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的外表看美的特征

从美的外表看美的特征

一、从美的发生看美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庄璐[1](2020)在《安简·查特吉的艺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名神经美学的专家,安简·查特吉自觉认识并试图融合艺术研究中科学与人文的分歧。他以神经科学和演化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审美与艺术,试图构建一个具有普遍解释力的艺术框架。其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审美和艺术的发生。通过对人的美、风景美和数字美的考察,查特吉解释了人类早期由利生性的生命体验演化、积淀成了相对稳定和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心理形式感和要求,这即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原因。艺术自其产生之初就体现了生物性基础和演化适应性,并在演化中表现出丰富和变化。其次,关于艺术的本质和功能。在对各种艺术观念和“本质主义”辨析的基础上,查特吉说明艺术是本能向文化的产生和表达,具有神经生物基础的一致性以及演化中对环境的灵活反应,本质上是生物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基于艺术本质的这种双重性,查特吉解释了艺术中貌似矛盾实则二元并存的现象,诸如本能与文化的矛盾、利生性与非利生的矛盾、深度一致性的“普遍语法”与灵活表现的差异性关系以及艺术功能上“无功利的功利性”,强调艺术在不同层次上利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广义的功利性。最后,关于艺术的审美感知原则。查特吉以神经科学的实验、观察说明艺术审美感知的两大原则:其一是并行性原则,即艺术的感觉特性和深层审美感知与脑神经的运作方式相一致;其二是层次性原则,即艺术的审美感知遵循神经系统递阶序列的信息处理方式,体现为既相对独立又互渗融合、逐层推进的感觉层、情绪层和意义层。查特吉艺术观对艺术中的亲自然和利生性的普遍性给予了根源性的解释,同时也注意到其在演化中表达为文化的丰富性,为传统艺术研究拓展了新的观察角度和问题域,有助于纠偏传统理论过于理性化的倾向。然而,他适度还原的解释方式因为囿于艺术的基础层面,对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复杂关系关注较少,这也影响了他艺术观的格局。

赖勤芳[2](2019)在《“美感”的译入与对接——兼述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兴起》文中提出美学及艺术学在中国兴起的情况,从"美感"的流变中能够体现出来。作为外来概念,"美感"有一个译入过程和不同的对接表现。在译介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的过程中,形成"美""情感""快感"等基本对译词;在追求社会改造、人生启蒙的过程中,"同情""趣味"等成为重要对转词;在中西美学、艺术学比较的视域中,"气韵生动"又因凸显为中国艺术甚至是"普遍艺术"的精神,从而成为特色对照词。"美感"得以定型,是多学科路径整合和汉语对接的结果,反映了中国现代美学及艺术学关键词的特定生成方式。在艺术学理论不断得到重视的今天,仍需加强对基本概念问题的研究。

