给了山东、河北等地的客商,年出售商品蝈蝈上百万只,批发蝈蝈卵150多万枚,盈利50多万元。在自己创业的同时王桂军始终没有忘记爱好昆虫养殖的朋友们,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将技术保密,还将自己的养殖技术经验写成“蝈蝈的养殖技术”、“蝈蝈的反季节养殖技术”、“蝈蝈优良品种介绍”等论文发表在《农村百事通》、《农村新技术》、《农村养殖技术》、《河北科技报》、《市场信息报》、《中国特产报》等报刊杂志上,后被多家网站转载。河北电视台《世纪乡风》栏目组,还慕名对他进行了采访拍成了专题片。山东德州乐陵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王艳萍,以前在商海里搏击摔过不少跟头,对自己今后的创业热情渐渐失去了信心,后在杂志上看到了王桂军创业的故事和项目后,对山东本地市场充分考察后觉得可行,就慕名找到了他,很慎重的引进了蝈蝈和蚂蚱养殖,经过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靠养殖蝈蝈和蚂蚱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还有山西长治的袁永红,以前开过饭店和卖过服装都失败了,后来在上网时了解了蝈蝈和蚂蚱养殖项目,先后三次到他的养殖场进行考察,然后开始养殖也获得了成功,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蝈蝈这一鸣虫文化,帮助更多的人靠养殖蝈蝈发家致富,他在当地工商局依法注册了“内丘县桂军养殖场”还花钱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中国蝈蝈网”,并购买了中文域名关键词和通用网址等。为今后做强做大蝈蝈事业奠定了基础。当我们问起人工养殖蝈蝈的经济效益和如何能打开市场销路时,王桂军说:蝈蝈是一种益虫,食性非常杂,除了吃一些蝗虫等害虫外,瓜果蔬菜和豆类都是很好的饲料,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强,本身不会得传染性疾病,一只母蝈蝈年产受精卵在200—300粒左右,可繁育小蝈蝈200多只,公母基本对半,公的作为鸣虫母的当作食品出售,销路非常广阔。在我国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都有大小不等的宠物或花鸟市场,蝈蝈一旦在那里亮相将大受欢迎。如果在公园、动物园里或附近,建一个蝈蝈养殖基地,再配上漂亮的葫芦或笼具出售,将会受到退休人员和小朋友及众人的喜爱,怀卵的母蝈蝈在水产市场或酒店销售也非常受顾客的青睐。油炸蝈蝈和油炸蝈蝈卵两道大菜非常盛行。目前国内还没有大规模人工养殖蝈蝈的,因此长期从事蝈蝈养殖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无风险的致富好项目。我们问起王桂军今后的打算时他又说:“以后他要不断扩大蝈蝈的养殖规模,联合各地昆虫爱好者,在全国建立多家蝈蝈、蚂蚱、葫芦等养殖种植基地,在一些发达城市的宠物市场建立蝈蝈和葫芦笼具连锁销售店,帮助更多喜欢昆虫养殖事业的朋友们加入到他的养殖行列,走共同富裕之路”。我们期待着他有更大的成功。图为王桂军和他的蝈蝈养殖棚。

(通讯地址:054200河北省内丘县四里屯桂军养殖场 办公电话:0319—6863005 0319—6896726 移动手机:13931938295 网址:www.cnguoguo.cn或 www.cnguoguo.com(中国蝈蝈网) QQ:739996345)

标签:;  ;  ;  ;  ;  

小蝗虫的创收和巨大的效益--河北省内丘县桂军农场负责人王贵军,蝗虫大王_鸣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