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梦——电影与女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性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这条流光溢彩的梦幻之河,到今年已经整整流淌了100年!
任何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的中心内容都是人。如果说电影的诞生就是为了尽展人间春色光、挽住世界美艳的话,电影首要的表现对象就应当是女性。因为青春美色是女性天生的财富,是她们魅力永恒的法宝。
回首相望,电影艺术的100年, 人们在银幕上创造了无数个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们寄托着人类对善、对爱、对美、对永恒的向往。今天的人们,就象不会忘记卢米埃尔、格里菲斯、梅里爱、爱森斯坦这些世界级的电影艺术家一样,也不会忘记银幕上那一个个楚楚动人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形象中,有为人民、为民族、为正义舍生忘死的巾帼英烈;有为事业、为理想刻苦奋斗、不懈追求的职业妇女;有大胆冲破世俗偏见,勇于追求人生幸福的青年女性……她们展现着女性自身的风采,同时也为人类生活树立了杰出的楷模!
一、风采篇
100年来, 电影艺术家们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风情各异的女性形象,不论是在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还是极度夸张的喜剧性影片里,不论是在战争题材或是在农村题材的各种电影中,无不飘溢着女性特有的风采。阮玲玉的含蓄淡雅,嘉宝的神秘孤傲,玛丽莲.梦露的入骨风骚, 费文丽旷世的柔情,唐娜薇逼人的冷艳,凯瑟琳.德妮芙雍容尽展的华美,田中裕子凡俗皆去的清纯,格雷丝.凯利、琼.芳登、英格丽·褒曼这一个个迷人的身影,波姬.小丝、金丝基、麦当娜、莎伦.斯通这一道道挑战性的目光……电影的100年,银幕上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倩影芳踪。
电影的历史证明:女性是电影这个梦幻王国中最耀眼的明星。女性是电影中主要的观赏对象——这就正象在时装模特界、在艺术舞台上一样,在电影银幕上女性形象是最受青睐的。银幕上女性形象的风采史,就是一部电影艺术的发展史。
在世界电影史上,许多经典之作都留下了女性的卓绝风姿。包括在一些战争题材和惊险样式的影片中,女性依然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卡萨布兰卡》是一个在二战时期抵抗组织成员逃脱纳粹魔掌的故事。影片中英格丽·褒曼所扮演的依尔沙,战争使她的爱情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位同时出入于战场与情场上的美国少妇,以其端庄秀美的容貌和起伏迭宕的命运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美国往事》是一部典型的男性题材的影片,但女主人公黛布拉与男友从小青梅竹马、情深意笃的场景,依然是这部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幕。作为一个从社会底层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成功的女性形象,影片中黛布拉的梦想不知寄予了多少人现实中的梦想。
在那些轻松娱乐的电影当中,女性依然是影片的焦点。她们以不尽的风姿,在世界电影艺术的舞台上留下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生动形象。与此同时,女性还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许多的经典段落,包括许多电影中时常出现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往往都是针对女性的。这些极具观赏性与娱乐性的视听享受,其实都是建立在一种对女性的关注的心理基础上,如果没有观众对女性的关注,电影无疑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巨大心理市场。
电影的制作者们,利用观众对女明星的迷恋,不仅能够使一个公司打字员、一名背着书包的女学生在一夜之间平步青云,成为万人瞩目的明星,而且还能够使电影公司起死回生:1939年间,美国环球影片公司由于启用了迪安娜·窦萍为明星从而挽救了整个濒临破产的公司,使公司员工免遭失业的厄运。象玛丽莲·梦露、麦当娜、莎伦·斯通这样的性感明星,曾经使多少人为之慷慨解囊,为多少影片公司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润,更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女性给银幕带来的不仅仅是秀美,是温情。特别是那些以过去时代为背景的影片中,女性更显示出一种在艰辛的人生旅途中不畏艰辛的可贵品格。影片《苔丝》中苔丝姑娘以其炽热的情感和刚烈的性格,使其在电影的女性形象中独领风骚。苔丝虽然是一位农村姑娘,但她对生活、对爱情却怀着一份始终不渝的美好理想。当她爱情的真诚换取的竟是婚姻的破灭时,苔丝的一生便注定带有了不可避免的悲惨色彩,她极端的复仇方式更是加深了这种悲剧的毁灭性。尽管如此,苔丝依然是那些不屈从于社会压力和性别歧视,为争取在身心上获得新生的女性典范。
100年来,女性以其优美动人的形象, 在银幕上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人类之梦。她们共同组成了一幅世界电影群芳争妍的百年画卷!与这些电影艺术形象同时留驻于世人心中的,还有这些形象扮演者的个性风采。而这女性无限的风采,是来自于银幕之外女性的无尽的艰辛,她们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着银幕上一朵朵芬芳艳丽的艺术之花。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创造着欢乐与幸福,她们无愧于是电影艺术中的“首席演员”,是电影世界中的第一主角。
二、挚爱篇
女性在电影中风情尽展的100年,也是银幕上情歌高唱、 恋曲悠扬的100年。 电影艺术家们在电影的世界中以精湛的技艺所塑造出了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心理特征的女性形象。尽管这些艺术形象都是人们虚构的、创造的,然而,这些形象的身上却体现着人的真实情感和永恒的理想。
《琼宫恨史》(1939)中的瑞典女皇,宁愿放弃王位、也不愿意放弃与西班牙使者的爱情,最后只有远走他乡。《埃及艳后》(1963)中的罗马战将安东尼,因倾倒于埃及女王的绝世美艳,不惜将叙利亚、塞浦路斯和整个阿拉伯半岛全部奉上,想以此换取女王的一片芳心,女性的魅力竟如此之强烈,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比这种不要江山要爱情的壮举更“伟大”是《西区故事》(1961)中的主人公,他们不仅勇于冲破社会和种族的藩篱,而且为挚爱、为真情不论是一贫如洗还是命归黄泉,都能够在所不辞。在世界电影史上这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回。它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讴歌和对那些与人类美好情感背道而驰的世俗偏见的强烈责斥!