赵耀[3](2018)在《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实践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引入了生存论的维度,而且对“实践美学”的学理欠缺也进行了必要的学理反思。同时,“实践美学”内部也分化发展出“新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等谱系学派,通过对“实践”内涵与外延的修正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和阐释效力的持续提升。新世纪以来,美学研究更加凸显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西方新近成果的译介及社会现实的迅猛变化,“生活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人类学美学”、“网络美学”、“政治美学”、“环境美学”、“乐感美学”等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对美学现象的多重阐释功能。这一方面彰显了美学理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术研究的困难。因此,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是应该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思考从整体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概况的有机把握与规律认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性资源。即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被历史的偶然性因素所干扰,应该“按照现实的历史叙述本身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修正。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就应不再拘泥于大量的难以有效梳理的文献资料,而是应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美学话语;不应再满足于线性的发展观念,而是应该着重探究与所处时代有着多重矛盾与思想碰撞的美学话语,深入历史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个性与潮流多重碰撞的性灵挣扎中还原历史的本真;不再迷信于经典化的权威观念,拒绝任何将美学话语脱离具体历史情境的固化观念,在动态比较的话语生成脉络中探寻新时期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选取美学论争作为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抓住了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紧扣学理的发展脉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争中突显的问题意识和辩驳话语可以有效透视出美学家们的理论希冀与现实愿景,特别是贯穿论争始终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理论实践中仍尚未完全终结,成为连接过去和当下的重要话语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讨论人数之多、涉及问题领域之广,对新时期美学论争进行整体把握难免易于陷入观点淹没的困境之中。因此,选取一个贯穿论争始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地透视出新时期美学论争的发展脉络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策略。本文认为,“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杂糅的矛盾体是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不二选择。从理论形态上来说,新时期美学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渡,但是在具体演进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地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而是出现诸多难以简单概括的矛盾性问题和无法忽视的结构性悖论。毋庸置疑,新时期美学之所以会多次出现持续性的论争,除政治性因素和西方话语影响之外,美学家们告别古典的努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这种告别古典的努力却总是受到传统观念的集体无意识羁绊,陷入古典的轮回惯性之中。新时期美学的话语资源和建构方式虽然极富现代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屡次回归古典,难以真正意义上切断与古典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告别古典是全体美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一种集体性的理论追求;另一方面,古典的审美理想又具有异常强大的诱惑力迫使美学理论不断回归传统。一方面,融入现代是新时期美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希冀,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融入过程中却又遭到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矛盾重重的现代性。因此,从“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充满悖论的矛盾语境切入新时期美学话语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在对新时期美学论争中所凸显的“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特征进行宏观概括之后,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纵观新时期美学论争始终,“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是支撑“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矛盾性语境的三个重要支点,是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三个重要维度。“学理的论争”主要聚焦于新时期美学几次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争鸣。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凸显论争各方理论内核与价值取向的观点,相对客观地捕捉论争的焦点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剥离出论争的核心分歧。同时,不再局限于对论争本身的观念重复与表层叙述,将研究的视野推向各方理论观念的思想来源追溯与学派传统探究,并从其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中透析论争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与重要理论收获,从论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双重逻辑思维的比较中评判各方理论的成败得失。“学术的历史”主要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整体流变入手,着力展现新时期美学理论在融入现代语境后所面临的悖论性困境与阶段性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自身演进中探寻美学理论构成历史的方式。在共时性的横向梳理中揭示为何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某种占据主流的美学话语并引发持续性的学术争鸣,在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中说明某种美学话语的观念来源及思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在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其次,从美学理论话语的自身独特性质,特别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理论话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角度揭示美学论争自身所存在的张力与冲突。“学者的心灵”主要展现新时期美学家在美学论争中凸显的矛盾心态与灵魂撕裂,他们不仅在“士大夫情怀”和“浮士德动机”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在群体观念与个人意识之间难以求得平衡,不仅承载着历史理性的建构渴望,更难以拒绝非理性的生命狂欢。基于此,“学者的心灵”重点揭示美学家们在亲历中国美学理论话语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并非绝对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的。没有对学理论争的精准透析,就难以实现对学术历史的客观把握,没有对学术历史的理性评判,更无法完成对学者心灵的深度剖析,而学者的心灵更是打开学理论争所承载文化因子密码的钥匙。因此,“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恰恰需要对三者的综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深度透析,欠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宏观上以“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在微观上以“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个维度予以支撑,无论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论证还是在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分析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的归纳与评判,论证选取“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研究路径的合理性与优势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成果。第一章选取“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三个有代表性的“后实践美学”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重点揭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叛与超越过程中所凸显的自身矛盾性,以及由此展现的结构性悖论。在论争现场的还原与反思中,透析新时期美学理论形态从古典到现代的艰难转型和美学学人的复杂矛盾心态。第二章选取“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三个“实践美学”谱系学派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现“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分化发展过程中所流露的自我更新的渴望与学理开拓的艰难。第三章选取“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认知美学”、“别现代”四个美学新话语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揭示新时期美学话语不同的理论趋向中的共同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结语重点探讨新时期美学研究终结古典惯性与超越现代幻象的具体可操作性路径,通过对科学化美学研究路径学理依据的分析,说明美学研究科学化对中国美学实现自我深化,完成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谢兰英[4](2018)在《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观研究》文中提出张玉能是文艺学研究的着名学者。本文关注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思想,文章从“师承:张玉能与‘实践美学’”、“开拓:张玉能对‘新实践美学’的建构”、“争鸣: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张玉能‘新实践美学’成因综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以时间为轴,对“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鸣予以回顾,管窥新中国整个美学理论发展历程;以张玉能的学术研究为纬,从个案角度探讨特定时期的学者在学术观念上的选择与坚守。本文以张玉能为个案,结合时代背景及美学发展对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追溯张玉能的师承关系,关注研究了张玉能对“新实践美学”的建构,与此同时,也对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的争鸣也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在理论层面和学术层面进行了水到渠成的点评。本文还对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观点成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张玉能因为受到老一辈实践美学研究者的熏陶和指引,同时拥有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最终才形成他自己的“新实践美学”。文章最后把张玉能的学术观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时代背景的双重维度下进行了剖析,也对一个老一辈的美学家在学术观念上的坚守表达了尊重、理解与支持。

陈何伟[5](2018)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文中研究表明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外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从本源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关于人的教育,其根本旨趣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的社会实践活动,美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应有之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优势,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稳步推进,成果丰硕,美感浓烈。这种美不仅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间的融洽、过程的协调、结果的和谐而表现出的一种宁静的优美,更是通过强调教育过程中主客间、真善间的对立冲突所达成的或喜剧或悲剧的崇高美。然而,在取得巨大的成绩背后,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当下仍然是一个常论常需、常论常新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感缺失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于此,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提高有效性也进行了美学方面的思考,主要还是由外向内的一种维度,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美的艺术特性及其求解方式的关注,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美感。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为核心论题,由基础理论研究视角切入,以美的寻根——美的观礼——美的焦虑——美的回归为逻辑框架,就是要以这种美为逻辑支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美的塑造、介体美及环体美的构建,实现美的回归,并最终落脚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元问题”上来。

