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的应用论文_金晓伟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的应用论文_金晓伟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尚志林场 黑龙江省尚志市

摘要:水土流失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林业技术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经济性措施,因而加强林业技术措施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林业技术措施;水土流失治理;应用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对生态的平衡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群体的正常生活。林业技术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土壤和水资源的平衡,对水土流失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因而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对林业技术措施进行合理的利用,满足生态平衡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1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从自然因素来看,我国部分地区降雨相对比较集中,并且降雨强度大。一旦降雨地区的土坡坡面长且坡度较缓时,土壤的抗侵蚀能力较差,极易被水侵蚀,一旦遇上大风天气,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因素来看,过去一段时间人类对自然环境不够重视,缺乏对水土资源的合理保护,单纯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对自然资源呈现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状况。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泥沙瘀滞会导致水通道出现严重阻塞,对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城市水系统的循环,从而应香港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与此同时,水土流失会导致耕地的土壤变薄,导致土壤内部养分流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的实际性能产生影响,不利于各种作物的种植和成活,即使作物成活,实际生成产量也会受到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并且会砸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可以说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

2 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

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需要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进行充分的协调和配合,促进水土流失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理。从整体情况来看,林业技术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手段,该项技术措施主要以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为主要手段,其实提高植被的实际覆盖率,减少土壤的被冲击率,进而有效的土层进行合理的保护,最大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林业技术措施是一种经济性的措施,并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将农业耕作手段与水利工程手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彼此之间相辅相成,从而促进整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可能的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

3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3.1防止水土流失

林业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土壤的凝结,有效地避免土壤被雨水侵蚀,减少土壤内部的养分流失。牧草植物根系也很发达,但是他们的根系不能延伸到相对较深的土壤位置,因而不利于土壤的有效凝结。根系发达的木本植物通常具有良好的扎根能力,在土壤内部生长能力较强,因而在植被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根系相对比较发达的木本植物,从而有助于促进土壤的凝结,提高土壤固沙能力,进而有效的减少水土的流失。

3.2调节水源

林业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的对地表水源进行调节。通过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在极易出现水土流失的区域,保持林带的高覆盖率是一项收效明显的减少水土流失方法。尤其是在山区和草原上,土壤深处的树木根部在调节水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际吸水性较强,因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的流失,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改善气候

林业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在改善水土流失状况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气候环境进行合理改善,从而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调查分析显示,实际蒸发量能够直接反应出林带的气候改善功能,也就是说,在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林业技术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林带及其周围部分区域的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气温,减少水分的蒸发,有效的改善了环境的空气质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4 根据实际环境营造保持林

4.1 水流调节林

在有坡地的地方我们经常栽种水流调节林,如想是水流调节林对水土流失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我们要将树木栽种到坡地的中间处。水流调节林可以促进地面对雨水的吸收,把地表水转变成地下水,从而保证地表流量转向地下,同时它也可以降低地表水的流速,保证水土流失概率的高效下降。水流调节林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水的吸收能力,为了保证水流调节林对水的吸收能力,在修建水流调节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流调节林的宽度,一般来说水流调节林的宽度的3倍左右(一般情况下水流调节林的宽度为8m过于宽,可能会占用农业用地),这样的宽度适合牧区。为了使水流调节林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调节林的树木中尽量选取根系发达的乔木和灌木,利用乔木和灌木吸水能力卓越的根系对地表水进行有效的稳固和转移,切实保证地表径流的显著减少,从而有效改善治理区域水土流失。

4.2在风水岭处建造防风林

修建防风林可以防止地表径流,进而避免土壤受到侵蚀。风水岭处不仅风大而且温度变化也大。这样防风林不但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发挥其改善气候的能力,切实规避区域土壤遭受沙化的危险性,为农作物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风水岭进行防风林的建立时,要沿着风水岭进行修建,如果风水岭的岭脊较小,应将防风林健在防风岭的山脊上,在修建防风林带时要根据岭脊的宽度而决定防风林的宽度;若风岭的岭脊比较平坦而且宽阔,而且大部分土地用于农业,那么即使这里的水土流失不严重,但是经常受到大风的影响,这里的土地也会有所流失,在这样的风岭处应该建造透风结构或稀疏的防护林带,从而切实保证对水土流失的控制和对相关农业用地的有效保护。

4.3沟边防护林

沟边防护林的作用在于对调节林地下的地表径流进行阻截,避免出现坍塌现象。沟边防护林的一般修建在距离沟岸1.5m处进行栽种,沟边防蚀林的宽度一般为10~15m沟边护林应采取紧密结构。

4.4沟底防护林

在沟底营造防护林作用在于阻止地表水卷着泥沙流入河中而造成河道堵塞,进而造成河道不能正常使用。在修建沟底防护林的时候,一定要在流量较少的地方进行修建。大概每个 4~8m横街沟底,每一栅约为4~8行,两株之间的距离大概为25~45cm。在修建沟底防护林中最合适的树木为柳树。

4.5 沟坡防护林

针对一些边坡比较平缓的区域或者杂草覆盖的土质沟坡进行防护林建设,以减少沟坡受到雨水侵蚀,从而有效的减少水土的流失。

5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治理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进行水土治理时,应当综合衡量多种因素,采取适宜的技术方式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刚.浅谈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0).

[2]高庆军,郭志刚.浅谈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1).

[3]郝明德.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J].水土保持学报,2012(5).

论文作者:金晓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的应用论文_金晓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