作为人类生活中的永恒主题,爱情在电影中并没有千篇一律的公式,同样是对爱情的执著追求,银幕上的女主人公却风姿各异。影片《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是一位生活在奴隶主庄园中的、充满幻想的女性。对男性的爱慕有时几乎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在这种情欲的驱使下,她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爱与被爱中度过的。尽管她经过了种种的磨难,但她对挚爱的追求却从未因任何原因而动摇过。当她感觉到自己曾经倾慕的希里,只不过是一个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虚幻偶像时,白瑞德那种顽强、坚韧,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男性,便成了她心中迷恋的真正归宿。而在她希望便重新回到白瑞德身边时,现实并没有顺从于她个人的意愿。郝思嘉的扮演者费斐丽当时年仅25岁,在电影界无人知晓,她从1400名入选者中脱颖而出,她以精彩的表演从此成为万人瞩目的世界影星。
影片《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则是把个性的尊严作为实现两性之爱的前提,她所追求的不是一种仆人对主子的爱,也不是一种主人对佣人的怜情,在她的心目中,最纯洁、最真诚的是在精神相互平等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挚爱之情。简·爱的爱情观,寄托着生命中许多女性对爱情的真正理想。即把两性之间的爱恋共同建立在一种精神平等的基石之上。这种精神的基石正是建构人类挚爱家园的坚实根基。
作为生长在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电影艺术之花,在表现爱情的时候,形成了与世界其它国家不尽相同的抒情方式。影片《归心似箭》将女主人公火一样的挚爱和水一般的柔情融为一体,表现出东方女性特有的爱情世界。影片没有好莱坞爱情电影中的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冲突,没有奢华宏大的电影场景,但男女主人公生死相依的爱恋,使这部影片成为中国爱情电影中的典范。这部影片的诞生之日,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之时,银幕上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电影艺术家对人间挚爱的一片笃诚,以及对人们情感领域的新探索。
所有梦幻中最美的是爱之梦;所有的影片中最动人是爱情影片,爱情这个贯穿整个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也是荡漾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的不朽乐曲。有人说。所有的电影都是爱情电影,包括在科幻、乃至恐怖电影中,依然漂溢着爱情的特有的幽香,如女记者与蝇人的相互倾幕及倩女对魔鬼的钟爱,更证明了爱情的力量是无坚不摧、无远弗及的。
三、浪漫篇
浪漫在现实中是一种生活情趣,在艺术中则成为一种美学风格。将浪漫的人生与想象的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无疑将是一种神话般的审美境界。尽管现实时常成为浪漫者最终的壁垒,而那些总想跨越现实的人往往也不知自己魂归何处——也许就象《巴黎圣母院》中吉卜赛女郎的骨灰一样飘向云端,但是我们确信:浪漫的情怀永远是人生最珍贵的享受。
影片《巴黎圣母院》中的吉卜赛女郎就是一位敢爱敢恨的浪漫女。她迷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身姿吸引了人们的一道道赤烈的目光;她善良的心地和真挚的感情博得了大众的深深爱恋。埃斯梅拉达的美丽与善良最终赢得了侍卫队长菲比斯的爱情,但是当埃斯梅拉达遭受他人陷害时,卫队长并没有替她申明事实真相,埃斯梅拉达被谎言与教会推上了绞刑架,在她生命的危急时刻,是敲钟人卡西莫多营救了埃斯梅拉达。这对在外貌上相距甚远的人物,曾一度成为人们赞誉心灵美的典范形象,他们是对那种狭隘的“美学”观念的最彻底的否定!
埃斯梅拉达身上所具有的浪漫的魅力,集中在表现她对世俗生活中的清规戒律的背离:她为了营救诗人的生命可以与他结为名义上的夫妻,她不忍看着敲钟人惨遭鞭挞,在一片辱骂和嘲讽之中为卡西莫多送上一壶清水。虽然,埃斯梅拉达对菲比斯依然一往情深,但卡西莫多善良、纯真的灵魂,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扉。象人类历史上许多试图超越现实的人一样,埃斯梅拉达的浪漫故事“写”出的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这种悲剧揭示了封建王朝的昏庸黑暗,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对不屈从于这种黑暗的浪漫女神的热情讴歌。
吉卜赛民族应当说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民族之一。他们周游各地、四海为家,生活练就了他们开朗豪放的民族性格。以表现这种性格为主的影片,大都会充满着欢快、向上的活力。影片《叶塞尼亚》中的叶塞尼亚,虽然并不是出生在一个吉卜赛民族的家庭里,但她却有一种典型的吉卜赛人欢快、开朗的性格。她对影片中男主角奥斯瓦尔多的爱恋,就表现出这位浪漫倩女对爱情的独特表现方式。她与奥斯瓦尔多的结合在那些的被世俗的偏见所禁锢的人来看是那么地不可思议!叶塞尼亚得到的不仅是奥斯瓦尔多的爱心,她还得到了一个世界——一个将浪漫绚丽的理想变成现实的美丽人生。
浪漫者的理想并不都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只要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努力,色彩斑斓的浪漫图景,必将会变成美好的现实风光!
浪漫的品格不是任何一种艺术形象能够垄断的;浪漫者的精神也不仅属于生活中的某一类人。浪漫,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一种精神财富,在电影艺术的世界中,浪漫的力量更是无所不在的。影片《修女也疯狂》中的主人公德洛里丝,她偶然成为一场凶杀案的目击证人,为了躲避恶势力的追杀她来到修道院,并负责唱诗班的排练。随着歌女德洛里丝的到来,随着音乐形式的变化,这里的生活渐渐发生了变化,节奏轻快、旋律悠扬的歌声使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浪漫的生活情趣之中。德洛里丝不仅给修女们带来了欢乐,而且也唤起了她们的正义感。在修道院院长的带领下,她们终于挺身而出,走出了修道院去营救自己的同伴,并将罪犯绳之以法!乌皮·戈德堡饰演的歌女德洛里丝,她那充满欢乐气息和浪漫情调的歌声,使教堂这个神圣的领地也荡漾出奇异的浪漫之光!