牟兴淋[6](2017)在《体育之美的本体复归 ——基于“言—象—意”结构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对本体的探索乃是一门学科最为本质与核心的问题。从美哲学的角度分析看来,古今中外所有对美的本质追问,不论是立足于主观论、客观论又或是主客观统一论,其实就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何者在先的哲学基本问题,而基于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场哲学史上便产生出了两种主要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第一种是肇始于柏拉图的“理念”范畴,并经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性哲学所确立的“主客对立”式的人生在世结构,第二种是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人-世界”一体的在世结构,这一在世结构契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理论。而中国古典传统美学的“意象”本体正是建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之上。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国古典传统美学的“意象”本体将体育之美的本体确立为在体育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之“人”与体育运动之“景”的交融互通、相互感染而创生的体育之美的“意象”。在体育美的研究中,本文借助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对比区分,将其确立为体育之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从而划清了一切体育之美与非体育之美的界限。另外,本研究力图运用古典诗学理论“言-象-意”这一方法论的结构迁移去创建分别象征着“言”、“象”、“意”特征的体育之美的三个层次。同时借助这一张力结构本身所具有的“通达本体”的特点,从而将体育之美从象征着基础语言层面的身体美逐步推向能够彰显体育精神与文化内涵的本体层面的意境精神之美,以此实现体育之美的本体回归。

朱松苗[7](2017)在《论庄子之“无”的美学》文中研究说明从整体上讲,庄子美学是“道”的美学,美就是道的显现。但庄子之“道”又是被“无”所规定的,因此庄子美学是被“无”所规定的美学,或者说在“有”“无”相生中,庄子强调的是以无为主的美学。在字源学意义上,“道”有道路、引导、开辟道路和生生之路四重含义:前两者是“道”的基本义,其中路是具有导向的路,“导”则由路来实现和完成;后两者强调了“道”的生成性。庄子之“道”主要包括存在性、思想性、语言性三个方面,而存在性之“道”又含有形而下之“道”(道路及其引导)、形而上之“道”(大道、天道、地道、圣道、帝道)、“道”的自我否定三种。庄子强调了大道的指引性(“导”)和生成性。“道”是一种“有”,它不仅存在,而且是恒常之在,更是第一存在——它不仅自身存在,而且是其他存在者存在的根据,所以“道”不仅是“有”,而且是非常之“有”,同时“道”也存于“有”,并通过“有”显现、实现和完成自身。然而“道”却始源于“无”,并以“无”的形态存在——不可见、不可知、不可言。就存在性而言,“道”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冥暗的;就思想性而言,“道”若“愚”;就语言性而言,“道”若“默”。因此“道”的本性为“无”。“道”虽然为“有”,但却被“无”所规定。就“无”而言,《庄子》中有三种“无”:形而下的物之无、形而上的道之无和道之无的自我否定——无无,这正好与“无”字本身的三种形态相对应:“亡”(与有相对的无)、“无”(超出了有的抽象的无)和“无”(无无的阶段)。就“物”之无而言,它能否定人为之有、忘自然之有和无中生有;就“道”之无而言,万物不仅源于它,还被其所规定;而“道”之无的自我否定既是无的完成,也是“道”的自我实现。这种“无”在《庄子》中具体、集中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存在性之“无”——“无仁”;思想性之“无”——“无知”;语言性之“无”——“无言”。从“物”(人)的角度而言,“无仁”“无知”“无言”意味着人要否定人为之仁、知、言,忘自然之仁、知、言;从“道”的角度而言,“无仁”“无知”“无言”源于“道”的“淡漠”“愚”“默”的本性;从自我否定的角度而言,“无仁”“无知”“无言”拒绝成为“有”而成为新的束缚。就“有”而言,它在《庄子》中主要以“物”的面貌出现。《庄子》的“物”含义杂多,它既可分为可感之物、不可感之物和存在者整体,也可分为自然物、人工物和事物……但是就其根本而言,“物”可分为无道之物(被“有”所规定的物)和有道之物(保持在“无”的状态中的“物”)。因此“物”是被“无”所规定的,它不仅源于“无”,而且本性为“无”。对于“物,”而言,它要“无用”,“无用”才能持守自身,不受伤害;对于人而言则要“无为”,“无为”才能不干涉、无伤害——因此正是“无”守护着“物”。“人”是《庄子》中的特别之物,他被“无”所规定:一方面,他的身体被“无”所规定,就本源而言,人原本无形,只是气的聚散;就本性而言,人只有仿佛不存在时,他才能真正地存在,这表现在《庄子》对得道之人的描述和规定上。另一方面,他的心灵也被“无”所规定——“无心”,从否定方面而言,“无心”意味着否定人为之心,从肯定方面而言,“无心”意味着心灵原本是虚无、宁静、平淡的,“无心”正是心灵的本性。“人”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心灵,正是通过心灵之“无”(心灵的否定、心灵的忘、心灵的转化),“人”从“无道”通向“道”。而人通向“道”的过程就是通向“无”的过程,同时也是人通向“美”的过程。正是在“道”的视域中,“无”与“美”产生了关联。反之,在“人”的视域中,“美”则与“有”相关联。所以庄子美学首先是以“反”美的形象出现的:它以“人间世”的美学“反”理性主义美学,以“天地与我并生”的美学“反”主客二分的美学,以“顺”的美学“反”创造、设立的美学。他的美学和以“人”为中心、以“有”为中心的美学格格不入。庄子美学是被“无”所规定的美学,他的美是“无”之美。这种美首先体现在物之“无”中,它表现为作为否定的“无”对非存在的否定和对存在自身的揭示,正是基于对非存在性的存在以及存在的非存在性的否定,“无”让存在自身从被遮蔽中敞开出来,从而产生了无仁之美、无廉之美、无勇之美……同时它也体现在思想之“无”的无知之美和语言之“无”的无言之美中。其次,这种美也体现在道之“无”中,这种美既不是只与感官相关、与真相对的美,也不仅仅是与善相关的美,而是一种大美,它至大无边、至小无遗,是无限之美,也是趋于“无”的美,即素朴之美、平淡之美等。最后,它体现在道的自我否定中,这种否定是“无”自身的圆满实现,并由此产生了生生不息的“美”,即完美。基于此,“无”之美的进程表现为三个阶段:作为让的“顺”、作为给予的“与”、作为生成的“生”。因此庄子之美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显现,显现首先意味着物的自我敞开,同时也向他物敞开;其次,它不仅是感性显现,而且是完美显现。二是照亮,显现自己,照亮他物,让世界处于光明之中。三是完美,它既是指完成(实现)之美,也是指完全之美——不仅指个体的局部之美,而且指个体的整体之美;不仅是个体之美,而且是万物一体的美。在此基础上,人才能真正地“逍遥游”,并获得“至乐”。但“无”之美并不能等同于“道”之美,“道”之美是有无双生、彼此相成的美,只是在其中,它强调以“无”为主。庄子的“无”之美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对各种形态的“无”地揭示和显现,成为了美学家、艺术家们有意无意的共同追求,并因此照亮了他们的艺术和人生,成就了他们的艺术意境和人生境界。当然庄子的“无”之美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有”之美的失落、“无”之美的缺失、作为否定的“无”的简单化、统一的抽象化、自然和心灵的绝对化……总之,庄子的“无”之美还不够完美,毋宁说,它也处在通往美的途中。

