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混布朗八甲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何冬梅 玉光香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通过田野调查,首次揭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县勐混镇布朗八甲人的语言使用现状,由于长期使用傣语及其文字,布朗八甲人已经丢掉了自己的语言而转用傣语,兼用汉语。母语傣语和汉语的使用呈现和谐共存和相互竞争的现象。

关健词:布朗八甲人;傣语;语言和谐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方志中的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词汇研究》(YB2014084)、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基金课题重点项目《泰语有声数据库建设》(HW2014ZD02)、云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基金项目《傣语和泰语实词虚化现象比较研究》的资助。

一、勐混布朗八甲人概况

勐混八甲人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海县勐混镇曼赛村委会曼毕村,曼毕村距离勐混镇5.50公里,地处山腰凹陷的遐僻之地。2011年初,根据布朗八甲人本民族意愿,国家民委、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复同意将勐混镇的“八甲人”正式归属为布朗族。

勐混镇曼毕村的八甲人有55户共235人。该村行政领导结构为:村长、会计、妇女主任、村里有民兵。此外,还有族长(tsau13baan13)。村四周的主要居民为哈尼族,曼毕村布朗八甲人实为操傣语、使用傣文、着装为傣族服饰的一支鲜为外界了解的少数民族群体。就其语言来看,和景洪市傣族标准语及勐海县当地傣语有一定差别和特点。近年来布朗八甲人与附近的傣族、布朗族、汉族等民族通婚,其习俗、居住、礼仪、服饰、节庆日、宗教信仰都与傣族完全相同,住房为干栏式。村里有佛寺和一位大佛爷,八甲人信仰原始宗教及南传上座部佛教。

“八甲”,傣语译为“八种人”。据本村年纪较长的老人口述,以前该村有八种少数民族共同聚居在一起,后来就只剩下他们,但自称仍然为“八甲人”。而有关于本民族的来源和迁徙记录,已被火烧毁。村中老人口耳相传认为,本民族约在四百年前由于西双版纳王室成员与老挝公主结成连理后,八甲人的祖先随公主从老挝到西双版纳探亲,在路途中因体力不支掉队,与大队人马走散,商量决定就地建设家园,成家立业,也就是现在的曼毕村寨。传说历史上曼毕村寨曾迁徙三次,最终还是选定现在这个居住地。“曼必[ban13pi3?]”,傣语译为“被遗弃的地方”。

八甲人划归为布朗族,但同时是一个在诸多方面与其他布朗族支系族群有很大区别的一个独立群体。据布朗八甲人自述,他们讲傣语,用傣文,从祖上开始就不会讲布朗话,并认为自己和布朗族人有区别,相互间已不能用布朗语沟通。布朗八甲人有自己的聚居地,有共同的族群文化和生活习俗以及共同的族群认知与认同感。根据我们实地考察及相关报告发现,勐混八甲人的身份从新中国成立到2011年这一相当长的时间里,八甲人的族属一直没有正式确定下来,之前曾归为八甲人、布朗族、傣族等。但是,学界对布朗八甲人的语言使用现状,很少有学者进行过调查与分析。

二、勐混八甲人的语音特点

以西双版纳景洪傣语为标准语,来参照描写布朗八甲人土语的基本特点。 

(一)语音方面

八甲话的语音系统包括辅音、元音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1.辅音

八甲话和西双版纳傣语在辅音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八甲话的辅音比西双版纳傣语(以下简称“西傣”)多了塞音kh。

表一 八甲话辅音和景洪音辅音对比

辅音说明:

(1)西傣语没有的辅音用*表示;八甲话中没有的辅音用**表示。

(2)八甲话辅音比西傣语辅音多了送气舌根塞音kh和送气唇化音khw,但却比西傣语辅音少了舌根擦音x和唇化音xw。使用规则为西傣语中以送气舌根塞音x作为辅音时,八甲话则用kh代替;西傣语中以送气舌根塞音xw作为辅音时,八甲话则用khw代替。例如:

八甲话   西傣语 词义

kham?1  xam?1 金子

khwan?? xwan??  斧头

(3)除了以上情况,其余辅音和西傣语辅音相同。

2.韵母(元音及其与元音韵尾、辅音韵尾的结合)

