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给付水平与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给付水平与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

安增龙[1]2004年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3.91%,占世界农村人口的30%,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75%,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趋严重。按国际经验,现代国家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前20 年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经受住“白发浪潮”的冲击。否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经过10 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还极不完善,为迎接本世纪30 年代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潮,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实施以来,最重要的制度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证。而且这也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重要贡献。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研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以农村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在国内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理论研究的有益经验,把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置于二元经济同质化与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进行系统剖析与研究,结合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重点论证现阶段全面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思路和方案,构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框架,以期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及最终建立中国城乡一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基于上述思路,全文内容按如下章节展开: 第一章 导论  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本章主要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农村养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及功能属性;通过对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理论及现实情况的分析,明确了在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固化的情势下,现实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实现城乡一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未来的发展目标。 第叁章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国际比较本章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划分为全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制度、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门制度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统分结合制度叁种,通过对美国、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波兰、日本、加拿大等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纵向比较;对上述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机、

胡秋明[2]2009年在《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总是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相辅相成、互为犄角的。换言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丰富了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内容,并推动着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而养老金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又反过来推动着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并指引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政策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实现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构建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同样也是当前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难点。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客观上要求从理论上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只有在理论上首先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方才能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亦才能正确选择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优化路径。论文以可持续养老金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构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和政策分析框架为主题,以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为主要任务,进而提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毫无疑问,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初步构建一个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于分析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人口老龄化对不同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以及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在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方面的功效,从理论上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从而为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系统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取向及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启示,并深入挖掘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约束条件,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论文立足于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并充分考虑既有养老金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明确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全文由8章和4个附录构成,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第1章导论,提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首先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一个完整的养老金制度分类维度,目的是界定本文所使用的有关养老金制度的概念体系。然后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NDB模式)、基金积累制缴费确定型(FDC模式)和非积累制缴费确定型(NDC模式)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进行理论推演和比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叁种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从而为养老金制度改革中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的经济理论解释框架。本章还基于欧亚六国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改革进程(详细资料参见附录1),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起源进行了解释,并简要介绍了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制度渊源和理论基础以及NDC模式养老金制度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有的财务平衡机制。第3章首先基于人口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决定因素,并刻画了全球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的宏观背景与长期发展趋势。鉴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主要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本章接下来同样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引入养老金制度的财务赤字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了人口老龄化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及其政策含义,并明确指出,现阶段叁种典型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均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经济产出及其增长,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要能够以一定的传导机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第4章则依托于以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既有的研究思路进行扩展,从养老金制度安排与物质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劳动力供给、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全要素生产率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本章的分析表明,伴随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的引入,养老基金的积累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养老基金通过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以及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将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正面效应。第5章则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与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入手,分析了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约束条件及其可能的政策选择、不同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特性及其风险特性。本章的分析表明,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将有助于扩展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有助于预防老年贫困、有效降低老年群体的贫困发生率。因此,各国在进一步增强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中缴费与养老金待遇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同时,亦更加重视引入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并合理确定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在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中的目标定位。