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首诊精神科的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和转归论文_ 邱全友

50例首诊精神科的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和转归论文_ 邱全友

邱全友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门诊部;黑龙江北安164092)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的神经梅毒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精神科内的50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意愿,然后对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最终调查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神经梅毒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主要与未及时发现梅毒和未早期诊断无症状神经梅毒等相关因素有直接的联系,并且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中,疗效较差、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结论:及时的进行要准穿刺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有效的防止精神障碍的出现。

【关键词】神经梅毒;治疗;转归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314-01

神经梅毒是至梅毒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并且一般神经梅毒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两类。其中先天性梅毒是指母体内的梅毒病原经过胚胎进入胎儿;而后天性梅毒是指梅毒患者通过性行为感染给其他人[1]。现阶段,随着梅毒感染的患者越来越多,使得颅内感染梅毒螺旋体患者也逐渐的增多,并且有一部分是发生无症状神经梅毒[2]。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神经科的神经梅毒患者的治疗和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收治医院内50例神经科神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前,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并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对象不患有其他的一些重大疾病,防止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为(50.24±1.36)岁,;研究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5例,年龄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52,43±1.44)岁,。并且选取的50例患者中均无神经类疾病的家族史,且是由在其他医院神经科门诊检查发现并转入我院,进行治疗。其中诊断患者是否为神经梅毒患者的标准为:患者出现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如痴呆、幻觉等;经检查患者的血清中神经梅毒的含量呈现阳性;脑脊液检查结果存在异常。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相应的驱梅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用腰椎穿刺进行检测,然后对选取的患者继续宁治疗。其中主要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水剂青霉素治疗,在治疗时一般分4次给药,疗程14d,然后向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每周注射一次,一共注射三周。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预防吉海反应,其中主要的预防方法为让患者口服强的松片[3]。除此之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饮食问题以及情绪变化。主要时予以患者脑蛋白水解物、灯盏细辛等改善脑代谢及循环、营养神经及奥氮平、奋 乃 静等对症、支持治疗等。而且在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神经梅毒患者来说,容易出现狂躁的现象。而出现狂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4]。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的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当患者出现狂躁时,需要及时的给患者注射镇定剂,缓解患者的情绪,并且需要护理人员在平时治疗时,善于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来平复患者的心情[5]。

1.3评价指标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是调查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特征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x2 ,得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由于没有接受治疗,从而使得患者的病情逐渐严重,出现幻听、幻视、抑郁、躁狂等精神症状 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抗抑郁狂躁的药物的使用量逐渐的增多。而对于研究组患者中由于接受了驱梅治疗,从而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几个疗程后,出现好转的现象,并且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质含量恢复正常,梅毒的含量有阳性转为阴性。但是对于神经梅毒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说,其痴呆的症状改善不明显,仍然存在易狂躁的现象,需要大量的抗抑郁狂躁药物进行治疗。

3结论

神经梅毒是有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慢性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情绪控制以及思维能力都带来较大的影响。并且神经梅毒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诊断比较困难,从而使得患者在诊断出具有神经梅毒时已经烟瘴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并且这是治疗比较困难,甚至无法治愈[6]。这也使得神经梅毒患者的治愈率较低。一般情况下,诊断神经梅毒的主要方法是研究患者是否有流行病学史、是否有精神病家族病史、血清检查情况以及脑脊液检查情况等。本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神经科神经梅毒患者的治疗和转归。通过对选取的50例患者进行治疗和研究,发现没有接受驱梅治疗的患者的病症逐渐严重,容易出现狂躁、抑郁等现象,这也使得出现自残的患者增多[7]。而研究组患者中神经梅毒患者出现了康复的现象,患者的脑脊液细胞数以及蛋白质的患者恢复正常,患者的梅毒含量逐渐有阳性转为阴性。一些病理特征也出现一定的好转,但是对于神经梅毒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说,其痴呆改善不太明显,甚至有的患者经常出现幻听、幻视、抑郁、躁狂等精神症状,仍然需要镇定剂。这也说明对梅毒患者进行驱梅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但是对于神经梅毒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来说,病理征状不容易得到改善[8]。

参考文献:

[1]华云晖,李子海.神经梅毒37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8,44(04):403-405.

[2]彭晓艳,杨兆琼,黄知秀,张静.神经梅毒患者38例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33):71-73.

[3]章慧,施海姗,侯乐,张岳峰,郑东. 早期误诊为精神科疾病的3期神经梅毒50例[A].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2011:1.

[4]程芳,张文武.精神科就诊的神经梅毒患者23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5):5202-5203.

[5]程芳,张文武. 精神科就诊的神经梅毒23例分析[A]. 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3.

[6]潘冰,李惠春.以精神症状为临床表现的神经梅毒3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8(07):769-771.

[7]刘化广. 神经梅毒81例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07.

[8]刘晖.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D].苏州大学,2007.

论文作者: 邱全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50例首诊精神科的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和转归论文_ 邱全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