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新闻--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_宏观调控论文

观点新闻--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_宏观调控论文

观点新闻——人民银行最新发布数据显示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银行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成效论文,观点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银行昨天发布的5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宏观调控成效已经显现,5月份货币供应量和各项贷款的增速减缓,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比4月份减少863亿元。

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减缓

货币供应量历来被视为金融调控的重要指标,在经历了连续高速增长后,5月份货币供应量增幅终于放缓。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3.4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比上月末低1.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比上月末低1.4个百分点。

同样令人感到欣慰的是,5月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也改变了持续高位运行的局面,增长偏快的态势明显减缓。5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18.25万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上月末低1.4个百分点。

在各项贷款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06万亿元,增长18.6%,增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月环比折年增长率为11%,比上月低7.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长32.7%,增速依然较快。

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132亿元,同比少增1404亿元。其中,本月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290亿元,同比少增1253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850亿元,同比少增54亿元。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为1441亿美元,增长26.6%,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

观察今年前5个月的金融运行曲线可以发现,我国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呈现递减的趋势。

比较4月和5月金融运行数据,4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水平较高、贷款增长速度在高位趋稳、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而5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减缓、贷款增长偏快的态势明显减缓,金融宏观调控效果显现。追溯今年1季度的数据,一季度贷款增幅偏快,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已占全年预期目标2.6万亿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

今年1-5月金融运行数据的变化显示,央行一系列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效果正在逐渐显现,这与央行的预测是一致的。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曾预测,到2004年3季度,央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效果会初步显现。

重点改善贷款结构

有关专家也特别提示,要密切关注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发放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以免银行系统形成更多的不良贷款。

央行公布的数据还显示,5月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少增,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其中,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3.7万亿元,增长17.9%,增幅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2.5万亿元,增长19.1%,增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2688亿元,同比少增加164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加435亿元,同比少增加72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少增;企业存款增加1245亿元,同比少增加493亿元。

居民储蓄存款增幅的减少,表明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有些担忧,增加了即期消费;而企业存款的减少,很明显与银行贷款的减少相关。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未来几个月贷款还会继续降低,他们建议目前金融机构应更多地在改善贷款结构上多做文章,而不能对所有贷款需求都“一刀切”。

标签:;  ;  ;  ;  ;  ;  ;  

观点新闻--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