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在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侯敏霞

湖南省益阳市益阳康雅医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诊断及治疗的44例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结果:治疗后,共计31例患者获得临床治疗成功,占比70.45%;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更加理想,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效果满意。

【关键词】重症;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替加环素

分析重症患者临床特点,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若患者合并MDR菌(多重耐药菌)感染,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不利于控制药占比,不利于控制住院费用。目前针对于初始治疗效果不明显、长时间使用药物、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者接受部分有创性检查后,感染症状会加重[1],但缺乏可靠的微生物学培养结果,通常使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替加环素在临床上常用,抗菌谱较为广泛,可对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多种耐药菌抗菌活性,存在良好组织分布,安全性较好,属于双通道排泄,临床优势较高。本文对44例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如下分析及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4例重症患者,时间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均自愿参与,男女比例30:14,年龄分布32岁至92岁,中位年龄62.5岁。原发疾病包括: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多发伤、脓胸、重症肺炎、重症急性胰腺脓肿、急腹症,例数分别是5例、2例、3例、20例、10例、4例。

1.2方法

若患者存在临床感染表现,存在MDR感染风险,72h以上以应用万古霉素或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患者症状未明显改善,同时细菌学培养未回报。重症感染病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初始用药剂量100mg/次,然后每隔12h,为患者实施50mg替加环素治疗。患者经检查后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结果阳性,立即联合使用过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每次用药剂量3.0g,每隔12h用药1次。待其细菌学检查结果回报后,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即降阶梯治疗。

1.3效果分析[2]

临床治疗成功:感染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或者部分改善。

1.4统计学计算

本研究中过程应用SPSS19.0软件分别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进行临床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本组探究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患者例数是35例,占比79.54%,致病菌共计52株,来源于血液、痰液、胸腹水、导管尖,分离菌株培养结果如表1。治疗后,获得临床治疗成功患者共计31例,占比70.45%;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更加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医护人员能够依据患者一般资料,大致判断其可能感染病原菌种类,同时结合现有检验结果,并联系患者已出现的并发症、疾病的临床表现、既往耐药情况等,并参考当地抗生素应用结果,选择合理、有效、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临床上针对重症感染患者,其病情危急,感染病程长,病原菌培养周期过长,当获取病原菌培养结果后,在给予敏感性抗菌药物治疗,十分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干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针对以上情况常常性病原菌培养的同时,给予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3],临床意义较大。

替加环素可治疗复杂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腹腔内感染、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经过调查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替加环素,除此之外,替加环素可对多种耐药菌产生良好体外抗菌活性,包括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部分临床实践证实,为院内感染患者实施替加环素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清除细菌率高达78%,具有较为理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4],并发症较少,包括严重恶心呕吐,患者可表现为胆红素、C-反应蛋白、肝脏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增高。

本研究针对重症患者联合替加环素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成功率70.45%。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实施替加环素治疗前,存在近期万古霉素或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暴露史[5],因此说明,当患者既往有万古霉素或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替加环素可有效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患者,也获得理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少,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本组患者微生物学培养结果中,标本来源包括血液、痰液、胸腹水、导管尖,在培养结果中,最为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可高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6]。分析得出,对于可疑多重耐药菌重症患者来说,可利用痰液、胸腹水、血液、导管等部位标本进行收集,从而获得较为期望的阳性培养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是受到临床关注的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若出现多重耐药或者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选择联合用药治疗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合并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替加环素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本组实验结果证实,为重症患者实施替加环素临床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程度,明显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有效改善患者器官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但是,研究发现替加环素为抑菌剂,患者应用后体温可能出息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时,需要较长观察时间。

综合以上数据得出,在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临床后续探讨中,可采取大样本实验,应对替加环素药理药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夏亮, 鲍静, 夏瑞祥. 替加环素挽救性治疗血液病合并重症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安徽医学, 2018, 39(9).

[2]关远志. 观察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7): 79-81.

[3]费敏, 蔡文伟, 张美齐. 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01):90-92.

[4]史文婷, 王春玲, 丁邦和, et al. 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 41(4):297.

[5]李银甲. 132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的用药合理性分析[J]. 中国药师, 2017(20):2213.

[6]赵宏寰, 杨远霞, 王黎青. 替加环素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的剂量选择研究现状[J]. 中南药学, 2018.

论文作者:侯敏霞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替加环素在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侯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