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环境与特区未来发展_国内宏观论文

国际贸易环境与特区未来发展_国内宏观论文

国际贸易环境与特区未来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发展论文,特区论文,国际贸易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路先锋,也是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今天,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由局部开放扩展为全方位开放,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乌拉圭回合后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从今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它将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负责贯彻乌拉圭回合各项协议,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一揽子协议,全部减税商品的贸易额高达1.2万亿美元,减税幅度约38%。发达国家工业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将降至4%左右。这对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大工业品出口十分有利。长期游离于GATT之外的纺织品和农产品贸易将回到多边贸易体制中来。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服务贸易已被纳入了多边体制管辖。此外还建立了新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对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的多边贸易体制得到了法律上和组织上的进一步加强。用GATT的最后一任总干事萨瑟兰先生的话来说,乌拉圭回合的成果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投资、更多的贸易、更多的就业和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

与此同时,经济贸易的区域集团化正在继续发展。去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议发表《茂物宣言》,确立了分阶段实现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东亚地区被认为是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经济的互补和互为依存在加强,区域内贸易在扩大,多个次区域的合作也在酝酿或运作。

经过了80年代以来的低潮之后,世界经济已开始复苏。一些专家估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有可能出现一个投资持续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周期。新的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环保技术等等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将极大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贸易方式以及生存方式,将拓展出许多新的巨大市场,特别是服务贸易市场。

国际经济贸易竞争也将更加激烈。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体制、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周边一些国家也都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今后世界经济争夺的制高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保护主义虽然受到抑制,但是还会以新的形式抬头。

总之,21世纪经济贸易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考虑我国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国际经济贸易竞争的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需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1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由半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市场化,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经由世界排名第30多位上升到第11位。虽然进出口迅速增长,但总的看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阶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年来的出口扩张主要依赖低廉价格的优势,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投诉越来越多;

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虽然已经占82%,但其中大量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的制成品;外商投资大项目有一些,但主要偏重于中小型、劳动密集的加工工业项目;

服务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发展速度慢于商品贸易。

过去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比较小,不被人看重。现在我国正在逐步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大了,但树大招风,更加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目标。我们正在争取早日“复关”和成为新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但是遇到一些主要缔约方的干扰。很明显,他们已经把中国看成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不管“复关”能否如愿以偿,我国都将面临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巨大压力。

根据国际贸易环境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今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投向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中西部地区;

2.保持进出口贸易的适度增长和大体平衡;

3.继续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增加精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出口所占的比重;

4.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

5.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国际贸易基本规范的贸易体制;

6.逐步开放服务贸易,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开放度和竞争力。

与15年前比,我国对外开放已经由沿海少数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和广大内地,由一般的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延伸到生产、贸易、金融、房地产、咨询和服务等广泛的领域。外商在进入中国投资和贸易时,不再仅仅看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而是更看重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长期投资获利的前景。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商投资时,在重视数量和规模扩大同时,更应重视档次的提升,获取比较利益,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对经济特区今后的发展和所起的作用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进一步开放形势下特区如何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80年代以来,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实行一系列特殊政策,造就了迅速崛起的中国经济特区。一直到最近几年,特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基本建设、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特区为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和全面开放格局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形势下,特区面临的基本挑战是:

国家对特区的政策优惠逐步减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升高;全方位开放把资金吸引向其他沿海地区和内地;来自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自身的一些薄弱环节,如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和软环境建设等滞后,难以适应进一步发展和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

特区目前的主要优势有:

作为区域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十几年来吸引和集中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经济运作更为市场化和符合国际规则;与国际市场,尤其是港、澳台和东南亚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信息灵通,贸易渠道比较多。

国际经验表明,依靠加工贸易起家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在一定阶段上都会遇到原有优势发生变化问题,需要寻找和创造新的优势。其产业发展必须适时升级转轨。一般是由附加价值低的加工贸易转向附加价值高的加工贸易,由简单的加工出口转向生产和贸易、金融、运输、房地产、旅游等产业综合发展,并与周边地区的发展相互补充,相互推动。

我国对外开放扩展到广大的沿海和内地以后,他们的发展需要有靠近国际市场,具有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贸易环境的区域经济贸易中心来带动。大的外国投资商在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内地市场时,亦需要有交通通讯和金融等服务便利、经济运作更符合国际惯例的地方作为立脚点,需要大量的投资咨询、技术、法律和商业服务。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项目、龙头项目,需要放在人才比较集中,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这些都为经济特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根据以上分析,在进一步开放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特区可以而且应当在以下方面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1.改善投资环境,吸引高技术含量的外资进入,发展高附加值出口产业。同时将优势递减的一般加工项目转移到内地。

2.利用特区地理、信息和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业的大部分行业(如银行、保险、商业、旅游、交通和通讯等)耗能低,投入产出率高,有带动全局的作用。无论国际、国内服务市场都有着巨大潜力。特区应把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

3.以利益为纽带,建立技、工、贸结合,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体系及规律,包括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等等。

5.建设面向21世纪的基础设施。

6.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来服务和创业。

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继续对经济特区的建设给予重视和必要的支持,巩固、加强它们作为地区或区域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推动改革和开放由沿海向内地不断前进。

标签:;  ;  ;  ;  

国际贸易环境与特区未来发展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