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学入学考试“名著”分析_西游记论文

2005年中学入学考试“名著”分析_西游记论文

2005年中考语文“名著题”例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名著论文,语文论文,例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名著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精髓,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让学生拥抱经典,与文学大师对话是语文教学的时代潮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且在附录位置对部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作了重点推荐。因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命题明显加强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2005年中考名著题在题型设置、能力考核上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趋向。现从今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撷取部分典型名著题作简要解析。

一、做读书卡片

例1 (浙江省课改区)《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

示例: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西游记》

主要人物:孙悟空

相关情节:三打白骨精

人物评价: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山东省泰安市)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请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编号:001

喜爱本书的理由:

书名:《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

摘要:(略)

解析 以读书卡片的形式考查名著,给学生的感觉是眼前一亮,如果平时的综合性活动中曾经做过阅读卡片,那么自然就会更亲切。四大名著的任意选择,大大降低了答题的难度,何况还有示例在旁边。这道题也可以理解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考查,对于以后阅读教学要体现开放、面向课外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例1中“所选作品”一栏不计分,“主要人物”“相关情节”“人物评价”每栏各1分,“人物评价”一栏可以就相关情节评价,也可就整部书评价,言之成理即可。例2解答时,所填的书名、作者及喜爱本书的理由相一致,喜爱本书的理由要言之有理。这两题的开放度都较大,答案多元。例1示例:所选作品:《水浒传》;主要人物:鲁智深;相关情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人物评价:鲁智深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充满了侠义精神。例2示例: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喜爱本书的理由:这是一部催人奋进的长篇小说,它生动地叙写了钢铁战士保尔的成长过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写故事情节

例3 (江苏省盐城市)《水浒传》是描写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请写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故事。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例4 (山东省高青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隆中后为刘备献的第一条计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展现诸葛亮杰出谋略的三国故事吗?请将情节名称写在下面。

出隆中后献的第一计:_____________。

其他的谋略故事情节名称: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3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示例:(1)武松景阳冈打虎(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智取生辰纲。例4第一题答案是惟一的,只能填“火烧博望坡”;第二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示例:舌战群儒、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等等。

三、对名著对子

例5 (江苏省镇江市)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5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1)要求字数相等、句式相近;(2)下联中写出“性格,人名、事件”即可。示例:(1)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2)嫉恶如仇,鲁达打死镇关西。

四、写阅读体会

例6 (江苏省南通市)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陕西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6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求:共3分:作品内容,1分;自身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2分。如果没有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不给分。例7中感受重点写读后的体会、感想、启示等。情节示例:(1)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祖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骆驼祥子》)(2)格列佛把敌国的战舰拖入利立浦特国的海港,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了敌人。(《格列佛游记》)感受要有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准确,言之有理。情节需有人物、事件等要素,语言简练、通顺。

五、填名著常识

例8 (江苏省泰州市)《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_____》,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____》。

例9 (山东省临沂市课改实验区)名著知识填空。

(1)《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_________的著名喜剧,剧中人物_________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类试题主要根据提示填写作者、篇名、人物形象等。例8答案:《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猫·狗·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例9答案:①莎士比亚夏洛克 ②水浒(水浒传)鲁智深。

六、仿形象分析

例10 (江苏省泰州市)“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心胸狭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例10似一道仿写题,仿写的对象是《西游记》刻画的具有人的情感的众多神魔精魅。仿句要有情节、形象,以及所具有的人的情感,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七、辨名著人物

例11 (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2 (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他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和非课改区的这两道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相近的。均是对《西游记》中人物两种不同看法的辩论,一题是关于唐僧的,一题是关于猪八戒;一题是写正方辩词,一题是写反方辩词。这道试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课程目标。例11答案不惟一,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例12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示例: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八、拟媒体访谈

例13 (浙江省嘉兴市)《嘉兴日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要。

解析 本题设计假想情境,模拟媒体访谈的形式,围绕“读名著”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这是一种较新的题型,与例11、例12一样,既是名著题,又是一道典型口语交际题。参考示例:(1)哪些名著最适合中学生阅读?(2)中学生没时间阅读名著怎么办?(3)如果请你们为中学生推荐名著,你们会推荐哪些书目?

标签:;  ;  ;  ;  ;  ;  

2005年中学入学考试“名著”分析_西游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