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探究论文_林晓烨

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探究论文_林晓烨

深圳市大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 518000

摘要:由于房屋建筑所处的区域一般属于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所以对于深基坑的挖掘和支护,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以及限制条件较多,所以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还应当结合施工状况,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以加强施工的可靠性,保证了安全的同时,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费用。现本文结合实例对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深基坑;双排SMW工法桩、内斜撑、工程实践

1房建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征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深基坑支护有着明显的特征:深基坑支护的形式各种各样,随着基坑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深基坑施工属于临时工程、施工周期和规模较大,且成本较高;施工条件多变且施工环境极差。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确保基坑边坡稳定以防止坍塌陷落情况的出现;确保土体变动不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同时对于深基坑中的积水,可以采取排水截水的方式进行排水,进而保证基坑工程在地下水位以上顺利进行。

2房屋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处理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以前,要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在图纸设计完成以后,要对图纸进行会审,在会审的时候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同时对图纸的可行性也能进行更好的研究。

(2)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过程。

通常而言,我国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过程通常为:施工准备→支护桩施工→锚杆施工→土方开挖。

①支护桩施工。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通常使用人工进行孔桩的开挖,护壁则采用赶紧混凝土。比如,用吊桶和电动葫芦运输进行灌注桩土方开挖过程中,灌注、混凝土配制、安放、钢筋笼制作、清孔以及成孔等操作环节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达到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以便于保证桩的质量。

②锚杆施工。所谓的锚杆就是一端固定于基岩石中。另一端连接挡土墙桩或者结构物利用锚杆与岩石不能与锚固力承担各种向外倾覆力的原理工作的一种新型的成拉杆件。当建筑基坑开挖深度达到锚杆标准高度后,实施锚杆的施工,进行制作锚头、穿锚索、钻孔、水泥或者泥沙浆注浆,然后安置穿外锚具、钢垫板、钢台座、钢腰板,最后进行锚固的张拉。要注意的是完工后要进行现场锚杆测试,保证锚杆的施工符合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要求。

(3)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量也要进行合理设计,因为如果土方开挖量过小,不利于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如果土方开挖量过大,造成大量尘土不利于环境保护,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所以科学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法是一边挖一边运,进行分层开挖,同时设置相关人员进行各种清土作业。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检测周围土体变化动态,如果有异常,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然后继续施工。

3实例分析

3.1工程实例

某工程C-a1地块建筑物由7幢46~56层住宅组成,下设2层联体地下室。基坑周长约840米,现场地标高约为-1.2米,负2层底板面标高-9.7米,综合主楼、裙楼区域考虑,基坑底标高按-11.3米计(以上所诉为相对标高),开挖深度约为10米。

3.2支护体系

由于本工程大部分范围内基坑边线与用地红线距离很近,无法设置足够宽的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放坡打设土钉也将超越红线;采用普通水平内支撑方案,因基坑面积大,大量临时支撑将增加造价,且工期较长。因此根据工程自身特点并综合考虑基坑安全、施工可行性、经济性等因素最终选定采用SMW工法桩加外拉锚杆的支护形式,基坑西北角,考虑到建筑安全采用双排SMW工法桩加内斜撑的支护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双排SMW工法桩加内斜撑的施工工艺及关键点控制

在场地平整及周边工程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支护桩施工,支护桩分为双排SMW工法桩及坡顶加固、工法桩间土体加固、被动区加固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为三轴搅拌桩机,施工顺序为:

①先施工最外侧坡顶加固,桩身为一排Ø550@450水泥搅拌桩,桩顶标高-1.2米,有效桩长6米;

②施工外排SMW工法桩,桩身为一排Ø850@600水泥搅拌桩,桩顶标高-4.1米,有效桩长17.2米。搅拌桩内插HN700*300型钢桩,桩长18米,间距1.2米(隔一插一),桩底标高-20.8米;

③施工双排SMW工法桩间的土体加固,桩身为Ø550@450水泥搅拌桩,桩顶标高-4.1米,有效桩长13.2米;

④施工内排SMW工法桩,桩身为一排Ø850@600水泥搅拌桩,桩顶标高-4.1米,有效桩长28米。搅拌桩内插HN700*300型钢桩,桩长21米,间距1.2米(隔一插一),桩底标高-23.8米;

⑤内排SMW工法桩内侧被动区加固,桩身为Ø550@450水泥搅拌桩,桩顶标高-7.3米,有效桩长10米,按图分块加固。搅拌桩施工应注意垂直度控制,不大于1%,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施工时采用两回次的施工工艺,喷浆时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大于50cm/min,钻进到设计标高后原位搅拌30~60秒。水泥使用量不少于配合比用量。相邻桩喷浆工艺的施工时间间隔不大于10小时,如间歇时间过长,应采取钻孔留出榫头或局部补桩、注浆等措施处理。型钢桩插入宜在搅拌桩完成30min内进行,插入前应涂抹拔起检磨剂并检查其直线度及焊缝质量,焊缝位置避免在型钢受力较大处(支撑位置或开挖面附近),相邻型钢焊缝位置应错开。

分段完成支护桩后进行冠梁层土方开挖,冠梁底标高为-4.1米,冠梁连接单排工法桩,开挖到位后进行钢筋混凝土冠梁及两冠梁间连梁施工。冠梁达强度后开挖二层土方挖至腰梁面,标高为-7.3米(即被动区顶标高)。腰梁梁位开槽开挖后进行混凝土腰梁施工。混凝土冠、腰梁钢筋均应通常设置,钢筋连接用焊接,直径≧Ø22采用机械连接。腰梁为支撑梁,梁面标高误差在±20mm内,外侧面应根据斜撑角度作相应倾斜,预埋板需放样安装定位后浇筑混凝土。

腰梁达到强度后进行底层土方开挖,注意被动区宽度范围内土方作为反压土不再开挖,此后进行反压土外侧地下室结构施工,浇筑底板时要求斜撑底托混凝土墩及埋板要一块施工。

反压土外侧地下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内斜撑施工。内斜撑采用HW400*400型钢,端头设厚度为12mm钢板作封头端板及加劲肋。先拉线放样,在反压土位置人工开挖斜撑通过位置沟槽,开挖到位后,放样测量确定型钢尺寸,工厂加工型钢后运至现场拼装。要求封头端板、加劲肋及支撑构件应满焊,钢结构施工过程应保证构件及连接节点施工质量。

斜撑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预留土台开挖,土方开挖至基底,立即施工垫层及底板,同时设置底板与支护桩间的传力带(传力带为与底板混凝土整浇,与支护桩型钢顶紧,不留缝隙,厚度、强度同底板混凝土)。华美东侧、南侧斜撑及底板是分段施工的。

整个开挖、拆撑至回填过程都需要实施基坑工程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监测频率为:开挖前初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开挖深度≦5米,2天1次;5~10米,1天1次;开挖深度≧10米,1天2次;底板完成7天后减为1天1次;地下室结构完成7天后减为2天1次;周边回填完毕、场地沉降稳定后测最后一次。如出现数据达预警、数据变化快、支护出现开裂或长时不良天气造成积水等需提高监测频率。

4总结

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深基坑技术质量的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影.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1).

[2]陈燕,何夕平,商林.劲性桩加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3).

论文作者:林晓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探究论文_林晓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