第6章首先基于本文前面章节的分析所揭示的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明确提出普遍适用的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约束条件。紧接着又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系统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取向(详细资料参见附录2、附录3和附录4),并抽象提炼出其对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要点。本章的分析表明,以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经验实证检验还表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集中于:其一,积极实施参量式改革以改善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平衡状况;其二,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体系;其叁,建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适度结合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其四,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组织、企业和个人在养老金制度中的责任定位。第7章立足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城乡分离发展的路径依赖,回顾了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制度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基于可持续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制度设计的内在要求,对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其目的是明确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本章的分析表明,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主要包括:现行养老金制度体系残缺与制度分立并存,制度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政府、市场组织、企业和个人在养老金制度体系中的责任定位不清,多层次的养老金制度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现行“统账结合”模式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性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中国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第8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转型时期的现实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明确了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而提出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本章的分析表明,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建立以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为主体、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为补充、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基本结构统一、适度集中、有序组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基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建设的现实约束及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当前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优化路径应着力于:进一步完善优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并逐步建设成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政府主导、劳资分责、互助共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账户实账运行、基础性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建立公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度和年功年金制度;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民基本养老金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非缴费型老年津贴制度,以充分实现预防老年贫困、有效降低老年群体贫困发生率的政策目标。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一是初步构建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论文在充分把握国内外有关养老金制度及其变革的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主,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将一个个局部的、隔离的信息纳入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这一总体分析框架,从理论上理清了各种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初步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从理论上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及其运行机制设计的内在要求,亦为明确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制度优化路径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论文选取内部收益率这一可计量的变量,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进行理论推演和比较分析,揭示出缴费型养老金制度运行机理的经济学内核;接下来论文基于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机理,同样利用两期世代交迭模型的分析方法,引入养老金制度的财务赤字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人口老龄化对叁种主要的缴费型养老金制度长期财务平衡的影响效应及其政策含义;鉴于经济产出及其增长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论文依托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从理论上理清了养老金制度安排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及其约束条件,并比较了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由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并非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健全养老金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所以接下来论文则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与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入手,分析了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面的约束条件及其可能的政策选择,并比较不同养老金制度的收入再分配特性及其风险特性。二是丰富和发展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论文依托于以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抽象演绎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研究思路进行扩展,从养老金制度安排与物质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本积累、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劳动力供给、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养老金制度安排与全要素生产率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理清养老金制度安排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及其约束条件,并比较了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特别是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养老金制度对个人劳动供给决策、劳动者退休决策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及其约束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劳动力市场及其行为的研究内容。而且,论文创新性地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并从理论上理清了养老基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养老金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叁是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度约束条件以及制度优化路径。论文以国际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进行经验实证检验,通过比较制度分析明确了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制度约束条件以及制度优化的基本路径。论文明确提出,以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应着力于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制度结构弹性的基础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其具体内涵体现为:实现人人老有所养,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可以明确预期的、充足的老年收入保障;有效预防和消除老年贫困,并向大多数工薪劳动者提供合理的养老金收入替代;改善养老金制度的长期财务平衡状况,提高养老金制度自身的运行效率;以一定的传导机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应具备动态可调整性以及一定的制度弹性。而政治支持的力度、广度和持久度、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政府和私人机构的执行能力以及养老金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等则构成为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制度约束条件。四是突破了城乡养老金制度分离式发展的既有思维惯性的束缚,基于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的研究视角,以城乡养老金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明确中国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以及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动态整合的有效路径。论文并不是孤立地研究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亦不是仅仅停留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而是将二者统一到构建城乡统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制度的研究框架中。笔者认为,无论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都必须立足于城乡养老金制度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都必须能够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的现实需要,特别是要能够适应城乡劳动力就业方式的转变以及城乡劳动力跨地区迁移的现实需要。只有将城乡养老金制度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方才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结构急剧转型中新生群体,包括农民工、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亦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流动时其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转移难题,也才能够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宏伟目标。

