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论文_朱桃红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论文_朱桃红

朱桃红

(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201700)

【摘要】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 25 例重型损伤患者的护理 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 例患者抢救成功治愈, 10例目前昏迷存活仍住院治疗, 2 例死亡。结论:护理人员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有 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有效地吸痰、翻身拍背、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08-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experience of tracheotom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5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Ma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3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cured, 10 cases were still hospitalized, 2 cases died. Conclusion: nursing staff carefully, strict working attitude, effective airway wet, timely effective sputum aspiration, turn over pat on the back, oral car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is the key of nursing work.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多伴有昏迷、舌后坠、咳嗽及吞咽 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不易排除而堵塞呼吸道,导 致窒息或缺氧;气管切开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它能够支持呼吸,改 善通气和氧气,帮助患者减轻呼吸道阻塞,是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和 抢救的基本保障。因此,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是临床护士必须熟练掌 握的一项技能,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5月共收治例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现将有关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5 例,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 49-82 岁,均使用一次性气切套装。死亡2 例。

2 护理措施与体会

2.1 环境要求 由于气管切开后,气管处于长期开放易造成感染,气管失去湿化 和过滤功能,且气管和肺部水份容易蒸发,致使气管黏膜干燥,气管 分泌物结痂,堵塞呼吸道,影响呼吸。因此,将此类患者安置在病人 数少的病室内(有条件的安置单人房间),病室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新 鲜,室温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有条件的设置空气 湿化器。每日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 两次,每次为30分钟,同时减少家属探视。

2.2 体位

根据病情,抬高床头15°-30,避免颈部屈曲,有利于静脉回流, 有利于改善通气,增加组织供氧

2.3 气道湿化

主要方法有:①超声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10ml +特布他林 4ml+普米克2毫克,配置成雾化液,经气管套管口给予雾化吸入,以稀 释痰液,使痰易于咳出或吸出,同时可气道抗菌消炎作用。雾化吸入 每8小时1次,每次15-20分钟。②气管内滴药。湿化液常用生理盐水 20ml+庆大霉素4 U+地塞米松5mg,间隙气管内滴入,滴药时取下注 射器针头,严格掌握滴数,吸气时滴入,呼气时停止,每次2-5ml,以不 引起患者咳嗽为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气管切口护理

每日做好切口护理,保持切口局部皮肤和敷料清洁干燥。根据 分泌物的多少和敷料的清洁程度决定换药的次数,切口周围用2%复 合碘棉球消毒,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换药时应注意固定气管套管防止 脱落,并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皮下气肿等现象。

2.5 气管套管护理

2.5.1 外套管管理

妥善固定外套管,套管固定的系带松紧度以1指为宜,系带如被 痰液或渗液污染应及时更换。

2.5.2 内套管管理

一般情况下,内套管1周更换一次,如内套管突出或被分泌物、痰 液、血迹堵塞,应及时更换。如气切口不予氧气面罩吸氧,套管外壳 应用双层纱布覆盖,并保持湿润无菌。 2.6 气囊护理 气囊应适量充气,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以防呼吸道分泌物滑入 气道造成气道深部的感染。

2.7 吸痰护理

2.7.1 正确有效及时吸痰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关键 首先是正确评估适时吸痰。当在病床边听到患者喉部有痰鸣 音,患者咳嗽、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用听诊器在气管两侧及肺 部听诊有痰鸣音时[1],予以吸痰。吸痰前,先抬高床头30°,调试好吸 引器的负压,用灭菌注射用水试吸。成人压力控制在0.02-0.04兆帕, 儿童控制在0.02兆帕以下。吸痰前后于高流量吸氧3-5分钟,吸痰管 直径不超过内套管直径的二分之一。插入时无负压状态,深度10-12 公分,左右旋转,边退边吸,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3 次,每次吸痰均应更换吸痰管。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 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停止吸痰,报告医生 处理。吸痰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若口鼻腔和气道内同时 吸痰应先气管内吸痰再口腔内最后鼻腔内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敏 捷,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2.7.2 对于咳嗽无力或痰液粘稠者于气道湿化,可予滴入湿化 液后协助,翻身叩背,扣拍自下而上,从边缘到中央,手掌勺状以增加 共振力量,使附着于肺部周围气管、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有利 于痰液的咳出。[2]

2.8 口腔护理

2.8.1 加强口腔护理,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鼻饲流质、半流质等, 如果进食呛咳或食物从套管内流出,应停止进食并查明原因。

2.8.2 口腔护理每日2-3次,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减少肺部感染 发生

2.9 加强全身营养,增强抵抗力 创伤后,患者处于高代谢及负氮平衡状态,应给予高蛋白、高热 量、高维生素饮食。目前,我们于瑞代、能全力鼻饲。

2.10 拔气管套管前后护理

患者肺部CT显示无肺部感染,呼吸平稳,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呼 吸道分泌物减少,低氧纠正,可先试行堵内套管,观察48小时后患者无 呼吸困难,无缺氧,心率血压平稳,能自行咳痰,可以拔管。[3]拔管前,用 2%复合碘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拔管后,用无菌纱布严密固定并嘱 家属咳嗽时用手压住患者伤口,每日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2.11 心理护理

对于昏迷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家属沟通,使家属能配合各项 护理操作。对神志清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关心体贴病人, 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口型、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进行有效得沟 通,使患者配合治疗。鼓励患者使患者学会放松,减少紧张恐惧心理, 培养安全感和信任感。另外,气管拔管后,应鼓励多说话,促进声音恢 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体会

气管切开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抢救措施,其护理要点的关键是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损伤和防止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必须 有丰富的专科知识和经验,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有效得做好气管切开护理的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异常 情况,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力。

参考文献

[1] 杨芳,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下半月刊.

[2] 李素萍,王静,经鼻气管插管痰痂阻塞原因分析及旋转冲洗吸痰法的应用,中华 护理杂志,2001, 36( 2) :156.

[3] 张莉,孙澄宁,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体会( 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14(25):201.

论文作者:朱桃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论文_朱桃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