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策略论文_贺红成,曹国军

贺红成 曹国军

(武汉672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115-02

概述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首先由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在1982年发现,两人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幽门螺杆菌多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新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还与很多胃肠以外的疾病有关如顽固性口臭等。

流行病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确切途经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经口-口及粪-口传染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途经。人群普遍易感,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且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现症感染率为42~64%,平均55%。2001-2004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期HP感染率为25.0%~59.0%,平均40.0%,并且以每年0.5%~1.0%的速度递增[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其中尿素呼气试验具有准确性高、无创、易操作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最广。

常用根治方法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病的致病因素,又是一级致癌原,因此有国外学者提出有HP感染就要治疗。

适应症: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最新推荐的HP根治治疗适应症见表1[2]

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适应症及推荐强度

HP治疗效果应以根除率为衡量标准,清除率指抗Hp一个疗程结束时的Hp阴转率,根除率指抗Hp一个疗程结束4W后的Hp阴转率,后者才真正代表Hp被杀灭。

目前根除HP疗法有多种,在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根除治疗不规范,药物选择随意较大,疗程长短不一,这也是造成HP根除率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在HP根除治疗达成共识的几点:抑酸药用PPI制剂;抗生素要两种以上联用;疗程要足够,除序贯疗法是10天外,其他几种都是10~14天,放弃7天疗法。几种常用疗法介绍如下:

标准三联疗法:PPI联合抗生素 第一种: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第二种:PPI+克拉霉素+甲硝唑。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第一种:PPI+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每二种:PPI+果胶铋+左氧氟沙星。

经典秘剂四联疗法:铋剂+PPI+四环素+甲硝唑。

伴同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10~14天。

序贯疗法:PPI+阿莫西林5天,然后PPI加替硝唑加+拉霉素 5天。

另有有资料表明,将铋剂加入三联疗法所构成的铋剂四联拓展疗法,安全有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陈世耀[3]等采用标准三联疗法联合温胃舒或养胃舒的方法根除HP与单用标准三联对照,结果显示:联合中成药治疗后溃愈合率和HP根除率均高于标准三联治疗组。徐奔[4]等人用自拟胃溃疡方剂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耐药性问题 近几年来,HP感染根除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生素滥用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常用的几种根除HP的抗生素中,甲硝唑耐药率达60~70%,克拉霉素20~30%,左氧氟沙星30~38%,阿莫西林、四环素等耐药率较低,约在1~5%。患者自行单独使用或医生处方单独使用PPI,也是造成HP根除率下降的原因之一。PPI若不与抗生素联用,不仅不能有效杀灭HP,反而可使其定植部位改变,使胃体、胃底部的HP密度增高,而胃底部的HP处于静止期,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5]。

再感染 由于人群对HP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并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根除治疗后再感染率相当高。人群中Hp每年实际再感染率为4%~5%, 5年间Hp感染状态保持稳定不变者占85%,不稳定者占15%[6]。对于再感染的治疗可选择与初次感染治疗一样的根除方案,也可选择不同的方案,目前尚不清楚再次感染HP的根除率是否更低。

【参考文献】

[1] 胡伏莲.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现状[J].胃肠病学,2007.12(9): 516-518.

[2] 刘文忠.谢勇等.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2012.

[3] 陈世耀.高虹.三联方案联合温胃舒或养胃舒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胃溃疡疗效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2):126-129.

[4] 徐奔,谭远忠,魏文斌等.自拟胃溃疡1号方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8):377-378.

[5] 刘娜.刘玫芳: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2,4:283-284.

[6] 周丽雅,林三仁等.中华消化杂志 2002,22(2).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及再感染的五年随访研究.

论文作者:贺红成,曹国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  ;  ;  ;  ;  ;  ;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策略论文_贺红成,曹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