《保镖》中由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影星、歌星惠特尼·休斯顿饰演的瑞切尔·马伦同样是一位颇具浪漫情怀的倩女。尽管她不愿意听从保镖弗兰克的安排和劝告,时而盛装跑到夜总会登台演唱,时而在树林中自由地漫步,但她最终还是与保镖双双坠入情网,从而在好莱坞的爱情史话中又增添了一个女歌星与男保镖的新故事。由于这部影片颠倒了传统好莱坞电影中原有的种族关系,黑人在影片中占据了原来白人的位置:她富有、美貌、是主人;而白人扮演的则是一个被雇佣的“仆人”,从而使整部影片具有更为强烈的浪漫色彩。尽管有人对这部影片提出了种种非议,但影片的票房收入却扶摇直上……
四、梦幻篇
电影艺术,说到底是一种梦幻的艺术,因为银幕最终呈现给人们的并不是现实,而只是现实的幻觉。在电影这座“梦幻工厂”中,女性形象无疑是一朵朵被精心制作的美丽花朵。她们纵然有千般美艳,万种风情,但终究是“开放”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中,尤其是在一些娱乐性、商业性的影片当中,这些梦中的花朵更具有动人的魅力,但是,她们毕竟是人们想象与虚构的产物,不过,是人们制造的精美的银幕之花。
电影,是一种不断地吸引观众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银幕之上,又不断地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白日梦幻”。在商业性、娱乐性的电影中,梦中之花便成为一种根植于人们潜意识之中的“欲望之花”。在世界电影史上,玛丽莲·梦露、麦当娜、莎伦·斯通都是这种“欲望的花朵”。正如在影片《迪克·特雷西》中的歌女,她只为观众提供一种象征性的观赏角色,而本身并不去创造完整的人物性格。电影艺术的商品本性,有时使银幕上的女性常带着某种的金钱气味,从这种意义上讲,电影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并不完全等同于“美”的形象。
电影之梦并非只是美妙轻松的温情之梦,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时常会冲进电影这银色梦幻中,从而使这梦中的花朵也要经受暴风骤雨的考验,甚至象《太阳浴血记》中的女主人公那样,成为一朵浴血的鲜花:当她发现曾经热恋的情人背弃了自己的诺言,她的爱就变成了恨,她的妩媚与美丽也化作了从未有过的勇敢与顽强,然而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在他们即将进入同一个天国的时候,此世的一切积怨与仇恨最终都变成了不尽的忏悔,两个曾经相互倾慕的灵魂又重新联在了一起。
电影史上描写百万富翁与贫寒女郎的爱情美梦有无数个,但是影片《漂亮的女人》超乎观众想象的地方是,竟把一个在“烟花柳巷”上谋生的妓女,与一个富商的爱情表现得如此奇异又如此的美满。维薇安扮演者朱利亚·罗伯茨这位初上银幕的女演员被人们称之为是继奥黛丽·赫本的表演之后,最令人鼓舞的处女作表演。影片中这对现代的王子与灰姑娘,从他们相识、相知、到相爱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消除障碍和歧视的过程,也是一个使在街头即将枯萎的鲜花,在新的生活中重新绽放的过程。这种梦幻般的爱情经历,与这梦中美妍的花朵,使那些向往美好爱情的电影观众,得到了一次心理满足。也许有人终生都愿意沉浸在对往日追思之中,那么银幕便成了他们重温旧梦的天堂。
女性在好莱坞的影片中通常是被妖艳化、性感化的:——这并不在于她们穿的衣服有多少,而在表现在她们的心理形象——性格之中:她们扮演的形象比现实中的女人更具有女性的特征,甚至在一个角色身上竟能够集恋人的娇艳、妻子的温柔、母性的挚爱于一体。表面上看这是对女性的美化,但由于这种美化的动机是建立在特定的商业需求之上,为此,这种美化就难免会偏离于女性自身的立场。
五、青春篇
青春的旋律,是激越强劲的旋律,青春的歌声是唱彻九天的歌声。电影艺术的王国,正因为汇聚了这青春的旋律与青春的歌声,才会如此地动人心弦。纵览当今的世界影坛,青春女性总能够显示出她们动人的光彩,对世俗偏见的抗争也罢,对陈规陋习的背弃也罢,青春女性以她们特有的风采开创着一个又一个新的人生乐园。
青春的舞台是一个可以劲舞狂歌的舞台,青春的舞步是最优美、最舒展的舞步,影片《脏舞》中的女主人公正是借青春的舞步,在踏破社会的等级偏见,在追求人间的爱情自由。
青春的女性是崇尚“美”的女性,是向往“美”的女性,而真正美的境界,是女性在精神上摆脱了束缚与禁锢的境界,是一个爱情之花竟相开放的境界。
电影中的青春形象,既代表着影片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积极的、进步的女性形象,同时也代表着影片出品的年代对青年的一种社会理想。本世纪60年代,日本的吉永小百合初登影坛,她凭着自己闪光的艺术才华和天赋的美貌,征服了一代电影观众,被誉为战后最具魅力的青春偶像。吉永小百合曾经讲过“我扮演的角色是与那个时代相符的健康、明快的青春形象,在经济高度增长的社会中,对于那些拚命肯干的人来说,会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法国青春女星依沙贝尔·阿佳尼曾被称为是法国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员。她象一颗璀灿的明星在浩瀚的银色世界里留下了耀眼的光彩。在影片《杀人的夏天》中尽管扮演的是一位农村的女性,但是她坚韧的个性和不屈的精神使她成为电影评论家们称赞她是把自己的灵魂交付给角色的那种演员,她曾三次摘取法国恺撒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先后捧走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和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大奖。
