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在“北部湾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

关于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在“北部湾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

关于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在“北部湾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潘 琦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 北部湾文化是指,以北部湾区域为范围,在岭南文化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下,经过海陆通道,岭南文化的本土文化与百越文化融合,进而与汉文化交融,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织,形成了一种集域外文化、滨海文化、族群文化、商贸文化为一体的海陆文化形态,统称之为北部湾文化。通过北部湾文化研究基本摸清了北部湾区域的文化底蕴,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对海上丝路的历史研究,为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理论支撑,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地位和作用提供有力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了广西地域文化的研究,推动了北部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振兴了北部湾地区的经济。

关键词: 北部湾文化;北部湾文化研究;重大意义;建议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全区的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以不同的形式庆祝这两个伟大的节日。改革开放40年是我们国家和我们党发展历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这些人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我们有很多感慨、感悟和感动要表达,有很多成绩和经验可以总结,有很多精采的故事要述说。今天我们桂学研究会邀请社科界、理论界、文化界和北部湾大学联合在这里召开“北部湾文化研讨会”共同研讨北部湾文化,以这种形式纪念庆祝这两个重要的节日,形式别俱,意义重大!

青瓷冷笑着说:“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你!你知不知道,我为你流产差点丢了性命?知不知道我再也无法抬起头来做人?知不知道我受尽了谩骂和侮辱?知不知道母亲像卖东西一样将我卖给别人当媳妇儿?”

回想起来,我们比较早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北部湾文化是在改革开放这40年,特别是近10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广西北部湾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成立了三个地级市,其中北海市就是全国14个开放城市之一。我们开始意识到北部湾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区位优势,作为社科理论文化界便开始关注研究北部湾文化。但当时只是浅层次粗线条地开展了一些研究。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对北部湾地区经济开发的力度加大,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深入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其实也就是落户在北部湾。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北部湾真正是风声水起。广西的理论界、社科界、文化界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自治区的总体部局,加大了对北部湾文化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研究的高潮。

可以说,我们对北部湾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对广西的改革开放和北部湾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社科界、理论界、文化界对广西区域经济文化的研究作出的贡献,是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的伟大成果,是推动广西与东盟各国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重要的理论文化支撑!今天我们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当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和总结、提升开展北部湾文化研究的深远意义。借此机会,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北部湾文化的定义和文化性格

北部湾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现象,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规范的定义。即什么叫北部湾文化?比如说桂学,什么叫桂学?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规范的定义。北部湾文化的定义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北部湾文化是指,以北部湾区域为范围,在岭南文化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下,经过海陆通道,岭南文化的本土文化与百越文化融合,进而与汉文化交融,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织,形成了一种集域外文化、滨海文化、族群文化、商贸文化为一体的海陆文化形态,统称之为北部湾文化。

第三,通过北部湾文化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地位和作用提供有力理论依据。习总书记给广西“三大定位”: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这三个定位,广西的社科界、理论界有不少研究的成果和理论探索,在史实和理论上佐证了习总书记给广西“三大定位”是英明、正确的,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史料依据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后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一轴两翼”的发展决策和北部湾经济贸易区等等一系列举措,无疑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这些重大决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的。

在这样的文化性格培育之下,北部湾人具有独特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是由于长期与域外文化交流,吸收了域外的审美观,在艺术创作上和艺术风格上自成一派,彰显自己独具的风格。北海的水彩画就是吸收西方水彩画一些技法和色彩而创新自成一派的。北部湾画院的绘画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它属于漓江画派中的北部湾画风。

在这样的文化性格培养之下,北部湾人的生活习俗、民风民俗,大众饮食都与广西的其他地方不一样,都受到域外文化的影响。比如茶楼,吃点心,聊天谈事,“饮早茶”。建筑上表现在骑楼、北海、东兴的法式建筑,客家的围屋等等,都反映了北部湾人和北部湾文化的特征。宗教信仰,北部湾人崇拜龙母、妈祖,涠洲岛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也是它的文化特征。北部湾地区有壮、瑶、京等少数民族,特别是京族音乐独弦琴都表现出独特的文化性格。关于北部湾文化性格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梳理出更准确、更贴切的结论来。

二、关于开展北部湾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

后来我们组织力量开展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特别是对汉文化的研究,用大量的史实、史料和汉墓文物证实合浦港是当时海上丝路的始发港,这些研究成果从某种意义上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了很多丰富的史据、史料、理论和文化的支撑。