八甲傣语的元音由单元音、复合元音和元音带辅音构成的韵尾担任。单元音语音分长短,总共18个,即:a、aa、i、ii、u、uu、e、ee、?、??、?、??、?、??、?、??、o、oo;复合元音共13个,即:ai、aai、ui、oi、?i、?i、?i、au、aau、iu、eu、?u、?u;辅音尾有-n、-?、-m、-k、-t、-p,元音韵尾有i和u两个。韵母的特点完全符合西傣语韵母的特点。

3.声调

八甲傣语的声调有六个声调,舒声调可以出现55、51、 13、 11、35、33调;塞音韵尾-k -t -p 构成的音节有三个调值,即55、33、 35调,这三个声调分别与前面有的舒声调调值相同。八甲话的声调符合西傣语的声调系统。

(二)词汇方面

八甲话的词汇组成由单音节词、多音节单纯词和合成词构成。单音节词如:nam11水、luk33孩子、m?33母亲、paa??鱼等。八甲话的单音节词在词汇量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是构成多音节词和合成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音节词多为宗教用语或与宗教相关的词汇,如:sa??sa??naa??宗教、t?u?1vaa?1laa??神、phaa?1jaa?1叭(傣族封建领土制时的地方首席官)等。合成词分为由单音节词组成的合成词和带词缀的合成词,单音节词组成的合成词,如:naa13taa??脸面、luk?1laan??儿孙、baan13h?n?1家庭,单音节组成的合成词是八甲傣语最主要的词汇类型;带词缀的合成词,如k?n3?ni33啊(强调肯定或惋惜的语气助词)、l?u11l?33完了/糟了。八甲傣语词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借词,汉文化的传入和语言接触使八甲语大量借用汉语,如s?11s?n??学生、t?n3?s?3?电视、tsiu??paa33酒吧等。另外,我们还发现,有些在景洪傣语中不借用的汉语借词,在八甲话里借用。如sai3?tau33菜刀、taan33s?33单车、diin33ts?n11砖等。此外,八甲话不像版纳傣语的人称代词那样使用谦称,用ku33“我 ”、m???1“你”,这两个人称代词在西傣语里属于不礼貌的称呼。

(三)语法方面

在词序方面,八甲傣语符合壮傣语支的语序,即SVO主谓宾的语序。例如:

ku33p?k33pai??h?n?1 我回家

我 回去 家

m?33 thau13kin??xhau13ju3?n??? tsan?1 奶奶在阳台上吃饭

奶奶 吃 饭 在 上面 阳台

定语在中心语之后,是八甲傣语同壮傣语支的其他语言中最具特点的一方面

例如:s?13khau?? 白衣 ho?1sam??to?? 三头牛

衣 白 牛 三 头

三、勐混八甲人母语使用情况

由于语言功能竞争的不同,加上不同语言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因而语言竞争存在不同的走向。不同民族语言各有不同的特点,但主流是和谐的。

我们通过不同的调查方法,对曼毕村进行实地调查,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从保护和记录语言的角度出发,对勐混布朗八甲人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其调查分析方法为:一,个案调查法,即通过走访各家各户了解村民的语言使用的情况;二,语料搜集,即运用语音调查软件,总共收录了4000个词,并用手写和录音等记录方式,共记录了513个句子和一些民谣传说;三,观察法,我们在调查期间正值村里的入夏节,在体验节日习俗的气氛中,发现老少交流全程使用布朗八甲话;四,问卷调查法,调查过程中使用双语使用调查表、不同场合语言使用表、语言态度调查表和母语活态问卷;五,对不同年龄阶段和文化程度不同的调查对象进行划分,即把不同年龄阶段的调查对象分为儿童(6-12岁)、青少年(13-18岁)、青年(19-35岁)、中老年(36岁-);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有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和僧人。

(一)勐混八甲人的母语保护状况良好,全民稳定使用母语

通过随机访谈、约谈及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80年代本村学校破旧倒塌,也无教师,以致于这个时期的儿童无法在本村读书,学前班、小学、初中都要到勐混镇上读书,受交通、经济等条件限制,儿童也就不上学了。目前曼毕村仍然没有学校,但各方面条件均有好转,学龄儿童下山住宿求学,均能保证完成政府提倡的九年义务教育。通常,青年人年满18岁以上就外出打工不再继续读书,且多数是在景洪市打工。我们发现,一般还俗的佛爷或和尚都在不同程度上会拼写新、老傣文,普遍熟练傣语、汉语双语使用。

