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概括到道德虚无的变化逻辑

从道德概括到道德虚无的变化逻辑

一、从道德泛化到道德虚无的异变逻辑(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1](2017)在《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某些社会领域确实存在道德失范的现象,媒体本身担负着批判黑暗现实、激浊扬清的社会重任。但是,在一些新闻事件引起社会关注时,媒体习惯于站在道德制高点,简单地诉诸道德义愤和情绪化批判,道德评价在报道中超越道德的界限,并被无限拔高。正如过去人们信奉"非马即修"、"姓社姓资"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意识形态的泛化一样,某些媒体以非善即恶的道德标准为信条,对一切社会现象只做道德判断,从而导致道德的泛化。这种泛道德倾向不但使新闻事件得不到客观全面的解读,还会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进入笔者的研究视线。本文在梳理"泛道德"概念的基础上,辨析泛道德的特征:超越了道德的范围和界限;在道德范围内,不区分道德的层次。泛道德的问题主要在于:即道德评价和道德批判的越位和扩张。在审视媒体制造的一次次"道德批判"中,发现道德的越线和扩张会导致如下危害:诱导非理性情绪宣泄,滋生伪善和暴力;腐蚀社会信任,引发更大的道德创伤;报道视角狭隘,遮蔽事件深层次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倾向、媒体和受众的推波助澜是泛道德发生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主要从媒体、受众和社会的角度思考媒体报道如何走出泛道德化误区。本文的最终意图是想借助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这一话题,引发大家思考道德在当下中国法治社会应当如何恰当定位。

陈相君[2](2016)在《网络背景下的“道德绑架”现象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原来主要通过传统媒体发挥作用的社会舆论,现在通过网络平台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又使信息的传播变得简单和迅速,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人们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或是书籍报刊的流传了。近年来,一种被叫做“道德绑架”的现象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给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分析道德绑架问题的本质,予以合理的解释,并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在对“道德绑架”现象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其发生的一系列原因,从法治化的建设到网络媒体的作用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公民的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均有渗透,力求对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根据实际情况考察出可行的对策。基于以上原因,将“道德绑架”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在绪论中将社会上关于“道德绑架”现象的思想与观点进行介绍,总结出其中优秀与不足的,提出自己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社会上“道德绑架”的事例进行观察和分析,给出准确的描述并形成经验的总结,同时,指出网络背景下道德绑架的特点及不良影响。本文第三个部分对道德绑架产生的原因进行多个角度的考察与分析,其中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泛道德化的思想渊源与两级对立的道德评价习惯;有现阶段处于发展中与转型时期的社会所导致的法律教育不到位、资源分配不公等原因;还有网络媒体自身发展的不足而导致的媒体角色失误与责任示范等原因;以及公众自身的道德修养欠缺而带来的道德评价的泛化、道德自律的淡化等原因。本文第四个部分提出对这一“道德绑架”现象的解决路径,笔者结合西方的进化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思想,提出应当建设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伦理思想,并提高伦理规范的可实施性,同时要树立起公众良性的利他观念,并呼吁社会资源的分配公正从根本上解决“道德绑架”现象。

孙悦[3](2016)在《新闻报道中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文中指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发展的焦点问题,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之息息相关,环境问题的报道也随之常态化。虽然环境新闻学已形成学科体系,但是环境报道边界模糊,受限制于传统环境伦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呈现出泛道德化、运动化的特征。在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指导下,环境报道长期缺乏议程性的报道,不能深入持久地反映影响环境事件的解决,环境新闻的社会责任属性也不能完全得到体现。跳脱传统环境伦理的限制,不仅仅关心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关注在环境问题背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分配,才是环境问题有效且可实施解决之道。环境正义理念的发展给环境报道指引了新的方向,正义对于环境伦理思想的补充,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公平正义理念的引入,让问题的解决朝着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环境问题的报道理念也历经"田园话语"、"生态话语",逐步走向"环境正义话语"。在环境正义的要求下,新闻报道理性衡平,公正的考虑每一个个体的利益。环境传播的媒介依赖属性,环境报道义不容辞肩负起正义理念的传播。正义与法律在狭义的理解下趋同,而法律表达所具有的理性规范是纠正补足泛道德化与运动化的缺陷的方式。本文从环境正义的三个方面,即城乡正义、群体正义、区域正义展开,进行具体环境报道中法律表达的分析,来研究环境传播中环境正义理念的传播。