柯龙山[3]2016年在《我国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历史演进与终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正式废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双轨制山来已久,追溯历史能够更好地鉴往知来,回顾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经验和教训有益于进一步的改革推进。民国期间现代意义上的养老金制度开始创设时,城镇的养老金制度就有双轨制特征。公教人员的养老金制度建立时间早于企业职工,且前者的养老金待遇优厚于后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和社会分层结构特点的变化,我国城镇养老金制度的演变过程经历初建与探索、停滞与恢复以及调整与改革叁个阶段,养老金双轨制也经历从双轨确立到并轨尝试、从遭受破坏到双轨回归、从不均衡发展到双轨终结等叁个阶段,呈现出先分后合、再分又合的特征。我国城镇养老金制度的分合变迁反映并且适应经济和社会的演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较早地跟随经济社会转型而转向,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则相对滞后,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过大,显然有失社会公正并轨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统一了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和制度规则,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得到了提升,在正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差距合理性的同时,要继续深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解决财务可持续性方面的矛盾。

李星[4]2009年在《我国养老表现制度经济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模式将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到离退休的老年人手中,以保障老年退休群体基本的生活需要开支。本文以制度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人本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分别从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分析和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效率研究两个切入点入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首先,鉴于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较我国早且比较完善和成熟,实际的操作模式也比较丰富,本文从养老保险制度组织模式、组织结构及主体受益程度等多个层面对德国、瑞典、美国、日本、新加坡、智利等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中国进行比较与分析。通过OECD统计数据的比较,可获得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差距和启示。其次,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是众多系统因素相互影响及作用的结果,这些系统因素包括政府相关因素、企事业单位相关因素、个人相关因素及社会相关因素等等。为从系统内部获得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采用DEMATEL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养老保险制度众多影响因素进行了辨识,从而获得了养老保险制度确立的关键要素。再次,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伴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变迁的一个过程。通过对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演化过程的追踪,可以获得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本文利用制度经济学的优化模型和关键要素的整合分析可确定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优化模式。第四,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只是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一个方面,其组织管理及运行效率的测算与评估也是增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DEA算法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区域运行效率进行了测算,获得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为进一步从参保人的视角测度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本文以吉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获得了离退休人员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的满意度分析。最后,根据本文的国际比较,系统要素辨识,经济分析和运行效率研究,获得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优化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并确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王石泉[5]2004年在《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后,个体分散的生产方式被高度集中的社会化生产方式所取代。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下以个人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传统保障模式出现危机,必须产生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责的保障模式——社会保障。由此可见,社会保障是工业革命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影响劳动者生活安全保障方式的必然结果。从本源上考察,社会保障不仅是人权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福利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任何国家的基本职能。人类社会保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倡导仁爱、济贫和宗教慈善的远古时代,而现代的社会保障则以 1883 年德国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为诞生的标志,随后“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这个概念在 1935 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时正式推出。随着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理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自由主义为国家干预主义所取代。工业化社会的出现,让国家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保障责任,各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社会保障得到空前的发展。社会保障发展的高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国家的出现。1942 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ch)受英国政府的委托提出了《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着名报告,并且报告中的大部分建议被英国政府所采纳。1948 年,英国工党正式提出“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的口号,标志着福利国家在西方正式形成。但是,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高福利和全面保障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显现,福利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高福利致使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重、食利阶层扩大、人才外流、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率降低,最终导致了福利危机。老年社会的保障(也叫养老保障,下同)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社会对于劳动者在老年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保障制度与措施供给。根据保障资金的筹集办法或财务制度,可以把目前世界各国实施的养老保障制度分为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两大类。现收现付制的基本概念就是,目前就业的劳动者交纳养老金来宫内供养现在已经退休的养老者,现在就业者未来的养老金由将来他们退休时正在工作的劳动者缴费支付。这样代际延续供养,资金现收现付。但是,随着人口的变动,尤其是老龄化带来的扶养人口与缴费人口的比例失衡。一个人要负担更多的老年人口,许多劳动者不堪重负,现收现付制面临危机。于是各国 3<WP=6>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纷纷实行由政府、劳动者所在单位以及劳动者个人共同缴纳养老金,通过资金积累,到未来养老需要时支取的积累制度(也叫基金制度)。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目前都在实行由国家和企业缴纳保障费的现收现付的财务制度,只有少数国家实行基金制。欧洲是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的发祥地,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实行的仍然是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全民普遍保障的现收现付制度。北美的加拿大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受英国福利制度的影响,保障水平较高。德国实行的是高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这些都可以被看作广义上的福利国家。但是,在保障中强调个人与企业责任的美国实行的是自保公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福利国家。以新加坡和以智利为代表的南美各国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了由个人和企业缴费、实行养老保障资金完全积累的制度。非洲也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保障水平普遍较低。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 2003 年 7 月,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 13000 万。根据 60 岁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 10%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也叫老年社会,下同)的国际标准,具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人口阶层——老年社会。社会保障是当今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老年社会的来临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更隐含着社会负担的加重,国民经济总量中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特别是对国家和政府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服务体系要求的提高。中国整体进入老年社会,不仅对中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意味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步伐在加快。这也会对世界的老年问题和老年保障事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在 21世纪初始中国老年社会到来的时候,研究和探寻出一条既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能保证老年人合法权益、保证他们分享应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享受应有的生活水平,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一个摆在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同时,解决世界上最多老年人口国家的养老保障问题也是关系到世界老年事业发展的神圣的现实责任与光荣的历史使命。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实行的是从 90 年代开始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模式。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保障的覆盖面不够。目前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所覆盖的主要是正规 4<WP=7>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就业部门的劳动者,

