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掺配的运行管理及优化论文_侯培贤

(中电(商丘)热电有限公司 商丘 476000)

摘要:根据煤场实际来煤、存煤情况,确定燃煤方式,强化入炉煤掺配管理,进行煤场预混创新,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靠、环保排放不超标的前提下,通过试验不同燃煤掺配比例,分析锅炉运行主要参数,考核和评价锅炉的运行状况,得出燃煤掺配模型,为今后生产、经营和节能降耗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锅炉;燃煤掺配;运行优化;配煤模型

引言

国家电投集团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7机组为亚临界参数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为武汉锅炉厂制造的WGZ1070/17.4—Ⅱ型煤粉炉,采用四角切向燃烧方式,燃烧器采用带有“百叶窗”浓缩器的水平浓淡直流燃烧器,采用左右水平浓淡方式。由于煤炭市场紧张,公司为了控制入厂标煤单价,掺烧了一定比例的低价劣质煤,因燃用了偏离设计的其它煤种,对锅炉燃烧影响较大,特此根据煤场实际存煤情况,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靠、环保排放不超标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燃煤掺配比例,为今后生产、经营和节能降耗提供必要的依据。

1 煤场接、存储与管理

1.1来煤接卸

公司接卸来煤有两种手段分别是:

1.1.1火车来煤:厂内自备一台机车,机车的牵引定数为4000吨。卸煤铁路线2股,重车线、空车线各一条。卸煤设施采用一套折返式C型翻车机系统。重车调车机和空车调车机均采用齿条传动形式,翻车机煤斗出口设2台移动式带式给煤机,每台出力为300-600t/h。

1.1.2汽车来煤:采用缝隙式卸煤沟,贯通式布置,汽车卸煤沟按7档设计(每档柱距6米),其中2档为普通车位,5档为自卸车位,可存煤约10000吨。可同时停放7辆汽车。卸煤沟出口配备2台叶轮给煤机,每台出力为300-1000t/h。

1.2煤场存储

1.1.1煤场基本情况

1.1.1.1 东、西煤场在存煤过程中,采用斗轮机自然堆积,并分层压实,在东、西煤场各划分4个区域,分别存放高热值、低热值和高硫分、低硫分煤种。

1.1.1.2 南煤场设有干煤棚,长108米、跨度88米、高24米。主要用于异型车的接卸和备用火车、汽车卸煤场地,划分4个区域,分别存放高热值、低热值和高硫分、低硫分煤种。

1.1.1.3汽车卸煤沟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60米。可接卸汽运煤及自备重卡短盘煤,按入炉煤掺烧需要,高、低硫煤分开堆放地沟东、西两侧,南侧为储煤场地。

1.1.2煤场存储原则

煤场管理总原则是:烧旧存新,分堆存放。具体实施方式是:以锅炉适烧为原则,根据不同煤种的热量、硫份和挥发份进行分区域存储。

1.3煤场的管理

1.3.1在煤场区域有标识牌,标识牌上填写来煤时间、煤质参数、堆放层次及区域存煤平均参数等信息;在程控室设置与煤场各区域对应的煤场存煤示意图。同时,公司运行部与信息中心协同努力,在公司网站上开发了燃煤调度系统,建立数据库及燃料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堆取煤数据填报,实现自动生成所需报表及煤场示意图动态更新,使煤场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

1.3.2我们遵循烧旧存新原则,结合输煤系统设备特点,实现煤场高、低硫煤分区、分层定点堆放。将东、西煤场各分为四个区域,东煤场存放低硫煤,东煤场A区为事故煤斗区域,存放低硫高热煤种,东B、C、D区存煤热值依次递减,低质低硫煤采用分层堆放,平铺于东煤场,在煤场进行首次混合。西煤场存放高硫煤,西A区做为盘煤区域存放部分高硫煤,西B、C、D区存煤硫份由低至高依次分区、分层堆放。设置斗轮机堆取料起止标识杆,增加煤场各区域堆取料的清晰度及准确度。

1.3.3定期对库存煤进行取样化验,与入厂煤质化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寻找不同煤质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环境下的水分、热量损失特点,为烧旧存新寻找更加科学的依据,努力降低储存损耗。

2 燃煤掺配

2.1燃煤掺配方式

根据煤场实际情况,燃煤掺烧主要采用分仓掺烧、煤场预混或两者相结合的掺烧方式。由燃煤掺配小组共同制定燃煤掺配模型,通过分析入炉煤对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指标的影响,确定锅炉不同煤种的掺配比例。表1为公司的常用入炉煤种参数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出常用入炉煤种有12种,并且干燥基硫份、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低位发热量差别很大,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靠、环保排放不超标的前提下进行掺配,共计试验出适应不同负荷且保证安全的掺配模型共16种。

表1 入炉煤种参数指标

2.2煤场预混创新

在煤泥上面撒一层晋煤压实,用旋风耙再进行煤泥破碎、分选,晾晒两天后直接掺配入仓,不但极大的缩短了煤泥的晾晒时间同时增加了使用量。燃料专业还制定了南煤场预混方案。预混模型为第一层高热低硫低挥发,第二层高硫中热中挥发,第三层低热低硫高挥发,控制低位发热量4800-5000kcar/kg,硫份0.9-1.2%,干燥无灰基挥发分16%以上。在南煤场对模型预混后断面吃煤,用铲车和重卡盘到地沟上煤,或推到煤场再次预混用斗轮机上煤。

3 强化入炉煤掺配管理

3.1加强燃煤掺配管理的措施

运行主机与燃料专业共同努力下大量掺烧煤泥,在保证带负荷的基础上,服务公司经营。根据锅炉运行状况以及飞灰、炉渣情况,在参数异常变化初期及时发出预警,提醒各班组注意防范掉焦,按防掉焦灭火预控措施执行。多次组织主控及以上人员召开专题会,通过对排烟温度、减温水量、渣量渣色的变化,得出锅炉结焦情况的变化,并制定神华煤、温庄煤等结焦煤种上五天停两天等相应措施。制定#6、7炉不同负荷下锅炉配风卡,由原来的均匀配风改为缩腰式配风;

2.2加强合作管理

各班组认真键盘精心调整,统计不同负荷的锅炉有关参数,记录异常数据,每天对#6、7炉燃煤掺烧及重要参数做出分析。运行部燃料专业每天制作燃煤掺配调度日报、化学专业每日提供化验结果以供试验对比分析。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共同为燃煤掺配献计献策,在停机期间对锅炉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通过动力场试验进行优化调整,并对班组提出存在的问题或建议及时召开专题会进而调整掺配上煤比例,达到安全、环保、经济性指标参数目标。

4结语

根据煤场的结构与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确定了以煤场预混为主、分仓掺烧为辅的掺烧方式,强化入炉煤掺配管理,进行了煤场预混创新,并找出了机组不同负荷下对应的入炉热值以及掺配模型,根据负荷计划,分时段入炉不同煤质,既满足了机组安全、环保、经济、稳定运行,同时提高了机组适应煤炭市场的能力,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刚、方庆艳、张成、夏季,电站锅炉配煤掺烧机经济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王文清,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燃煤掺烧管理办法,河南新乡,新乡豫新电厂,2015

[3]常忠安、陶庆喜,330MW机组集控运行规程,河南新乡,新乡豫新电厂,2015

作者简介:侯培贤(1987.09),男,河南商丘,本科,助理工程师,燃煤掺烧优化

论文作者:侯培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燃煤掺配的运行管理及优化论文_侯培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