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对策论文_徐亮

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对策论文_徐亮

南京全新城市管理维护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对城市的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城市交通的变化,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稳固性,所以了为建成高质量的等级公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行车环境,在路基施工中对质量的要求就更加严格。文章就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路基工程特点

(1)高填与深挖的路基增多。为了减少横向交通干扰,必须在高等级道路设置供横穿道。对平原区则只能以提高路基填土高度来满足设置下穿式通道的要求。因此,在平原区修筑高等级道路,其路基填土高度一般应在4~5 cm以上。填土高度的增加,既增加了填土路堤的工程量,又要求填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施工时含水量和压实度也应尽量均匀一致,以免引起路基发生过大或不均匀的沉降变形。

(2)特殊地质条件的路基增多。由于高等级道路线形的重要性,路线通过不良地质的机会较多。对路基工程而言,则需要考虑换土或改良和加固路基的问题,这就要求采取特殊施工工艺。

(3)路基中的桥涵和通道增多。高等级道路一般采取全封闭的方式,以保车辆的快速通行和安全行驶。由于道路要通过广大农村地区,为方便农村人口生产与生活,需增设较多的小桥和过水的涵洞、灌溉虹吸管,以及人行或农用机械通道。对于这些情况,要求路基施工时对桥涵和通道的台背填土要碾压密实。对于台背填土压实施工较麻烦,施工常被放松和疏忽,日后则发生较显著的下沉,致使路基路面与桥涵、通道衔接不平顺,影响行车。

(4)取土借土矛盾增大。当路线通过山区丘陵区时,由于线形标准的提高,设计时难以考虑好土方的填挖平衡。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到。当路线通过平原区时,由于路基两侧大都为良田,且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为了减小取土占地的矛盾,有时不得不将路基成高架桥的形式。

2 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2 严格施工程序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来开展工作,路基基层的自然土填筑;根据土质添加材料;采用机械压实等施工程序。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公路工程的防护措施,如坡面防护;冲刷防护;支挡防护等方面的工作要与路基同步进行,这样有利于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

3 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3.1 施工测量

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为满足施工期间饮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四是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3.2 路基土方施工

3.2.1 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三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 1:1 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

3.2.2 松铺厚度的控制

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8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3 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3.2.4 掌握压实方法

在公路施工中一般采用冲击压实方法,但冲击压实法也只是适用于浅表深陷性和湿软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每一层冲压前,先压路基边沿地带,这样能减少冲击过程中对路基的侧向挤压。在冲击压实过程中不能留有空白处,这样会影响挤压效果。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cm-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3.2.5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

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的施工。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合理的组织及调备机构,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3.3小桥涵洞及其他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桥台台背、涵洞两侧及涵顶、挡土墙墙背的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由于场地狭窄,又要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因此,填筑压实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积水。如果填筑不良,完工后填土与构造物连接部分出现沉降差,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影响构造物的稳定。

3.3.1 填料

在下列范围内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台背顺路线方向,上部距翼墙尾端不少于台高加2m,下部距基础内缘不少于 2m;拱桥台背不少于台高的3 倍-4 倍;涵洞两侧不少于孔径的 2 倍;挡土墙墙背回填部分。特别注意,不要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

3.3.2 填筑

桥台背后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 50cm-100cm 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100cm 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3.4 公路路基排水

公路排水要针对天然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多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施工策略:公路排水主要分为地下排水和地表排水二个方面,这之中应该特意注意水田灌溉水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再者就是雨水,不能存留在路面上,应及时排出,这样就能减少对路面的侵蚀及对路基强度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排水设计,尽最大的可能不让水贮留在路面上,增强路面的使用性能。

4 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1 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具有相当的严格性,不符合标准的自然土一旦填筑地基,会给公路的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选择符合标准的自然土,对水的含水量也要严格要求。

4.2 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在我国的公路施工中,在路基的压实时一般采用冲击压实法还有一种用机械的冲击来压实的强夯施工方法。不同地段根据土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压实方法,充分保证了路基达到了压实的标准。

4.3 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由于地域气候条件的不同,很多地区如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的修筑,因此施工难度大,应制订出相应的过湿土地基的填筑方法,过湿地区的路基一般采用填砂砾垫层和加铺工格栅的方法来保障地基的稳定性。

5 结束语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既是路面承载体也是道路的主体。因此,质量控制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品质、旅客的舒适和正常的行车交通,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路基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裴永胜.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4.

[2]温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与管理,2005.

[3]杨航丽.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J].太原科技,2005.

论文作者:徐亮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对策论文_徐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