杨东[8](2014)在《中国当代美学高原上的两座坡峰 ——封孝伦生命美学与袁鼎生生态美学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美学高原由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生活美学等诸流派所共同组成,而生命美学和生态美学亦是中国当代美学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生态美学又可以分为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曾永成“人本生态观”、袁鼎生“审美生态观”等方向。生命美学作为“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之一向当代主流的实践美学发起挑战,甚至被称为中国当代美学中“崛起的第五派”,生命美学以潘知常和封孝伦的理论为代表。对袁鼎生和封孝伦各自的美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文章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进程,第一章介绍中国当代美学高原的整体状貌,总结当代生态美学和生命美学的生发与封孝伦、袁鼎生的理论体系。第二章提出封孝伦生命美学与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现实朝向与美学突围的时代背景、对周来祥和谐美学与中西美学智慧的理论吸纳、体系、思辨逻辑与审美场、共生等共同的方法范畴。第三章阐明封孝伦、袁鼎生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起点、研究重心、自然美范畴等方面存在相异。第四章指出,生态美学和生命美学都是中国当代美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将走向生活并走向相融相通,最终实现超越形成新的境界。

包妍[9](2013)在《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文中指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美学热”所涉及的问题除了美学领域之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也存在着共振现象,因为它们呈现出了一致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这种共享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是当下知识表述的源泉和起点。但“美学热”的话语构成并非完全同调。在“美学热”话语构成的复调中,体现出“美学热”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联系。本文力图通过展现“美学热”的不同侧面,勾勒出它们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所呈现的“散布状态”,从而完成对新时期中国诸种有关“美学”、“文学”的知识表述生成之初的原生面貌的再现,揭示“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讨论“美学热”的起止时段及原因,并通过对“美学热”主体组织学术研讨会、编译刊物、组织函授和讲习班等多方面社会实践的介绍,描摹“美学热”兴起、高潮、衰落、余热、转向的整体态势。第二章通过对“美学热”的知识谱系的梳理,探索“美学热”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这一内在关联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其一,中国现代美学在非知识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层面上寻求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历史线索;其二,1950、1960年代美学大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成了中国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美学派别,而19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直接为1980年代“美学热”提供了理论资源;其三,1980年代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变化对“美学热”产生影响的现实原因。第三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首先分析这场论争发生的原因及讨论中体现出的三个主题。其次梳理在政治领域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风波。最后引入“同人”群体的概念,分析“同人”群体的代表性文本,探讨“同人”群体代表的观点思路及形成原因,勾勒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的整体历史图景,提出在“文革”后国家意识形态亟需“重整”的情况下,“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中的话语诉求契合了这一“重整”需求,在一定程度给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章以“美学热”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热潮作为主题,首先讨论1980年代的美学话语选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理论资源具有合法性的三点原因:一是《手稿》与意识形态历史的符合关系;二是《手稿》话语内部的张力与198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契合关系;三是《手稿》中理论资源的历史脉络。其次对“手稿热”中围绕“人化的自然”、“美的规律”、“异化”与美三个命题展开的论争略作评述。最后,讨论了“实践”与“自由”两个美学话语关键词,认为美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发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边界徘徊,这种阐发在与意识形态的媾和中寻找着自我表述的话语方式。第五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主体性问题。首先探讨了1980年代“主体”从沉睡到觉醒的历史背景。其次对“崛起派”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显露出来的个体意识进行分析,认为“崛起派”高扬了文学的个体性,“崛起派”中“个体”突围落脚点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想象。最后,讨论刘再复对李泽厚主体性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指出刘再复在“文学主体性”问题中突出了主体的存在意义及命运问题,发出了强烈的个体之音,完成了对1980年代主体性的超越,并且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元话语。结语部分回顾全文,认为“美学热”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话语自身也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化到非意识形态化的蜕变过程。但是这种确认自身合法性的方式,乃是把自身界定为“非意识形态化”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这段“美学热”必然会拥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中国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这一时段的历史语境既极大地拓展了“美学热”中塑造自身话语系统的可能性,也使“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更为复杂和独特。