“信誉比利润更重要。”王强表示,佳禾农资坚持向客户灌输“协力多赢”的经营理念,使产、供、销各方在佳禾农资平台上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拳头,从而形成稳固的营销联合体。他说,佳禾农资始终坚持对上游供货企业代储的商品、货款、价格、结算时间等经营要素严守承诺,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对下游销售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市场、服务等困难尽心竭力、做到“各尽所能、共同发展”。

家庭与学校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双重育人环境的支持,家长与教师合力引导学生的品德与心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我们投入更多的爱心、耐心、恒心,满足每一位学生被关心爱护的需求,以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着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检验德育工作者实践能力的重要标准,关乎着整个民族心理健康的提升与道德品质的完善。

第二,通过北部湾文化研究,特别是对海上丝路的历史研究,为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理论支撑。通过探讨,特别是2004年,我们在合浦召开了全国性的海上丝路始发港的研讨会,北京、广东、福建等地专家到会指导。当时为什么要开这么一个研讨会呢?这是因为沿海的几个港口都称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统一各个港的认识,通过研讨得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论。当时广西合浦港声音比较弱,但我们敢于担当,牵头召开这个研讨会,得到各方支持。我在会上有个发言《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刍议》其中说了这么几个意思:第一,所谓始发港有三层意思:第一次发船的港口、从这个港口开始发船、最早最原始出发船的港口。但是,由于当时的通讯条件有限,目前没有史料证明哪个港口就是始发港,只能说是始发港之一。第二,希望各个港口都不要争,共同捆绑,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第三,用大量的事实列举了合浦港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到会的专家学者都同意我的说法,研讨会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北部湾文化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搞过,但不是系统的,是散装的,不是深层次的,是粗线条。改革开放之后,广西社科界开始对这片海的文化进行比较系统深层次的研究。我记得最早是在北海市举办过小规模的研讨会进行初步探讨。后来在合浦召开了全国性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研究会,这两次会议标志着广西北部湾文化研究新的起点,揭开了真正意义上对北部湾文化向深度、广度研究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研究产生的作用和贡献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四,通过北部湾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广西地域文化的研究。桂学通过十年的探索,把广西的文化分为五个区域研究。北京专家和自治区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桂学把广西分为五个区进行研究是最科学,最贴合实际的。过去我们按照行政区来划分:桂北、桂东、桂西、桂中、桂南,不够科学,因为文化是跨越行政区划的。考虑到古代主要以河水流域水路为交通,我们以广西区域内的河水流域或主干线,把广西文化分为:漓湘文化区、北部湾文化区、西江文化区、左右江文化区、红水河文化区。北部湾文化是桂学区域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而且这些年已着手研究了不少个课题,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通过北部湾文化的研究带动了全区其他区域的研究。

第一,通过北部湾文化研究基本摸清了北部湾区域的文化底蕴,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我们组织了好几次北部湾文化调研,而且形成了调研报告,掌握了大量人文历史资料、史料、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写了专门的报告,而且得了区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基本摸清了北部湾文化的血脉,把握住了北部湾这片土地丰润的文化土壤,掌握了北部湾文化发展的源流。进一步论证了广西的区位优势和北部湾厚重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广西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出版了一批有分量有质量的书籍,创作了一批反映北部湾生活、历史、现状和北部湾人民精神面貌的文艺作品、舞台艺术、美术作品,成立了北部湾画院,树立了北部湾画风。这一系列成果有力推动了北部湾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带动了广西全区的先进文化的快速发展。

北部湾文化性格。文化性格是以历史和地理为载体和基础,不同的人文历史,不同的地理环境,它形成不一样的文化性格。广西的地域性差异比较大,各个区域呈现的文化个性、性格也有独特性。北部湾海陆地理环境,有独有的人文历史和不同族群,它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性格呢?北部湾文化的性格应该是汇通古今、融贯南北、综合各族、土洋结合,显示岭南的本土文化风格。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民族性和适应性。在这样的文化性格下培养出来的北部湾人的性格:强悍精灵,崇文崇商,敢于冒险,追求享受。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特质充分的体现出来。

(3) 元素分析:测试仪器EL Ⅲ型为型元素分析仪,OLYMPUS公司,测试约2 mg样品的N、C、H和P元素含量。

(2)实验内容的开放。即学生在实验室所做的实验内容是随意的。学生除了完成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可以自由做实验。包括:计划规定内容的补充,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内容,仪器设备的使用练习,自己的小发明、小设计以及小家电的维修等。学校设置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等教学内容也可以在开放实验室完成。