梁齐伟[4](2013)在《媒介伦理之媒体泛道德化现象探微》文中提出当前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化现象已近普遍,这与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相违背。主要表现为媒体报道的过分道德焦虑、道德绑架和道德洁癖。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文化中存在的"泛道德"基因和媒体自身的角色错位与伦理失范。

王兴兵[5](2009)在《我国大学生道德评价中的误读》文中研究指明道德一直被人们视为评价他人的一个尺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平发展状况也自然而然地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研究我国大学生道德的相关成果颇多,却仍面临着大学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现实境遇。事实上,人们在评价大学生道德诸多行为时存在严重的误读倾向。对此,我们应该反思所用的评价理念或标准是否符合时代发展,而不应以传统道德规范作基石继续深挖大学生群体的更多不道德行为。若只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批判,不仅有碍其正常的身心发展,也难以真正得以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大学生展开道德教育,本研究定位于我国评价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时存在误读的系统研究,而非探讨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高低的定性评价。研究表明,人们在评价大学生道德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误读倾向:在评价大学生道德的过程中,缺乏时代性的评价标准,使用的道德概念模糊;评价结果以偏概全。然而,造成这些误读有诸多原因:社会对大学生一直寄予了过高的道德期望;高校“道德教育”概念界定泛化,致使道德的外延泛化;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影响;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评价者或研究者个人道德价值倾向的渗入等。当然,道德评价是对道德行为有着巨大的制约功能。这就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道德评价理念作为支撑,以确保评价的科学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首先,转变评价者单一的静态道德评价观念,使之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其次,道德评价标准应注重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再次,评价过程必须体现他评和大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评价方式方法应体现出科学化和可操作性特点。

吕雯[6](2008)在《对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评述》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极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全球化,其影响也越来越接近消极的一端,现今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已经陷入了消极颓废的处境,现代德育也深受其影响。道德虚无的兴起,呼吁现代伦理学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社会价值体系,以期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对其巨大的冲击作出最好的回应。

李季璇[7](2008)在《“厚黑术”的伦理批判》文中研究表明“厚黑术”体现了李宗吾在黑暗社会中的另类反抗,其思想既具“救亡”时代浓重功利主义色彩,也内含了李宗吾独立而偏执的个人主义思想特色。受西方实用理性的影响及其对传统人性论的误读,“厚黑术”被塑造为不择手段、片面趋利的“阴谋”“权术”,消隐了人的真实社会本质和道德性,陷入以个体“目的善”取代“手段正当”或“道德善”的伦理误区。个人主义式的“厚黑术”在普遍意义上是对义务论道德准则的悖逆,更无法满足功利论实现“每一个人的利益”的过高要求,最终指向个人“目的恶”甚或社会整体的“恶”,根本不具备正当性,无一例外地消减了人作为目的及人性的所有尊严,以牺牲人的自由和生活的意义为代价,是人对其自身的否定和本性的敌视。在现代社会转型及其道德失范下的世俗道德困境和市民精神的实利取向中,源于对现实社会结构下利益分配的不满或权衡后对低风险零成本高收益的大胆觊觎,“厚黑术”以“潜规则”等形式重新登场,以物质的力量冲决既有的社会秩序,直接带来并加剧了社会的无序、混乱、失和。寻求走出“厚黑术”阴影的伦理途径,首当直击社会失范下制度的缺隐,充分认识到现代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现代性的内在意蕴对转型社会的道德要求,以“正义”规定制度正当的伦理属性,通过制度的创新整合及其社会赏罚之激励功能,以政府有效合法控制的强力手段和法治提供社会的基本关系框架及行为模式,达成自因性的、正义的基本原则与目标相统一的社会制度正义,是大大提高实施“厚黑术”的风险与成本、有效遏止“厚黑术”的基本良方。同时,塑造在入“俗”往“圣”之间的“守法知耻”、“宽容平等”的德性精神,促使形成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交惠型新型人格,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为基础的多元转型社会本质相吻合,主体将不惧“厚黑术”、不屑于“厚黑术”,在对成本—收益的利弊权衡中倾向于择善而为,懂得“厚黑术”所带来的只能是永无止境的灵魂的煎熬与纷扰,而“厚黑术”将丧失其在主体内心的根基与动因。当德性的人文价值与力量日益被彰显和普遍认同,构筑抵御“厚黑术”诱惑的心理防线,解除“厚黑术”对个体和社会的威胁,实现现代社会转型的道德整合便指日可待。

