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研究论文_李洪全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研究论文_李洪全

李洪全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高州供电局 525200)

摘要: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在其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一旦发生问题,则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确保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能在电力系统中正常运行,电力人员应对其深入研究,从中发现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从而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才能确保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正常运行,保证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结合电力工程的相关知识,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措施

如今,电力资源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给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要对妨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确保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输配电线路的基础特点

目前输配电线路的基础特点和稳定运行中的技术要点具体体现在下述几点:输配电线路所面临的环境比较繁杂,一些线路处在偏僻区域,暴雨或者暴雪的侵蚀、过高及过低温度导致的温度应力等,这些外部要素均会对输电线路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因为输配电线路囊括的地区很多,牵涉到的线路和电力设施众多,这致使线路的设计、装设、调试和维护难度较大,比较繁杂;伴随气温、空气湿度等要素的变化,诸多配电线路导线弧逐步增大,较易和配电线路地区种植的树木等植被相碰触,这样大幅降低了线路运行的安全水平,让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风险增高;电力网络持续发展,导致输电电压增高、输电容量增大,这便给配电线路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诸多区域配电线路的稳定性不足,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输配电网络的需求。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隐患

2.1自然隐患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自然隐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隐患,由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多数铺设在室外,很容易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例如,沙尘暴会卷起大量的沙尘对电力设备影响,如果在事后不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风灾会直接破坏用电工程线路,导致输配电线路损坏或出现风偏闪络现象;在降雨量多的地区,雷电会引起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过流过压,甚至会引起线路设备损坏造成线路跳闸或接地故障;二是气候的隐患,例如,在冬季寒冷地区,由于气温过低会影响电力输送的能力,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当遇到冰雹、暴雪、暴雨等恶劣气候,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直接导致整个区域的电力系统崩溃。

2.2材料质量不佳导致线路损坏

在整体电力系统中,线路材料及设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体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它在运行中也可能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输配电工程材料生产过程中,由于成本的限制,很多电力材料供应商会使用质量较差的材料来进行制作,或者以次充好,导致输配电材料质量下降。而且很多企业没有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材料生产的规格不能符合实际电力施工的需要。一旦这些质量较次的产品投进入使用,就会降低线路的耐用度,线路难以达到预期的安全程度和使用寿命,增加线路故障发生的几率,从而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力设备因素的影响

电力设备性能的不稳定和老化,也会引起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会在供应材料的时候以次充好,导致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电力设备和材料投入使用,从而引起了一系列问题,不但增加了维修的费用,而且给输配电和用电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除此之外,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设备都存在严重老化的现象,这些电力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不但会影响工程线路的运行效率,还经常会出现故障,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稳定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针对输配电及用电线路安全运行提出的策略

3.1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提升线路检修率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的因素之一,其运行方式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提高。但我国在发展电力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其经济问题,也应关注安全问题。只有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才能维持我国的经济的正常发展水平。所以,我国要对电力企业加强监管,使其在进行输配电的过程中能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而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规章条例,并不断的完善这些规章条例,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能有效的对其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进行有效的治理。但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对内部进行管理,之后结合用户对电量的需求,借助高科技,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进行标注,进而确保其稳定性。再增强检修的次数,做好定期检测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检测人员,实行奖惩政策,落实岗位职责,从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维修人员才能提升责任意识。

3.2完善输配电管理机制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必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输配电体系的稳定运行。所以,电力公司要建立健全标准的管理制度,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他们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标记好重点的用电工程线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除此之外,要健全维护制度和责任制度,逐级落实责任,提高工作的效率。

3.3信息化管理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管理时也要注重对信息化的应用。首先,在前期规划电路路线的时候要对区域用电量、负荷空间等问题进行数据化的模拟,通过模拟对区域内的用电范围进行预估,选择搭配合适型号的电力设备。其次,电力人员在进行检测管理时,利用自动化技术,让系统自动对区域电网的运行过程进行统计,一旦发生特殊情况,系统的智能技术会自动向中央电力设备发送关闭的信号,无论是在核算周期、核算能力、预警方面都优于人力。最后,当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遇到不可控制的棘手问题时,还可以利用仿真手段,对问题故障进行模拟解决,在模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减少实际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

3.4强化检修与维护的效率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检修与维护至关重要,这是确保配电和用电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注重配电与用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工作。检修与维护的工作方法要以定时、定期、定位的方式开展检修与维护,其过程要考虑到线路潜在的安全风险,细致的检测线路的老化情况和传导性能,以便日后规划线路和维护提供数据方案。同时,还要注重线路的检修与维护的标准,检修与维护的模式要与线路环境和经济情况相适应,并且要把具体的工作内容及相关责任落实到人,这有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整体线路检修效率的提升。

结论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使用。由于气候,地质环境,人为因素和后期维护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从而造成线路跳闸,接地等情况,影响线路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视程度,加强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能力,加大用电线路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为社会和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建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197.

[2]韩勇.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05):110-110.

[3]翁德伟.关于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4(17):179-180.

[4]傅铭,顾为民,沈晓峰,等.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4):92.

论文作者:李洪全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研究论文_李洪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