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照射对于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周耀

周耀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410007

【摘 要】目的:探讨蓝光治疗照射对于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100例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如下药物治疗,包括:苯巴比妥、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人血丙种球蛋白以及抗感染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给药的基础上间断性地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胎粪首次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P均<0.05),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粪胆素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蓝光治疗照射对于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血胆红素;粪胆素

新生儿黄疸主要有2种类型,即:病理性及生理性黄疸,前种类型的黄疸无法自行消退,而后者则可自行消退,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产生损伤作用,导致听力损伤以及智力发育不良等方面的后遗症[1]。ABO溶血性黄疸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一种常见疾病类型,该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所导致的[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蓝光照射疗法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进行治疗,加速血胆红素排出体外,促使临床疗效地提升。本研究主要对蓝光治疗照射对于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100例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男:女为29:21;日龄1~29d,平均(5.98±0.23)d。观察组:男:女为27:23;日龄1~28d,平均(5.87±0.22)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如下药物治疗,包括:苯巴比妥、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人血丙种球蛋白以及抗感染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给药的基础上间断性地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使用黑色眼罩以及黑布对患儿的会阴部及眼部等部位进行遮挡,每次遮挡时间为8h,蓝光照射间隔时间为12h,连续治疗4d。

1.3观察指标

包括:(1)临床疗效[3]。显效:患儿皮肤黄染症状完全消退,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值;有效:患儿皮肤黄染部分出现消退,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无效:患儿经治疗后,未达到前面两种情况。(2)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胎粪首次排出时间、住院时间;(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以及粪胆红素水平改变状况;(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皮疹、腹泻、脱水、奶量减少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及“n(%)”的形式进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经确诊之后,若未对其进行及时地治疗,那么则极有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说,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旨在稳定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下移蓝光间断性照射疗法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进行治疗,从而使得患儿自身非结核性胆红素形成构型以及结构异构体的产物,而这些产物,可以在不经过肝脏代谢的前提下,自人体尿液以及胆液中排出,最终可以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而且蓝光间断性照射疗法操作十分便捷,安全性较高。相关文献报道称:在对患儿给予治疗时,应该注意将患儿的眼部以及会阴部等部位给予一定的遮挡,避免患儿受到蓝光照射的损伤。在对患儿进行照射过程中,应该将其身上的汗水进行不断地擦拭,及时补充水份,从而促使其治疗疗效提高。蓝光治疗中因注意以下几点[4]:(1)在蓝光照射下会导致患儿体内核黄素水平降低,溶血现象加重;,因此要及时补充核黄素;(2)照射前,让患儿戴上黑色眼罩,会阴及肛门等部位用黑布遮盖,寒光照射时间控制在4d以内;(3)蓝光治疗期间要时刻关注患儿的皮肤颜色的变化,及时进行水分补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胎粪首次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P均<0.05),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粪胆素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上述结果提示: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在蓝光照射治疗之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5-6]。

综上所述,蓝光治疗照射对于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佳.106例新生儿黄疸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4):376-377.

[2]张晨美,王珏,杜立中.蓝光发光二极管光疗效应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1(3):222-224.

[3]Li G.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on newborn jaundice[J].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2013,28(23):3777-3779.

[4]杨春鸿,金晓秋.蓝光间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8(23):3799-3800.

[5]刘冬容.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75-376.

[6]黄艳春,彭曙辉.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比较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5):3944-3946.

论文作者:周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9

标签:;  ;  ;  ;  ;  ;  ;  ;  

蓝光治疗照射对于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周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