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王志刚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王志刚

万事兴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1900

摘要: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拥有更为显著的发展,不仅需要将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运用其中,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建设、验收等各方面内容,还囊括了多个施工工作,必须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工作。只有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做好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顺利完成,为工程施工提供质量、工期、成本保障。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1.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建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地基方面的问题,往往建筑物的面积都比较大,占地面积广,高度高,由此对于土地的承重要求也非常高。在建筑过程中偶尔会遇到软土地基,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因地制宜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对软土进行处理,使之成为能够承受建筑物重量的地基。而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挤密砂桩法、化学加固法、强夯法以及换填垫层法等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进行好实地探查之后,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对软土进行处理,避免软土出现变形的情况,加大土地的承重力,使之成为能够承载高大建筑物的稳固地基。

1.2建筑防水施工技术的运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渗水、漏水等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在完工之后的正常使用,同时还会导致建筑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较为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将建筑防水施工技术运用到相应的工作之中,促使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防水功能的提升是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建筑防水材料的使用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同时还要考量材料的防水性能是否与建筑需求相符,从而使建筑的防水效果得到提升。

1.3钢筋施工技术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具体施工技术要点体现在:选择材料进场,钢筋加工,现场钢筋作业。钢筋选材非常重要,如果选择的钢筋不能达到成品要求,很可能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在钢筋加工环节中,如果加工的钢筋成品不能满足标准条件,会造成材料浪费,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必须认真选材,在材料进场前对其合格证书、出厂证明等进行检查,进场后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力学实验,及时将不合格材料更换,同时做好钢筋焊接、搭接、绑扎等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固定长度进行校验,并做好质量报备。

1.4混凝土施工技术

1.4.1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环节,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施工人员应该合理规划混凝土的存放地点和运输路线,保障运输途中的平稳性,避免混凝土的均匀性受到影响,从而发生离析、分层等现象;②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存放时间,避免混凝土的坍落程度超出技术规范的要求;③施工人员要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运输容器,确保容器内部及表面的洁净和光滑,避免吸收多余的水分;④施工人员要对运输的工具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运输距离较短时,一般采用手推车、机动翻斗车、自卸车进行运输;在运输距离较长时,一般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在需要垂直运输的情况下,一般选择龙门架、塔式起重机、井架等设备。

1.4.2准备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施工人员要严格检查预埋件、钢筋、模板、支架等设备,并且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模板、支架、钢筋等材料的污垢进行清理,保证表面的洁净度;②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和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需要保证浇筑距离为2m以内,为此需要准备串筒、溜槽、薄钢板等设备,再通过加工保证每节串筒的长度为0.7m,并用钩环连接成整体,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3浇筑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遵循分层浇筑的原则,从而保障浇筑的质量,避免出现初凝、不均等问题。例如在实际浇筑时,要严格控制初层浇筑的深度,及时进行振捣处理,将振捣的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在浇筑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利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施工,从而使混凝土的抗剪力得到有效保障。在确保振捣密实度的同时,还要对插点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避免出现气泡、翻浆等现象。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制定合理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

按照施工的时间、资源、经费等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了解施工阶段空气、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可能性,制定出施工的组织计划,并预设施工中的潜在风险,提前做好风险的评估计算,做好法律准备、报告准备、地质勘察准备、项目的进度计划等,工作的推进应有章可循,避免盲目开工制造混乱。

2.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在施工准备环节做好安全培训,重要的施工环节,应持证上岗,检查技术人员的专业证件,了解技术人员的施工操作水平,普通的施工人员理应对施工的规划有一定的了解,整合现场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分析,设立安全检查小组,轮流展开现场的检验,要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应针对材料做好登记,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2.3环境管理

通过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来分析,一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影响工程质量因素比如说施工环境,要求对施工环境进行与相关的管理和分析,才可以在施工现场中进行明确,其会给施工质量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帮助做好后续的分析、判断和控制工作,在推进提升施工质量时,也可以实现降低环境因素对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比如说以东北某房建施工为例进行分析,因为此房建工程施工周期较长,跨越夏、秋冬三季,此地夏季雨水较多、温度偏低在一定程度会给施工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般而言,夏季降水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冬季低温则会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难度。

2.4施工进度管理

根据建筑工程总进度要求,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将施工进度计划细化成多个进度目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工期内顺利完工。同时,进度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分析,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做好技术交底,避免出现设计变更而耽误工期。另外,施工管理人员还需要了解天气变化,合理设计施工,尤其是存在交叉施工的工种,相互协调,避免由于协调不一致导致的工期延误。

2.5把握好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先了解工程整体情况,切忌盲目开工。首先就是要了解施工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操作。其次要熟悉施工设计。最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在工程项目中,实施项目前要先制定一个科学的进度计划,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灵活性。另外在工程预算,对预算的控制是重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耗都要在计划预算内进行,如遇特殊情况,要等上报审批后才能执行。最后关于质量控制,相关的负责人要规定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控制施工用材料的质量和最后工程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优化建筑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水平,提高建筑施工速度。严抓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培养优秀的建筑行业方面的人才,进而促进建筑施工的发展,推动简直企业的进步,进而带动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使建筑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道兵.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6).

[2]周迎春.浅谈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6).

论文作者:王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究论文_王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