龙咏熹[8](2008)在《新世纪女性小说论》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女性小说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景观、新走向,系统梳理、全面探讨这些景观和走向的新质,对于女性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女性小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选择了新世纪女性小说研究这一论题。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学、心理学、叙事学理论,从三个方面对新世纪女性小说进行思想内蕴、叙事特征的探究,并对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创作成因和创作局限展开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了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创作现状,研究的基本情况及不足,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新世纪女性小说对底层生存的深沉聚焦。从乡村女性的生存之惑和城市小人物的心灵方舟两方面对底层小说的叙事内容进行解析,并就女性作家独有的温情写作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二章论析了新世纪女性小说对现代都市的深层书写。就时代病症与都市心灵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并重点分析了都市写作中具有挑战性的智性叙事。第三章解读了新世纪女性历史小说中的别样的文革记忆书写和别样的宏大历史叙事,分别就它们的叙事内容和新颖的叙事视角进行了论析。第四章一方面分析了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创作成因,即现实的需求和作家的言说自觉;另一方面对其创作局限进行了反思,创作的局限源于经验的薄弱和想象的填充。结语部分在总结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对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刘丙元[9](2008)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 ——道德教育本真的丧失与回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道德教育的问题,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式解释它,不仅关系到如何以及能否揭示问题的性质,更关系到如何以及能否解决问题或者至少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就任何时期的道德教育而言,均希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名副其实地躬行他们所信奉的一切并信奉他们所躬行的一切”。事实上,也只有使“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名副其实地信奉并躬行被教的道德,才能说明这种道德教育是成功的。因此我们衡量道德教育的成败也只能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即观察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对道德持守何种信念和态度以及如何践履道德。那么,从人们的现实道德表现出发,检讨我们实际提供的道德教育与其道德表现存在的内在关联,对于我们解释和揭示道德教育问题性质及其根源的研究路径选择将不无帮助,对于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必然大有裨益。当代社会道德虚无与道德虚伪的滋生与蔓延表明:道德教育的权威已丧失。而其根源在于道德教育的本真意义可能被歪曲被遮蔽甚或被消解了。对此问题,我们从理论上作为一种假设就是:当代道德教育可能处于自身存在的价值危机之中。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从道德虚无与道德虚伪的表现及其根源的剖析入手,探究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从何而来,如何表现,以及何以兴起,亦即试图揭示道德教育的真实意义是如何被遮蔽的以及以何遮蔽的。从而为道德教育本真的回归谋求应对之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道德虚无的逻辑即是价值对意义的置换。将道德视为价值,无论是逻辑上还是现实中,均会导致歪曲道德的本质的结果。一种歪曲的道德本质理解,也必然诉诸一种歪曲的不真实的道德教育。用价值规定道德,进而用价值道德规定道德教育,其结果也必然是使道德教育虚无化。道德教育失去了真实的根据,教育的真正意义也必遭到贬损。基于价值道德的道德教育回避了教育的道德意义追求,消解了教育持守的道德理想,教育的意义仅局限于“适应”而非超越,即教育仅有工具性价值而失去了本体价值。道德教育自身之存在处于虚无的无根状态。因为虚无化的道德教育否认了道德的客观、自在的意义,也就放逐了教育的自在意义,放弃了教育的自主权;教育无以呈现自己的本体价值存在,也就难以生成真正的道德人。道德教育的虚伪性从本质上讲其实是把道德意义从另一层面上“价值化”了,从而歪曲了道德的本义,使道德生活不是指向人,而是指向外在于人的其他目的。由此,道德和道德教育实质上被“利用”了,即变成了工具和为它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和道德教育愈是被泛化,目的与手段、言与行愈是容易脱节,最终摆脱不了向道德虚无的异变。