三、关于开展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新时代文化发展对北部湾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高度还是深度,都有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要有新的格局。一个事情办得好不好,成败都在格局上。就事论人的是下等格局,就事论事的是中等格局,只有高瞻远瞩,因势利导,有博大胸怀的才是大的格局、成功的格局。桂学研究往后的10年要在格局上下功夫,不要小打小闹。桂学研究既然是广西文化的顶层设计,一定要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基础性的研究由其他单位去搞。因此,我们要会同北部湾大学,在北部湾文化研究上,在顶层设计上搞得比较完整的构想,一定要格局大起点要高。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五,通过北部湾文化的研究,推动了北部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振兴了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当年我们研究北部湾文化,就十分强调文化一定要和旅游联姻,文化研究的成果要变成为旅游发展的助推力。认为没有文化支撑的旅游是没有生机活力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组织力量深入挖掘和研究北部湾文化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汉代文化研究推动汉墓群挖掘与开发,推动汉墓文化的旅游,滨海文化旅游,京族、疍家、客家文化旅游,北海、钦州、防城港开发了很多文化旅游景点。由于有了文化的支撑,北部湾区域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北部湾发展新经济增长点。

建议一:研究内容。一是研究前人过去没有研究的内容,过去研究取得的成果可以汇总起来,编辑出版,不要再去研究了,不要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研究前人未研究完的或者研究得不深不透的,甚至有些偏差的,我们要重新研究,要得出科学的、权威的、经典的结论。三是研究能为“一带一路”服务的课题,特别是一直没有接触到的课题。四是研究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经济战略服务、经济发展决策有参考价值的课题。今后我们重点在这四个方面找课题、写文章、搞调研、写报告。

建议二:研究方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并贯穿于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课题上,在这个前提下,一把纯学习性研究向实用性、现实性的理论研究转移。二把基础性研究向战略性研究转移。基础性的研究可以给其他的科研单位去研究,我们的研究要为经济建设、文化战略的发展服务。三是把个体研究与团队研究相结合。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北部湾文化研究团队。四是专家型的研究要与基层普通成员研究相结合,高手在民间。充分调动各种研究力量,开展北部湾文化研究。

建议三:研究队伍。北部湾文化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桂学和北部湾大学以及北部湾地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整合全区的力量,组成一支高水平、高规格的老中青结合的北部湾文化研究队伍。这支队伍要以高校为力量依托,以北部湾大学为研究中心,要充分发挥年轻专家学者的作用,重视培育新生代研究人才。建议北部湾大学把研究北部湾文化课题,列入研究生培养的方向,桂学研究会可以跟学校联合定向招生,资助一些经费和参加授课。

建议四:研究经费。我经常讲搞文化和理论研究经费筹措要“开发领导层,感动有钱人”。北部湾文化研究经费,桂学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申报专项经费,希望自治区政府、财厅能支持这项重要的文化研究项目。同时可以找北部湾地区的企业家赞助一部分经费。有的研究课题与相关的县市希望能适当资助一点,这样几点凑合起来,研究经费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为了提高解缠精度,采用加权四向最小二乘,以质量图为指导设置四向最小二乘相位数据权重,并根据权重顺序进行解包裹以避免误差传递.在水平和垂直45°处增加两个方向,与传统最小二乘相比,差分方程矩阵带宽变大,填充效果更好,填充速度更快,减少了一半的迭代次数.该方法有效改善解缠时的误差传递和补偿最小二乘的过度平滑作用,能很好地解决因噪声集中导致解缠难度增加的问题.

建议五:研究成果。一是争取在三五年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能向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和北部湾地区各市县党和政府提供一份有分量、有价值、有操作性的北部湾文化发展可行性报告,供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二是出版一套北部湾文化研究成果丛书。一套起码有10本,20本都可以,包括北部湾文史的资料。这一套丛书属桂学文库,是北部湾文化研究的概括和阶段性总结。三是对北部湾地区的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的规划意见。四是对推动北部湾地区与东盟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和深度融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建议。

中图分类号: C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9410(2019)01-0001-04

收稿日期: 2018年12月6日

作者简介: 潘 琦(1944—),仫佬族,广西罗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历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广西文联主席。现任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著有散文集《山泉淙淙》、《琴心集》、《润物集》、《微言集》、《撷英集》、《百感集》、《文缘集》、《情结集》、《绿叶集》、《五彩八桂》,小说集《不凋谢的一品红》,诗歌集《山乡晨曲》,歌词集《心泉集》,理论专著《大潮中的思考》、《红土地上的探索》、《没有硝烟的战场》、《笔耕录》四卷、《艺苑探笔》,并有书法作品集《墨海探笔》等。有《潘琦文集》十八卷。《琴心集》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责任编辑:韦吉锋)

标签:;  ;  ;  ;  ;  

关于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在“北部湾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