王玥[6]2012年在《基于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城乡发展极不均衡。这不仅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差异性,而且表现在城乡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水平的较大差距。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民生福祉的制度保障,长期存在二元化、碎片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模式、保障水平、筹资与给付方式差距明显。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平滑对接和有序对接。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城乡养老保险体系覆盖面过窄、层次过低,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相互分离,尚未形成统筹与对接的协调运行机制,不仅造成城乡养老保险水平相差悬殊,而且导致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群体被基本排斥在养老保险的制度之外,导致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以及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对接困难。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研究基于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解决覆盖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在中国二元经济转变、人口老龄化、人口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和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人口、社会等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该领域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首先,实现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如果迁移劳动力的城乡养老保险待遇能够实现无障碍转移和接续,待遇水平能够实现平滑对接,将有利于整合城乡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问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本的配置和利用的效率,充分发挥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期的人力资本效应,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次,实现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有利于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城乡迁移劳动力的主要群体是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其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的贡献与享受的经济利益与权益保障不相匹配。因此,养老保险在城乡之间实现公平转移和接续,缩小城乡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的差距,合理计算迁移人口的养老保险缴费和给付,有利于维护迁移人口的养老保障权益,维护公平与正义。最后,实现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有利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促进各类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的定型与整合,实现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论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系统分析叁位一体、结合相容的方法,一方面借助深厚的经济理论,遵循经济学研究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范式,对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进行理论分析,另一方面以人口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保险精算学为依据,利用人口预测及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对基于城乡消费的福利差进行概念界定和测算,构建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基本模式,并利用精算模型对不同阶段、不同缴费年限、不同养老制度联动对接模式进行了适度性检验和实证分析,实现了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灵活运用。其次,实现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融合。城乡劳动力迁移、流动与养老保险体系衔接问题,不仅是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必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焦点所在;不仅是一定时期内的短暂均衡态势,也是需要长时期融合、完善、发展的过程。所以,本文借助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融合的方法,不但进行了养老保险体系静态现状研究,还进行了对乡城劳动力迁移、流动数量及其和养老保险体系衔接的动态关系的趋势预测,把问题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动态结合起来。论文的基本思路是从全面系统地梳理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理论入手,对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构建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理论基础。主要侧重研究城乡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城乡迁移“推—拉”理论、二元经济理论、收入决定理论和前瞻理论;同时对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理论进行梳理,将城乡平衡发展理论、劳动与生存公平理论以及梯度对接理论作为劳动力迁移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基本理论:利用经济学原理,创新引入养老保险的城乡迁移劳动力消费决定模型,构建两期迭代模型,并将养老保险因素引入迭代模型中,以证明消费水平在城乡迁移劳动力行为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引入养老保险城乡迁移劳动力消费决定理论,为制度对接标准—城乡福利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中国城乡劳动力迁移发展阶段和现实状态,分析劳动力迁移主要特征,根据2010年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迁移劳动力预测模型、进行参数假设、预测未来城乡劳动力迁移发展规模和趋势,迁移人口数据预测至2050年。第叁部分: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现状及国际经验比较。分析城乡迁移劳动力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首先概括总结了迁移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五种模式,即扩面模式、仿城模式、综合保险模式、双低城保模式、个人账户模式。同时对目前正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和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现有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碎片化、分割化的特点,按照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未来发展战略,构建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基本框架、路径,对影响制度协调对接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典型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对接模式及对中国制度设计的启示。第四部分: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基本框架,包括对接的原则、目标和基本思路,从而确定制度对接基本要素。为了研究劳动力养老保险动态对接机制,本文利用统计方法,对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未来人口转变特征来作为对接阶段划分依据,设计对接时点及条件分析。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城乡福利差系数,并对城乡福利差系数进行阶段性调整。设计制度对接模式,构建基础养老金对接精算公式,并说明个人账户对接制度设计。第五部分: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实证分析及适度性检验。分析城—乡和乡—城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水平,以及缴费年限扩张下的对接养老保险水平,根据迁移劳动力辅助养老联动对接水平,测算两序列(有无子女,有无土地)下乡—城和城—乡联动对接水平,最后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对接和联动对接进行适度性检验。第六部分:分析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实现机制。重点分析有利于实现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协调对接的制度配套机制。包括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制、对接中的财政和责任分担机制、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机制、养老保险信息管理服务机制等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一,以往预测城乡迁移人口的学者多采用时间序列趋势法,缺乏人口城市化发展目标的判断标准。本文结合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采用logistic增长模型预测中国未来的城市化水平并以此为目标获得未来每年的城镇人口数,再减去不考虑城乡迁移情况下的城镇人口数最终获得每年城乡迁移人口规模,这种测算方法既符合人口迁移发展规律,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第二,提出“城乡二元消费福利差”的概念,将其作为衡量城乡迁移劳动力在城镇和农村享受福利差异的重要核心指标。并将“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用于研究城乡消费福利差测算,同时根据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口转变特征,确定未来“城乡消费福利差”的阶段性调整方案。第叁是根据城乡消费福利差系数和缴费贡献率的转换,对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对接进行实证模拟研究和适度性检验,经检验乡城迁移和城乡迁移基础养老金对接水平均已进入微观适度区间,并且向宏观下限靠进。。突破了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只做定性研究,鲜有做定量测算的研究现状。论文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从宏观上研究城乡迁移劳动力养老保险在制度对接,对于分群体对接方案没有在实证研究部分逐一提及,即将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群体对接方案进行细化研究,有待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加强。第二,论文创作中,城乡社会保险制度政策会发生变化,本文只将研究时点定格在论文创作时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框架下研究迁移劳动力对接机制,主要从理论和实证进行分析论证,由于缺乏迁移劳动力实际缴费数据,关于个人对接精算仿真模拟内容没有做全面研究。