事实上,虚伪的本质就是一种虚无,虚伪的道德教育所隐含的逻辑本质上必然导致虚无。对道德的错误的哲学本体论定位是道德教育本体价值存在无以为据,失于真实进而丧失教化权威的根本原因。道德教育无以再是其所是,其要么从根本上改变道德的特征而异化为其他形态的教育,要么与道德疏离而成为道德的异己力量。因此当代道德教育由于失于真实而使自身陷入价值危机。这同时也意味着受教育者对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肯定性关系被打破,意味着道德教育作用和权威的下降。道德教育如若重新获得引导主体道德生活、生成真正道德人的真实权威力量,就须回归真实即自身存在的运动方式,将自身建立在真理性之合理性根基之上,也就是在本体论基础上获得自己的真实意义。只有把人作为道德价值的载体,即由人承担道德,道德才成为动态的意义。教育只有根据这一道德哲学设定,才能使道德和教育在意义上相容,在方法论上一致。道德和教育在这里找到一个共同的哲学支点:人为什么而活着,或者人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道德载于人格才能实现其之于生活的意义,而人只有承担道德才能使道德进入生活并在生活中展现其意义。舍于此,则道德与教育在价值上难以共谋,必然分离。以人为道德价值的载体只是道德教育的合理根据之一,或者只是实现道德教育之价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道德及其教育还需要对本质人性进行科学地关照,而这又以对“道德”的哲学本体论定位为前提。追寻道德的本源不能仅仅指向超验领域,或者仅仅指向感性形态。人首先是一种具体的存在,既呈现出感性的形态也有理性与精神的规定;既是一个个的个体又展开为类和社会的结构。故道德的追求以人的存在为其本体论根据。亦即伦理学与本体论是统一的。道德教育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实现道德与人的存在的本体统一。“自觉为人”就是道德教育的最高本质,因为道德教育体现着人作为类存在的自由自觉地本性,同时,它又使人不断获得并发扬自由自觉的本性。因此,道德教育之所以存在,盖在于人性生存。生成人性并呵护人性是道德教育的本体根据所在,是道德教育的真实使命与旨归。道德教育体现着人的自觉意志,也使人产生自觉意志。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道德教育不是为限制人而教育,不是为伦理规范而教育。道德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使人获得“人”的称义。所以,它就是教人自觉为人。自觉为人是道德教育的使命,也是它的最终归属。可以说,道德教育是人的第二天性,它教育人同时也使人产生自我教育。基于道德和道德教育实质性根本问题的自觉把握,要超越中西之分、古今之别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诉求,回答如何选择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路向这一问题,其不二法门只能是从道德教育的本真意义和真实使命出发,只有它才是事情本身,是问题本身,是真理本身。自觉为人的道德教育要求对道德教育的现实的把握和选择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就是,不能诉诸某种绝对理念的假设,或是从形而上的道德观出发推演出某种超验的道德原则等等来进行道德虚无的填空,而是从人的自由自觉地社会实践本质出发,根据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现实,用一种实践理性来进行价值的自觉选择。这就是,以完整人的观念为指导,从整体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出发,基于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推理,以求得对道德教育路向的正当合理性证明。摆脱局限于社会本位抑或个人本位,现代抑或传统,本土抑或西方的非此即彼地争论,寻求一种可能的合题。从完整的人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好公民看成是道德人的一个层次,道德人的一个基本起点,而不是终点。把好人看成是道德人的最高层次,而非道德人的惟一表现形态。也就是说,从理论上,当代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在道德人的概念上应该抛弃好人与好公民孰为第一位的争论,从现实出发,以整体的视角来建构,即以现代好公民为起点,寻求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进而言之,也就是在社会道德境界上建立一种层次感,或者说为社会认可而又为人们可欲求的某种距离感,而非简单地把道德境界划分为高尚与卑劣。因而,以现代公民概念为起点,建构好人与好公民相统一的道德人,也就意味着当代中国道德教育需树立一种清晰的现代中国道德人格形象。生成真正的道德人这一使命最终要落实到学校道德教育身上,学校道德教育回归其自身存在的运动方式从逻辑上讲也必然是真正道德人的生成。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道德与道德教育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与文化子系统,但绝非一个毫无旁涉的孤岛。道德与道德教育作为何种价值存在以及能否转化为人们的现实追求,则与整个社会能否以及从何种意义上推崇道德与道德教育有关。故此,如果我们仅仅依靠学校道德教育真实意义的回归,以实现克服虚无与虚伪、生成道德人的愿望,则势必夸大了学校教育的功能,而落入“学校万能论”的主观臆想。事实上,没有国家、社会因素的配合,学校道德教育也不可能回到真实,因为任何学校教育都不可能独立于一定的国家、社会背景而存在,道德教育的真实意义没有具体的社会现实的实践证明,不可能有真正的权威说服力。因此道德教育回归真实亦需与道德实践有关的各领域的支持与配合。