艾玛纽·贝阿在影片《甘肃玛侬》饰演一位替父报仇的牧羊女,这位牧羊女无法抗拒的魅力和复仇的意志,最终使她的仇敌在精神上全面崩溃、并走上了自制的绞索。艾玛纽刚柔相济的表演风格完美地塑造了这位极善极恶的女性形象。美国导演迈克劳林说:“艾玛纽有一种能够看透人心的特质,她简直就是浪漫与幻想的化身”。为此,他请艾玛纽出演了幻想喜剧片《天使之约》的女主角——一位下凡的天使。她使一位痴情男子放弃了公司合法继承人的锦锈前程,与这位圣洁美丽的天使结为伉俪。从此,世界电影史上又多了一部“不要金钱要美人”的爱情神话。
六、觉醒篇
人们常常把女性称为“美的化身”,而对女性来说,这美的形象是要靠自己来塑造、来保护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面对前进中的重重困难,女性首先需要自己唤醒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历来的胜利与成功都是属于那些思想完全觉醒的女性。
近年来,在世界影坛上,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工作者,站出来勇敢地维护女性的尊严,捍卫女性的权利。她们以自己所创造的银幕形象,去呼唤、去启迪广大女性的觉醒。美国影星朱迪·福斯特,在银幕上曾多次扮演受残害、受凌辱的女性。她在影片《出租汽车司机》中饰演一位沦落街头的妓女,银幕上这位年仅12岁的女性,她陷于那沉沉夜色的包围之中而不能自拔,这怎能不引起了人们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呢?在影片《控诉》里朱迪·福斯特又主演了一位惨遭轮奸的女子。当有人问她为什么总要演这类角色时,她说:“女人的历史中有80%是有关受害的,但她们却怕说出来为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我之所以扮演受害者,目的就是要代表她们讲出来拯救她们”。
无论在个人的情感领域中,还是在奋力拼搏的社会舞台上,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成功的女性,她们首先所要具备的品格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那些不再依赖于外界、不再沉迷于他人梦想之中的女性,才能迈向成功的新天地。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女主人公露西在选择自己终身伴侣的时候,陷入了个人情感的漩涡之中,成长于上流社会的露西,是嫁给举止文雅、出身于贵族世家的绅士塞西尔做妻子,还是与心胸坦荡、乐观开朗的平民乔治共同生活?露西选择的实质结果是:要么做封建等级观念的牺牲品,要么做主宰自己感情命运的主人公。露西在醒悟到自己所面临的真实处境时,便摆脱了礼教与门第观念的禁锢,扫除了社会的尘俗与偏见,与自己爱恋的乔治喜结良缘。
苔丝本是一个纯朴美丽的农村姑娘,她被农场主的儿子亚雷诱骗怀孕,受尽了世人的歧视。后来她与具有现代思想的大学生克莱相爱,但在新婚之夜,当苔丝向克莱讲出自己的过去的经历时,克莱却离开了她。多年以后,克莱认识到自己当初的错误,怀着悔恨的心情找到苔丝。苔丝猛然间醒悟到当初亚雷不仅欺骗了自己,而且也毁坏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苔丝为此杀死了亚雷,用青春的生命证实了自己在精神上的真正觉醒。
女性的美,不仅在于她们的容貌、体态,更重要的是在于她们的心灵、她们的品格。从这种意义上讲,只有在人格上觉醒了的女性,才是真正“美的女性”。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关注女性命运的电影艺术家,便总是把电影摄影机的镜头对准那些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
玉卿嫂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女性并没有得到解放的黑暗时代。她年轻丧夫之后,为了生存她来到别人家做佣人,她期望有一天能与自己真心相爱的人厮守终生。但是,庆生并没有接受玉卿嫂这种既是情人又是母亲的双重感情,他在戏园中开始寻找新的生活伴旅。玉卿嫂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将葬送于这茫茫的黑夜之中,便用生命去诀别黑暗、以令人警醒的悲剧结局,告别了那段迷醉的爱情。
觉醒了的女性是摆脱禁锢与压迫的女性,是敢于把握自己生命航船的女性,也是走向完美人生的女性。杜十娘虽然是一位流落红尘的青楼女子,但她不甘心这种任人宰割的命运,为了未来的新生命,她勇敢地追求爱情自由。但就在即将打破封建礼教的大门之时,杜十娘被寡情绝义的李甲卖给了盐商。鄙视荣华、期望新生的杜十娘带着无限的悲伤与绝望,离开了那个被金钱与黑暗紧锁的世界。是觉醒的灵魂驱使着她用生命去控诉那个泯灭人性的时代,她用死亡向无情的黑暗做最后的抗争!