杨凯军[10](2013)在《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文中提出蔡元培是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他既是官员,也是学者。他为官时,不失学者身份,为学时,不失社会职责。他从一名中国传统文人,留学欧洲转变为一名学者。作为文人和学者,他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立志改造中国国民,造福国家民族;作为官员,他同样不弃为国为民的职责。他一生行走于政治和学术之间,贡献却既不在政治,也不在学术,而在于以政治之机遇,以学术之见识,推动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美育的开创性人物。蔡元培的美学是以美育为中心的美学,而美育在根本上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学位论文以《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为题,将蔡元培美学思想以“实验”来概括,这样既抓住了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又明确了他的美学研究与实践之目的与作用。本文论述了实验美学之渊源是实验心理学和德国实验派美学,但蔡元培又与之不同,也可说他有创造性的转化,即将实验美学转化为美育。从实验美学的思想来看美育,可以将蔡元培美育的思想和主张找到一个更深远的学术背景。蔡元培美学的核心词是进化、实验和美育。其中又区别了美术和美学。用进化一词谈美术与美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它是达尔文进化论和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运用。蔡元培的将美术区分为静的和动的美术,静的美术为绘画、雕刻、建筑、文学、诗歌等,动的美术为音乐、歌唱等,舞蹈是介于动静之间的美术。美术是美学的基础。美学是对于美术的研究,是理论化的形态。蔡元培在德国所受的是哲学教育、历史教育和文化的教育。在哲学上,他接受了康德的思想,认同康德关于现象界与本体界的划分,也理解和掌握了康德哲学的整体和基本思想。蔡元培美学思想有康德美学的原型,他常利用康德美是无功利的快感的规定,来论述他所面对的种种美术与艺术形式的审美之美感特征,但他的美学思想的基础还是德国实验美学的理念和方法。他介绍最多的是德国美学家冯特和摩曼以及费希耐。这些美学实验包括图形、色彩与声音以及如何对美术家进行美学实验。对于他们的美学思想与实验方法他都掌握并能运用到所要面对的美学问题中,他的美育的主张可以认为是实验美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蔡元培主张从主客共通来研究美学,将此作为美学研究的总原则。他认为,美的对象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物,并不是完全脱离主观的。这就是说,美的对象与美的感受、美的创造一样,是主观与客观之间共同作用而出现的。他将自然美、关系美作为美的对象来研究。他认为如何确定美学的对象,这本身就是一个美学问题。美的对象是审美者的发现,因此美的对象从来就不是一个客观的已经存在的存在物,即使如崇高、悲剧、滑稽等艺术形式和美的类型,也总是在某种事情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文学故事、戏剧表演、对话、演讲表达出来。蔡元培这里所说的人体美,已经不是单纯的人体美,而由人体美提升到了人性美。人体美是自然之美,但也是一种人性之美。人体美是一种静美,形体的胖瘦、高矮、面相、身材之曲线、皮肤的颜色等等,都是从静态中显示出来的。因此可以称之为静美。而动态上,其步态、仪容、话语、气质,尤其是性情、心态,便分出雅和俗;而处事为人分出品性的高尚、纯洁,这固然是人性之美,但这些可以说是从外到内的动态美,是人性之美或内在之美。生活的态度、目的也相关于人性之美,服务社会与大众,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便是崇高之美,也是人性美的一部分。蔡元培认为审美心理也是美的研究对象,提出想象在审美对象中的作用,讲到感官的感觉中,视觉和听觉与美学的关系最大最直接,最后,讲到审美对象与功利无关。蔡元培也讲到美育与科学的关系,蔡元培是提出要防止单纯追求知识的流弊,要在求知识以外,兼养感情,也就是说要在“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会增添勇敢活泼的精神。”因此蔡元培请他的听众诸君照此一试。蔡元培美育的主张,是他的教育理念之一方面,他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整体,本文从他的教育整体观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他的美育思想,为蔡元培美育主张与他的教育主张相结合来共同研究,而不是孤立的研究他的美学和美育,这是在美学研究方法上的新尝试。本文分析了他的美育的目标是为了塑造文明进步的国民,他提出的实施美育的方案,亦即美育教育的过程,从胎教开始到坟墓为止的终生美育,分析了他提出的家庭美育、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之细致具体而又全面的美育方案,将他的终生美育和全面美育的主张,理解为一幅“全民美育”的规划图。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极具影响力的主张,虽有多人研究,不泛有见地之作,也有批评和否定的声音,本文对这一主张进行了细致的全面解读,追问了美育代宗教的可能性,指出这是当时语境和时代的口号,有其意义,并非学术的主张,而是为贯彻他的美育主张而提出的,因此不能单纯的在真理的意义上来批判。蔡元培的确看到了宗教中美术与美育的作用的不同,美术是专门的艺术,而美育则是美的教育和美的欣赏。前者的作用在于创造美,后者的作用在欣赏美。这就是其作用的不同。审美观念不同也会影响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蔡元培认为,科学发达之后,宗教中原有的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只有美育的功能在宗教中仍然保留和剩下了,其它三育都脱离了宗教。本文分析了他这样的思路和逻辑。宗教中仍然有德育不可否认,新的体育形式也并没有取代他所认为的传统宗教中所具有的体育内容,而美育即使离开了宗教,也照样有新的表现形式,当然智育并不是宗教的目的,基本上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本文认为蔡元培通过排除宗教中三育而仅剩美育,美育是宗教所剩原素这样的思路来论证“美育代宗教”,在事实上、在逻辑上都不支持。蔡元培从古代宗教的变化中,得出了宗教中只剩下美育的功能,而无智育、德育、体育的功能了,而比较宗教与美育的教育功能,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分析了蔡元培在何种意义上认为宗教有保守与强制等局限性,而美育有自由性、普及性与进步性,指出蔡元培对于宗教的局限既有准确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他不是站在一个宗教研究者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宗教,而是站在一个美育的提倡者和教育者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宗教。蔡元培美育的主张,是他的教育理念,也是他为改造国民、强化民族、建设国家的理念与实践。这也表明,他不仅执着追求真理,而且将社会与民族放在第一位,这也就是他虽然是一学人,但却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学家,也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一个时代的伟人,一个对当时与后世有巨大的影响力的教育家和教育家的原因。

