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宇辉
大兴安岭勘察设计院
摘要:智能化建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更智能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出现,提高智能化建筑设计也成为建筑行业新的关注重点,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结构、系统、应用及管理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势,对提高物业服务和管理水平具有促进的作用,而且也给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本文对智能化建筑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设计;智能建筑
随着建筑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将建筑与科技科学的结合在一起,使建筑变得智能,也使智能化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例如在建筑中安装电视监控,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指数;又如在建筑入口安装智能锁,有效的保证了出入人员与建筑的关联性。智能化的建筑设计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智能化建筑
(一)智能化建筑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是将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等智能化技术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使建筑具备一定的智能型,例如通过自动监控对信息和环境进行监控、管理和优化。用户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享受这种智能的服务和管理带来的高效、安全、舒适的居住或者办公环境。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理念
智能化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基于现代化技术与建筑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环境,有效的保障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用户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来维持这种服务和管理带来的优越环境。在进行智能化的建筑设计时,对用户、设计和施工和物业四方的影响都非常大,需要对这四方进行协调,保证智能化建筑设计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首先使需要用户对建筑智能化的认可,只有用户认可了对建筑进行智能化设计,才能够进行设计工作,也能够保证后续服务和管理费用的正常缴纳;其次是设计和施工单位,也要认可这种智能化的理念,才能在设计和施工中对智能部分的设计和施工起到足够的重视,保证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最后是物业,物业要对智能化建筑拥有足够的认可和认知,能够保证智能化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起到监控、管理和优化的作用。
二、智能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实施会影响许多方面。其中对环境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建筑物本身的建筑形式,另外还会影响智能化实施的布线走向。
(一)对环境及标准的影响
智能化建筑设计对建筑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智能化建筑设计需要符合国内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水平和建设能力,还有综合考虑建筑物本身的需求,要达到的智能化标准。另外智能化建筑设计需要建筑物达到一定的规模,从实际应用中,只有建筑规模达到两万平方米及其以上,智能化建筑设计才显得更实用,也更经济。另外根据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宗旨就更好地为生活和办公创造出舒适的环境,所以在智能化建筑中的温度、空气、光照、安全以及舒适性都必须得到更好地保证。室内环境,空间以及科技应用等都需要尽可能展示出智能建筑设计的理念,这些对于建筑设计的标准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都需要经验丰富的智能化建筑设计团队进行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建筑形式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智能化的设计,对建筑的形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智能化设计时,要对管线的排布和设置进行考虑,建筑中还有其他例如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要尽量将水和电的管道分开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给排水管道发生问题时造成电路的短路问题发生。也要将公共用电与住户用电分开安装,这样在进行线路维修时,能够保证公共电路的独立性,不会对用户的用电造成影响。所以加入智能化的设计,就会对结构和形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在建筑中加入智能化设计,就需要重点分析建筑内部线路走向的设计要点,在保证线路的安全性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线路的设计足够合理和方便。因为需要在建筑内安装智能的监控设备,实现声音与影像的同步,每个楼层和角落都需要进行安装监控设备,所以线路的走向安装不能与传统建筑的设计方法相同,传统的线路设计方法不能够完全满足建筑智能化的要求。而且线路走向的设计合理,也方便后期维修工作的展开。所以智能化的建筑设计对线路的走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智能化建筑设计的重点部分
智能化建筑设计本身是多个系统共同参与协调的设计,所以在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明确建筑设计的特点,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特点,掌握其性质,做好智能化建筑设计的重点部分。
(一)墙面、屋面设计
智能化建筑中由于功能角度,且分区比较明显,所以往往在布置管线时会考虑架空、预制线槽以及埋地等处理。这些方式都具有良好的施工特点,例如架空施工更加有利于接线,地面则可以区分强弱电。屋面预制线槽可以根据施工情况,适当控制范围,以防止出现高差。当建筑的层高受到影响,为了减少线路的分支线路尽量采用扁平布线系统。在墙面布置线路的过程中除了隔断外,需要做好预留和墙内传感器的设置。
(二)屋顶、节能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屋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屋顶的功能与作用,作为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在打造美观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体现“智能化”的特点,要考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力量进一步打造智能化建筑。另外还有做好智能化建筑的防水、抗震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控制。智能化建筑需要在节能方面做好设计,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技术革新上要考虑节能,进一步体现“智能化”建筑设计,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四、智能化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让设计更加合理、高效,同时能避免在智能化建筑设计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需要在设计中注意两个问题。
(一)做好设计个部门的协调工作
任何建筑设计都要做好设计的协调工作,智能化建筑设计更是如此,但是因为智能化建筑设计与普通建筑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别,本身设计比较复杂,涉及人员众多,所以协调工作显得更加必要,尤其是在智能化设计中要体现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特点,就需要做好设计评审和沟通才能保证智能化建筑设计的质量。在协调工作中需要明确客户需要的智能化建筑的类型,然后根据需求做出需求书规划报告,明确总目标和指标,以及客户需要的智能系统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另外还有核算出使用成本和建筑成本。设计时内部需要做好沟通,防止在制定需求书规划报告时出现漏写或者表意不清的情况。
(二)做好智能化设计的专项评审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图纸需要做好专家评审,保证设计图纸不出现纰漏,要对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施工图纸进行有效监督,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设计系统,让智能化建筑的施工更加容易,耗材更少,建筑更节能。
五、结语
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建筑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对建筑设计中加入智能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对建筑出入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也能够提高用户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且使用智能化的设计在建筑中,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智能化的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徐靖. 浅谈智能化建筑设计[J]. 消防界, 2016(6):121-121.
[2]温树彬. 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和智能化系统[J]. 建材与装饰, 2017(15).
[3]李欣. 浅谈建筑智能化设计[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6, 14(3).
论文作者:马宇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线路论文; 环境论文; 智能论文; 用户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