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以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论文_陈英 张谷雨

陈 英 张谷雨江阴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江苏江阴 214400

【摘 要】目的:探析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以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 年8 月-2014年1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持续鼻饲喂养,而观察组则运用间断鼻饲喂养,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不耐受性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胃泌素水平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间断鼻饲喂养,一方面可以提高患儿的喂养耐受性,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儿的胃泌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胃泌素;持续鼻饲喂养;间断

鼻饲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主要指的是出生体重<1500g 的婴儿,其解剖与生理特点: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半乳糖酶不充分,容易出现胃食管返流和胃潴留。

资料显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7.6%,其中极低体重儿高达76.4%。喂养不耐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感染机会增多,而感染已成为目前NICU 中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婴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再加上代谢机能和呼吸机能较差,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其中喂养不耐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影响患儿预后[1]。所以寻找合适的喂养方法、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已经成为当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以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8 月-2014 年1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中18 例为男性,12 例为女性,体质量(1.31±0.12)kg,其中19 例为剖宫产,11 例为自然分娩,22 例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 例合并肺炎;观察组中17 例为男性,13 例为女性,体质量(1.29±0.13)kg,其中20 例为剖宫产,10 例为自然分娩,20 例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 例合并肺炎。入选标准:(1)新生儿Apgar 评分>7 分;(2)出生后开奶时间≤72h;(3)出生体质量≤1500g。两组患儿的合并症、体质量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在部分胃肠外喂养的前提下,稳定患儿的全身状态,且肠鸣音基本恢复正常后,再给予鼻饲喂养,选择雅培早产儿液态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持续鼻饲喂养,即运用微量注射泵对患儿进行24h 持续鼻饲,通常情况下,初始奶量为20ml.kg-1.d-1,观察患儿的耐受情况,如果患儿的耐受情况较好,则继续增加喂养量,每天一般增加1ml.kg-1.d-1。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间断鼻饲喂养,即初始奶量为20ml.kg-1.d-1,Q3h,用20ml 注射器对患儿进行鼻饲,控制好注入时间,通常输注一小时,停二小时,观察患儿的耐受情况,如果患儿的耐受情况较好,则继续增加喂养量,每天一般增加20ml/kg。

1.3 判断胃肠道喂养不耐受性标准治疗期间,对两组患儿的腹围和残余奶量进行监测,喂养不耐受性标准:①呕吐、腹胀,24h 腹围增加>1.5cm 伴有肠型;②胃残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 或24h 胃残余量超过喂养总量的1/4。患儿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后,应该将喂养量减少或者直接停止喂养。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性对比观察组患儿的胃出血、腹胀、胃潴留以及呕吐等不耐受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性对比[n(%)]

2.3 两组患儿的完全胃肠内喂养时间观察组患儿的完全胃肠内喂养时间为(26.44±7.02)d,而对照组的完全胃肠内喂养时间为(33.02±5.77)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当前临床上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治疗时,早期营养支持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包括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使死亡率降低、摆脱静脉营养依赖以及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血糖的几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但是,当前临床上在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支持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持续鼻饲喂养、间断持续喂养等,尚无统一标准。

通常情况下,营养支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静脉营养和肠内营养,由于新生儿年龄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胃肠道还不成熟,静脉营养是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比如血小板功能异常、脂肪代谢紊乱以及血性感染等,容易使患儿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儿预后。

大多数儿科医生认为,在控制患儿病情的基础上,再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能够对胃肠蠕动进行刺激,分泌胃肠激素,使黄疸症状减轻,降低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几率[3]。

一般来说,鼻饲喂养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间断鼻饲喂养和持续鼻饲喂养,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持续鼻饲喂养能够使胃肠激素、胃泌素以及胰岛素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对机体吸收营养物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间断鼻饲喂养可以释放胃肠激素的周期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肠道成熟[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运用效果发现,在间断鼻饲喂养中,患儿的胃泌素水平更贴近生理性周期波动,有助于胃肠道发育成熟,降低出现喂养不耐受性的几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完全胃肠营养时间,说明间断鼻饲喂养更满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肠道生理特点,能够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正常发育,从而提高患儿的预后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运用价值[5]。但是,有研究表明,间断鼻饲喂养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些学者认为,间断鼻饲喂养也会过度扩张胃部,使脑血流波动大,增加出现短暂低氧血症的几率,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6]。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间断鼻饲喂养,一方面可以提高患儿的喂养耐受性,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儿的胃泌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1]高明.间断与持续鼻饲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和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05):563-565.[2]王小芹.任铜珍.微量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允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19.[3]庄泽吟.申星.林景明.分段喂养方式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0,10(18):29.[4]李芳.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0):80-82.[5]赵宇,祁俊明,丁国芳.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喂养的临床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03):193-197.[6]Donovan R,Puppala B,Angst D,et al.Outcomes of earlynutrion support in extremely low-weight infants[J].Nutr Clin Pract,2006,21(4):395-400.作者简介:陈英,女,汉族,1974 年10 月生,无锡江阴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新生儿营养,所在科室:新生儿科,工作单位:江阴市人民医院(三乙).

论文作者:陈英 张谷雨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以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论文_陈英 张谷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