二、从美的发生看美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美的发生看美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安简·查特吉的艺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理论语境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艺术发生的利生性根源
    1.1 从利生到审美
        1.1.1 人的美与繁衍优势
        1.1.2 风景偏好与生存条件
        1.1.3 数字美与演化优势
    1.2 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
        1.2.1 远古艺术体现的审美偏好与美感形式
        1.2.2 艺术审美心智的演化
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和功能
    2.1 艺术观念及“本质主义”辨析
    2.2 两种相冲突的代表性观点评析
        2.2.1 艺术是人脑固有的本能
        2.2.2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
    2.3 艺术体现本能与文化的统一
        2.3.1 双重视角透视艺术的双重性
        2.3.2 “双重性”解释艺术的功能
第三章 艺术的审美感知原则
    3.1 并行性原则
        3.1.1 艺术的感觉特性与脑神经的并行性
        3.1.2 艺术的深层审美感知与脑神经的并行性
    3.2 层次性原则
        3.2.1 前期信息处理的感觉层
        3.2.2 中期信息加工的情绪层
        3.2.3 后期信息整合的意义层
第四章 对查特吉艺术研究方法的思考
    4.1 查特吉对研究方法的自觉
    4.2 查特吉艺术研究方法的合理性
    4.3 查特吉艺术研究方法的价值
        4.3.1 拓展艺术研究的问题域
        4.3.2 对传统艺术理论形成补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美感”的译入与对接——兼述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与“美感”
二、“同情”与“趣味”
三、关于“气韵生动”
结 语

(3)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及评价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三、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效果
第一章 “后实践美学”的崛起
    第一节 “超越”的渴望:关于超越美学的论争
        一、批判与建构
        二、探索与争鸣
        三、反思与积淀
    第二节 “生命”的激情:关于“生命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的置换与双向的建构
        二、“生命”的考辨与“历史”的追问
        三、资源的驳杂与消解的危机
    第三节 “存在”的执迷:关于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论”的考辨
        二、“存在论”的得失
        三、“后实践”的困境
第二章 “实践美学”的分化
    第一节 “情感”与“实践”:关于新实践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建构
        二、理论价值
        三、理论争鸣
        四、理论局限
    第二节 “突创”与“实践”:关于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一、概念的厘定与结构的划分
        二、“终结”的抗争与“创新”的可能
        三、学理的推进与论争的偏转
        四、静态思维与工具倾向
    第三节 “生存”与“实践”: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的提出
        二、理论的争鸣
        三、论争的缺失
        四、学理反思
第三章 新话语的生成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关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一、核心分歧
        二、浅表平移
        三、一体两面
    第二节 “感性身体”的考察:关于身体美学的论争
        一、译介与评析
        二、质疑与支持
        三、影响与变异
        四、收获与缺失
    第三节 “审美机理”的揭示:关于认知美学的论争
        一、论争现场
        二、理论收获
        三、路径更新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概括:关于“别现代”的论争
        一、建构与争鸣
        二、价值与意义
        三、缺失与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

(4)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理论创新
第2章 师承:张玉能与实践美学
    2.1 “实践美学”的溯源及发展
    2.2 张玉能对实践美学的继承与开拓
        2.2.1 席勒美学思想研究
        2.2.2 心理学美学研究
        2.2.3 西方美学与文艺学热点研究
第3章 开拓:张玉能对“新实践美学”的构建
    3.1 新实践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3.2 张玉能对实践概念与内涵问题的研究
    3.3 张玉能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
    3.4 张玉能对美学范畴体系的建构
第4章 争鸣: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
    4.1 “后实践美学”源头追溯
    4.2 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的争鸣
第5章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成因综议
    5.1 受到老一辈实践美学研究者的熏陶和指引
    5.2 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致谢

