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论文_陈学彬 刘丽萍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论文_陈学彬 刘丽萍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中包括在上级医院手术后回我院后续治疗的,其均诊断为超低位直肠癌,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2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而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改善,加强心理指导,以及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造口袋、以及拔造瘘管等方面的整体护理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患者能够在围术期护理下得到良好的巩固治疗,但是仍然有2例患者出现了造口管堵塞,并在通畅处理后得到了改善,患者尚未出现明显后遗症,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采用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对患者加强护理支持,减少并发症问题,并给予患者心理呵护,给予患者全面的治疗。

关键词: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护理

结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作为消化系统疾病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手术治疗能够给予患者病情改善,但是一旦出现吻合口瘘则会导致较高的病死率,然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护理一直是让家属头痛的难题,所以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协助,更好地取得治疗成效。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中包括在上级医院手术后回我院后续治疗的,其均诊断为超低位直肠癌,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2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中包括在上级医院手术后回我院后续治疗的,其均诊断为超低位直肠癌。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2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在3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6±3.5)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改善,加强心理指导,以及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造口袋、以及拔造瘘管等方面的整体护理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从置管方法上看,需要在回盲部的16cm处往肠腔置入内镜为7mm的球囊气管导管,并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阻断肠腔【1】。随后,从另一端取出导管,并剪去3cm长的橡胶管,将其套于导管腹壁外段基底部位,防止导管滑动。随后可以将腹壁外的导管剪短,并在最后外套黏贴式一件式造口袋。

在护理措施上一定注重对疾病知识和手术治疗宣教知识的讲解,并能够解除患者的心理问题,能够在手术前加强交流,缓解不良情绪。在肠道准备上则注意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和肠道清洁,可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2】。最后则为造口定位,选择患者能够看见、触及的地方,提升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手术后则需要观察造瘘管,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特别是日常的更换。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能够尊重患者的习惯。保护好造瘘管周围的皮肤,防止其破损。而值得关注的一点则是对造口袋的黏贴技巧,需要相互学习,共同总结,确保治疗成效。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并发症问题进行统计。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特别是原因的总结归纳,这对指导日后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实验在病情改善并发症问题上为计数统计,在治疗基础情况上则为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患者能够在围术期护理下得到良好的巩固治疗,但是仍然有2例患者出现了造口管堵塞,并在通畅处理后得到了改善,患者尚未出现明显后遗症,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在出院时间上,平均则为(28.3±4.1)d,且在拔管当天后可以出院,尚未出现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能够对疾病进行改善,而通过围术期护理能够做好心理管理、造口定位、饮食管理和肠道管理,通过这一系列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案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即能够改善生理病痛,也可以安抚心理的焦虑【3】。

从手术情况上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护理人员的熟练配合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基础的能力和应急能力都会对结局产生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也要提升自我技能,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从而确保手术全过程的顺利完成。对末端回肠造口进行预防,特别是在手术后腹部伤口拆线后,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支持,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也是医护人员所不断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采用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对患者加强护理支持,减少并发症问题,并给予患者心理呵护,给予患者全面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郭志刚,周仕海,陈宏,王尧,雒洪志,冯春在,邓辉洲,杨志锋,李继延.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控便机制变化的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8,12(03):200-203.

[2]方复,卢国春,毛华辉.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4):724-726.

[3]王欣宇. 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吻合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7.

论文作者:陈学彬 刘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论文_陈学彬 刘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