在种种不合理的世俗礼教和家族成规中,对女性人身自由的压抑都尤为严重。在这种条件下,女性的觉醒,首先表现出的是她们人性的觉醒。影片《良家妇女》向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女性争取人性解放与婚姻自由的故事。黔北山区世代流行的小丈夫、大媳妇的婚配制度,它使无数青春美貌的女性成了这种畸形婚姻的牺牲品。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杏仙在目睹了姐妹们这一桩桩不幸的婚姻时,毅然挺身而出,与泯灭人性的婚姻制度做英勇的抗争。在新时期中国影坛上,树立了自觉反抗愚昧与黑暗的女性典型。
影片《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是一个生活在偏僻山乡的农村女性,她的觉醒不仅仅表现在对女性个人权益的捍卫上,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对人的尊严的捍卫上。她整个的告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求得人格尊严的过程。秋菊所代表的女性形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最为典型的觉醒了的形象,她们不再把追求个人的经济的利益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而是把捍卫人的尊严与人的权利作为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无论在银幕上,还是在生活中,真正的女性解放首先都意味着的是女性的精神解放,女性的觉醒也首先是她们个性的觉醒。
银幕上的这些自尊、自爱、自强的女性形象,虽然诞生在不同的年代,出现于不同的影片题材,但她们共同地反映出女性为了捍卫自身的尊严、为了争取自身权利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抗争,这使她们在精神上首先获得了新生。可见,思想的解放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号角,女性的觉醒是女性解放的先声。
七、姐妹篇
姐妹间的情谊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洁的一种感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能够为你带来许许多多的欢乐,为你排遣这些难以排遣的烦恼。姐妹情谊,不仅仅只是指亲生姐妹之间的血肉亲情,她还包括女性之间所有的美好情感。对这种美好情感的表现,是电影艺术中最动人的篇章。
时间是对人类情谊最严酷的考验,影片《紫色》描写了一对黑人姐妹的情谊,在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的纯真感情。该片曾被称为八十年代的《乱世佳人》,影片中西莉和内蒂姐妹俩的悲欢离合是影片的主题之一,这两个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姐妹面对着各种压迫和蹂躏,从孤独痛苦走向觉醒抗争。尽管两人身各一方,但任时光飞逝,光阴流转,姐妹俩的血肉情谊不仅没有因此而消退,生活的磨难反而使她们心灵愈来愈近。姐姐西莉嫁给了中年丧妻的农场主艾伯特,她辛勤地劳作,使这个家庭焕然一新。西莉的妹妹不堪继父的折磨,跑到姐姐家与她一起生活,不料被心怀不轨的农场主赶出门外,从此姐妹俩人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离别生活。在此期间妹妹内蒂无论走到哪里,都按期给姐姐写信,但这些信件都被艾伯特一一扣下。三十多年过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西莉才发现了内蒂从非洲写来的信件。西莉一方面为能够看到妹妹的来信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因丈夫艾伯特对姐妹之间真挚情谊的恶意阻挠而气愤!西莉为此最终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并终于等到了与内蒂重新团聚的那一天。紫色,在影片中即是庄严与情谊的象征,也是真诚与永恒的象征。
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电影城内,《紫色》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并没有靠演员漂亮的容貌来吸引观众,如果说引起观众对姐妹俩人的同情与爱怜,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的话,斯皮尔伯格主要是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姐妹俩人的心灵深处,集中到对姐妹俩始终不渝的血肉情谊之中。因为这种情感可以抵御剧烈的社会风暴,可以缓解人生的愁苦与伤痛,可以减轻生活的艰辛与劳顿的。西莉的扮演者乌皮·戈德伯格,她原是戏剧舞台上的喜剧演员,从未演过电影,但是她自然真诚的表演使观众完全深入到规定的情境之中,逐渐忘记她的外在的丑,而发现她的内在的美。这些为她在《修女也疯狂》、《幽灵》中的出色表演奠定了基础。
同性之间的情谊尽管有时没有异性之间的爱慕那么强烈、那样迅猛,但在漫漫的生活道路上,经过了这样或那样的考验,经过了岁月之河的冲刷,她同样能够达到一种唇齿相依、生死两忘的境界。《塞尔玛和路易丝》(1991)改写了一直被男性形象占主角的公路片:两位具有独立人格和正义感的小镇女性,不仅在生活上能够相互观照,而且在危难之际同样能够拔刀相助,直至驱车一起冲下万丈深渊!
人类任何美好的感情,对她的拥有者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感情财富,无论世间的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人生的道路如何艰难,谁拥有真正的情谊,谁就具有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八、奋斗篇
坚强,并不只是男人的武器, 它同样是女性的“法宝”。 电影的100年,银幕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当中, 有一批性格坚韧、意志顽强的典型。她们集中体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勇于抗争、勇于进取的女性,不论她们所追求的是个人的成就,还是家庭的幸福,不论她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失去的是什么,作为女性她们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挑战,敢于踏入过去不曾踏入的人生道路,就是在向世界证明她们不同寻常的存在价值。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一群苏联姑娘曾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所描写的是诞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成长于艰辛的战后岁月的一代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们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她们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各自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在人生的大道上她们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加入到奋斗与竞争者的行列之中。主人公卡捷琳娜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她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变成了一家工厂的厂长,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这个非同寻常的过程中所炼就的坚韧而又善良的人格。《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并不只是一部影片的名字,也并不仅是一段虚构的奋斗的故事,它象征着是所有女性在人生境遇中的“座右铭”:不相信眼泪,相信自我。不需要怜悯;需要的是抗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幕上也出现了一批使人敬佩的坚强女性,她们虽然没有那种美艳的外表,没有那种激烈的言辞,但是她们内心的那种对事业的笃诚,对信念的恪守,使她们成为这一代人当中真正的强者。影片《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是中国女性的外柔内刚的典型形象,她不向困境屈服、不向艰辛让步,她替无数的病人治好了眼睛疾患,使人们从黑暗中走向光明,同时她以自己崇高的行为,使人们的心灵也变得越加明亮。陆文婷的扮演者潘虹为了塑造好陆文婷的形象,曾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那些与陆文婷相近似的那些人当中,她在创作的《角色备忘录》中写到:“在生活中我找到了角色的根,几个,几十个,成千上万,他们是整整一代人!”是的,影片《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正是一代身兼社会、家庭、事业重任的中年人的典型形象,他们自强奋斗的精神和刻苦敬业的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人文传统在当代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在电影的世界中,奋斗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的主题,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人生的主题,文化的主题。影片《人在纽约》讲述的是三个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环境的中国女性,在异国他乡的一段游子情怀。她们有的在生意场上拼搏,有的在戏剧舞台上奋斗,有的在陌生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尽管她们的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在一个失去本土文化根基的异域,顽强抗争因文化与种族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平等状态,影片作者所要高唱的正是一首华夏儿女在异国他乡的奋斗之歌。
这部影片以悲喜交加人生图景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都市——它不再是一座灯红酒绿、璀灿耀眼的人间乐园。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上空,笼罩着一种阴冷凄清的气息。三个远渡重洋的中国女子,正是在这种文化境遇中,相互关爱、相互激励,显示出华夏儿女虽然往日彼此隔绝,身各一方,但在艰辛的人生旅途中,却能够携手并肩心心相印的赤子襟怀。
作为一部影片,它的奋斗主题不仅体现在剧情之中,而且还会表现在影片的视觉速度和音乐节奏之中。影片《闪电舞》主题歌曲而舒缓、飘逸,时而强劲、高亢,成为女主人公善良、坚韧的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影片音乐的“奋斗主题”并没有出现在群体化的场景中,而是出现在女主人公个人化的生活空间内,从而突出了她与众不同的顽强个性。影片的结尾,是这部影片中的经典段落。它既是全片人物性格的展现高潮,也是音乐舞蹈的表演高潮!亚里克斯热烈、奔放的“闪电舞”舞姿和节奏明快的音乐相融汇,是她未来生活的成功“预演”:她在艺术舞台上完成了一次人生舞台的飞跃!她终于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为一位舞蹈学校的“骄子”。
女性并不是天生的弱者,然而女性要想成为真正的强者,必将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银幕上的这些坚强的女性,只不过是我们生活中无数姐妹的缩影,我们真心地希望全世界的女性个个都能够自强不息,人人都能唱一首奋斗、成功的人生壮歌!