(5)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美的寻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原点考索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内涵及本质
        一、“美”之间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提出
        三、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本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发生与拓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哲学引发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美学推演
        三、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现实拓展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特征
        一、主体间性
        二、渗透性
        三、阶级性
第二章 美的观礼:思想政治教育美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美与崇高美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美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美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悲剧美与喜剧美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悲剧美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喜剧美
第三章 美的焦虑:思想政治教育美的迷失
    第一节 美之主体缺失
        一、思维模式的“主客二分”
        二、价值原则的“以物为本”
    第二节 美之介体缺失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美感缺失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美感缺失
    第三节 美之环体缺失
        一、美之“硬环境”缺失
        二、美之“软环境”缺失
第四章 美的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美的重构
    第一节 塑造“懂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一、运用“美的规律”塑造主体审美意识
        二、运用“美的规律”提升主体审美能力
        三、运用“美的规律”激发主体审美创造
    第二节 构建“显美”的思想政治教育介体
        一、完善彰显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运用体现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三节 营造“助美”的思想政治教育环体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美的创设原则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美的建构框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体育之美的本体复归 ——基于“言—象—意”结构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从美到体育之美的确立
    第一节 关于“美”的本体的追问
        一、中西哲学家论美
        二、“美”的汉字文化探源
        三、美与善的关系
        四、基于两种人生在世结构的美的本体确立
    第二节 体育美的含义、特征及对象的确立
        一、体育美的本体依据及其形式区别
        二、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
        三、体育之美的特征
第二章 从“言-象-意”的理论构架到体育美的生成解析
    第一节 “言-象-意”结构的逻辑解析和理论诠释
        一、“言-象-意”结构的理论溯源与美学诠释
        二、“言-象意”结构的逻辑解析
    第二节 基于“言-象-意”结构的体育之美的层次划分
        一、与“言”相对应的身体符号层面的身体美
        二、与“象”相对的运动层面的运动美
        三、与“意”相对的精神层面的意境美
第三章 基于“言-象-意”理论的体育之美的本体回归
    第一节 体育之美的存在方式解读
    第二节 体育之美的“本体”比较
        一、目前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体育之美
        二、立足于中国传统本体论的体育之美
    第三节 体育之美本体的哲学证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庄子之“无”的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道”
    第一节 庄子之“道”
        一、存在性之“道”
        二、思想性之“道”
        三、语言性之“道”
    第二节 作为“无”的“道”
        一、“道”与“有”
        (一) “道”作为“有”
        (二) “道”存于“有”
        二、“道”与“无”
        (一) “道”作为“无”
        (二) 被“无”所规定的“道”
第二章 “无”
    第一节 庄子之“无”
        一、何谓“无”?
        (一) 形而下的物之“无”
        (二) 形而上的道之“无”
        (三) 道之“无”的自我否定
        二、为何“无”?
        (一) 为何要有形而下的物之“无”?
        (二) 为何要有形而上的道之“无”?
        (三) 为何要有道之“无”的自我否定?
    第二节 存在性之“无”——“无仁”
        一、人的“不仁”
        (一) 否定人为之“仁”
        (二) “忘”自然之“仁”
        二、道的淡漠
        三、“无仁”的自我否定
    第三节 思想性之“无”——“无知”
        一、人的“无知”
        (一) 否定人为之“知”
        (二) “忘”自然之“知”
        (三) 与“知”共生的“无知”
        二、“道”之“愚”
        三、“无知”的自我否定
    第四节 语言性之“无”——“无言”
        一、人的“无言”
        (一) 否定人为之言
        (二) “忘”作为工具的“言”
        二、道的沉默
        三、“无言”的自我否定
第三章 作为“无”的“有”
    第一节 “无”与“物”
        一、庄子之“物”
        (一) 何谓“物”?
        (二) “物”与“道”
        二、作为“无”的“物”
        (一) 本源之“无”
        (二) 本性之“无”
        三、“无”对“物”的守护
        (一) 源于“物”的“无用”
        (二) 源于“人”的“无为”
    第二节 “无”与“人
        一、“无”与“身”
        二、“无”与“心”
        (一) 人的“无心”
        (二) 道之“无心”
        三、“人”通过心灵之“无”通达“道”
        (一) 心灵的否定——“心斋”
        (二) 心灵的“忘”——“坐忘”
        (三) 心灵的转化——“化”
第四章 作为“无”的“美”
    第一节 庄子“反”美
        一、为何“反”美?
        (一) 美的自我否定
        (二) 生活世界之“化”
        二、如何“反”美?
        (一) “人间世”的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
        (二) “天地与我并生”的美学与主客分离的美学
        (三) “顺”的美学与创造、设立的美学
    第二节 “无”之美
        一、物之“无”的美
        (一) 存在之“无”的美
        (二) 思想之“无”的美
        (三) 语言之“无”的美
        二、道之“无”的美
        (一) 美
        (二) 大美
        (三) 大美无美
        三、道的自我否定的美
        四、“无”之美的进程
        (一) 作为让的“顺”
        (二) 作为给予的“与”
        (三) 作为生成的“生”
    第三节 美是道的显现
        一、庄子之美
        (一) 显现
        (二) 照亮
        (三) 完美
        二、美之境界
        (一) “无待”之游——“逍遥游”
        (二) “无乐”之乐——“至乐”
        三、“有”“无”相生
        (一) “有”与作为和“有”共在的“无”的相生
        (二) “有”与作为和“有”共生的“无”的相生
        (三) “有”与“有”之“无”的相生
第五章 “无”之美的意义和边界
    第一节 “无”之美的意义
        一、物之“无”的美的意义
        (一) 与“有”共在的“无”的美的意义
        (二) “有”之“无”的美的意义
        (三) 作为否定的“无”的美的意义
        二、道之“无”的美的意义
        三、道之“无”的自我否定的美学意义
    第二节 “无”之美的边界
        一、物之“无”的美的边界
        (一) “有”之美的失落
        (二) “无”之美的缺失
        (三) 从作为否定的“无”到作为划界的“批判”
        二、道之“无”的美的边界
        三、道之“无”的自我否定的美的边界
        (一) 自然的边界
        (二) 心灵的边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中国当代美学高原上的两座坡峰 ——封孝伦生命美学与袁鼎生生态美学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论
第一章 中国当代的美学高原
    第一节 坡峰连绵的中国当代美学高原
    第二节 生命美学与封孝伦“三重生命观”
        一、 中国生命美学的生发
        二、 封孝伦生命美学观——三重生命美学观
    第三节 生态美学与袁鼎生“审美生态观”
        一、 当代生态美学的生发
        二、 袁鼎生的审美生态观——美是整生
第二章 三重生命美学观与审美生态观的理论交合
    第一节 时代背景:现实朝向与美学突围
        一、 现实朝向:危机与人的现实生存
        二、 美学研究的困境与突围
    第二节 理论吸纳:周来祥和谐美学与中西美学智慧
        一、 和谐美学的理论承接
        二、 西方理论资源
        三、 中国传统智慧土壤
    第三节 方法与范畴:体系、思辨逻辑与共同范畴
        一、 美学思想的体系构建
        二、 思辨逻辑
        三、 关注范畴
第三章 三重生命美学观与审美生态观的分异
    第一节 研究起点的相异
    第二节 研究重心的区别
        一、 个体与整体
        二、 宏观与统观
        三、 艺术与文化
    第三节 范畴的分异
        一、 自然美
        二、 自由
        三、 目的
第四章 三重生命美学观与审美生态观关系思考
    第一节 走在美学史中的美学
    第二节 走向生活的美学
    第三节 走向相通相接的美学
    第四节 走向新境界的美学
参考文献
后记