胡玉琴[7]2011年在《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于1997年确立“统账结合”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制度转轨的隐性债务未得到妥善处理,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使得新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仍停留在现收现付模式中。2005年我国对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确立“统账分离”的部分积累制,实行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开管理,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新人”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账户,即做小做实个人账户和扩大社会统筹账户规模。本次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对有效抑制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提高个人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以及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增强了与企业职工缴费工资水平以及缴费年限的关联度,本次改革势必会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退休年龄以及不同性别的职工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与对应的养老保险账户的支付能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账户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微观企业职工个体的角度,通过保险精算理论和统计指标理论,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改革前后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账户的支付能力以及养老金水平所呈现的变化,对我国本次改革中主要参数的调整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测算,从而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探索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途径。目前的研究中关注“新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账户支付能力的研究并不多;在精算模型的建立中,尤其是个人账户的研究中较少关注个人账户可继承性的影响;对不同性别职工养老金水平的研究较少;在统计指标的选择中,绝对指标运用较多,相对指标的运用则较少。针对上述研究状况,本文关注“新人”养老保险账户的支付能力,采取“先分解,后综合”的研究方法对职工养老保险账户进行系统性研究;关注养老保险制度的性别利益问题;在精算模型的建立中考虑个人账户可继承性的影响;在指标的选择中综合运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对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账户的统计研究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运用历史的方法回顾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借鉴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第二、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账户的支付能力。(1)在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研究中,基于个人账户的可继承性,建立个人账户缴费积累和养老金发放的精算模型,提出衡量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指标,探究影响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因素,研究改革前后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变化。(2)在社会统筹账户支付能力研究中,基于微观个体的视角,视企业缴费为职工个人缴费,建立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积累和养老金领取的精算模型,提出衡量社会统筹账户支付能力的指标,探究影响社会统筹账户支付能力的因素,研究改革前后社会统筹账户支付能力的变化。(3)在养老保险账户支付能力的整体研究中,基于微观个体的视角,考虑个人账户可继承性,建立养老保险账户缴费积累和养老金发放的精算模型,提出衡量养老保险账户支付能力的指标,并对影响养老保险账户支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改革前后养老保险账户支付能力的变化。第叁、研究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的变化。通过对退休前后企业职工相对收入的变化进行精算分析,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和退休年龄的职工的养老金水平的变化。同时基于性别视角,系统研究改革前后不同性别职工养老金水平的变化。最后,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与支付能力的联系,探究如何促进养老金水平与支付能力的协调发展。在上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中,论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做小做实的个人账户有助于增强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但是由于个人账户的可继承性,个人账户的支付缺口始终存在。第二扩大的社会统筹账户并没有增强社会统筹账户的支付能力,社会统筹账户的支付能力被削弱,支付缺口呈现扩大趋势。第叁、改革削弱了养老保险账户的支付能力,扩大了支付缺口,养老保险账户始终存在着支付能力不足。第四、改革对于收入水平低、退休年龄早的职工是不利的,不同收入水平职工的养老金差距被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功能被削弱。第五、改革降低了女性职工的养老金水平,男女职工养老金的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第六、推迟职工退休年龄、提高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有助于促进养老金水平和支付能力的协调发展。做实做活个人账户、提高个人账户运作效率,遏制提早退休现象以及提高退休年龄或弹性退休年龄政策等有助于增强养老保险账户的支付能力。改革现行个人账户的运行模式,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等将有助于缓解支付赤字。建立和完善最低养老金领取标准,对女性企业职工建立遗孀年金等有助于保障低收入水平职工以及女性职工的退休生活。

