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论文_刘林盛[1],秦清[1],刘斐[1],何朝辉[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4007 )

摘要: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上对于肝吸虫病的早期诊断与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60例肝吸虫病患并在用药后无效行手术驱虫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患者肝脏器官的形态大小,肝内胆道回声情况,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食生鱼史,进而对患者的患病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并在免疫检验即:免疫电泳,皮内试验,涂片等方法下做辅助诊断,全部患者在检查后均经过粪检、酶检、或者手术治疗过程证实是否患有肝吸虫病。最后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肝吸虫病的诊断意义与临床价值。结果 经过我院专家对60名患者初步诊断有50例患有肝吸虫病;在结合肝脏形状大小、胆道回声状况、询问食生鱼史以及免疫检验、粪检、酶检和手术治疗后证实,60例患者中有54例确诊为肝吸虫病,准确率为92.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肝吸虫病有较好的诊断表现,再结合免疫检验以及询问生活史可以对于此类型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关键词 肝吸虫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B超;彩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日常生活中又叫做B超或者彩超,是在医学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诊断仪器,这种仪器不经对于大多器官如心脏,肝肾等器官病变有较好的效果,还对于女性生殖器官及浅部血管的检查也相对良好,而本次研究则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肝脏胆管的检查,检验患者是否感染肝吸虫,如下就是这种仪器对于肝吸虫患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患有肝吸虫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临床医师在粪检、酶检及术后判断为肝吸虫病患者。全部60例患者中,男性为50例,女性为10例,年龄最大为64岁,最小为35岁,平均年龄为49.5岁。在入院后均在我院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验完毕后再行免疫检查、粪检、酶检、最后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除对比项不同其余均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的方法为验证研究,是对于60例来我院就诊的疑似肝吸虫病患者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免疫检查后先做出初步判定,并与粪检、酶检和手术过程确诊状况做出对比,最后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效果。

检查方法:全部受检者均在检查前10小时内禁食,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取仰卧位、左右侧位,观察肝脏形状大小、肝实质回声状况以及胆道的薄厚状况等,并询问患者的近期饮食情况,有无食生鱼史。

1.3研究评价标准

全部60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初步确定是否患有肝吸虫病,并记录患者患病状况的数据。然后在对患者进行免疫检验、粪检、酶检、显微镜检查或者手术验证(确诊检查)后,记录确实患有肝吸虫病的患者数据,与之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做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患者的定量数据均采用研究原始数据,定性资料采用的是率作为数据,定性资料的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数据不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效果相同。

2.结果

全部60例入院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初步判断50例男性中有45例为肝吸虫病患者,5例为其他肝脏疾病;10例女性患者中有5例确诊为肝吸虫病患者,5例为其他肝脏疾病。经过确诊检查后,50例男性中有48例为肝吸虫患者,10例女性中有6例为肝吸虫患者。两组数据差别不大,P>0.05,检验方法无差别。确切数据见表1.

表1 60例疑似肝吸虫患者初检和确诊检查的比较

3.讨论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是典型的寄居在人体肝脏器官的一种寄生虫,该类型疾病主要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这个地区的淡水资源丰富,鱼类种群发达,所以导致寄生虫的不断延续,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通过食用生鱼导致感染此类型寄生虫,并且这类疾病对于人体肝脏的危害较为严重,常常导致人体肝胆器官受损严重,如若不及时的驱虫,则会导致人的生命遭到危险,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持续低热,四肢无力,黄疸,较多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研究,对于诊断各类型疾病有较为好的效果,对于诊断胆汁流通受阻,胆道细菌感染,并发炎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2】。也主要对于肝吸虫寄生的部位,能够进行好的早期诊断,并提供临床治疗依据。但是这类疾病也对于其他类型疾病有检出效果,其检出结果与检出肝吸虫病的结果较为相似,所以临床上会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状况发生,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判断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有时这类疾病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并发症例如:急性胆管炎等【3】,因为这种并发症较为严重。尽早的对于疾病做出临床诊断对于肝吸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恢复都有很大的作用。而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彩超检验的分型来说又有很大的特点,其中以胆管壁增厚较多,其次为胆管扩张【4】,本次研究未对这种疾病的类型进行分类,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本次研究充分证明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肝吸虫病早期临床检查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检查时间短等优点。对于临床诊断肝吸虫提供了最为直接的临床依据,还对于一些肝脏其它疾病的诊断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对于医学技术飞速经不得今天来说,如何缩短诊断治疗时间,对于患者的生理和心里都有较大的帮助,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于肝吸虫病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在医院推广使用,对于一些医疗技术相对落后,但是吸虫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来说,适合在当地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瑞虹,单文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21(7):209—210.

[2] 孙建平,张宏宇.肝吸虫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 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10):198—199.

[3] 梁萍.肝吸虫性胆道损害的超声诊断[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27(5):785—786.

论文作者:刘林盛[1],秦清[1],刘斐[1],何朝辉[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论文_刘林盛[1],秦清[1],刘斐[1],何朝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