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生态学的三个问题_生态学论文

人口生态学的三个问题_生态学论文

关于人口生态学的三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学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口生态学的对象与内容

人口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由人口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它把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放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研究人口运动与生态系统运行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揭示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

人口生态学的产生,既是学科理论发展所使,也是人类实践发展所需。从学科理论的发展来看,人口学是研究和说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人口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虽然人口学也算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是,随着对人口问题研究的增多与深入,人口学体系已经进入了不断完善的过程。生态学是研究和说明人类生存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自从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首先提出“生态学”这个名词以来,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已日臻 完善。按照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一门新学科的产生不外乎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由某些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分离一部分出来,独立成为一门专门的新学科;二是通过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加以综合而形成一门边缘学科。人口生态学正是人口学和生态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日益密切的必然结果。

从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越来越强,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粮食、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五大世界性危机。人类的活动已日益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干扰。因而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对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人口生态学也就在这种人类实践活动的迫切需求下应运而生。

人口生态学既不同于一般的人口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生态学。因为,人口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作为人口生态学是从人口的自然属性出发,研究人口作为一个活的生物群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它并不脱离和忽视人口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来单纯研究人口的自然属性,而是要联系人口的社会需性来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研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并寻求人口和生态环境之间平衡与协调发展的运动规律。

人口生态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它是把人口及人口的变动作为一个因子,放在人类生存空间的整个大系统中,研究人类活动与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人口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或生物圈)的变化与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淡水资源与人口的关系,森林资源与人口的关系,矿产资源与人口的关系,能源资源与人口的关系等等。

人口生态学不仅要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能量变动与人口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还要研究人口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运动发展过程,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寻找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人类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从最初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因子,完全受自然界的支配、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走向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现代社会。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两大人工化的人口生态系统,这就是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在人类活动的不断干预下所建立的人口生态系统。它是在人类不断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并且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干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人口生态学的任务就是要寻求人口变动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平衡与协调发展的途径,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城市生态系统则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而形成的一种自循环系统。它是由城市自身及其周围的生物群体与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人口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也是建立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的基础之上的,同样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再到系统被破坏的过程。人口生态学的任务同样要寻求人口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平衡与协调发展的途径,保持和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人口生态理论的基本范畴—生态人口容量

人口生态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就是生态人口容量。目前关于这一概念的提法可谓多种多样,其出发点也不一样:一是笼统地称之为人口容量;二是从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出发称之为经济人口容量;三是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出发称之为环境人口容量;四是从人口与生态的关系出发称之为生态人口容量。此外还有适度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等等。

综合上述各种提法,我们认为对于人口容量从两个方面理解更为准确。一是从经济与人口的关系出发,把能够促进一个社会经济健康、顺利、协调发展的人口容量,称之为经济人口容量。或者从两种生产的角度理解,就是指一定社会所提供的生活资料与总人口,生产资料与劳动人口之间处于相互适应状态下的人口容量,也就是经济适度人口。二是从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出发,把在一定时期内,在保证人类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更新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一个特定的人口生态系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称之为生态人口容量。这一定义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强调了生态人口容量是以保持人口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被破坏为前提;其次是强调生态人口容量是一种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而不是最大人口。

为了进一步对生态人口容量的含义加以说明,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就目前世界上对人口容量的定义加以分析。关于人口容量的定义有下面四种:

⑴国际人口生态学会的定义是:世界对于人类容纳量,是指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供养的人口大小。

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⑶一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环境下,一定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多的人口数,亦称最大的抚养能务或负荷能力。

⑷一些学者从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出发认为,人口容量就是当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过程达到相互平衡和协调时的人口容量。

综上各种不同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对于人口容量的理解是源自于生态学中的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在生态学中,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中,某动物种群能够生存的最大规模,也就是该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这一种群的最大潜力。大多数学者据此认为,人口也与一般种群相类似,因而在人口生态学中,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一个特定生态系统(全球、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把人口等同于一般的动物种群是错误的,否认了人口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口的社会属性。同时我们认为将人口容量称之为环境人口容量也是不准确的,至少这种提法有两点缺陷。第一,环境有两类,一种是自然环境,且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一种是社会环境。从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出发,显然决定人口容量大小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环境。即然如此,人口生态学的对象也就是人口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显然就偏离了人口生态学的研究主题,容易使人产生歧解,混淆人口生态学与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第二,社会环境范围广泛,内容纷繁复杂,当我们把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时,不可能把社会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统统纳入人口生态环境的范围之内,而只能进行科学的抽象,去掉大量的、次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去重点研究人口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使用生态人口容量这一概念更为准确,因为它始终是强调把人口这一具有多种规定性的社会群体,放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研究人口作为生物圈内任何一个食物链上的一环,与其它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口变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和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人口变动的制约作用。同时,生态人口容量这一概念也避免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主次之争,使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体。

三、人口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口生态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任何人口生态学的具体方法都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既要把人口作为人口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从人口的自然属性出发,承认自然规律和生物规律对人口发展的制约作用;又要从人口的社会属性出发,辩证地认识到人口具有对自然规律和生物规律进行充分认识和利用的作用,人口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有利于改造人口生态系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于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㈡科学的抽象法。所谓科学的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抽象的思维能力,从大量的人口生态现象中,经过加工整理,舍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最基本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科学地揭示出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建立科学的、完整的人口生态学体系。人口生态学不是全盘否定社会环境的作用,而是联系社会环境研究人口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尤如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并不否定对生产力的研究,而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一样。人口生态学要抽象掉人口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联系社会环境研究人口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之间的关系,这就不能不运用科学的抽象法。

㈢系统论方法。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综合系统和子系统的运行原则、模式和规律的科学。人口生态环境本质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又有若干子系统,其中每一个系统的运行被打乱或者遭到破坏,都会造成人口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失调,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要保持人口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保证人口生态关系的协调,并促使人口与生态环境达到最佳组合状态,就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㈣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法。所谓静态分析,就是针对某一时点上的人口生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在于考察某一特定时间内人口与生态环境的水平、规模、状况和特点,揭示在相对静止状态下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动态分析,就是针对某一时期内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考察人口生态系统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变化速度、趋势和规律。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对人口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人口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过程进行研究。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科学地揭示出人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

㈤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法。所谓宏观分析,就是从全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内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研究整个人类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关系。所谓微观分析就是在一个较小的生态系统(子系统)内,从个体上研究人口的变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从系统观点出发,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结合就是既要研究系统与系统之间,又要研究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还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正确认识人口生态系统运行规律,解决人口生态问题的目的。

总之,适用于人口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还有很多,诸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现代数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结合等等。科学地运用和选择人口生态学的分析方法,是人口生态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标签:;  ;  ;  ;  ;  

人口生态学的三个问题_生态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