龙咏熹[10](2006)在《虚无与拯救——论北村的《施洗的河》》文中提出在《施洗的河》中北村用虚构的既往历史来诠释当下,展现了当代人虚无的生命状态以及整个时代的精神危机,并试图为人们指出精神救赎的道路。本文运用西方哲学中虚无主义的理论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了作品中人物的虚无主义特征以及两种精神走向,从时代和人物自身方面寻求人物虚无的缘由,并且对科学和宗教两条拯救之路及其限度进行了解析。

二、从道德泛化到道德虚无的异变逻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道德泛化到道德虚无的异变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泛道德"概念的考察
    2.2 "泛道德"的特征
    2.3 相关传播理论
第3章 媒体泛道德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3.1 媒体泛道德倾向的表现
        3.1.1 越位的道德绑架
        3.1.2 伪善的道德洁癖
        3.1.3 过分的道德焦虑
    3.2 媒体泛道德倾向的危害
        3.2.1 腐蚀社会信任,引发更大的道德创伤
        3.2.2 诱导非理性情绪宣泄,滋生伪善和暴力
        3.2.3 报道视角狭隘,遮蔽事件深层次原因
第4章 媒体报道的泛道德倾向原因探析
    4.1 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
    4.2 媒体自身的弊病
        4.2.1 受众与利益的双重驱动
        4.2.2 媒体角色错位
        4.2.3 "议程设置"功能的滥用
第5章 针对媒体"泛道德"倾向的几点建议
    5.1 新闻行业的自律
        5.1.1 坚守客观、真实、平衡的原则
        5.1.2 追求公共价值
    5.2 提高公民素养与媒体良性互动
        5.2.1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5.2.2 加强公众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5.3 社会的理性督导
        5.3.1 引导舆论对道德多层次论的理性认识
        5.3.2 培育公民的理性精神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网络背景下的“道德绑架”现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背景下的道德绑架现象
    2.1 道德绑架的内涵
        2.1.1 道德绑架的语义分析
        2.1.2 道德绑架的事例
        2.1.3 道德绑架的定义
        2.1.4 道德绑架与道德评价的区别
    2.2 网络背景下的道德绑架
        2.2.1 网络背景下的道德绑架现象
        2.2.2 网络背景下道德绑架的定义
    2.3 网络背景下的道德绑架的特点
        2.3.1 标准过高
        2.3.2 曲解义利
        2.3.3 强调主观
    2.4 网络背景下道德绑架的影响
        2.4.1 模糊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2.4.2 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章 网络背景下道德绑架现象产生的原因
    3.1 传统文化的影响
        3.1.1 以伦理为本位
        3.1.2 对人性本能的抑制
    3.2 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完善
        3.2.1 法律的不普及
        3.2.2 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
    3.3 网络媒体自身的不足
        3.3.1 媒体的角色失误
        3.3.2 媒体的责任失范
    3.4 公众自身道德修养的欠缺
        3.4.1 道德评价的泛化
        3.4.2 道德自律的淡化
第四章 道德绑架现象的解决路径
    4.1 建设适应新时期的伦理思想
    4.2 提高道德规范的可实施性
    4.3 树立良性的利他观念
    4.4 促进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新闻报道中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环境伦理发展需要环境正义
    第一节 环境伦理理论困境需要环境正义的实践性
    第二节 环境伦理制度困境需要环境正义的规范性
第三章 环境报道发展的趋势:环境正义主题
    第一节 环境伦理影响下的环境报道得失
    第二节 环境报道发展的趋势:环境正义主题
    第三节 环境正义理念传播重在媒介途径
第四章 环境报道中环境正义凸显方式:法律表达
    第一节 环境报道中环境正义法律表达的作用
    第二节 环境新闻中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途径
    第三节 环境报道中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限制
    第四节 环境报道中法律表达缺失的弊端
第五章 环境报道中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的重要呈现
    第一节 环境报道中城乡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
    第二节 环境报道中群体正义的法律表达
    第三节 环境报道中区域正义的法律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媒介伦理之媒体泛道德化现象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体及媒体泛道德化
二媒体泛道德化现象表征
    1. 过分的道德焦虑
    2. 越线的道德绑架
    3. 伪善的道德洁癖
三媒体泛道德化现象原因探析
    1. 中国文化中“泛道德化”倾向的影响
    2. 媒体的角色错位
    3. 媒体的伦理失范

