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论文_郑芬红

浅谈当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论文_郑芬红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对于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也日益提升,从解放初期至今,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虽然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很大,也解决了很多公共卫生问题,但我们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健全我们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和制度,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畅通疫情报告的渠道,做到阻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控制

Discussion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urrent Infectious Diseases

Abstract: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the number one threat to human health.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leve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has also been increasi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liberation,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Althoughour country has invested a lot in public health and solved many public health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are also constantly encountering new problems.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refore, improve our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mooth the channels of epidemic report, to block the way of transmission, effectively control infectious diseases, resolutely prevent the spread and spread of epidemic diseases.

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control

前言: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类疾病。虽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许多对人类具有严重威胁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仍然有一些新的传染病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及策略。本文通过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传染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1.传染病的基本发病特点与预防措施

1.1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交际更加频繁,人员流动量增大,这样一来传染病的发现难度和控制难度就更大。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这里的病原体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按照病原体分类也是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的方法之一。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特征就是传染性,传染病的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将会通过各种渠道导致人们感染,这种传染性的强弱一般与被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和免疫状态有关。在传染病人康复后,往往会对其之前感染的病原体产生免疫能力,而根据其所获传染病的不同,这种免疫状态也不一致,比如有的人在传染病康复一段时期后又会感染同一种传染病,而有的人只经过一次感染并痊愈,今后都对某种传染病有免疫作用。传染病的流行性指的是在某一地区的某一时间段内,某种传染病发病率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其中大流行指的是在短时期迅速传播的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超过流行的强度;而暴发就是在更短的时期内,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大流行。另外传染病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某些特别的病原体会在特定的季节滋生蔓延。

1.2传染病的标准

目前传染病预防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基层医生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普遍缺乏,对传染病的早期流行不够重视;疫情报告不及时,没有完善的预防机制,对于传染病预防的投资少等。由此可见,了解当前传染病预防的现状,寻找预防和控制的最佳策略,将有助于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工作,我们应该对传染病有所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染病的标准。传染病标准是对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处理、预防控制、人群监测和实验室安全等相关要求做出的技术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有效地实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了现行的传染病标准47项。其中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12项。这些标准囊括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个环节。在传染病标准中,传染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因此对于病人的诊断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关键环节之一。而目前的传染病标准体系以诊断标准为主。

1.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想要达到对传染病进行预防的效果,应该从两方面来着手进行,一方面是完善预防机制和保障体系,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建立长效的防控机制和相应的防控保障制度是应对突发疫情的基础。然而现实工作传染病疫情的各项防控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在面对突发疫情时,既没有专项经费储备,又没有疫情储备药品。因此,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改变面对传染病疫情的尴尬,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就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在人数偏多,人才匮乏的情况。这种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从事医疗管理的部门职能不分个别人追求有偿服务开设临床门诊;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等多个方面。从这两方面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在传染病发生之后再加以适宜的控制策略,相信大多数传染病问题都会成功解决。

2.传染病发生之后应该进行的控制措施

2.1及时对传染病进行了解并得出传染病报告

传染病报告也叫疫情报告,它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一项法定制度。因此,全面、迅速、准确地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一种重要的监测措施也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所有执行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都是责任疫情报告人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责任疫情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如果发现有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的病人和疑似病例时,或者发现其他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城镇要在2小时内,农村要在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于其他的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病例和伤寒副伤寒、疟疾、痢疾、乙型肝炎、梅毒、淋病和白喉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在6小时内、农村在12小时以内通过传染病的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于丙类以及其他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当发现有重大传染病的疫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要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地方的卫生行政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给卫生部,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应立即报告国务院。

2.2提高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而应该依靠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应该放在防控工作的首位,只有从根本上切断传染病的根源才能够对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科学的预防知识,那么传染病也就失去了蔓延的机会,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防控重心放在指导人们科学防治上来,从根本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在传染病的控制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控制传染源。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对于患者的有效管理是传染病控制工作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首先应该做到旱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而隔离患者是控制传染病散播的有效措施。对接触者的管理是指对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感染可能的人群,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采取观察和隔离的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散发。这里的观察是指医学观察,即对传染病接触者定期进行访视、问诊和测量体温,不同于隔离的是接触者可照常参加工作和日常活动。

2.3建立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控制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医疗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特别贫困的地区,医疗基础建设还处在建国时期的水平,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还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设施,传染病在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就很容易流行。要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改善医院的治疗环境,完善医院的医疗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最大限度的避免病原体在医院中传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以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首先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以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当医疗机构发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5例以上医院内感染暴发;由医院内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要在l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另外,医务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根据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

3.结语

传染病的预防应该采取以切断其主要的传播环节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经研究表明传染病传播与流行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者。若是能切断其中的某一环节,即能有效防止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不尽相同,在预防中要充分的利用,除主要预防环节外对其他方面也应采取相对应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我们首先必须对传染病的特点充分了解,并结合每种传染病不同的发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文映,庞倩雄.浅谈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8):3749-3750.

[2]张秋艳.浅谈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农村卫生,2014(15):79-80.

[3]邹培明.浅谈当前传染病疾病控制的难点及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51-52.

论文作者:郑芬红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浅谈当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论文_郑芬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