(9)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美学热”研究的历史视角及问题的提出
    二、意识形态:理论、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1979—1985:“美学热”整体态势
    第一节 1979:“美学热”的起点
    第二节 “美学热”主体的社会实践
    第三节 1983—1985:余温与转向
第二章 知识谱系:“美学热”与国家意识形态
    第一节 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唯物”与“唯心”:美学大讨论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第三章 话语冲突的场域:“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第一节 话语的发生与三个主题
    第二节 政治风波: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第三节 两个“同人”群体:矫正的视点与“保卫马克思”
第四章 寻找自我话语:“手稿热”
    第一节 “经典”的选取:合理与合法性
    第二节 三个命题:围绕《手稿》的论战
    第三节 话语的生成:“实践”与“自由”
第五章 崛起与突围:主体性的重建
    第一节 主体意识:从沉睡到觉醒
    第二节 艰难的崛起:“崛起派”中的个体意识
    第三节 个体的突围:主体性的继承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 1:“美学热”中出版的部分期刊丛书目录一览表
        附表 1.1:《美学》目录一览表
        附表 1.2:《美学论丛》目录一览表
        附表 1.3:《美学评林》目录一览表
        附表 1.4:《美学文摘》目录一览表
        附表 1.5:《美学述林》目录一览表
        附表 1.6:美学译文丛书一览表
    附表 2:“美学热”中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附表 2.1: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附表 2.2:《美学讲演集》目录一览表
        附表 2.3:关于“手稿热”问题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进化的美学
    第一节 静的美术
    第二节 动的艺术
    第三节 美学萌芽
    第四节 哲学美学
第二章 美学研究新纪元
    第一节 图形美实验
    第二节 色彩与声音
    第三节 美术家实验
    第四节 美学研究法
第三章 美学的对象
    第一节 美学静词
    第二节 审美特性
    第三节 自然之美
    第四节 关系之美
第四章 美的哲学
    第一节 美的本原
    第二节 自然主义
    第三节 形式主义
    第四节 感情移入
第五章 美育的实施
    第一节 美育非美术
    第二节 纯粹美育
    第三节 美育范围
    第四节 家庭美育
    第五节 学校美育
    第六节 社会美育
    第七节 职业美育
结语 美育使人高雅
参考文献
    一、 关于蔡元培的文献
    二、 外文中译研究文献
    三、 中文研究文献
    四、 关于教育(审美)的文献
    五、 其他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从美的发生看美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安简·查特吉的艺术观研究[D]. 庄璐. 河北大学, 2020(08)
  • [2]“美感”的译入与对接——兼述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兴起[J]. 赖勤芳. 美育学刊, 2019(05)
  • [3]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D]. 赵耀. 吉林大学, 2018(12)
  • [4]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观研究[D]. 谢兰英. 湖南理工学院, 2018(01)
  • [5]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D]. 陈何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6]体育之美的本体复归 ——基于“言—象—意”结构的考察[D]. 牟兴淋.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论庄子之“无”的美学[D]. 朱松苗.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中国当代美学高原上的两座坡峰 ——封孝伦生命美学与袁鼎生生态美学之比较研究[D]. 杨东. 广西民族大学, 2014(04)
  • [9]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D]. 包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10]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D]. 杨凯军. 武汉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从美的外表看美的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