(5)我国大学生道德评价中的误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已有研究综述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大学生道德评价中存在误读倾向
    (一) 道德评价标准缺乏时代感
    (二) 评价中使用的道德概念模糊
    (三) 道德评价结果以偏概全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中产生误读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寄予大学生极高的道德期望
    (二) 高校“道德教育”概念界定的泛化
    (三) 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影响
    (四) 评价者个人道德价值倾向的影响
四、大学生道德评价的理性之思
    (一) 转变评价者的道德评价观念
    (二) 构建与时俱进的道德评价标准
    (三) 评价过程需要大学生主体参与
    (四) 道德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可操作性
五、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6)对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7)“厚黑术”的伦理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李宗吾及其《厚黑学》
        1.1.1 李宗吾生平
        1.1.2 李宗吾“厚黑学”思想的两个发展阶段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1 传记
        1.2.2 批判与评价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对本文要研究和批判的“厚黑术”的概念界定
        1.3.2 对本文研究思路及其方法的阐述
第二章 “厚黑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思想根源
    2.1 黑暗社会的另类反抗
        2.1.1 独立与偏执
        2.1.2 顺应与反抗
        2.1.3 融合与遗忘
    2.2 中国传统思想的实用主义误读
        2.2.1 “厚黑学”对先秦人性论的误读
        2.2.2 “厚黑学”与西方实用主义的接轨
第三章 “厚黑术”的伦理误区及其负面影响
    3.1 “目的善”不能证明手段“正当”
        3.1.1 “厚黑术”与几种理论关于手段“正当”内涵的关联
        3.1.2 对“善”与“正当”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界定
    3.2 道德尊严在“厚黑术”泛滥中的消减
        3.2.1 施行“厚黑术”的正当性何在
        3.2.2 道德尊严在“厚黑术”泛滥中的消减
    3.3 “厚黑术”之外,人在不道德的社会中是否别无选择
        3.3.1 “不道德的社会”及其中的“道德的选择”
        3.3.2 李宗吾及马基亚维利本人实际上都未选择不道德
第四章 沉渣泛起: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厚黑术”崇拜
    4.1 现代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
        4.1.1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及其道德失范
        4.1.2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实况分析
        4.1.3 与近代社会转型的道德失范的相异性
    4.2 “厚黑”现象的重演
        4.2.1 “厚黑术”的重新出场
        4.2.2 “厚黑术”现象中的两种失落
    4.3 “厚黑术”崇拜的后果—社会失序与失和
        4.3.1 “厚黑术”之后的社会失序与失和
        4.3.2 社会失序与失和之后
第五章 走出“厚黑术”阴影的伦理对策
    5.1 实现制度的正义,提高实施“厚黑术”的成本与风险
        5.1.1 制度伦理及制度正义对有效遏止“厚黑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1.2 如何可能实现制度的正义来有效遏止“厚黑术”
        5.1.3 实现转型期制度正义及其有效遏止“厚黑术”的目标与原则
        5.1.4 实现转型期制度的正义及其有效遏止“厚黑术”的一般性手段
    5.2 重塑个体的德性,构筑抵御“厚黑”诱惑的心理防线
        5.2.1 重塑个体德性、构筑抵御“厚黑”诱惑的心理防线的必要性
        5.2.2 如何可能重塑个体的德性,构筑抵御“厚黑”诱惑的心理防线
        5.2.3 转型社会所期待的抵御“厚黑术”的德性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新世纪女性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底层生存的沉重聚焦
    第一节 苦难中的浮与沉
    第二节 独特的温情写作
第二章 现代都市的深层书写
    第一节 时代病症与都市心灵
    第二节 富有挑战的智性叙事
第三章 历史境遇的女性表达
    第一节 别样的文革记忆
    第二节 重返宏大历史
第四章 成因探究与局限反思
    第一节 成因探究:现实的召唤与言说的自觉
    第二节 局限:经验的薄弱与想象的填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 ——道德教育本真的丧失与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道德虚无主义的滋生与蔓延:西方近现代道德传统的断裂
