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技术与临床病理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_吕晓静,姚波涛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 特诊科 030006)

摘要: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可细分为良性病变以及恶性病变等不同性质,选择超声技术展开诊断工作,可对患者疾病性质准确辨别。为了解超声技术在本院的实践状况,此次随机抽选100例因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入本院B超室检查的患者,旨在观察该技术方案检出结果,在与临床病理展开客观比较的基础上,明确患者疾病类型,实现对诊断工作实践效率的充分提升。

关键词:超声诊断;临床病理;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研究随机抽选100例因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入本院B超室检查的患者,35例(男),女65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7.2±13.33)岁;病程7d~12年,平均病程(3.8±1.89)年。

1.2方法

对100例受检对象展开超声技术:(1)本次所用超声设备选购于PHILIPS,型号是iu22,探头频率介于7.5~10MHz间。(2)嘱咐患者始终维持仰卧状,并将软枕轻放于其颈部,保持后仰状,同时嘱咐受检对象浅呼吸,避免吞咽,以提升图像资料清晰度。(3)定位机体甲状软骨组织后,选中C5-7方位,即可予以全面扫查。(4)检查中,遵循“从上往下”的原则进行,对于机体受检组织左侧叶的长径、右侧叶的长径,均需展开纵切扫查方案。(5)对受检病灶组织的形态特征、边缘光滑情况、病灶组织大小进行观察,并且判断内部以及后壁位置是否存在回声,同时观察是否有钙化征或者声晕出现。

1.3观察指标

对100例受检对象疾病类型、疾病性质等进行观察、统计。在对受检对象疾病性质进行鉴别时,恶性标准是:病灶组织以单发性为主,不仅外部形态明显缺乏规则性特征,而且边缘也表现出模糊性征象,同时内部回声相对偏低,以不均匀状为主。同时,有钙化征象出现,以沙粒状为主要形式,血流也十分丰富,通过对机体颈部进行全面扫描,发现淋巴结成分出现转移问题,不仅血流RI值不足0.6,而且其流速峰值明显超过每秒12.0cm。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SPSS20.0软件展开,100例受检对象诊断结果由“n/%”予以分析,对两种技术间符合情况横向对比,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诊断技术的检出结果比较

100例受检对象中,超声发现结节性甲状腺患者共36例(36.00%),甲状腺癌患者共12例(12.00%),甲状腺炎患者共23例(23.00%),甲状腺瘤患者共25例(25.00%),有4例(4.00%)患者被漏诊。而病理检查表明分别有40例(40.00%)、11例(11.00%)、20例(20.00)和29例(29.00%),两种技术检出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毛卉强调,作为人体内十分重要的内分泌腺组织,甲状腺除了能够对甲状腺素成分进行充分合成外,还能对其进行分泌,同时还有对甲状腺素物质有效储存的功能,在人体各器官组织中必不可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则属发生于人体甲状腺系统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以中年女性群体为主要发病对象,根据其疾病性质的差异,临床又将该病细分成两种不同类型:良性病变以及恶性病变,尽管两种性质的病变特征表现出差异,但是却同时存在预后差的问题,所以要重视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高危群体的早期诊断,防止疾病发生恶化现象。

一般而言,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接受诊断时,多以临床病理作为其疾病类型、疾病性质判断工作中的金标准,但是病理检查通常在术后才能进行,而术前的诊断工作、诊断技术则成为医疗结构研究的重点。当前,国内超声技术正处于不断优化的发展进程中,其操作精细度越高越高,将其用作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专业诊断中,可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早期判断,加之与病理结果之间的符合率也非常高,因此该技术类型实践价值有保障。本研究所选100例受检对象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以及临床病理专业检查后,发现超声技术在本次诊断工作中的符合率是94.38%(8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所选受检对象超声图像信息展开深入分析,发现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图像特征存在着差异,通过了解其图像征象,即可对病情准确辨别。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瘤的图像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3.1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灶组织表现出非对称性特征,不仅有增大迹象,而且形态表现出规则性特征,同时甲状腺组织的内部还有占位性病变征象存在,除了数量较多外,其大小还缺乏统一性,病灶组织的形态也十分规则,而其内部还出现低回声征象,病灶周围也伴随着声晕出现,由于纤维组织存在着增生问题,所以还有线状的回声征象出现,以散在性特征为主。

3.2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患者病灶组织的边界通常缺乏清晰度,不仅回声表现出不均匀性特征,甲状腺组织的形态呈现出异常状,而且还会朝着四周健康组织浸润,伴随着蟹足样的改变征象出现,以单发性病灶组织为主。同时,病灶组织中还会出现沙粒状的钙化征象,通常不会有包膜光带征象或者是晕环征象出现,但是后侧却有声影呈现出来。

不仅如此,囊性病变患者的病灶组织以混合型为主,除囊腔覆盖范围相对偏小外,附近的组织中多会有钙化斑出现,并且表现出蟹足样的浸润性特征,通过对机体血液流通情况展开监测,发现其血流多见于Ⅱ型,仅有部分患者是Ⅲ型。

3.3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病灶组织的体积异常增加,通过对探头力度适当提升,发现会有压痛感出现,而且形态还表现出不规则性特征,同时边界也十分模糊,且病灶内部回声呈现出降低状。不仅如此,甲状腺组织的双叶通常呈现出轻度肿大征象,表现出弥漫性特征,不仅峡部厚度较高,而且边缘的光滑度同样较高,回声则明显偏低,如果患者有小结节成分出现,其病灶边缘还会存在低速状的血流信号。

3.4甲状腺瘤

甲状腺瘤患者病灶组织以圆形状或者是椭圆形状为主,回声大多较为均匀,且以低回声征象或者是等回声征象为主,除边界清晰度较高外,还会出现包膜成分,其周围通常伴随着晕环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展开专业诊断时,建议选择超声技术,在对受检对象疾病类型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还能对其疾病性质准确辨别,以充分提升诊断工作实践效率。

参考文献

[1]穆红娣.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J].甘肃医药,2016,01:57-59.

[2]彭丽琴.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6,08:58-59.

[3]江涛,许莉华,黄斌.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10:108-110+113.

[4]刘合艳.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7:191-192.

[5]冯占武.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0.

[6]田越.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09:54.

论文作者:吕晓静,姚波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超声技术与临床病理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_吕晓静,姚波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