(二)汉语的兼用类型根据对象和语言使用场合不同而改变

八甲人在和本族人交谈时,不随着场合变化而改变使用母语——八甲话交流的方式。根据我们所给出的不同场合语言使用表,在日常交际、公务用语、节日集会、婚嫁、生产劳动、开会、葬礼、广播用语、宗教活动和学校等不同的场合用语,根据对象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交际用语,一般在和本族人交流时全程使用八甲话交流;和汉族以及异族人交流时使用汉语作为交际语言。

(三)语言态度呈现双语和谐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价值的看法,其中包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的看法。从语言态度看到语言的和谐,语言和谐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等不同类型的语言和谐,云南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其中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是相对的。八甲人的日常生活中,村民以本族语言进行交流,只有外村有人来或者外出打工等才用汉语,八甲话与汉语分工使用。在语言的使用中,呈现出发扬本民族语言,不排斥其他语言,积极响应以现代汉语为主流的学习思潮的语言态度。

四、调查结果讨论

(一)曼必村八甲人全面稳定的使用母语――八甲话

曼必村八甲人的母语保存的比较完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没发现濒危现象,全民使用八甲话。通过走访,本村寨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很好的用母语进行沟通。原因如下:

1.八甲人是一个聚居在一起的小族群。从其婚际关系来看过去很少有人和外界通婚,整个小村只有很少数的其它民族,近年来通婚的有布朗、傣族、汉族,但仍然以讲布朗八甲话(傣语)为主。因此,外族人对八甲话的使用无制约影响。

2.交通闭塞。所居住的环境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山区。历史上,村民要走很长的路才能下山,交通极为不便利,近几年条件有所改善,在村口修建了一条崎岖的公路,该路比较窄,两车相会,要先找个地方靠边才能让对面的车通过,曼必村与布朗族村寨相邻。

3.学校教育。本村人还提到,80年代,村上小学破旧倒塌,下山读书困难,以致于这个时期的儿童(多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没有书读,他们中大部分人只会用本族母语交流,而不会说汉语。因此说,学校教育对八甲人的汉语使用程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兼用汉语的熟练程度呈现出代际差异和年龄差异的特点

1、从性别上看,男性使用双语比较流利,女性年级较大的使用母语,不太会讲汉语,尤其是在家务农的40岁以上的妇女,基本上不能使用汉语,都只能用母语傣语进行交流。就其原因,男性多外出打工,与外界交流频繁。女性多居家持家务,与外界接触较少。近年由于国家提倡九年义务教育,双语使用现状已经得到及大改善。

2、受教育程度不同,不同年龄阶段,双语语言使用能力程度不同。,双语使用能力不同。,我们发现该村学龄儿童第一语言是本民族语言,入学后的儿童才能很好的使用汉语。受过小学、初中文化教育的大都熟练傣语、汉语。从年龄上来看,10岁至30岁阶段的人能熟练使用傣语、汉语;30岁至40岁阶段的人能熟练使用傣语,基本能听、说、写汉语;40岁以上人绝大部分只会熟练使用傣语,不会使用汉语。

(三)八甲话与其它语言的竞争与和谐

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有部份村民在和坝区傣族交流时,会刻意模仿让自己的语音语调尽量和坝区傣族相近。通过走访,我们发现,整个村寨的文化传承比较好,村里有自己的寺庙,有寨心,有族长,有传统节日,有传统服饰等。在日常生活、社区文化、文化传统中,母语做为第一选择,在接受教育和对外交往中又选择使用汉语,母语傣语和汉语的使用呈现和谐稳定、和谐共存和相互竞争的关系,该村已建立布朗八甲话和汉语双语使用机制。

参考文献

1、罗骥,余金枝《语言和谐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何冬梅,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语言研究。

玉光香,女,傣族,云南西双版纳人,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硕士。

论文作者:何冬梅 玉光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勐混布朗八甲人语言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_何冬梅 玉光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