周凤珍[8]2014年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的大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为了与之相适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成了由政府财政全部包揽的模式转变为财政只承担最后“兜底”的责任,费用主要由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筹资模式。制度实施以来,虽然企业缴费率高居不下,但社会养老保险始终存在大额赤字而且赤字逐年加大,已经成为系统性的财政负担。另外,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运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企业职工的数倍,而且这两个群体的养老金差距不断拉大,已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要求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环境,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但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自身却制造了社会摩擦和不公平,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全部由财政支付,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公平就等于财政支出的不公平。财政资金是公共资源,用于支持社会养老保险应尽量保证公平和负担规模可控。养老金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以及退休后的预期寿命等,而且这些因素都是不确定的;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和漫长的退休岁月里,许多事情会发生变化,如收入水平、人口结构等,甚至养老保险法律法规自身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对于远期养老保险总支出费用很难准确预计,收支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挑战,政府履行对退休人口待遇的承诺,常常不得不增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就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而言,其规模到底有多大?在制度建立之初,中外专家学者纷纷测算中国从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转轨的隐性债务规模,各方测算结果悬殊,况且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还不定型,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之中,所产生的财政负担更难以测算准确。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财政负担形成的机理,以及财政负担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化解对策。首先,阐述了财政支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对社会养老保险及其财政负担等相关概念的涵义进行界定,公共财政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应承担的责任、公平与效率的评价原则以及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其次,从纵向上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横向上介绍和分析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典型做法以资借鉴。我国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制度历史变迁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一80年代中期的财政全包的国家保障阶段,以及80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财政兜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和发展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经历了数次微调,但财政包揽全部养老金的路线基本没有改变;近年来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建立,开启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的新篇章。从国际上看,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机制模式,大体有财政全包型、财政配比出资型和财政对缺口兜底型叁种类型,具体制度设计和运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先以公平原则优先,另外瑞典的名义账户制或许可以给我国解决当前制度困境以重要启示,为了公平及财政负担可控,财政出资应当明确化,而且缴费与领取金额要合理适当。再次,透析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中凸显出的问题。新农保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财政负担是正常的,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年年产生巨额财政负担是非正常的,按照制度的设计不应该出现系统性财政负担。从理论模型上看,即便不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和财政拨款也应该能做到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可是现实中不仅挪用了个人账户基金,财政每年还给予大量补贴才能维持制度运行。因此,有必要探究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出现系统性财政负担的原因、后果以及化解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分别从公平、效率、可持续发展等多个侧面审视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剖析财政负担形成的机理及其不良后果,社会养老保险各群体享受的公共财政资源极度不公平,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所致。我国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缴费率为200%,这几乎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倍,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还需要财政的大量补助才能维持养老金的当期发放,而且替代率逐年下降。对于这一不正常现象需要深入解析,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从理论上将其分解为超额负担、越位负担与正常负担,该制度的主要问题还在于它附带产生了引致财政负担,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是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釜底之薪”。最后,按照公平优先财政负担可控的原则,设计了优化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机制的改革方案。具体思路是:第一,辨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一步改革方向的选择问题,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结束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状态;第二,设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寻求体现国家、雇主与雇员责任分明的各方按比例出资的养老制度,创新财政负担机制以把控财政负担规模和促进社会公平。中国可以借鉴国外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雇员都需要个人缴费的做法,改革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制度并轨,全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养老金缴费纳入统一的制度平台,建立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的制度,不管哪个群体都采用个人缴费与单位缴纳相结合的模式,国家财政也拨付一部分资金进入缴费平台;第叁,估算新方案可能产生的财政负担,并与现行制度的财政负担进行比较,并分析新方案的可持续性,同时提出了实施优化改革方案需要的配套措施与改革步骤。