九、英烈篇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为民族、为国家、为正义而英勇献身的女英雄。她们集中体现了女性特有的坚韧和顽强,无论是面对熊熊的烈焰,还是面对带血的屠刀,她们都显示出宁死不屈的英雄性格。她们即是人类的骄傲,同时更是我们女性的骄傲!她们的英雄事迹有的被直接“搬入”银幕,有的通过改编创作后便“推上”影坛。象苏联的卓娅和舒拉,中国的江姐,这些英雄形象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投奔到保卫与建设祖国的光荣行列之中。
15世纪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是一位为信仰、为民族而殉难的圣女。电影自诞生以来,她的事迹曾被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家拍成电影。其中最著名的是德莱叶在20年代所拍的《圣女贞德》。贞德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她曾梦见过上帝派天使下凡,让她率领百姓抗击英国军队的侵略。后来在她统帅下的正义之师,不断壮大,越战越勇,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不幸的是,贞德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关进监狱。后来她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堆满干柴的刑场。她确信:上帝许诺的胜利就是让她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上帝许诺的拯救就是让她以牺牲来求得解脱。
贞德的故事尽管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但贞德的伟大之处在于:她是为民族、为信仰而生,也是为民族为信仰而死。影片真实地展示了这位圣女出生入死的非凡经历。以大量的、密集的特写镜头作为主要的电影语言形式,突出表现出贞德从困惑、痛苦到坚定、无畏的心灵历程。
凡是在民族危难的历史时刻,便都最能显示出一代儿女的英雄气概。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卓娅为了抵抗纳粹法西斯的侵略,将一腔热血洒在了白雪皑皑的祖国大地上!正值英姿勃发的青春时光,她们同样珍视生命、珍视人间的欢乐,然而,她们更珍视祖国的尊严,更珍视民族的安危!她们英雄的形象不断地被搬上银幕,她们英魂的丰碑,将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在中国人民寻求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同样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烈、党的女儿。他们为民族解放、为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影片《党的女儿》中的玉梅,在革命处于危机的白色恐怖时期,依然坚持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作为一位革命的母亲,为了掩护革命同志,为了革命的胜利,她最终抛下了自己亲生的儿女、也献出了自己火红的生命!
影片《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在革命斗争的烈火之中,她坚定的信仰使她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残酷折磨,她不仅能够置个人的生死于不顾,而且还能够带领周围的同志们,共同起来,与反动势力做最后的坚决斗争。她是怀着即将胜利的喜悦和成功者的自豪感走上刑场的,这种中华儿女的伟大胸襟,怎能不使山河动容、日月增辉!
从古至今,人类的战场就是生死场、荣辱场。电影艺术家之所以对战争感兴趣,因为战争是一个要用生命去“出演”的人生舞台。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灵魂,都将在这个舞台上坦露无疑:卑劣者将遁入地狱,崇高者将面对永恒。尤其对于那些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艺术家来说,战争便成了他们始终凝视的领域,战争中的英烈更成为他们执著表现的对象。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在我们缅怀那些为使我们的国土不受蹂躏、人民不受凌辱而英勇牺牲的先烈时,有八位女性的英名是令人永远铭记的。这些华夏女子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是抗日战争时期巾帼英烈谱中最火红的篇章之一。影片《八女投江》记述的就是这些英雄的悲壮故事。她们在和平时期,也许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迫使她们与男子一起走上了硝烟迷漫、烈火熊熊的战场!并将自己的生死与民族的存亡、荣辱汇入了同一个历史的画面之中!她们在与日寇拚杀到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共同踏进滚滚的江水中!从此,她们璀灿的生命便永远闪烁在这奔流不息的波涛之上,使她们生命的最后瞬间化做了永恒的历史丰碑!
从1840到1949年,中国人民在这一百多年的抵御外敌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有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这其中有无数的巾帼英烈,她们有的战死在祖国的群山间,有的血洒在敌人的刑场上,有的惨死在监狱里,有的牺牲在胜利的黎明前……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是他们的忠骨至今还埋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下,他们热血映红的霞光,每日都闪现在东方的天际上!
缅怀这些巾帼英烈,无疑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神圣的洗礼!尽管我们所处时代与她们不同,我们所面对的不是枪林弹雨,我们所身处的不是烈火硝烟。但是,在人生的大道上,我们同样面对着意志与信念的考验,同样面临着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去死这样一个永恒的生命课题。十、母爱篇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的伟大在于对人类的热诚奉献,对生命的无私抚育。母亲是用心血、用骨肉滋养着儿女之花,母亲是用热泪、用汗水汇聚着生命之河!
