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论文_赵亮

分析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论文_赵亮

临沂市金视点装饰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建筑行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的开展也不断增加。建筑行业发展也对市场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被社会重视和关注。市场经济发展会被若干因素所影响,造成建筑材料价格无法稳定,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且其波动的幅度较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大部分工程造价是建筑材料成本费,所占费用高。因此,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对这种影响进行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引言

针对建筑工程而言,造价管理指的是借助特定的管理手段来全面掌控现阶段的各类建材市场造价,进而将购置建筑材料耗费的总成本控制于相应的限度内。由此可见,企业针对造价控制应当将其融入建筑项目的整个流程中,确保全面施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并且妥善防控由于出现新型材料给整个项目造价增添的影响性。在当前现有的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占据了突显的地位,这是由于其直接关乎建筑企业能够获得的项目建设成效性。企业通过施行造价管理,应当能从源头入手来杜绝新型材料引发的不良市场影响,防控造价频繁波动带来的项目施工干扰性。

1建筑材料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1剥夺承包人建材采购权

一般情况下,发包人都会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让其处于一种优势状态之下,特别是将一些本来属于承包人采购的建筑材料,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或者手段,将这种控制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发包人可以自己对这些建筑材料进行采购,与供应商之间签订相对应的采购合同,甚至连一些地材也会被发包人以质量控制作为原由进行制定安排。

1.2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缺乏意识

发包人在针对一些建筑材料进行采购的时候,在针对厂家进行提前的审核时,无论是在生产规模或者是在质量要求等各个因素条件上,都无法保证提出明确的要求。除此之外,发包人在针对建筑材料进行采购时,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同时也无法与建筑工程项目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样采购过来的材料与实际工程相互之间很容易出现偏差,采购数量不合适等,这些都是在现阶段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缺乏规范化的建筑材料价格调整方法

在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建筑材料的价格调整范围或者是方法进行规定。而在结算的时候,也会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楚,导致一系列施工无法按照合同当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这样不仅会直接导致建筑材料的价格差距非常大,而且还会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条件的影响,导致很多承包人利用一些不合理的替换材料对其进行替换。比如利用钢筋替换等。

2建筑材料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完善管理材料价格的体制

为了更好地应对材料价格波动,建筑企业建立和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市场材料价格波动的信息,并有专门人员来负责。在管理材料价格信息时,要拓展信息来源,对建筑材料市场进行综合考察,实施全面问价,有效整理和加工建筑材料的有关信息,从而对各种建筑材料未来的市场行情有一定了解,对价格走势做出正确推测,从而为采购各种建筑材料提供数据支持,更加科学地采购建筑材料,从而有效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建筑企业依据不同的材料比例,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建筑工程中数量大、价值高的材料,要采取招标方式采购,保证招标的公正与公平,从而保障建筑材料价位合理,数量充足,质量也有保证。而针对所需数量较少,并且价格不高的材料,可以在采取比价采购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较多供应商中选出至少两个较好的供应商,对这些供应商进行询价、评审等综合评价活动,最后选择价格较低,质量达标的供应商采购所需建筑材料。

2.2将套期的保值工作做好

建筑材料价格上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因此能不能以预期价格将产品出售,能不能以预期价格购买建筑材料,建筑企业和建筑材料供应商最为关心的内容,对供需双方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防止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是建筑企业和建筑材料供应商共同考虑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套期保值的措施。套期保值是企业有效防范价格波动风险的保守交易方式,其防范风险的措施主要是建筑企业在齐活市场与现代市场中同时做数量相等,但相反方向的一笔交易,利用价格波动对冲来防范风险。期货市场是企业有效防范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途径,能尽可能分散与转移企业因价格波动而遭遇的风险。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防止因为材料价格提升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而通过期货市场实施套期保值,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2.3明确合同条款

建筑工程的项目十分庞大,这就导致了其施工复杂性的特点,同时也是工程合同长效性的主要原因。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由于建材价格涨幅引起的各种法律纠纷,应该明确工程合同的各项条款。因此,在工程合同制定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实际的建筑工程情况,以此为依据对工程的规模和建筑形式进行具体的规范调整。总结以往的建筑工程经验可以看出,固定价值的合同一般适用于一些工期长、工程规模大的建筑工程中。而针对存在条件变更问题的一些建筑工程,合同双方应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明确双方的问题责任承担情况。例如,如果合同中有条款指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由于建材价格上涨使得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情况,不在承包商的责任范围之内,则业主应该全部承担这项费用。

2.4建立建材价格的控制制度

建材又分为主要建材和次要建材,主要建材占据了较大的价格比重,因此,建筑企业可以参照建材的实际花费比重来进行不同采购计划的制定。针对需求量大、价格昂贵的主要建材而言,可以通过工程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工程招标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建材价格的合理性,同时为建材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证。而对于次要建材而言,其需求量往往较小、价格适中或者低廉,因此可以到厂家直接进行采购,需要保证所采购建材的质量,通过对不同厂家产品的对比以及全面审查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进行采购。

由于钢材、水泥等部分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山东省个别地区建设成本已超过控制标准,给山东省各地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压力。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有序推进,需要妥善应对建材价格的市场变化,合理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组建建筑材料集中采购办公室或采购中心,开展详细的市场调查,并综合考虑建材用量、运输距离以及成本等因素,通过竞价比选择产品质量好、供应价格低的材料生产企业和供应企业。

针对项目投资有必要兼顾多层次的投资要点,在考虑材料价格以及其他要素前提下再去运用科学性的举措来拟定项目投资方案。从当前现状来看,建筑企业就是要全面关注新型建材给整个投资流程带来的影响性,然后紧密结合建材造价特征来优化项目投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有效落实,无论是对工程质量控制,或者是对工程造价而言,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无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都要对建筑材料选用和价格进行有效确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把控。

参考文献:

[1]张海琳.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12):57~61.

[2]许惠新.建筑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及风险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6(07):129~130.

论文作者:赵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论文_赵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