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湖北武汉 430077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在医学临床上的价值。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该院二百名产前检查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孕妇应用一般的检查方法,而观察组在一般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查项目,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以及围产期感染引起产儿畸形的病原体、梅毒等。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发生高危妊娠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常规检查措施以及增添的免疫检查项目的检查方法的好处和缺陷。结果:观察组的孕妇乙型肝炎阳性率为8%,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宫内感染以及围产期感染引起产儿畸形的病原体阳性率为1%。在进行对症干预之后,高危妊娠的几率为2%,对照组的高危妊娠的几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通过在产前检查增加免疫检验项目,可以有效、及时地为医学的干预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提升孕妇的生产质量,值得医学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产前检查;免疫检查项目;TORCH; 高危妊娠
在医疗技术的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我国医疗知识也在进一步扩充和完善。近几年来,产前检查在医学临床上已经逐渐普及,然而,因为一些陈旧保守的观念,一些产妇和家庭对产前检查不具有足够的信任。产前检查,即产妇在临产之前,使用一些方法,比如B超等,对孕妇和胎儿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查和观测,以此来判断产妇是否是高危妊娠,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及时发现产妇在待产期的并发症等等。通过检测到的不良情况之后,能够使用有效地手段对产妇和胎儿进行相关治疗,有利于保障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尽管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已经有所加强,逐渐接受了产前检查,然而,只是针对于常规检查,对免疫检查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致使一些胎儿在出生之后,其免疫力和抵抗力不如进行产前检查的胎儿强,而这些胎儿还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疾病。由于产妇在分娩之前没有进行全面的免疫检查,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如果在产妇分娩之前加入免疫检查项目,那么,可以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提升产妇的生育质量。本文对产前检查的免疫项目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4月收容诊治的两百名妊娠期的孕妇,在本院进行产科分娩。排除具有输血史的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百名妊娠期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有一百名产妇,包括八十八名初产妇和十二名经产妇,产妇的年龄区间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二十八点四岁,孕周区间为十八周到四十周之间,孕周的平均值为三十五点四周,这一百名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对照组有一百名产妇,包括八十六名初产妇以及十四名经产妇,产妇的年龄区间为十九岁到三十八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二十七点九岁,孕周区间为十六周到三十八周之间,孕周的平均值为三十四点五周,这一百名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 产前检查措施
(1)对照组的孕妇均接受常规的检查措施,不做特殊处理。(2)观察组的孕妇在一般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查项目:孕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约五毫升,注入试管,以每分钟三千转的速度进行离心十五分钟,分离血清,然后将血清平均分为四等份,以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肝炎病毒、梅毒以及宫内感染以及围产期感染引起产儿畸形的病原体。肝炎病毒、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宫内感染以及围产期感染引起产儿畸形的病原体的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梅毒的检测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实验法进行。若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初步检验结果呈阳性,那么需要再次采集血液样本来确认。检测项目都按照相关配套试剂说明书以及操作说明书严格执行。1.2 产前检查措施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孕妇分娩期间因其高危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2种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方法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孕妇各项免疫检验结果
检出乙型肝炎阳性8例,阳性率8.0%;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2.0%;梅毒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1.0%;TORCH感染1例,阳性率1.0%。未检出抗-HIV阳性患者。
2.2 2组孕妇发生高危妊娠结果比较
经临床针对性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发生高危妊娠因素2例,分别为乙型肝炎1例,丙型肝炎1例,高危妊娠率2.0%。对照组孕妇发生高危妊娠因素14例,分别为梅毒2例,乙型肝炎6例,丙型肝炎4例,TORCH感染2例,高危妊娠率14.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前检查是指通过对妊娠期女性进行一系列疾病鉴别和诊断,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对孕妇和胎儿监护及早预防,减少危险因素对母婴的不良影响,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及大气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肝炎病毒、梅毒、HIV、TORCH等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为提高生育质量,实现优生优育,各种类型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检查,即免疫检验项目已成为产前检查必须的内容。
目前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主要包含:肝炎病毒、梅毒、HIV、TORCH等,均可经母体传播。有统计数据表明,上述疾病通过母体传播率最高,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率次之。此类疾病在普通人群的传染率也较高,如肝炎因其携带率和传染率高,一直是免疫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随着艾滋病感染例数上升,HIV病毒携带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导致HIV病毒通过母体传播的风险随之增加。有研究显示,孕妇产前抗-HIV阳性,感染胎儿的概率占母婴传播的五分之一。且胎儿感染HIV病毒还会增加分娩危险,致使宫内发育受限、异位妊娠、早产及死胎等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升高。梅毒为产前检查的防控重点,属于性传播疾病,危险性较高,但其妊娠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忽视。受传统观念影响,孕妇对梅毒存有自卑心理,加之缺乏充足认识,因此极易隐瞒病情。通过检查梅毒血清病毒性,可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医学干预,从而降低其对母婴的影响。TORCH指代微生物感染,其中T、R、C、H分别指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这类病毒可造成孕妇流产、胎儿畸形及死胎。产前检查进行免疫检验项目的各项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毒及传染病存在,为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孕妇生育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孕妇单行常规检查,观察组辅以免疫检查,乙型肝炎阳性率为8.0%,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2.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0%,TORCH阳性率为1.0%。经及时对症医学干预后,分娩期间发生高危妊娠率为2.0%。对照组高危妊娠率为14.0%,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研究结论一致。说明免疫检验项目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有利于临床及早发现病毒及传染病,便于早期干预,提高孕妇生育质量。
综上所述,免疫检验项目应用于产前检查,可及早发现孕妇妊娠期潜在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提供依据,从而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提高孕妇生育质量和分娩安全性,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洪展桐.孕产妇产前检测免疫学检验项目的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8-59.
[2]余涟,刘瑜,林琳华,等.27 477例孕早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4):580-583.
[3]冯浩华.探索产前检查免疫检验的临床应用情况[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0):134.
论文作者:郑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产前论文; 孕妇论文; 免疫论文; 产妇论文; 阳性论文; 梅毒论文; 病毒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