对母爱的赞美是电影世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这反映出全世界的儿女们对母亲的由衷敬爱,他们借银幕这一方天地,唱出了对母亲的一曲曲热情颂歌!包括在科幻影片《异形续集》(1986)中,最终的胜利者竟是一位太空女英雄——她捍卫了整个人类的命运。特别是在该片的结尾,女英雄在保护小女孩的同时,正在产卵的异形也在极力地保护着她的后代。这段女英雄与母怪兽之间展开的生死搏击,被女性电影批评家认为是“电影史上表现母爱最奇特的方式”。
阳光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母爱,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光辉。在时代疾风的拂扬中,无私的母爱会升华为真理、为正义而奋斗的崇高精神。影片《母亲》就是一部将无私的母爱与崇高的革命理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优秀作品。当巴维尔的母亲明白了自己的儿子所进行的革命斗争是为了人类的解放,祖国的光明的时候,便把母爱全部献给了普天之下受苦受难的劳动儿女,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母爱是平凡的,她每日每时都在默默无闻中奉献,母爱又是伟大的,她在无数个平凡的岁月中,托起了一个个生命火红的太阳。为了儿女的幸福,为了祖国的新生,有多少平凡的母亲献出她们伟大的生命——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将这千千万万个的母亲中的一个,树立在了新中国的电影银幕上。这位母亲的英勇就义,是这部影片中最动人心魄的一幕,她对儿女的无限慈爱与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在这生命的最后瞬间同时达到了顶点。她是带着对光明的热望诀别了黑暗,带着对儿子的挚爱离开了人间,这位母亲的伟大在于她不仅以自己鲜血造就了生命,而且还以她鲜血铸成的丰碑映照着世代中华儿女火热的心胸。象许许多多革命的母亲的一样,她们的名字可能被人们忘记了,但她们伟大的形象地永远铭刻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
世界上的母亲尽管性格不同,贫富相异,但无论是处境怎样艰难,母亲对子女的爱可以使她们忍受艰辛的劳累和苦难的折磨,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影片《悲惨世界》中的芳汀就是法国作家雨果笔下的一位独特的母亲形象,她在惨受社会的压迫和凌辱之后,生活陷入极度的困苦,但这一切丝毫没有使她放弃作为一个母亲的天职。她在贫困的生活中为了抚养自己的女儿不惜付出自己全部的代价,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虽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同情与理解,但她凭着无私、无畏的母爱,忍受着疾病与贫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对这位独特的母亲形象的塑造,表现出雨果——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对母爱的深刻理解。
并不是所有的母爱都会与巨大的历史洪流相汇聚,在通常的情况下,母爱更多的是表现在看似平淡甚至琐碎的日常生活当中。母亲对儿女的抚爱正是在这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当中显示出她无私的牺牲精神。在母亲慈爱光辉的普照下,无数的儿女享尽了人间的温馨和博大,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母爱都是他们生活中最温暖的港湾,也是他们生命航船迎风前行的力量之源。正象影片《飞越黄昏》中所表现的那样,母子间的感情同样也会经受生活激浪的冲击,也会受到时代风云的震荡。但不管是山川的阻隔,还是岁月的流逝,都不能动摇母女间的血肉亲情。放眼人间万象,母亲的一言一行总是能为我们写下最动人的挚爱诗篇。
我们每个人都接受过母爱的洗礼,都沐育过母爱的甘霖。母爱使世上的儿女享尽了人间的天伦之乐,母爱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深切共鸣,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以母子间生死相依的骨肉之情,赢得了无数观众同情的热泪,使他们重新体会到天下母爱的一片温馨,。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趣味有所不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也各有高低,但这些都不会改变大家共有的一种心理,那就是对母爱的共同的敬重。为此,赞美母爱的作品必将能够引起观众心灵的震颤!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她们与皓月、与晨风、与阳光一起抚爱着生命的勃兴,她们与大地、与清泉、与春雨一起滋养着人类的成长。她们为儿女的健康生命可以呕心沥血,她们对儿女所做的是永远不需偿还、也无法偿还的奉献……。只有苍天沃野才能写下人间母爱这片神圣之情。
让我们在银幕上、在生活中永远铭记、永远报效、永远赞美这伟大的母爱!为她们唱一曲响彻云霄的母爱颂歌!
母爱,是一颗颗滴入心田的汗水,母爱,是一缕缕吹进心胸的春风。母爱是无私的,同时她又是神圣的——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去锻炼生命,用自己的鲜血去提炼鲜血。
如果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情感的显现,那么,电影艺术家对母爱的赞颂,就不仅仅是儿女们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报效,她还表明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本质的完美体现。我们赞美母爱是因为她是人类最神圣、最仁慈、最无私的情感,她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懂得、不了解母爱谁就不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十一、时尚篇
时代风尚的变化,往往最先反映在这个时代的审美领域,电影做为信息时代的主流艺术,银幕上的女性形象无疑便成了时尚的“极品”。她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历史的更迭而更迭:就象电影的历史往往与社会的历史相映生辉一样,银幕上女性形象的各种光辉,其实反映出的正是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在高科技与电脑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影创作的今天,银幕上的倩影也必将会呈现出越来越绚丽的时代色彩。她们根据不同的社会风情,有时是重温鸳梦的娇妻,有时是生死恋中的情侣,有时是想致人于死命的“第三者”,有时是放纵本能的同性恋。当电影成了时尚的附庸,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无疑便成了时尚的牺牲品。
劲舞狂歌是一种时尚,轻声吟诵也是一种时尚。当人们都投身于现实的热浪之中,银幕上必然荡起阵阵的狂潮。而在人们对传统的信念不再诚服、对当今的世态产生怀疑乃至动摇的时候,银幕上便自然会出现这种社会情绪的替身。影片《红菱艳》中的女主角维多利亚·蓓姬,原是一位同时忠诚于爱情与舞蹈的艺术家,在经历了爱情的风波与事业的拼争之后,这位女性带着对生活的迷茫与绝望,毅然决然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这种结局使这个美伦美奂的舞蹈片最终带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而这种悲剧正是本世纪六十年代西方世界迷乱的社会情绪在银幕上的一次重演。