唐晓林[9]2009年在《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家庭养老模式已逐步被社会养老模式取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养老模式的主要形式,其养老保障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更直接关系到社会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水平。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合理确定是衡量一国社会保障制度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叁种基本模式(现收现付模式、完全基金模式和半基金模式)出发,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全面概括总结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改革情况的前提下,着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问题。本文对个人账户保障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影响个人账户给付水平的因素:缴费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比例、利率水平、退休年龄、预期寿命等,结果表明个人账户储存的时间长,利率水平对该账户的给付水平影响较大;进而指出提高个人账户的收益率,是提高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对统筹账户的基础养老保险金给付水平进行了分析,指出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与缴费时间呈正相关,与其他因素弱相关或不相关;多缴费得不到激励,缴费主体就会设法少缴或规避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如果从企业缴费角度来思考提高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建议加强企业年金的覆盖和市场化运作。总体来看,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偏低,且绝大部分职工的养老金来源单一,目前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广开保障供给财源,分散社会保险风险,以保证和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

苑梅[10]2011年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城市化过程中,少子老龄化、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城市迁居趋势和家庭结构核心化①等因素导致农村老年人口的生存风险正日益凸显,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等使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大大提高,因此,重视并全面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09年9月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新农保”全国试点②),“新农保”在惠农上倾向于更多的农民,因为从经济来源角度衡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筹资方面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历史研究文献、界定和概述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在借鉴典型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结各典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中的问题与经验基础上,分析我国“老农保”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原因,同时分析“新农保”制度的优点、缺陷及原因,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实现步骤及各步骤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政府财政支持是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选择。通过本文研究,从理论意义来看,可以拾遗补缺,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参考。从实用价值来看,农村养老保险依托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财富积累,通过国家财政的收入再分配手段可以基本保障农民的老年基本生活甚至是较高水平的生活,促进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高和增长,这种良性的社会收入再分配方式可以给农民带来希望和感动。总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基本稳定、消除农村贫困,尤其是消除农村老年贫困现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等带来较大好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知识,通过采用实证、规范、比较、精算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论证政府财政支持是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选择,并以此为基础重新界定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责任,提出试图从财政补贴、转移支付、财政管理、财政预算、财政监督等多角度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7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同时,对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农村社会养老、“老农保”与“新农保”、农村人口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2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的理论基础及政府责任与财政行为。本章首先从理论基础角度,诸如福利经济学派关于养老保险的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政府父爱主义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贝弗里奇计划等论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应用研究角度,阐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与财政行为,为理解和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可靠的借鉴。第3章,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分析。本章首先介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沿革,其次对我国“老农保”和“新农保”实施效果进行比对,指出“老农保”的不足和“新农保”的缺陷,最后讨论“新农保”制度实施存在缺陷的原因。第4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本章首先从建立背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养老保险替代率和水平、有法可依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分析了部分典型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出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共同特征即政府财政支持、构建过程的渐进性、完善的立法保障、财政监督等重要启示。第5章,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设计。这一章首先介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框架的设计原则;其次介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选择;再次介绍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步骤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得出政府财政支持是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选择的结论。第6章,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和供给主体分析。这一章主要介绍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的成本意愿和经济能力。首先从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模式即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精算模型角度,在确定养老金给付和确定缴费率下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的成本意愿和经济可行性,重点对财政补贴的成本意愿和经济能力进行分析,最后明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可行性。第7章,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这一章提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问题的关键方法。首先分析养老保险负担系数、稳妥清偿历史债务等,指出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其次,从构建合理的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构建财政补贴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建立财政备付金、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金筹集的政府财政引导机制、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树立社会保障财政危机战略管理理念、完善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等方面提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政策建议。最后探讨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其他配套措施。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是:全文以政府责任和财政职能为主线,从公共产品视角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分析了个人、集体和国家叁者的支付意愿和经济能力,强调政府财力具备可行性条件下,各级政府的主导责任和政府财政的“最后承担者”作用,通过制度安排和财政支持才能最终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调研,对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尚不透彻,需要以后作更深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安增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2]. 可持续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 胡秋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3]. 我国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历史演进与终结研究[D]. 柯龙山.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4]. 我国养老表现制度经济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D]. 李星. 吉林大学. 2009

[5]. 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与服务体系的重建[D]. 王石泉. 复旦大学. 2004

[6]. 基于城乡迁移劳动力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研究[D]. 王玥. 辽宁大学. 2012

[7]. 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统计研究[D]. 胡玉琴. 浙江工商大学. 2011

[8].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研究[D]. 周凤珍. 东北财经大学. 2014

[9].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研究[D]. 唐晓林. 暨南大学. 2009

[10].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苑梅.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析——给付水平与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