        (二) 道德虚无成为时代表征: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
    二、问题的提出
        (一) 无力的教育努力:道德教育权威的丧失
        (二) 当代道德教育无力之根源的探讨路径及其研究进展
        (三) 前提性根据:对无权威道德教育反思的起点
    三、理论假设与研究目的
        (一) 如何从价值存在的角度看待道德教育
        (二) 道德教育与道德意义的内在关联
        (三) 真实意义的遮蔽:当代道德教育问题实质的一种理论假设
    四、本研究的逻辑取径与方法
第一章 道德虚无主义与道德教育的价值危机
    一、何谓道德虚无主义
        (一) 何谓虚无
        (二) 何谓道德虚无主义
    二、道德虚无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根源探析
        (一) 道德虚无主义的哲学根源
        (二) 道德虚无主义的现实根源
        (三) 道德虚无主义的虚无逻辑——现代效用价值对道德意义的置换
    三、道德虚无主义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一) 道德虚无主义的逻辑后果及其现实困境
        (二) 道德虚无主义与道德教育意义的贬损:道德教育的虚无化
第二章 道德虚伪与道德教育的价值危机
    一、道德虚伪:表征及其实质
        (一) 虚伪的道德表现及其实质
        (二) 虚无与虚伪:互为因果的道德病症
    二、虚伪何以产生:道德虚伪的理论与现实根源透析
        (一) 名实分离:道德虚伪的思想根源
        (二) 道德虚伪的社会现实根源
    三、从道德虚伪角度反思道德教育
        (一) 贬抑自我:社会本位的道德教育目标
        (二) 追求至高至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
        (三) 重名轻实:不当的道德教育方式
第三章 道德教育真实意义的澄明
    一、对虚无化道德教育的批判
        (一) 对虚无化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学批判
        (二) 对虚无化道德教育的政治哲学批判
    二、自觉为人:真实道德教育的使命与旨归
        (一) 何谓人性
        (二) 道德与人性守护:人对自身的超越
        (三) 自觉为人:道德教育的使命与旨归
第四章 当代道德教育回归真实之路(一)
    一、道德教育回归真实的理论前提
    二、西方道德教育回归真实路径的考察
        (一) 西方超越虚无与虚伪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尝试
        (二) 对西方已有方案的借鉴与反思
    三、多元社会背景下我国道德教育的抉择
        (一) 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问题事实的自觉把握
        (二) 中国道德教育路向的抉择:一种整体的视角
第五章 当代道德教育回归真实之路(二)
    一、真实道德教育的实践前提
    二、国家行为进入道德教育系统
        (一) 国家行为进入道德教育系统的必然性
        (二) 国家进入道德教育系统的纬度或层面
    三、社会各方进入道德教育系统
        (一) 社会各方进入道德教育系统的必要性
        (二) 社会各方进入道德教育系统的现实路径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 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
        (二) 学校道德教育要由认识论转向实践论
        (三)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区分几个关键范畴
        (四) 教师道德权威及其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10)虚无与拯救——论北村的《施洗的河》(论文提纲范文)

一、拥抱与抗拒:虚无主义者的两种精神走向
二、时代的失序与欲望的失控:人物虚无的缘由
三、科学与宗教, 拯救之路及其限度

四、从道德泛化到道德虚无的异变逻辑(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研究[D]. 王岩.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2]网络背景下的“道德绑架”现象探析[D]. 陈相君.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3]新闻报道中环境正义的法律表达[D]. 孙悦. 南京大学, 2016(07)
  • [4]媒介伦理之媒体泛道德化现象探微[J]. 梁齐伟. 伦理与文明, 2013(00)
  • [5]我国大学生道德评价中的误读[D]. 王兴兵. 西南大学, 2009(10)
  • [6]对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评述[J]. 吕雯. 科技信息, 2008(36)
  • [7]“厚黑术”的伦理批判[D]. 李季璇. 中南大学, 2008(04)
  • [8]新世纪女性小说论[D]. 龙咏熹.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9]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 ——道德教育本真的丧失与回归研究[D]. 刘丙元.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10]虚无与拯救——论北村的《施洗的河》[J]. 龙咏熹. 船山学刊, 2006(04)

标签:;  ;  ;  ;  ;  

从道德概括到道德虚无的变化逻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