时尚,并不仅仅是指穿衣戴帽,消闲娱乐,时尚的基本含义其实是指一个时期社会的心理倾向。当社会需要对一个历史时代进行反省的时候,银幕往往最先成为“历史的法庭”。影片《莫斯科之恋》是一部对核战争进行控诉与反省的影片。影片制作者并没有去重现那场核爆的灾难,而是将它恐怖的阴影笼罩当代人的纯真的爱情生活上,日本著名影星栗原小卷,这位被大众共同认可的电影明星扮演了这场历史灾难的承受者。当她靓丽的倩影与美好的爱情最终被核爆的阴云所吞没的时候,人们便通过影片中女主人公的人生悲剧、通过历史对人的现实命运的判定,更加深刻而又真切地领悟到战争的罪恶——而这正表现了现代人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心灵的呼声。
当代的电影观众已不再只满足于从银幕上看一个个温馨的爱情神话,或是一个个善恶有报的侦探故事。为此,近年来世界影坛上便出现了一批将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相互融合的影片。这种相互融合、相互借用的“流行手法”,使一部影片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去适应不同观众层面的需求。《人鬼情未了》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既保留了传统爱情电影中生死不渝的神话色彩,同时又将这种爱情神话与一个犯罪案件的侦破联系在一起,使舒缓、浪漫的爱情故事与紧张、强烈的动作线索交替出现,女性的倩影也随之带有了喜剧的幽默和悲剧的伤感。但始终不移的是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这种爱情影片中“永恒的时尚”,在《人鬼情未了》里成为打通人间与天界的唯一桥梁。
《古今大战秦俑情》描写的是一个从古及今的爱情神话,男女主人公在银幕外的爱情故事本身就已是观众关注的热点话题,银幕上的爱情故事在这种时尚的映衬下就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明星是电影中最典型的时尚标记,不论他们扮演的是哪个时代的人物、哪种类型的角色,明星的诞生与消亡,说到底都是时尚造成的——可见,电影的世界就是再遥远、再虚幻,它永远也是现实生活中审美时尚的一部分。不论是社会时尚还是电影的风格,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空环境的交叉运用,曾经是现代先锋电影的典型手法,而在当代影坛上,它却被娱乐性的影片大量采用,直至演绎出《古今大战秦俑情》这样的古今轮回的传奇故事。它表明了时尚是不断地被创造,同时又可以不断地被超越。
银幕上的女性形象,不仅代表着明星个人的的表演艺术风格,同时还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审美时尚。从这种意义上讲,银幕女性的风采常常就是一个时代的风采。观众对她们的记忆也将成为对那个时代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电影,经常都把有钱的人写得很不幸,把没钱的人写得幸福,影片《阿甘正传》甚至把一个精神迟钝的人写成屡屡成功的英雄,他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变化了,而只有那个与他青梅竹马的姑娘,对他的芳心始终没变,这种时尚虽然古老,但却是一种抚慰人心的良药。同样,影片《闻香识女人》中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斯莱德与倩女的翩翩舞姿,被电影评论家们认为是这部男性电影最动人的一幕:影片中所表现的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与倩女的雍容靓丽,其实也正是社会时尚的一次艺术再现。
时尚是永远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在战争的年代人们期望和平,在动荡的年代人们希望安宁,在变革的时代人们需要成功,在繁荣的时代人们企求稳定。电影艺术中的女性形象,无论她们在电影中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年代,但最终都是电影出品年代社会时尚的倩影。
十二、永恒篇
电影的100年,是从沉默走向欢笑的100年,从杂耍、游戏走向艺术辉煌的100年。她一次又一次地拥抱科学,一次又一次地纵身于文学、 戏剧、美术、音乐的浩瀚海洋之中。电影是从世纪艺术的火焰中升腾而起的银色凤凰,是乘着强劲的科学疾风遥遥九天的七彩鲲鹏。
时光的年轮可以磨灭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但它磨灭不了艺术的永恒光辉,岁月的风雨可以阻断人间的种种思絮,但阻断不了人们对艺术的美好记忆。半个世纪前,嘉宝在《琼宫恨史》中扮演的那位瑞典女皇,她那种荣辱两忘、生死无悔的挚爱之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观众,至今仍然是我们品味电影盛宴的名贵佳肴。嘉宝因成功地主演这部影片,而步入了世界电影史的辉煌殿堂。她出色的演技在无数的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那个非同一般的女皇形象。嘉宝的成功向人们证实了一个艺术的真理: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才会是常驻人心的艺术形象,不朽的艺术形象。
在电影艺术这条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银河中,影片《罗马假日》是一朵奇异的浪花。它将英国公主与美国记者恋情这样一个近乎是神话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如此动人,特别是奥黛丽·赫本用纯情塑造的那位天真无邪的公主,更是为这部影片增添了奇异的光彩。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奥黛丽·赫本的出色表演,也就没有《罗马假日》这一代爱情神话的动人风貌。
电影艺术,说到底是抒写人情、展现人性的艺术。一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流芳于世,总与这部影片所塑造的独特的人物形象密切相关。影片《希茜公主》的艺术价值主要就在于它对人物的生动描写上:尽管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和年代距我们十分遥远,但它却在许多观众心目当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除了影片中富丽堂皇的宫廷景象和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影片中那位纯洁活泼天真浪漫的希茜公主,不知打动过多少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电影观众。
电影诞生的100年是银幕上百花盛开、群芳争艳的100年。看当今电影的璀灿星空,那无数杰出的女性形象,为整个电影的历史增添了映日的光辉,她们卓绝的艺术才华和天生美艳的身姿,使一个世纪的电影观众,领略到了这人间的无限美丽与温情。
电影升腾飞跃的100年,是人世间银河落地、群星升起的100年。自1895年起,不知道多少个银色之梦降临尘世,它为一代又一代的儿女们建造着瑰丽的精神家园。
电影的诞生,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娱乐,是欢欣,电影以清亮的透镜,向我们展现出苍茫世界的万千景象;它以斑斓的色彩,为我们的人生之旅映照出璀灿的理想之光。
在100年银色梦幻中,女性,为这银色之梦增添了最靓丽的色彩, 这色彩正汇入电影新世纪曙光之中,闪耀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从1910年美国传记影片公司首次向观众推出弗罗伦丝·劳伦斯为起点,世界电影史上便诞生了一批又一批银幕女神。她们诞生的那个年代如今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从银幕上、从这些倩影的风姿中,我们却依然能够感受到过去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人们常把艺术作品比喻为时代的镜子,那么电影这面巨大的银色之境,必将能够映照出五彩缤纷的时代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